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添加及冷轧形变对TiNi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江 千佳祥 +5 位作者 杨院霞 郝刚领 王幸福 王新福 王伟国 许巧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2,共9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吸铸制备Ti_(50-0.5x)Ni_(50-0.5x)Zr_(x)系列合金。金相观察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微量的Zr可有效减小晶粒尺寸而呈现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过高的Zr含量易导致脆性金属间化合物Zr_(2)Ni的生成而降低力...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吸铸制备Ti_(50-0.5x)Ni_(50-0.5x)Zr_(x)系列合金。金相观察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微量的Zr可有效减小晶粒尺寸而呈现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过高的Zr含量易导致脆性金属间化合物Zr_(2)Ni的生成而降低力学性能。对Ti_(49.9)Ni_(49.9)Zr_(0.2)合金进行多道次冷轧形变和退火处理,结果表明:Ti_(49.9)Ni_(49.9)Zr_(0.2)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及断后伸长率δ均随冷轧退火道次的增加而提高,经过四道次的冷轧变形后,二者分别由未经轧制的561 MPa,11.14%提高到768 MPa,35.1%。SEM和TEM微观观察表明,冷轧过程中沿晶分布的硬质Ti_(2)Ni颗粒被剪切、破碎、细化,呈不连续分布。700℃退火处理后,形变组织发生回复再结晶,出现纳米晶和非晶区,且随冷轧形变的增加,基体中可见大量的板条状纳米孪晶组织和高密度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合金 力学性能 冷轧形变 微观结构 zr元素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含量对5083铝合金铸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柱 孙玉崇 +3 位作者 侯忠霖 徐振 吕哲 陈庆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6-61,共6页
采用立式双辊铸轧机制备了Zr含量为0%~0.25%(质量分数,下同)的5083-xZr铝合金铸轧板。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铸轧板边部与心部的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铸轧板的耐腐蚀性和室温拉伸性能进行检测,系... 采用立式双辊铸轧机制备了Zr含量为0%~0.25%(质量分数,下同)的5083-xZr铝合金铸轧板。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铸轧板边部与心部的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铸轧板的耐腐蚀性和室温拉伸性能进行检测,系统研究了Zr含量对5083铝合金铸轧板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r对5083铝合金铸轧板的晶粒有明显的细化作用,随着Zr含量的增加,晶粒的细化作用增强,边部晶界上的析出相增多,心部粗大的共晶相得到改善,铸轧板的力学性能提升。在四种成分的合金中,当Zr含量为0.25%时,合金的耐腐蚀性较佳,自腐蚀电位为-654.5 mV,腐蚀电流衰减到1.37×10^(-7)A/cm^(2)。此时,板材的边部晶粒尺寸为46.87μm,心部晶粒尺寸为32.55μm,铸轧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37.12 MPa、98.37 MPa和1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元素 微合金化 铸轧板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Zr在K417/K417G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分布状态与作用机理研究
3
作者 周阳 李文韬 +6 位作者 王博 史志武 李淑苹 梁加淼 周菲 王俊 孙宝德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6-57,共12页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朝着高推重比、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高温合金材料的承温能力及综合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铸造高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母合金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在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起...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朝着高推重比、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高温合金材料的承温能力及综合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铸造高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母合金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在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铸造高温合金中应用广泛的K417和K417G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微量元素Zr的作用机理及其分布状态的表征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微量元素Zr对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性、微观组织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Zr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合金的液、固相线温度,并促进共晶组织的形成,同时适量添加质量分数0.07%~0.09%的Zr有助于提升K417G高温合金的持久寿命;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Zr元素以Ni_(11)Zr_(9)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沿共晶组织与合金基体的界面处分布,而非之前普遍认为的Zr元素仅在晶界处富集。以上研究为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微量元素zr 二次离子质谱 凝固特性 高温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元素对纯铝细化机理的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飞 廖怡君 +2 位作者 王旭 朱庆丰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90-3194,共5页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Al-Zr合金熔体中相及相界面的价电子结构,获得了表征合金性能关系的价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值,并利用这些参数讨论了Zr对纯铝晶粒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Zr对纯铝的细化机理可以追溯到熔体中Al3Zr与α...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Al-Zr合金熔体中相及相界面的价电子结构,获得了表征合金性能关系的价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值,并利用这些参数讨论了Zr对纯铝晶粒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Zr对纯铝的细化机理可以追溯到熔体中Al3Zr与α-Al相晶面间的界面共价电子密度差的统计值Δρ′,即Δρ′<10%且Δρ′值越小,合金中的异质形核效应越好,晶粒细化效果越好。Δρ′值小(2.789 04%)的Al-Al原子团簇能较容易地被异质形核核心(Al_3Zr晶体)吸附,促进异质形核及晶粒细化作用;而Δρ′值大(15.698 70%)的Al-Zr原子团簇容易从异质晶核上脱离,削弱异质形核及晶粒细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元素 纯铝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价电子结构 细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含量对医用Mg-5.5Zn-0.15C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丁雨田 纪国庆 +2 位作者 胡勇 郭兵 柴利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共4页
在专用熔剂覆盖和氩气保护下制备Mg-5.5Zn-0.15Ca、Mg-5.5Zn-0.15Ca-0.5Zr、Mg-5.5ZnCa-0.6Zr、Mg-5.5Zn-0.15Ca-0.7Zr、Mg-5.5Zn-0.15Ca-0.8Zr镁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室温力学测试设备对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分... 在专用熔剂覆盖和氩气保护下制备Mg-5.5Zn-0.15Ca、Mg-5.5Zn-0.15Ca-0.5Zr、Mg-5.5ZnCa-0.6Zr、Mg-5.5Zn-0.15Ca-0.7Zr、Mg-5.5Zn-0.15Ca-0.8Zr镁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室温力学测试设备对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Zr元素对热处理前后合金晶粒大小及铸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显微组织观察表明:Zr能显著地细化Mg-5.5Zn-0.15Ca合金的晶粒,随Zr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zr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微量Er,Y对Al-Zn-Mg-Cu-Zr合金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国锋 张新明 朱航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2,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硬度测试和室温拉伸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在Al-Zn-Mg-Cu-Zr合金中复合添加微量稀土元素Er和Y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适量的Er和Y能显著抑制合...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硬度测试和室温拉伸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在Al-Zn-Mg-Cu-Zr合金中复合添加微量稀土元素Er和Y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适量的Er和Y能显著抑制合金再结晶,延缓合金峰值时效的时间,增强合金时效强化的效果。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总量为0.4%(质量分数)的Er和Y能使合金轧制板的抗拉强度提高到624.4MPa,屈服强度达到602.9MPa,延伸率达12.5%,使合金轧制板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微合金化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含钪Al-Zn-Mg-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波 潘清林 +3 位作者 李晨 史运嘉 张志野 尹志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98-4005,共8页
采用恒温浸泡法、极化曲线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时效处理对含钪Al-Zn-Mg-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自然时效态下具有较差的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能力;合金腐蚀敏感性随着时效... 采用恒温浸泡法、极化曲线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时效处理对含钪Al-Zn-Mg-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自然时效态下具有较差的抗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能力;合金腐蚀敏感性随着时效制度的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为:T73时效,T6时效,欠时效,自然时效。经极化曲线测试分析,合金的腐蚀性能呈现相同趋势。在同一慢应变拉伸速率下,T73时效态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相比T6时效态低;在相同时效状态下,应变速率为1.33×10 6s 1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相比6.67×10 6s 1的高。合金的腐蚀敏感性与时效析出相(MgZn2)尺寸、分布及无沉淀析出带(PFZ)有关,在T6时效态下,晶界析出相连续的链状分布导致腐蚀敏感性大;同时,晶界析出相的粗化、不连续分布和无沉淀析出带的宽化,使得T73时效态的腐蚀敏感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Al-Zn-Mg-zr合金 时效处理 剥落腐蚀 晶间腐蚀 极化曲线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Er,Y对Al-Zn-Mg-Cu-Zr合金均匀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国锋 张新明 朱航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Er和Y对其均匀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复合添加微量Er,Y(质量...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Er和Y对其均匀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复合添加微量Er,Y(质量分数<0.4%)使合金的共晶化合物溶解温度升高,其均匀化温度相应提高。合金经二级均匀化处理后仍残留较多的S(Al2CuMg)相和Al8Cu4Er相,其中S(Al2CuMg)相能在三级均匀化条件下得到有效消除,但Al8Cu4Er相很难消除。经465℃/24h+475℃/4h+485℃/4h三级均匀化处理后,合金中残留的共晶化合物数量已经很少,基体上分布有大量、均匀、细小的第二相质点,对抑制合金再结晶,提高合金性能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Er Y微合金化 铸态组织 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n-Nb薄片合金高温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学伟 蔡力勋 +1 位作者 包陈 谭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Zr-Sn-Nb合金薄片漏斗试样,完成了室温和500℃高温下的低周疲劳试验,提出基于漏斗根部节点轴向应变的疲劳损伤等效假设。根据有限元分析,建立了Zr-Sn-Nb合金室温和高温下薄片漏斗试样测试应变到漏斗根部轴向应变的转换模型。结合低... 采用Zr-Sn-Nb合金薄片漏斗试样,完成了室温和500℃高温下的低周疲劳试验,提出基于漏斗根部节点轴向应变的疲劳损伤等效假设。根据有限元分析,建立了Zr-Sn-Nb合金室温和高温下薄片漏斗试样测试应变到漏斗根部轴向应变的转换模型。结合低周疲劳试验结果,建立了在室温和500℃高温条件下用于估算Zr-Sn-Nb合金疲劳寿命的Manson-Conffin模型。结果表明:Zr-Sn-Nb合金具有循环稳定性;高温严重影响了Zr-Sn-Nb合金低应变幅下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变幅的增加,温度影响趋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合金 应变疲劳 有限元分析 寿命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La,Nb,Zr在判别大地构造环境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武莉娜 王志畅 汪云亮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La,Nb ,Zr是一组耐熔强亲岩浆元素 ,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关系恢复深部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玄武岩类特别是原始玄武岩浆形成的岩石的La/Zr及Nb/Zr比值 ,能较好地反映其源区的La,Nb ,Zr之间的分异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特征与某种确定的大... La,Nb ,Zr是一组耐熔强亲岩浆元素 ,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关系恢复深部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玄武岩类特别是原始玄武岩浆形成的岩石的La/Zr及Nb/Zr比值 ,能较好地反映其源区的La,Nb ,Zr之间的分异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特征与某种确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密切关系 ,可用来判别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源区分异特征。本文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类的La,Nb ,Zr数据 ,划分玄武岩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 ,提出了La/Zr-Nb/Zr双对数图及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玄武岩 大地构造环境 La/zr-Nb/zr判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Ag对Al-Cu-Mg-Mn-Zr合金组织与耐热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路聪阁 潘清林 +4 位作者 何运斌 李文斌 梁文杰 李运春 周迎春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11,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微量Ag对Al-5.3Cu-0.8Mg-0.3Mn-0.15Zr合金薄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Ag后,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能力,缩短峰时效时间。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耐热...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微量Ag对Al-5.3Cu-0.8Mg-0.3Mn-0.15Zr合金薄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Ag后,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能力,缩短峰时效时间。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耐热性能得到提高,合金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析出一种更细小弥散的片状Ω相。未添加Ag的合金析出强化相为θ′相和少量S′相;添加Ag后,主要强化相为Ω相和少量θ′相。经固溶时效处理后,两种合金均发生完全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Mn—zr合金 微量Ag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时效与添加Zr对Al-Zn-Mg合金耐腐蚀性能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8
12
作者 瞿猛 唐建国 +4 位作者 叶凌英 李承波 李建湘 周旺 邓运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3-2087,共5页
以中高强Al-Zn-Mg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晶间腐蚀以及剥落腐蚀等实验,对比研究过时效处理和添加Zr对Al-Zn-M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76过时效处理较T6峰时效能更明显地提升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剥落腐... 以中高强Al-Zn-Mg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晶间腐蚀以及剥落腐蚀等实验,对比研究过时效处理和添加Zr对Al-Zn-M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76过时效处理较T6峰时效能更明显地提升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剥落腐蚀性能;添加0.15%的Zr使合金强度得到显著提高,抗腐蚀性能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抗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提升最为明显,而其对抗剥落腐蚀性能的提升效果则略逊于T76过时效处理。采用SEM、EBSD及TEM等手段分析了T76过时效处理和添加微量Zr影响Al-Zn-M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机理。结果发现:过时效处理使得合金的晶界析出相粗化且断续分布,晶界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添加Zr则抑制了合金的再结晶,大角度晶界分数的降低提升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过时效 zr元素 耐腐蚀性能 合金组织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质量分数对708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善达 焦慧彬 +4 位作者 陈送义 黄兰萍 陈康华 马云龙 王会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9-1357,共9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腐蚀性能测试和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研究Zr质量分数对708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强度随着Zr质量分数增加先增加再减小,Zr质量分数为0.12%时合金的强度出...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腐蚀性能测试和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研究Zr质量分数对708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强度随着Zr质量分数增加先增加再减小,Zr质量分数为0.12%时合金的强度出现峰值;添加Zr抑制合金再结晶,提高其强度和抗剥落腐蚀性能;挤压方向(L-T)力学性能均优于横向(T-L),Zr质量分数为0.12%时、各向异性最小;横截面的抗腐蚀性能优于长截面,Zr质量分数为0.14%时,抗腐蚀性能最佳且各向异性最小;合金的性能各向异性随Zr质量分数增加而先减小再后增大。Zr质量分数最佳添加范围为0.12%~0.14%,能保持高强度耐腐蚀性能并具有较低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85铝合金 zr元素 各向异性 力学性能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47.6)Fe_(20.4)B_(21.9)Si_(5.1)Nb_(5-x)Zr_x(x=0~5)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
14
作者 王同辉 秦优琼 +2 位作者 黄晓倩 张晴 徐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0,共4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d为2~5mm的Co_(47.6)Fe_(20.4)B_(21.9)Si_(5.1)Nb_(5-x)Zr_x(x=0~5)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d为2~5mm的Co_(47.6)Fe_(20.4)B_(21.9)Si_(5.1)Nb_(5-x)Zr_x(x=0~5)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磁性能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合金体系具有较好的GFA,随着Zr含量的增加,其GFA呈逐渐降低的趋势。Zr含量为0~2%(原子分数)时,能制得d为3mm的非晶合金;Zr含量为0~3%(原子分数)时,可制得d为2mm的非晶合金。直径2mm的棒状非晶合金(Zr含量为0~3%(原子分数))表现为明显的软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趋于一定值。该体系非晶合金均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Zr含量为3%(原子分数)时达到142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zr元素 饱和磁化强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r/KClO_(4)点火药的低湿热老化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伟 胡遵健 +3 位作者 赵川德 孙毅 徐瑞娟 王新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9-687,共9页
为了研究铝粉/锆粉/高氯酸钾(Al/Zr/KClO_(4))点火药的低湿热老化机制,将Al/Zr/KClO_(4)点火药在85,71,60℃和50℃下分别进行加速老化,利用热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了低湿条件下Al/Zr/KClO_... 为了研究铝粉/锆粉/高氯酸钾(Al/Zr/KClO_(4))点火药的低湿热老化机制,将Al/Zr/KClO_(4)点火药在85,71,60℃和50℃下分别进行加速老化,利用热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了低湿条件下Al/Zr/KClO_(4)点火药热分解性能和表面元素与形貌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速老化时,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KClO_(4)晶体表面部分分子降解生成KClO_(3)和KCl,Zr表面在热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生成ZrO_(2),Al未见明显变化,同时,各组分表面形貌未发生变化。Al/Zr/KClO_(4)点火药热分解活化能和热焓值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与未老化的点火药相比,85℃老化160 d活化能降低了29.57 kJ·mol^(-1),热焓值降低了160 J·g^(-1)。以反应速率、热焓值、各组分表面元素参量拟合获得了点火药老化机理函数,发现反应速率、Zr的氧化和KClO_(4)降解能反映出点火药低湿热老化时的时间和温度效应。老化机理函数为n级反应,老化过程为Zr的氧化和KClO_(4)降解,Zr的氧化速率和程度大于KClO_(4)降解,老化活化能在95.86~128.90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Al/zr/KClO_(4)点火药 热分解 表面元素分析 老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清松 杨忠波 +3 位作者 周军 石明华 陈鑫 李中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8,共9页
本文归纳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Zr-Sn-Nb-Fe系锆合金第二相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总结了Sn,Nb,Fe等合金元素对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特征(晶体结构、成分、尺寸、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第二相在加工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及演变机... 本文归纳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Zr-Sn-Nb-Fe系锆合金第二相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总结了Sn,Nb,Fe等合金元素对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特征(晶体结构、成分、尺寸、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第二相在加工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及演变机制,并指出如何改善第二相类型、尺寸、分布等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Fe系锆合金 第二相粒子 合金元素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对ZK60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阔 张莉 +1 位作者 孙扬善 白晶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72-77,共6页
以ZK60为母合金,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稀土元素Y,制备了2种Mg-Zn-Y-Zr合金。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合金铸态组织进行观测和分析发现,在ZK60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4%的Y后,组织中析出I相(Mg3Zn6Y)。当Y的加入量增至2.10%,合金组织中主要... 以ZK60为母合金,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稀土元素Y,制备了2种Mg-Zn-Y-Zr合金。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合金铸态组织进行观测和分析发现,在ZK60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4%的Y后,组织中析出I相(Mg3Zn6Y)。当Y的加入量增至2.10%,合金组织中主要析出W相(Mg3Zn3Y2)伴有微量的I相。I相和W相呈层片状分布在晶界处,有少量呈棒状,分布在晶内。这些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对合金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改善了合金的热加工性能,使得ZK60合金易热裂的缺点得到明显改善,在340~380℃温度范围内挤压没有发生热裂。实验表明,添加Y的挤压棒材的拉伸强度有较大幅度提高,延伸率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Mg—Zn-Y—zr 添加元素 热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及氧化特性概述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杨忠波 赵文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20-125,共6页
归纳了研究锆合金腐蚀方面的一些重要结果,总结了合金元素、第二相、β固溶热处理、累积退火参数、中间退火以及最终退火热处理对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锆... 归纳了研究锆合金腐蚀方面的一些重要结果,总结了合金元素、第二相、β固溶热处理、累积退火参数、中间退火以及最终退火热处理对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腐蚀 合金成分 热处理 氧化膜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助催化剂瓦斯传感器催化元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莹 童敏明 邓玉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由于瓦斯传感器催化元件高温下载体易烧结,活性下降及易毒化,因此尝试用稀土元素对瓦斯传感器催化元件进行改性,对掺杂稀土双组分催化剂的n-Ce-Zr-Al2O3和普通纳米催化剂n-Al2O3的比表面积、活性、稳定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杂Ce-Z... 由于瓦斯传感器催化元件高温下载体易烧结,活性下降及易毒化,因此尝试用稀土元素对瓦斯传感器催化元件进行改性,对掺杂稀土双组分催化剂的n-Ce-Zr-Al2O3和普通纳米催化剂n-Al2O3的比表面积、活性、稳定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杂Ce-Zr助催化剂的催化元件,其反应活性明显增强,在体积分数为1%的CH4下其工作温度比普通催化元件降低约40℃,反应的稳定性也明显增强。将此瓦斯催化元件接入测试模块进行误差测试,试验证明,体积分数为1%~5%的CH4下其最大测量误差约为3%,远小于国家标准,完全符合瓦斯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zr 双组分助催化剂 瓦斯传感器 催化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锆元素对ODS钢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特征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谢锐 吕铮 +2 位作者 徐长伟 刘波 刘春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104-16110,共7页
以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s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合金粉为研究对象,利用合金粉的真空等温热处理来模拟ODS钢的烧结成型过程。增大ODS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以此研究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析出相分布特征、种类及合金粉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s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合金粉为研究对象,利用合金粉的真空等温热处理来模拟ODS钢的烧结成型过程。增大ODS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以此研究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析出相分布特征、种类及合金粉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AFS、SAXS等技术手段检测球磨及真空等温热处理不同时间后合金粉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特征、种类变化情况,同时测量各合金粉的硬度。XRD实验结果表明,当合金中添加了钛元素和锆元素后,除铁素体衍射峰外,热处理过程中还形成了Cr_(2)O_(3)相、Y_(2)Ti_(2)O_(7)相及Y_(4)Zr_(3)O_(12)相。而在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中只检测到Cr_(2)O_(3)相和铁素体的存在。XAFS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钛元素和锆元素后,合金粉的XAFS曲线发生改变,与纯钇元素及纯氧化钇样品的曲线不同,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经真空等温热处理0.5 h后,其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密度最高为2.73×10^(22)/m^(3);氧化物析出相达到分布峰值的时间早于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样品,说明钛元素和锆元素会促进氧化物相的形成。同时,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的硬度也高于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钛元素 锆元素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小角度X射线散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