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 Zorb装置汽油脱硫过程中吸附剂失活原因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徐广通 刁玉霞 +1 位作者 邹亢 张哲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共6页
针对S 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吸附剂失活快、剂耗高等问题,采用SEM,XRD,XRF,XPS,MAS-NMR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形态吸附剂的物化性质进行系统地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 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锌铝尖晶石和硅锌矿等非活性含锌物相的形成会... 针对S 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吸附剂失活快、剂耗高等问题,采用SEM,XRD,XRF,XPS,MAS-NMR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形态吸附剂的物化性质进行系统地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 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锌铝尖晶石和硅锌矿等非活性含锌物相的形成会导致吸附剂中有效ZnO含量的大幅降低,当ZnO的量降低到不足以完成吸附硫的转移时,工艺上即表现为吸附剂的失活和脱硫效率的降低;锌铝尖晶石的形成将导致吸附剂的强度下降,使吸附剂颗粒更易破碎,增加剂耗。在S 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对待生剂和再生剂物相组成变化的跟踪监测有助于保障装置的平稳运行、保持良好的脱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技术 吸附 表征 失活 锌铝尖晶石 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S Zorb吸附剂FCAS-MF在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莉 孙钢 +5 位作者 林伟 龚剑洪 夏登刚 宋烨 王文寿 黄喜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为满足汽油S Zorb超深度脱硫过程中降低辛烷值损失的要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了多功能S Zorb吸附剂FCAS-MF,并在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2 Mt a汽油S Zorb工业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FCAS-MF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及稳定性,可以满... 为满足汽油S Zorb超深度脱硫过程中降低辛烷值损失的要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了多功能S Zorb吸附剂FCAS-MF,并在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2 Mt a汽油S Zorb工业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FCAS-MF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及稳定性,可以满足工业装置生产需要;与原用吸附剂FCAS-R09对比,FCAS-MF具有更好的降烯烃性能及辛烷值保留能力,在S Zorb工艺条件下,产品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 g时,烯烃转化率增加2~3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损失减少0.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多功能吸附 活性 辛烷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吸附剂在S 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姚智 杨远行 +1 位作者 王万新 李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6,共4页
介绍了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中国石化催化剂南京分公司生产的国产S Zorb专用吸附剂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1.2Mt/a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反应-再生系统内全部使... 介绍了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中国石化催化剂南京分公司生产的国产S Zorb专用吸附剂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1.2Mt/a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反应-再生系统内全部使用国产吸附剂,通过精细操作及吸附剂的预硫化,有效地避免了反应器"飞温"情况的发生,开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保持稳定。装置运行平稳后,国产吸附剂表现出高的脱硫活性,可将汽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控制在8gμ/g以下,汽油硫含量完全达到了京Ⅴ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吸附 汽油 S zorb 京Ⅴ汽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 Zorb吸附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跃梁 孙启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72,共4页
对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 Zorb吸附脱硫装置运行至第二周期后陆续出现反应器过滤器压差高、原料换热器结垢等一系列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反应器过滤器压差过高的原因是:①装置检修时,过滤器滤芯的永久滤... 对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 Zorb吸附脱硫装置运行至第二周期后陆续出现反应器过滤器压差高、原料换热器结垢等一系列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反应器过滤器压差过高的原因是:①装置检修时,过滤器滤芯的永久滤饼层受到破坏;②反吹系统阀门故障,导致高压氢气对过滤器反吹时阀门打开不及时,影响了反吹效果。而原料换热器结垢的主要原因是从原料罐区来的汽油原料中的胶质前躯物和垢物较多。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修改反应过滤器压差高联锁值或者是提高反应压力和反吹氢气压力等措施可以解决过滤器压差高的问题;通过采用直接将催化裂化装置稳定汽油输送至S Zorb装置的方法可以解决换热器结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吸附 催化裂化汽油 换热器 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脱硫技术在清洁汽油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谷涛 慕旭宏 陈西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5,共6页
分析了吸附脱硫技术不同的开发设计原理,并对其工业化应用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我国以后汽油质量的 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洁汽油生产 吸附技术 应用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吸附剂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邹亢 徐广通 +1 位作者 盖金祥 马春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4,共7页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和再生剂中Zn3O(SO4)2物相、工业待生剂中NiO物相的报警模型。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在S Zorb工业装置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工业装置操作参数的优化并提高其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 物相报警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管泽坤 赵亭 +1 位作者 张雨 柳云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4-1575,共12页
现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汽油中的硫质量分数不能超过10μg/g,因此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将持续受到关注。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低的优点,是目前用于汽油脱硫的主... 现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汽油中的硫质量分数不能超过10μg/g,因此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将持续受到关注。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低的优点,是目前用于汽油脱硫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和认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组成和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推进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中脱硫活性金属组分、储硫组分、以及载体3种组分的功能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每种组分优化对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吸附脱硫过程中的机理问题,以期为未来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S zorb工艺 反应吸附催化剂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套不同FCC汽油脱硫装置的工艺对比分析
8
作者 孙守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明确国内某炼厂以CDTECH为代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和以S Zorb为代表的吸附脱硫工艺在2套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应用过程中的优劣。从工艺原理及流程、原料及产品性质、物料平衡、能耗及技术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2种催化裂... 明确国内某炼厂以CDTECH为代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和以S Zorb为代表的吸附脱硫工艺在2套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应用过程中的优劣。从工艺原理及流程、原料及产品性质、物料平衡、能耗及技术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2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的适应性。通过对比分析可知,CDTECH工艺流程充分考虑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烯烃的分布特点,催化蒸馏技术具有较高转化率及选择性的优势,但存在流程复杂、产品收率略低、能耗高等不利影响。基于催化蒸馏技术的高效能优势,CDTECH工艺的汽油产品品质(低烯烃、高醚化物)、辛烷值损失及利润均较S Zorb工艺优,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加氢 吸附 工艺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吸附剂级配技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汲德强 范跃超 +1 位作者 秦玉才 宋丽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77,共6页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脱硫技术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分子筛单组分床层与多种分子筛级配床层的吸附脱硫性能进行对比,探讨级配床层中吸附剂的组合顺序和比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组分而言,Al-Ti-SBA-1...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脱硫技术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分子筛单组分床层与多种分子筛级配床层的吸附脱硫性能进行对比,探讨级配床层中吸附剂的组合顺序和比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组分而言,Al-Ti-SBA-15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优于改性Y分子筛,两者总脱硫率相差28百分点以上;双组分级配时,从穿透曲线的结果来看,CeY/NiY组合的穿透曲线出现了一个平台,可能是吸附剂对各种硫化物的吸附和脱除出现了动态平衡,穿透速率较慢,则其脱硫性能最佳,而Cu(Ⅰ)Y/NiY组合的脱硫性能次之;对于三组分吸附剂级配,m(CeY)∶m(NiY)∶m(Al-Ti-SBA-15)=1∶1∶4时穿透速率最慢,是脱硫性能较好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FCC汽油 多组分吸附 级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烯烃在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的反应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4,共8页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添加1-己烯(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研究了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直链端烯烃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直链端烯烃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可以发生饱和、双键异构等反应,反应温度、氢油比、反应压力及空速等...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添加1-己烯(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研究了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直链端烯烃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直链端烯烃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可以发生饱和、双键异构等反应,反应温度、氢油比、反应压力及空速等参数对1-己烯的转化、饱和以及双键异构化反应有着明显影响。高的反应温度、低的反应压力和氢油比促进端烯烃向内烯烃的双键异构化反应,如1-己烯发生双键异构化反应生成2-己烯和3-己烯。内烯烃具有更高的辛烷值以及更低的加氢饱和活性,因此端烯烃反应生成内烯烃的双键异构化反应使得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的辛烷值损失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吸附 端烯烃 饱和 双键异构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吸附脱硫装置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文忠 孙丽丽 +1 位作者 吴德飞 袁忠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从技术经济特性指标入手,剖析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在投资、成本、财务效益、行业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特性,对降低该装置操作费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装置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巨大的行业与社会效益的来源与构成。
关键词 汽油吸附装置 技术经济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12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7-2527,共1页
12月17日上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以下称YD—CADS)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出... 12月17日上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以下称YD—CADS)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出席鉴定会并讲话,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陕西省科技厅、延长石油集团相关负责人,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YD—CADS技术研发团队及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鉴定 组合技术 吸附 固定床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 超深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的吸附脱除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文寿 毛安国 +1 位作者 刘宪龙 徐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分析研究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在S Zorb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除情况。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在S Zorb吸附剂上的脱除从难到易的顺序为:C3-噻吩和C4-噻吩<C2-噻吩<C1-噻吩<C1-苯并噻... 采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分析研究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在S Zorb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除情况。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在S Zorb吸附剂上的脱除从难到易的顺序为:C3-噻吩和C4-噻吩<C2-噻吩<C1-噻吩<C1-苯并噻吩<噻吩<硫醇和硫醚<苯并噻吩和其它类型硫化物(包括二甲基二硫醚、四氢噻吩等),烷基噻吩是汽油中较难脱除的硫化物,尤其是当取代基位于噻吩环的2-位和/或5-位时,会大幅降低S Zorb吸附剂对硫化物的脱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吸附 化物类型 烷基噻吩 取代基 催化裂化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脱硫技术在油品深度脱硫中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永珍 刘旭光 许并社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脱硫技术,分子印迹是制备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投资少、污染小、选择性高、不影响石油辛烷值、可同时得到苯并噻吩类精细化工产品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脱硫技术,分子印迹是制备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投资少、污染小、选择性高、不影响石油辛烷值、可同时得到苯并噻吩类精细化工产品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经济环保型技术。目前,将识别位点建立在基质表面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可以提高识别位点与印迹分子的结合速率,加强印迹材料吸附分离效率,在油品深度脱硫中具有优越性。近年来,以硅胶、TiO2、K2Ti4O9、炭微球为基质制备出吸附二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吩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油品深度脱硫中的最近进展,重点介绍了炭微球表面分子印迹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炭微球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吸附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法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继贤 王铁峰 王金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34,36,共5页
在众多的烟气脱硫工艺中,炭法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技术作为一种可资源化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及工业界的瞩目。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可资源化脱硫回收技术,国内外对其基础和工艺,包括吸附剂、吸附机理、吸脱附动力学和吸脱附工艺等... 在众多的烟气脱硫工艺中,炭法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技术作为一种可资源化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及工业界的瞩目。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可资源化脱硫回收技术,国内外对其基础和工艺,包括吸附剂、吸附机理、吸脱附动力学和吸脱附工艺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巨大进展。指出烟气脱硫发展趋势是开发大通量、低压降、连续化、自动化、资源化、低成本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FGD) 炭法吸附 回收 可资源化技术 基础和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β/SBA-15的吸附脱硫性能及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静 沈健 石薇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3-1160,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Cu-β/SBA-15复合分子筛,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u-β/SBA-15具有微-介孔复合结构和表面弱酸性。以Cu-β/SBA-15为吸附剂,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脱除二苯并噻... 采用浸渍法制备Cu-β/SBA-15复合分子筛,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u-β/SBA-15具有微-介孔复合结构和表面弱酸性。以Cu-β/SBA-15为吸附剂,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脱除二苯并噻吩(DBT)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剂油质量比("剂"指吸附剂Cu-β/SBA-15,"油"指模拟柴油)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20 min,m(剂)∶m(油)=1∶30的条件下,模拟柴油的脱硫率可达54.62%、吸附剂吸附硫容量为2.27 mg/g;在Cu-β/SBA-15对DBT吸附的初始阶段,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均能很好地反映吸附模式,而整个吸附过程中,准二级动力学相关系数R2>0.99,拟合计算出的平衡吸附硫容量qe=2.54 mg/g,与实际所测值相差很少,说明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能更全面的描述Cu-β/SBA-15对DBT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过程是液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β/SBA-15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硫和碳的S Zorb吸附剂的再生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1,共6页
研究了负载硫和碳的S Zorb吸附剂与含氧气体接触时的再生行为。结果表明:Ni/ZnO基吸附剂中的Ni元素对吸附剂中ZnS的氧化再生具有催化促进作用,降低了吸附剂的烧硫再生温度,使再生烧硫反应更容易进行;吸附剂上的烧硫和烧碳反应在再生过... 研究了负载硫和碳的S Zorb吸附剂与含氧气体接触时的再生行为。结果表明:Ni/ZnO基吸附剂中的Ni元素对吸附剂中ZnS的氧化再生具有催化促进作用,降低了吸附剂的烧硫再生温度,使再生烧硫反应更容易进行;吸附剂上的烧硫和烧碳反应在再生过程中属于竞争关系,高的再生温度有利于再生烧碳反应,再生烧碳反应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使得再生烧硫反应受到抑制;当再生温度为500℃时,再生烟气中的CO_2/SO_2摩尔比为2.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 吸附 再生 Z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庚鸿 朱振兴 +1 位作者 胡立峰 朱丙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吸附法脱硫技术、络合脱硫技术以及等离子体法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对未来LPG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即需结合多种技术联合进行脱硫,利用各自技术的优势,在高效脱除LPG中硫化物的同时确保技术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技术 Merox抽提-氧化技术 纤维膜法 催化氧化-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污泥资源化除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懿灏 赵晓丹 +3 位作者 田小测 吴军辉 窦微笑 周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3,共7页
针对脱硫废水水质和"三联箱"处理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将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污泥(脱硫污泥)用于除磷的方案。以模拟含磷废水为处理对象,对脱硫污泥除磷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不同污泥浓度及污泥含钙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通过吸... 针对脱硫废水水质和"三联箱"处理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将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污泥(脱硫污泥)用于除磷的方案。以模拟含磷废水为处理对象,对脱硫污泥除磷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不同污泥浓度及污泥含钙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探索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含钙污泥除磷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和吸附作用共同实现,化学反应产物为CaHPO_4·2H_2O;在一定污泥浓度和含钙量条件下,磷去除率可达99%以上;污泥含钙量越高,对磷的吸附容量越大,所需污泥量越少;适当升高温度可以促进污泥对磷的吸附。由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污泥表面有透钙磷石生成,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废水 污泥 污泥资源化 除磷技术 化学反应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快车用燃料脱硫技术的开发
20
作者 钱伯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美国 燃料 技术 汽车 氧化铝 催化剂 吸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