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Eu^(3+)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国利 孙凯霞 杨幼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9-642,共4页
为了探讨稀土Eu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ZnO∶Eu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O∶Eu3+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观察到稀土Eu3+强... 为了探讨稀土Eu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ZnO∶Eu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O∶Eu3+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观察到稀土Eu3+强而窄的特征发射和ZnO基质弱而宽的可见发射。分析了稀土Eu3+激发态5D0→7F1,5D0→7F3和5D0→7F2特征发射机制。给出了Eu3+离子特征发射的峰值强度随掺Eu3+浓度增加而增强的变化关系,证实了纳米ZnO基质与稀土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比较了Eu3+离子5D0→7F1磁偶极跃迁(MD)与5D0→7F2电偶极跃迁(ED)的相对强度,证实了在ZnO纳米晶基质中大多数Eu3+占据了对称性较低的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Eu^3+纳米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ZnO:Eu^(3+)纳米晶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玲玲 赵世华 +2 位作者 刘晃清 张进 高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54,共4页
分别以尿素、氨水作为沉淀剂,与Zn(NO3)2和Eu(NO3)3混合物反应,制备出不同尺寸的纳米ZnO:Eu3+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的ZnO:Eu3+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沉淀剂可以得到颗粒均匀、尺寸较... 分别以尿素、氨水作为沉淀剂,与Zn(NO3)2和Eu(NO3)3混合物反应,制备出不同尺寸的纳米ZnO:Eu3+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的ZnO:Eu3+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沉淀剂可以得到颗粒均匀、尺寸较小并且发光性能优良的ZnO: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在611 nm处;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ZnO:Eu3+粒径逐渐减小;利用均匀沉淀法(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的ZnO:Eu3+其发光性能优于直接沉淀法(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的ZnO:Eu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纳米zno:Eu^3+ 稀土掺杂 直接沉淀 均匀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Eu^(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庆福 黄世华 +1 位作者 刘舒曼 张希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制备了ZnO:Eu^(3+)的纳米颗粒,得到粒径在5nm左右的纳米晶。通过光谱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掺杂对ZnO发光性质的影响,Eu掺杂可以提高纳米ZnO的发光亮度及影响其粒径大小,并观察到了ZnO与Eu之间的能量传递。
关键词 纳米 溶胶—凝胶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zno:Eu3+ 氧化锌 Ⅱ—IV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ZnO:Eu^(3+)纳米晶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国利 梁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2-1035,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ZnO:Eu3+纳米晶,观察到纳米ZnO基质中稀土Eu3+在575nm、595nm、611nm和653nm附近的特征发射。分析了样品X射线衍射强度、光致发光的峰值强度与退火温度关系。给出了稀土Eu3+激发态5D0→7F1、5D0→7F35、D...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ZnO:Eu3+纳米晶,观察到纳米ZnO基质中稀土Eu3+在575nm、595nm、611nm和653nm附近的特征发射。分析了样品X射线衍射强度、光致发光的峰值强度与退火温度关系。给出了稀土Eu3+激发态5D0→7F1、5D0→7F35、D0→7F0和5D0→7F2的发射机制,证实了稀土Eu3+的特征发射激发能主要来源于稀土离子内部4f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Eu^3+纳米 退火温度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LaF_3:Eu^(3+)纳米晶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桂霞 苏瑞相 +1 位作者 王进贤 董相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1-464,共4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液相反应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棒状的LaF3:Eu3+纳米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六方晶相的LaF3,灼烧之后样品的衍射峰增强,没有杂相产生.TEM照片表明,棒状LaF3:Eu3+纳米材料... 采用一种简单的液相反应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棒状的LaF3:Eu3+纳米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六方晶相的LaF3,灼烧之后样品的衍射峰增强,没有杂相产生.TEM照片表明,棒状LaF3:Eu3+纳米材料的直径为8nm左右,长度达到50nm.荧光光谱表明,室温下合成的棒状LaF3:Eu3+纳米晶的最强发射峰位于589nm,对应于Eu3+的5D0-7F1跃迁发射,说明Eu3+占据LaF3基质中La3+晶格点的C2对称格位上.同时Eu3+的猝灭摩尔分数为5%,荧光寿命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3:Eu^3+ 纳米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Gd_2O_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智伟 王玲玲 +4 位作者 刘晃清 李宏建 邹炳锁 杨广 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7-431,共5页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甘氨酸与稀土离子的比例(G/M)、退火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和...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甘氨酸与稀土离子的比例(G/M)、退火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和晶粒尺寸的Gd2O3∶Eu3+纳米晶。在退火温度为800℃,G/M等于0.83和1.0时,均得到了纯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随着G/M的增加,Gd2O3∶Eu3+从立方相逐渐向单斜相转变。粉末的晶粒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增高而增大,晶粒尺寸在10~30 nm之间。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在612 nm(5D0→7F2跃迁),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态发生了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Gd2O3:Eu^3+ 低温燃烧法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骨状LaVO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和荧光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国聪 段学臣 +3 位作者 李海斌 董辉 朱立刚 梁达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在弱碱性溶液中,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合成鱼骨状LaVO4和LaVO4:Eu3+纳米晶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PL)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并探讨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和颗粒大小的影... 在弱碱性溶液中,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合成鱼骨状LaVO4和LaVO4:Eu3+纳米晶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PL)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并探讨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和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说明:前驱体溶液的pH值对产品形貌起关键作用,而反应时间和温度仅改变产品颗粒的尺寸;水热反应有助于鱼骨状LaVO4:Eu3+晶体从单斜独居石型结构向四方锆石型的转变,而掺杂Eu3+的LaVO4的晶格对称性下降,而其荧光性却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状LaVO_4:Eu^3+纳米 液相合成 光致发光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掺杂对Y_2O_3:Eu^(3+)纳米晶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宝娟 宋宏伟 +5 位作者 吕少哲 杨林梅 刘钟馨 于立新 张小波 王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5-720,共6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不同离子(M:Li+,Na+,K+,Mg2+,Sr2+,Ba2+,B3+,Al3+)共掺杂的纳米Y2O3∶Eu3+粉末。系统地研究了各掺杂离子对纳米Y2O3∶Eu3+材料的结构、发光性质及其寿命的影响。比较发现,掺杂不仅可以调节纳米材料的尺寸,还可以影响材料... 采用燃烧法制备不同离子(M:Li+,Na+,K+,Mg2+,Sr2+,Ba2+,B3+,Al3+)共掺杂的纳米Y2O3∶Eu3+粉末。系统地研究了各掺杂离子对纳米Y2O3∶Eu3+材料的结构、发光性质及其寿命的影响。比较发现,掺杂不仅可以调节纳米材料的尺寸,还可以影响材料的结晶性,尤其是后者对发光性质和荧光动力学过程,如荧光强度、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和5D0的寿命等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纳米 电荷迁移带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ZrO_2∶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秀明 吕树臣 刘金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Eu3+发光粉体。室温下观测到Eu3+离子的强特征发射,主发射分别在590, 604nm处。观测到Eu3+离子电荷迁移态,并与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到的Eu3+离子电荷迁移态基本相同。比较了不同掺杂比例和不同煅烧温度对E...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Eu3+发光粉体。室温下观测到Eu3+离子的强特征发射,主发射分别在590, 604nm处。观测到Eu3+离子电荷迁移态,并与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到的Eu3+离子电荷迁移态基本相同。比较了不同掺杂比例和不同煅烧温度对Eu3+离子特征发射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掺杂比例不同时,当n(Eu3+ )∶n(Zr4+ )为6%样品发射相对最强。而当掺杂比例相同改变煅烧温度时, 600℃煅烧的样品发光较强。分析了Eu3+离子对ZrO2 晶相的稳定作用。铕掺杂的纳米晶二氧化锆样品,随着样品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晶相结构只发生了细微变化。而纯纳米晶二氧化锆在煅烧温度升高时晶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Eu3+离子起到了稳定ZrO2 基质晶相的作用。研究发现二氧化锆掺铕样品有较高的浓度猝灭,发射较强且色纯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rO2 EU^3+ 共沉淀法 光致发光 掺杂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Y_2O_3:Eu^(3+)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世英 魏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研究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 :该荧光体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6nm ,最大发射峰位于 6 13 4nm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强度增大 ;包膜工艺消除了... 研究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 :该荧光体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6nm ,最大发射峰位于 6 13 4nm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强度增大 ;包膜工艺消除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表面缺陷和悬挂键 ,改善了其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Y2O3:Eu^3+ 红色荧光体 发光性质 包膜工艺 煅烧温度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Er^(3+)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国利 孙凯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6-1809,共4页
为了探讨稀土Er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化学方法制备了ZnO∶Er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O∶Er3+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室温下,在365 nm激发下,在ZnO... 为了探讨稀土Er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化学方法制备了ZnO∶Er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O∶Er3+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室温下,在365 nm激发下,在ZnO宽的可见发射背景上,观测到了Er3+的激发态4S3/2(550 nm),2H11/2(521 nm)和4F5/2(456 nm)的特征发射。分析了ZnO∶Er3+纳米晶的带边发射和稀土Er3+的特征发射的峰值强度随掺Er3+浓度的变化关系,比较了ZnO∶Er3+与未掺杂的ZnO的光致发射峰值强度的变化,给出了稀土Er3+的激发态4S3/2→4I15/2,2H11/2→4I15/2和4F5/2→4I15/2的发射机制,证实了纳米ZnO基质与稀土Er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Er^3+纳米 光致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_3∶Eu^(3+)纳米晶的VUV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瑞年 牛晶华 +3 位作者 李文连 李明涛 俞天智 初蓓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4-686,共3页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出GdF3∶Eu3+纳米晶及纳米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及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真空紫外(VUV)光谱及荧光光谱表明GdF3∶Eu3+纳米晶中的Gd3+离子吸收一个光子,...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出GdF3∶Eu3+纳米晶及纳米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及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真空紫外(VUV)光谱及荧光光谱表明GdF3∶Eu3+纳米晶中的Gd3+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并将能量分两步传递给Eu3+,发生了双光子发射。从各跃迁的积分强度和量子效率表达式可以得到材料在1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量子效率约为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Eu^3+ 纳米 量子剪裁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质里Gd_2O_3∶Eu^(3+)纳米晶中Eu^(3+)的自发辐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旭 张继森 +1 位作者 吕少哲 刘俊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对不同介质包围的Gd2O3∶Eu3+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从发射光谱观察到Eu3+的4f组态内跃迁峰位受周围介质的影响不大。Gd2O3纳米颗粒中Eu3+的5D0的自发发射寿命受周围介质的局域场影响很大,主要与介质的有效折射率和纳米颗粒的... 对不同介质包围的Gd2O3∶Eu3+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从发射光谱观察到Eu3+的4f组态内跃迁峰位受周围介质的影响不大。Gd2O3纳米颗粒中Eu3+的5D0的自发发射寿命受周围介质的局域场影响很大,主要与介质的有效折射率和纳米颗粒的填充率有关。有两种模型可以描述自发辐射寿命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Onsanger-实腔模型与Lorentz虚腔模型。本实验结果表明,实腔模型比较合理,而虚腔模型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Eu^3+纳米 局域场 折射率 自发辐射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b^(3+)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国利 梁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89-1592,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浓度的ZnO∶Tb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在ZnO宽的可见发射背景上,观察到样品在485nm、544nm、584nm和620nm附近出现了稀土Tb3+的特征发射.给出了ZnO∶Tb3+纳米晶光致发光...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浓度的ZnO∶Tb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在ZnO宽的可见发射背景上,观察到样品在485nm、544nm、584nm和620nm附近出现了稀土Tb3+的特征发射.给出了ZnO∶Tb3+纳米晶光致发光的峰值强度随掺Tb3+浓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稀土Tb3+的激发态5D4→7F6、5D4→7F5和5D4→7F4的发射机制,证实了稀土Tb3+的特征发射来源于稀土离子内部4f电子的f-f跃迁和ZnO基质与稀土Tb3+离子之间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Tb^3+纳米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ZnO表面可控构建Co_(3)Mn_(1)纳米晶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新月 吕帅 +2 位作者 张煜华 李金林 王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3-858,共6页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负载型纳米晶催化剂。在纳米晶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加入一维ZnO纳米棒作为晶种,调控不同组分的纳米晶在ZnO纳米棒表面均匀生长,从而获得了结构明确的MnO/ZnO、Co_(3)O_(4)/ZnO、Co_(3)Mn_(1)/ZnO催化剂。透射...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负载型纳米晶催化剂。在纳米晶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加入一维ZnO纳米棒作为晶种,调控不同组分的纳米晶在ZnO纳米棒表面均匀生长,从而获得了结构明确的MnO/ZnO、Co_(3)O_(4)/ZnO、Co_(3)Mn_(1)/ZnO催化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纳米颗粒都均匀分散在ZnO纳米棒表面。相对于MnO/ZnO和Co_(3)O_(4)/ZnO催化剂,Co_(3)Mn_(1)/ZnO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在200 L·g_(cat)^(-1)·h^(-1)的气时空速下,Co_(3)Mn_(1)/ZnO催化剂起活温度为50℃,其T100(CO转化率达到100%时的温度)为200℃;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o_(3)Mn_(1)/ZnO催化剂的氧空位比MnO/ZnO催化剂提高了30%以上,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CO氧化催化性能。更为重要的是,Co_(3)Mn_(1)/ZnO复合纳米晶催化剂的活化能(39.4 k J·mol^(-1))远低于其它负载型纳米晶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氧化 zno Co_(3)O_(4) CoMn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Y_2O_3纳米晶的微波法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明珠 吕树臣 刘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670,共5页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Eu3+∶Y2O3纳米晶,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得到了不同形貌的Eu3+∶Y2O3纳米晶。Eu3+∶Y2O3纳米晶的形貌随微波反应时间变化明显,当反应时间延长时,Eu3+∶Y2O3纳米晶由纳米球过度为纳米棒,表面态减少。随着表面态减少S6格位与C...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Eu3+∶Y2O3纳米晶,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得到了不同形貌的Eu3+∶Y2O3纳米晶。Eu3+∶Y2O3纳米晶的形貌随微波反应时间变化明显,当反应时间延长时,Eu3+∶Y2O3纳米晶由纳米球过度为纳米棒,表面态减少。随着表面态减少S6格位与C2格位比值增加,且电荷迁移带发生红移。同时,Eu3+∶Y2O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结果表明Eu3+∶Y2O3纳米晶的发光行为与表面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Y2O3纳米 微波法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Tb^(3+)掺杂纳米ZnO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国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09-2412,共4页
ZnO是一种优良的直接宽带隙半导体发光材料(Eg=3.4 eV),具有优异的晶格、光学和电学性质,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ZnO∶Re3+纳米晶发光强度、峰位变化等光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 ZnO是一种优良的直接宽带隙半导体发光材料(Eg=3.4 eV),具有优异的晶格、光学和电学性质,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ZnO∶Re3+纳米晶发光强度、峰位变化等光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浓度的ZnO∶Tb3+纳米晶。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观察到纳米ZnO基质在520 nm附近宽的绿光可见发射和稀土Tb3+在485,544,584和620 nm附近的特征发射。通过ZnO基质可见发射强度和稀土Tb3+特征发射强度随Tb3+掺杂浓度、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5D4→7F5跃迁的绿色主发射峰最强的样品制备工艺参数,其退火温度为600℃、掺杂浓度为4 at%;给出了稀土Tb3+的激发态5D4→7F6(485 nm),5D4→7F5(544 nm)和5D4→7F4(584 nm)的发射机制;证实了稀土Tb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存在双向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Tb^3+纳米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掺杂含氧磷酸镧纳米晶的燃烧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叶 秦伟平 +8 位作者 张继森 王艳 曹春燕 张继双 任新光 朱培芬 尉国栋 王丽丽 王国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8,共5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纳米发光材料La3PO7∶Eu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证实样品La3PO7为单斜相。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发射强度远大于5D0→7F1跃迁的发射强...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纳米发光材料La3PO7∶Eu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证实样品La3PO7为单斜相。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发射强度远大于5D0→7F1跃迁的发射强度,La3PO7∶Eu3+形成红色发光材料。推测是由于基质结构的不对称性,Eu3+在基质La3PO7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所致。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后,发现退火温度越高,Eu3+的5D0→7F2跃迁辐射越强,表明样品结晶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PO7:Eu^3+纳米 燃烧法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