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4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O-MBR工艺调试强化炼化废水脱氮除碳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春梅 张晓玉 +4 位作者 王业腾 孔繁鑫 贾建伟 陈进富 赵龙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以陕西省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试A/O-MBR中试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脱氮除碳处理效果,并基于活性污泥模型(ASMs)建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数学模型,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运行调试结果表明,优化运行参数后AO5工艺仍不... 以陕西省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试A/O-MBR中试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脱氮除碳处理效果,并基于活性污泥模型(ASMs)建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数学模型,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运行调试结果表明,优化运行参数后AO5工艺仍不能确保出水达标排放,而将原AO^(5)工艺改为A^(2)O^(4)工艺使缺氧区停留时间由4 h延长至8 h后,在好氧池填料投加比20%,缺氧池100%污泥内回流和200%硝态液回流条件下,出水COD、NH_(4)^(+)-N、TN分别为28.53、0.24、12.22 mg/L,满足《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2018)中表2其他单位水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限值标准。此外,基于ASMs模型构建的Ind.ASM-Petrochem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系统对COD和NH_(4)^(+)-N的去除,对TN的模拟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MBR 脱氮除碳 停留时间 填料 Ind.ASM-Petroch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减污降碳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龙 苏笑冰 +2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樊佳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1,共7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沸石、中砂、细砂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和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以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CO_(2)和CH_(4)平均排放通量最低,分别为254.85 mg/(m^(2)·h)、9.06μg/(m^(2)·h),以沸石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低,为7.72μg/(m^(2)·h)。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GWP分别为472.83、213.96、137.60 kg/hm^(2)(以CO_(2)计)。生物滞留设施可通过对雨水径流中COD削减实现碳减排,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在场次降雨中可减少CO_(2)排放量分别为0.0517、0.0506、0.0506 kg。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径流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方面综合考虑,生物滞留设施可优先选择细砂作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全球增温潜势 填料 温室气体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德计 宋恩凤 +2 位作者 张学玲 刘兴江 徐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9-1756,共18页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解质(SPE)的性能,向SPE中加入无机填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设计的多孔结构和易于化学调节等优点。将MOF材料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可以提高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电极/电解质接触界面。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金属有机骨架 填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稠浆法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朝建 杨扬 +5 位作者 尤晓娟 王鹏飞 刘洋 何红梅 朝鲁门 高鑫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研究稠浆法烟草薄片含水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及平衡时间的相关性,探讨稠浆中膨润土和滑石粉等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对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及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薄片初始含水率越高,在后续更高相对湿度下平衡2 h的含水率越高,烟草薄片平... 研究稠浆法烟草薄片含水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及平衡时间的相关性,探讨稠浆中膨润土和滑石粉等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对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及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薄片初始含水率越高,在后续更高相对湿度下平衡2 h的含水率越高,烟草薄片平衡2 h的含水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烟草薄片的吸湿率。烟草薄片中添加膨润土或滑石粉均有利于降低烟草薄片的吸湿性,适宜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均为2.0%,烟草薄片的紧度(膨润土烟草薄片0.711 g/cm^(3)、滑石粉烟草薄片0.706 g/cm^(3))和抗张强度(膨润土烟草薄片0.492 kN/m、滑石粉烟草薄片0.392 kN/m)均满足后续加工需求。从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滑石粉是一种较理想的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填料 加热卷烟 吸湿特性 烟草薄片 稠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Zr基非晶钎料的钛/铜钎焊连接
5
作者 傅田 赵国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采用非晶态Zr-Ti-Cu-Ni钎料在830℃下实现了纯钛和纯铜的真空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2 min时,接头主要由未反应的钎料和Ti_(2)Cu、TiCu等组成。当保温时间... 采用非晶态Zr-Ti-Cu-Ni钎料在830℃下实现了纯钛和纯铜的真空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2 min时,接头主要由未反应的钎料和Ti_(2)Cu、TiCu等组成。当保温时间延长至5 min时,接头逐渐演变为由Ti_(2)Cu、TiCu和Cu_(4)Ti等组成的复杂多相组织。当保温时间进一步延长至10 min时,接头主要由TiCu组成。保温时间为5 min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铜连接 钎焊 锆基钎料 界面反应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P增强水泥改良红层泥岩填料力学性能及作用机理
6
作者 肖瑶 邓华锋 +2 位作者 程雷 黄小芸 李建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0-107,共8页
高速铁路不可避免地穿越工程性质较差的红层泥岩地区,采用自主提取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技术增强水泥改良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性能,通过比较MICP技术改良前后试样... 高速铁路不可避免地穿越工程性质较差的红层泥岩地区,采用自主提取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技术增强水泥改良红层泥岩路基填料的性能,通过比较MICP技术改良前后试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其改良效果;结合微观结构测试结果,探究红层泥岩填料的水泥-微生物协同改良机制。与单一水泥改良组相比,水泥-微生物改良组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12.31%~14.25%、渗透系数降低了6.06%~34.06%、无荷载膨胀率降至0.52%~0.65%,表明微生物的掺加对水泥改良土试样的力学强度、抗渗性和抗膨胀性均有明显提升作用。水泥水化反应和微生物矿化反应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生成了更多的碳酸钙晶体及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等胶结物质填充土颗粒间孔隙并胶结相邻的土颗粒,使得填充后试样的孔隙尺寸及数量均减小,同时增加了颗粒间的接触位点,使得相邻颗粒间胶结得更为紧密,进而改善试样内部孔隙结构、增强颗粒间胶结性能,从而提升红层泥岩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预期研究成果可为微生物增强水泥土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 红层泥岩填料 力学特性 抗膨胀性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NiCoNbSn高熵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接头微观组织与性能
7
作者 李鹏 王景宽 +7 位作者 秦志伟 丁志杰 马雄 姚佳 孙华为 程亚芳 常云峰 董红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5,共9页
目的针对传统Ti基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时易形成大量Ti-Cu、Ti-N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进而导致接头性能恶化的共性难题,明晰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备了TiZrNiCoNbSn高熵钎料用于Ti_(2)AlNb合金的... 目的针对传统Ti基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时易形成大量Ti-Cu、Ti-N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进而导致接头性能恶化的共性难题,明晰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备了TiZrNiCoNbSn高熵钎料用于Ti_(2)AlNb合金的真空钎焊连接,同时选取4个温度梯度(1150、1175、1200、1225℃)进行钎焊实验,采用EPMA方法对界面元素分布情况和特征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分别借助SEM和XRD观察接头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鉴定断口物相,并评定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的剪切强度。系统研究了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构建了“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不同钎焊温度下的接头均获得了冶金结合良好的界面,钎缝主要由B2、Ti_(2)(Ni,Co)、Zr_(5)Sn_(3)、(Ti,Nb)_(ss)和(Ti,Zr)(Ni,Co,Al)相组成。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钎缝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Zr_(5)Sn_(3)相逐渐减少,但同时过高的钎焊温度会促使接头组织粗大。在1200℃/10 min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222.7 MPa,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结论采用TiZrNiCoNbSn高熵钎料能够实现Ti_(2)AlNb合金的可靠连接,升高钎焊温度可以减少钎缝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改变其分布位置,但过高的钎焊温度会对接头产生不利影响,削弱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真空钎焊 高熵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导电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肖力光 段振强 +1 位作者 王一鸣 雷潭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5,81,共5页
从粉末导电填料、纤维导电填料、纳米导电填料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现阶段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出了合理建议,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 导电填料 导电特性 低碳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害防控技术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田飞 李天峰 +3 位作者 袁一飞 岳祖润 孙铁成 赵李旗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54,共14页
路基冻胀是冻土地区铁路运营最为频繁和严重的病害之一。因地、因时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减缓和消除冻害,保障线路平顺性非常重要。从填料、水分、温度3个角度,综述各类路基冻害防控技术的应用案例及效果、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 路基冻胀是冻土地区铁路运营最为频繁和严重的病害之一。因地、因时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减缓和消除冻害,保障线路平顺性非常重要。从填料、水分、温度3个角度,综述各类路基冻害防控技术的应用案例及效果、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级配碎石填料、混凝土基床、盐化法、压力注浆、高抬道、换填、钻孔掏土置换、基床表层与基床底层的顶面防水、排水管、毛细排水结构、无砂混凝土透水结构、渗水盲沟、保温板、保温护道等措施的技术特征,适用情形和现场应用情况,以及新兴的冷阻式填料、电渗注浆/排水、真空注浆/排水、保温强化层、主动加热等措施的探索性研究及应用情况,并从设计、建设施工、运营不同阶段角度,讨论路基冻害防控技术的发展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胀 基床结构 填料 水分控制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Ti钎焊蓝宝石/中间层/TC4合金接头剪切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全明 肖俊峰 +3 位作者 唐文书 高松 孙华为 龙伟民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温度区间相同.Ag-Cu-3Ti钎料熔化物相主要包括银基、钛基和晶体相等,晶体相主要包括CuTi,Cu_(3)Ti,CuO,TiO,Cu_(2)O,Ti_(2)O和TiAg等;蓝宝石与钎料之间形成致密冶金反应层,其组织主要由银基、铜基固溶体和多种稳定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采用Ag-Cu-3Ti钎料在870℃/20 min钎焊工艺下,添加0.2 mm 4J29片、铜片、钼片、钛纤维多孔材料、2 mm铜和钼片作中间层,钎焊蓝宝石/TC4合金接头剪切强度分别为26.74 MPa,15.20 MPa,15.78 MPa,3.11 MPa,23.73 MPa和30.49 MPa,蓝宝石/2 mm钼片/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TC4合金 AG-CU-TI钎料 中间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铁碳复合填料配比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其松 隆添翼 +2 位作者 彭震 叶旭 刘波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6,共6页
针对不同配比的铁碳填料和硫磺-铁碳复合填料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实验,考察其脱氮效果。在铁碳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共设置了5个不同的组合IC1~IC5,其铁碳体积比分别为3:1、2:1、1:1、1:2和1:3。结果表明,实验组IC4(Fe:C=1:2)和IC5(Fe:C=1:3)... 针对不同配比的铁碳填料和硫磺-铁碳复合填料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实验,考察其脱氮效果。在铁碳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共设置了5个不同的组合IC1~IC5,其铁碳体积比分别为3:1、2:1、1:1、1:2和1:3。结果表明,实验组IC4(Fe:C=1:2)和IC5(Fe:C=1:3)的NO_(3)^(-)-N去除率分别为67.16%和65.52%,但IC5产生更多的NH_(4)^(+)-N,因此Fe:C=1:2为最佳铁碳填料配比。在优化硫磺-铁碳复合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将上一步得到的最佳铁碳填料与硫磺颗粒结合,设置6个不同配比的实验组SIC0~SIC5,其硫磺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分别为1:0、1:1、2:1、3:1、4:1和5:1。结果表明,SIC2(S:IC=2:1)的NO_(3)^(-)-N去除率最高,为48.74%,其TN去除率也最高,为55.24%,也没有明显的NO_(2)^(-)-N积累现象,pH 7天仅变化0.58。因此,硫磺与铁碳填料的比例为2:1时,复合填料形成的脱氮体系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填料 复合填料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填料改性PLA材料3D打印试件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宏帆 徐金亭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以ZnO,TiO_(2),Al_(2)O_(3)和ZrO_(2)这4种纳米材料作为改性填充材料,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出4种改性材料,使用3D打印机打印拉伸试件,并对拉伸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了4种改性材料与纯PLA材料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杨氏模... 以ZnO,TiO_(2),Al_(2)O_(3)和ZrO_(2)这4种纳米材料作为改性填充材料,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出4种改性材料,使用3D打印机打印拉伸试件,并对拉伸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了4种改性材料与纯PLA材料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及断后伸长率.结果表明:与纯PLA材料相比,纳米无机填料与PLA的共混会使改性材料的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和断后伸长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ZrO_(2)对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改性后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4.77 MPa,提高了54.43%,断后伸长率为5.04%,提高了35.85%;ZnO对杨氏模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改性后材料的杨氏模量为697.36 MPa,提高了5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改性 聚乳酸 力学性能 纳米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防腐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筱月 王璐瑶 +1 位作者 马晓慧 王燕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1,共11页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被逐步应用到镁合金表面。MOFs由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结构组成可控、易于功能化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防腐材料。综述了2020年以来镁合金表面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防腐应用。首先根据不同的制备方式,将MOFs在镁合金上的合成分为粉体制备和原位合成,综述了沉积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法等常见合成手段;其次从缓蚀剂、保护涂层、填料和纳米容器4个方面介绍了MOFs在镁合金上的防腐应用,探讨了不同功能MOFs在镁合金表面的防腐蚀效果,与传统防腐材料相比,MOFs新型材料具有pH响应、可设计性强等特点,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MOFs作为防腐材料时异相制备困难、涂层较薄等不足之处,对其在镁合金表面防腐应用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金属有机框架 防腐材料 涂层 填料 纳米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川西红层软岩填料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凤云 郑文凤 +4 位作者 谢飞 罗怀瑞 邱恩喜 王知深 万旭升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7-844,共18页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聚丙烯纤维为改良材料,开展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在单一和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条件下的崩解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改良条件下川西金堂和中江试样的崩解宏观形貌、崩解率、崩解速率和最终崩解率,分析耐崩解性改良效果,并从微观角度揭示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材料改良时,瓜尔豆胶改良效果最佳,且最佳掺比为1%;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次之,其改良效果与长度和掺量有关,聚丙烯纤维长度6 mm,掺入比为0.8%效果最佳;木质素纤维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的提升几乎为0。相较于单一材料改良,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与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复合改良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且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最优。研究成果为川西金堂和中江及其他红层软岩地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填料 崩解特性 崩解率 崩解速率 最终崩解率 最佳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新进展
15
作者 王洁仪 简杏玲 +2 位作者 吴琳 邹彦芬 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7,共5页
近10余年,填充注射美容市场迅猛发展,在诸多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透明质酸仍在注射美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因其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和良好的可逆性,被广泛视为最安全的填充材料之一。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快速进步,透... 近10余年,填充注射美容市场迅猛发展,在诸多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透明质酸仍在注射美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因其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和良好的可逆性,被广泛视为最安全的填充材料之一。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快速进步,透明质酸在制备工艺、产品配方、联合技术及安全性等多方面持续改进。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概括透明质酸的新进展,为临床精准应用、降低并发症风险及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填充剂 注射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元素对B60AgCuSnIn钎料微观组织及接头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黄玲玲 钟素娟 +3 位作者 孙元 胡晓勇 吕晓春 于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Ni添加量对B60AgCuSnIn钎料合金熔化特性、微观组织及钎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一种新型中温银钎料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真空感应加热熔炼方法制备5种不同成分的B60AgCuSnIn-xNi钎料合金,通过熔化特性曲线(DSC),分析微... 目的探究不同Ni添加量对B60AgCuSnIn钎料合金熔化特性、微观组织及钎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一种新型中温银钎料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真空感应加热熔炼方法制备5种不同成分的B60AgCuSnIn-xNi钎料合金,通过熔化特性曲线(DSC),分析微量元素Ni的添加对钎料合金焊接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微量元素Ni的添加对钎料合金微观组织及物相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Ni元素添加量的增加,钎料固液相线温度有所升高,当Ni添加量(质量分数)超过0.75%时,钎料的熔化温度区间增大。B60AgCuSnIn-xNi钎料合金凝固组织主要由灰白色富Ag相、块状或树枝状富Cu相和少量Cu_(3)S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810℃下,当Ni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75%时,接头强度最大,为192 MPa。结论Ni元素的添加提高了钎料的固液相线,改变了钎料的微观组织形貌,但未改变其物相组成。添加Ni元素的钎料接头致密度得到了改善,接头强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钎料 真空条件 熔化特性 微观组织 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Cu-Ni钎料钎焊TA2钛合金的界面组织和拉伸强度研究
17
作者 刘全明 肖俊峰 +5 位作者 唐文书 高松 孙华为 秦建 程亚芳 龙伟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5,共10页
目的通过自制Ti-Zr-Cu-Ni钎料实现TA2钛合金钎焊连接,研究Ti-Zr-Cu-Ni钎料合金组织特征、接头界面组织、熔蚀特性及拉伸强度,为燃机损伤部件钎焊修复用钛基钎料及钎焊工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SEM、XRD分析了钎料及钎焊接头的组织... 目的通过自制Ti-Zr-Cu-Ni钎料实现TA2钛合金钎焊连接,研究Ti-Zr-Cu-Ni钎料合金组织特征、接头界面组织、熔蚀特性及拉伸强度,为燃机损伤部件钎焊修复用钛基钎料及钎焊工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SEM、XRD分析了钎料及钎焊接头的组织,研究了钎料类型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降低钎料中Cu、Ni的含量并添加Sn或V元素后,(Ti、Zr)固溶体相尺寸减小;Sn、V更倾向于与Ti、Zr结合形成复杂的晶体相并向(Ti、Zr)固溶体中汇集,元素扩散区深度减小,晶间渗入距离未见变化;引入5.0%(质量分数)Sn、1.5%(质量分数)V后,接头拉伸强度分别为300.6 MPa和302.7 MPa;非晶钎料无明显晶体相,晶间渗入距离明显增大,接头拉伸强度为267.0 MPa。结论钎焊接头界面为完全反应型结构,当钎料中引入5.0%Sn、1.5%V后,拉伸强度小幅降低,非晶钎料钎焊接头拉伸强度大幅降低,塑性指标均有所提升。少量微元素形成的晶体相对接头强度影响有限,非晶钎料钎焊界面冶金反应充分,形成更多脆性相,导致接头强度大幅下降。添加Sn或V后,分别在接头组织中形成Ti_(2)Sn_(3)、Ti_(6)Sn_(5)、Zr_(5)Sn_(3)或Ni_(3)VZr_(2)、NiV_(3)、Ni_(2)V等晶体相,可改善接头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Cu-Ni钎料 钎料组织 TA2钛合金 钎焊界面组织 接头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18
作者 孟征 卫豪 +1 位作者 刘继丹 杨亚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7,共8页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实现导热网络的高效构建尤为关键,而对导热填料进行预处理、复配多种导热填料、实现材料的特殊结构设计都是提升导热网络构建效率的重要方法。最后,对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 尼龙 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碳类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充物料对大葱种子丸粒化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徐有权 牛旭旭 +5 位作者 吴帼秀 崔丹丹 王凡 李阳 李严曼 李胜利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种子丸粒化是实现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精量播种的有力措施。大葱是主要调味蔬菜之一,但其种子粒径较小,且不规则,从而制约大葱育苗集约化高效生产。以大葱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使用不同填充物料制备的大葱丸粒化种子进行丸化指标和发芽指标的... 种子丸粒化是实现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精量播种的有力措施。大葱是主要调味蔬菜之一,但其种子粒径较小,且不规则,从而制约大葱育苗集约化高效生产。以大葱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使用不同填充物料制备的大葱丸粒化种子进行丸化指标和发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并对部分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凹凸棒土相比,膨润土是大葱种子丸粒化的理想填充物料之一,所制备的丸粒化种子近球形、质量较好,且发芽指标显著优于凹凸棒土。填充物料中添加珍珠岩能够促进大葱丸粒化种子萌发。以珍珠岩、膨润土、滑石粉质量比为4∶26∶70制备的丸粒化种子,符合种子丸粒化的要求,且各项发芽指标均显著优于以膨润土和滑石粉质量比为30∶70制备的丸粒化种子。该研究明确了蒸馏水作为黏合剂时,珍珠岩、膨润土、滑石粉质量比4∶26∶70作为填充物料制备大葱丸粒化种子的效果最好,可为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大葱工厂化育苗的机械化、精量化播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丸粒化 填充物料 丸化和发芽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提炭分质用于橡胶补强填充料
20
作者 王奇 张乾 +3 位作者 杨凯 高晨明 孙岳鹏 黄伟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9-1757,共9页
煤气化渣中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分质利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筛分、气流分级及化学酸洗/煅烧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富炭和富灰产物,对产品中的炭灰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作为填料对橡胶的补强填充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得的富炭或富... 煤气化渣中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分质利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筛分、气流分级及化学酸洗/煅烧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富炭和富灰产物,对产品中的炭灰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作为填料对橡胶的补强填充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得的富炭或富灰产物性质不同,筛分可实现气化渣中的炭-灰一定程度的分离;气流分级则可得到粒径较小且比表面积较大的富炭颗粒;酸洗/煅烧可制备纯度较高的炭和灰。煤气化渣中残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其与橡胶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接触位点,起到了类似炭黑的补强效果,其炭骨架内附着的微珠颗粒能够减少对硫化促进剂和硫化剂的吸附,缩短硫化时间。气化渣中硫酸钙可以促进活性硫的生成和转移,提高胶料的交联密度。相较不添加填料的橡胶复合材料,气化渣填充橡胶可显著提高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气流分级所得的富炭渣的补强填充性能最好,其制备的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到13.92MPa,300%定伸应力为3.75MPa,均优于其他类型富炭或富灰原料。本研究提高了对煤气化渣中炭灰特性的了解,有助于煤气化渣基橡胶补强填料制备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炭灰分离 筛分 气流分级 橡胶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