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 NPs增强ZnO@ZnS核-壳异质纳米棒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1
作者 朱泉雯 任华娟 +3 位作者 刘学方 张军 陈铭 侯建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2,共8页
采用原位光沉积方法将铂纳米颗粒(Pt NPs)负载在核-壳异质纳米棒ZnO@ZnS表面,制备出ZnO@ZnS/Pt复合光催化剂。调控Pt NPs在ZnO@ZnS表面的负载量,探究了不同质量的Pt NPs对光催化产氢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贵金属Pt的负载量为2%(ZnO@... 采用原位光沉积方法将铂纳米颗粒(Pt NPs)负载在核-壳异质纳米棒ZnO@ZnS表面,制备出ZnO@ZnS/Pt复合光催化剂。调控Pt NPs在ZnO@ZnS表面的负载量,探究了不同质量的Pt NPs对光催化产氢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贵金属Pt的负载量为2%(ZnO@ZnS/Pt-2)时,复合光催化产H_(2)性能最好,产氢速率为4.52 mmol/(g·h),是ZnO@ZnS的1.8倍,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在此复合材料中,贵金属Pt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Pt对H~+具有较低的吸附能,优先吸附H~+,光生电子转移到Pt纳米粒子表面,H^(+)在其表面得到光生电子,被还原为氢气,成功地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有效地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zns核-壳纳米棒 Pt助催化剂 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产氢 产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2
作者 陈传胜 李熙瑞 张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证实WO_(3)/PEDOT纳米线阵列薄膜为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和拉曼光谱证明核壳结构为六方相的WO_(3)核与非晶PEDOT薄壳层所组成。循环伏安曲线显示WO_(3)/PEDOT纳米线的电化学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WO_(3)/PEDOT纳米线在波长为633 nm处获得了对比度为78.2%、着色时间为4.6 s、褪色时间为2.0 s以及着色效率为78.6 cm^(2)/C的优异特性,由于核与壳层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变色响应速度和循环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智能显示、节能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纳米结构 溶剂热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纳米复合颗粒Au_(rod)@Ag和Au_(rod)@Ag@Au合成及SERS应用
3
作者 龙世佳 刘杨 +2 位作者 司长代 冯小强 汪河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3-880,共8页
通过外延生长法以金纳米棒为核制备了Au_(rod)@Ag核壳纳米八面体及Au_(rod)@Ag@Au复合纳米立方体,利用诱导试剂调控实现壳层形状可控制备,核壳金银协同效应使得所制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既具有金溶胶的均匀性,又具备银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 通过外延生长法以金纳米棒为核制备了Au_(rod)@Ag核壳纳米八面体及Au_(rod)@Ag@Au复合纳米立方体,利用诱导试剂调控实现壳层形状可控制备,核壳金银协同效应使得所制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既具有金溶胶的均匀性,又具备银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是高增强因子的新型活性基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棒、Au_(rod)@Ag@Au相比,Au_(rod)@Ag是更好的拉曼增强基底,其对罗丹明6G的增强因子高达3.12×10^(9),可实现罗丹明6G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纳米复合颗粒 SERS效应 硅片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_xSe_(1-x)包覆TiO_2纳米棒壳核结构的制备及其在杂化太阳电池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彦忠 王尚鑫 +3 位作者 孙宝 裴娟 范龙雪 李英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5-2139,2143,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掺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了金红石型的TiO2纳米棒阵列;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沉积不同厚度的CdSxSe1-x纳米晶,形成了CdSxSe1-x纳米晶包覆TiO2纳米棒的CdSxSe1-x/TiO2壳核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 采用水热法在掺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了金红石型的TiO2纳米棒阵列;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沉积不同厚度的CdSxSe1-x纳米晶,形成了CdSxSe1-x纳米晶包覆TiO2纳米棒的CdSxSe1-x/TiO2壳核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对其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合循环伏安法及其吸收光谱确定了CdSxSe1-x纳米晶的能级位置。最后以P3HT/CdSxSe1-x/TiO2复合薄膜材料为光活性层组装成固态纳米结构杂化太阳电池,研究了CdSxSe1-x壳层厚度对该电池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纳米阵列 CdSx Se1-x 纳米 结构 杂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g/C@TiO_2核壳结构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对NaBH_4电氧化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闫鹏 张栋铭 +5 位作者 程魁 徐阳 李莹莹 叶克 曹殿学 王贵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1-1806,共6页
通过热蒸发结合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d-Ag/C@Ti 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线性伏安扫描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Pd-Ag/C@Ti O2电... 通过热蒸发结合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d-Ag/C@Ti 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线性伏安扫描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Pd-Ag/C@Ti O2电极对Na BH4的电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d-Ag/C@Ti O2电极具有三维纳米核壳结构,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利于燃料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催化剂中Pd与Ag的原子比为0.37∶0.17的Pd-Ag(2∶1)/C@Ti O2催化剂的效果最佳,在3.0 mol/L Na OH+0.20 mol/L Na BH4溶液中电流密度达到672 m A/cm2,在1200 s测试时间内计时电流曲线衰减很小,说明该Pd-Ag/C@Ti O2电极对Na BH4电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Pd-Ag催化剂 结构纳米 NaBH4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玉米醇溶蛋白-阿拉伯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分析
6
作者 常大伟 曹佳怡 +4 位作者 任娜 王虎玄 孙玉姣 沈文 SARA Sendi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0-40,共11页
本研究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作为核心来构建纳米粒子,并借助纳米粒子对DMY予以包封,旨在解决其水溶性差以及稳定性欠佳的难题,从而提高其利用率与生物活性。采用反溶剂沉淀法,以DMY为芯材,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载体,构... 本研究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作为核心来构建纳米粒子,并借助纳米粒子对DMY予以包封,旨在解决其水溶性差以及稳定性欠佳的难题,从而提高其利用率与生物活性。采用反溶剂沉淀法,以DMY为芯材,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载体,构建Zein-阿拉伯胶(GA)纳米营养递送体系,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为指标优化了Zein/GA-DMY纳米粒子的制备条件。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探讨了Zein、GA和DMY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该体系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Zein与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2,Zein与DMY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较小(191.04 nm),PDI为0.164,zeta电位为-17.70 mV,包封率为76.17%。氢键、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是使该纳米粒子形成的主要驱动力,DMY以非晶体状态成功包埋在Zein/GA-DMY纳米粒子中,复合物呈球形,且分布均匀。GA的包覆使纳米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具备pH、加热、盐离子及储藏稳定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体外抗氧化和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表明经复合纳米粒子包封后DMY仍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呈现缓释特性。因此,本研究可为DMY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玉米醇溶蛋白 阿拉伯胶 纳米粒子 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SiO_2纳米棒核/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匡汉茂 邓兆祥 +3 位作者 李春辉 孙晓明 庄京 李亚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利用在醇介质中氨水催化水解硅酸乙酯(TEOS)制备SiO2来包覆半导体CdS纳米棒而形成CdS/SiO2核/壳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SiO2包覆壳层为非晶,且壳层厚度随TEO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30nm之间.并研究了其紫外... 利用在醇介质中氨水催化水解硅酸乙酯(TEOS)制备SiO2来包覆半导体CdS纳米棒而形成CdS/SiO2核/壳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SiO2包覆壳层为非晶,且壳层厚度随TEO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30nm之间.并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PL)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制备 发光性能 CDS纳米 半导体 复合结构 发光光谱 硫化镉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核壳结构Ni@C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丽 柯香 +4 位作者 安亭 宋振伟 王宁 郝嘎子 姜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7-874,共8页
为了提高纳米金属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采用溶剂热法与高温煅烧法,以镍基有机金属骨架(Ni-MOF)为前驱体制备了Ni@C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全... 为了提高纳米金属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采用溶剂热法与高温煅烧法,以镍基有机金属骨架(Ni-MOF)为前驱体制备了Ni@C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全自动物理吸附分析仪等表征了Ni@C纳米棒的形貌、结构及组成,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下Ni@C纳米棒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Ni@C纳米棒为以金属Ni为核、C层为壳的多孔核壳结构,且高度石墨化的C层有效防止了纳米Ni颗粒的氧化。Ni@C纳米棒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优于单独镍纳米颗粒和碳纳米棒。尤其是1000℃煅烧后的Ni@C纳米棒使AP的高温分解峰峰温从423.4℃降低至323.8℃,表观分解热从825.4J·g^-1提高到1423.8J·g^-1,反应活化能从172.50kJ·mol^-1降低至130.04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Ni@C纳米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Mn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 被引量:9
9
作者 曹立新 黄世华 +1 位作者 任山令 张家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1-453,共3页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壳增加了Mn2 + 离子到纳米颗粒表面的距离 ,减弱了Mn2 + 离子向表面猝灭中心的传递。样品制备后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随时间略有增强 ,激发光谱的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 ,而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显著增强 ,同时自激活发光减弱 ,激发光谱明显发生红移 ,说明未包覆的ZnS :Mn纳米粒子的尺寸随时间增大 ,而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尺寸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MN 纳米粒子 荧光增强 纳米发光材料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表征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3-65,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制备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乳液聚合,概述了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表征技术。
关键词 形成机理 乳液聚合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10,3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制备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几种方法 ,着重概述了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技术。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结构 制备 表征 干燥浴法 乳液聚合 界面聚合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Au-Pt纳米粒子的光谱表征和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田娜 陈卫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CO 以孪生吸附态形式(CO_T)吸附在 Au-Pt 纳米粒子上,在2110cm^(-1)和2063cm^(-1)附近分别给出对称和反对称红外吸收峰.CV 研究结果指出 Au-Pt/GC 电极对 CO 的氧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起始氧化电位较本体 Pt 电极提前了0.45V,峰电位提前了0.1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金铂纳米粒子 孪生态CO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原位聚合方法的普适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幼维 赵炯心 +1 位作者 江明 汪佳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2-1766,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后,分别得到了对应的交联PMAA空心球和交联PVA空心球.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于单体可溶于水而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聚合物纳米微球 空心球 制备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5 位作者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ze of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convenient way.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ov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t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showed a mor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than Ag colloid prepared without Au core. The SERS activit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2,4-dimethylpyridine as the probe, which strongly indicate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RS substra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ERS效应 -结构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HT修饰一维有序壳核式CdS/ZnO纳米棒阵列复合膜的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宝 郝彦忠 +4 位作者 郭奋 李英品 罗冲 裴娟 申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61-2866,共6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棒阵列,在ZnO纳米棒阵列上先后电化学沉积CdS纳米晶膜及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得到P3HT修饰的一维有序壳核式CdS/ZnO纳米阵列结构,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棒阵列,在ZnO纳米棒阵列上先后电化学沉积CdS纳米晶膜及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得到P3HT修饰的一维有序壳核式CdS/ZnO纳米阵列结构,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能量散射X射线(EDX)等表征手段证实了该结构的形成.以此纳米结构薄膜为光阳极组装新型半导体敏化太阳电池,研究了CdS纳米晶膜的厚度和P3HT薄膜的沉积对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电荷在电池结构中的传输机理,结果表明,CdS纳米晶膜和P3HT薄膜的沉积有效地拓宽了光阳极的光吸收范围,实验中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阵列 CDS 聚3-己基噻吩 电化学沉积 纳米结构 半导体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O_4:Eu^(3+)@SiO_2核壳结构发光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桂霞 李若兰 +1 位作者 董相廷 王进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在不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直接合成了LaPO_4:Eu^(3+)纳米棒,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修饰了一层SiO_2,得到了LaPO_4:Eu^(3+)@SiO_2纳米棒。XRD分析表明,样品包覆前后均属于单斜晶系的独居石型的LaPO_4。FTIR分析表明,L... 在不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直接合成了LaPO_4:Eu^(3+)纳米棒,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修饰了一层SiO_2,得到了LaPO_4:Eu^(3+)@SiO_2纳米棒。XRD分析表明,样品包覆前后均属于单斜晶系的独居石型的LaPO_4。FTIR分析表明,LaPO_4:Eu^(3+)粒子与SiO_2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由TEM照片可见,所得LaPO_4:Eu^(3+)样品为直径约20nm、长度达300~500nm的长径比较大的纳米棒。通过改变TEOS的加入量得到了不同包覆层厚度的LaPO_4:Eu^(3+)@SiO_2纳米棒。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以259nm作为激发波长,LaPO_4:Eu^(3+)发光纳米棒的主发射峰位于591nm,为Eu^(3+)的特征橙红光发射,归属于Eu^(3+)的~5D_0→~7F_1跃迁。随着SiO_2包覆层厚度的增加,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强度逐渐减弱,峰形和谱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O_4:Eu^3+ 纳米 包覆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立新 孙大可 林映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00-2002,共3页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ZnS壳层;而适当厚度的ZnS壳层可以钝化粒子表面,减少无辐射复合中心的数目,抑制表面态对发光的不利影响,提高ZnS∶Cu纳米粒子中Cu2+离子在450 nm左右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Cu 纳米粒子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娅 包蕾 张文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TiO2磁性纳米粒,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质。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金属盐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并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外层,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 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TiO2磁性纳米粒,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质。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金属盐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并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外层,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模型分子对其光催化性质进行研究。制得的Fe3O4-TiO2纳米粒在常温下具有磁性,可从溶液中通过永久磁铁对富集于纳米粒的有机分子或药物进行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并且对罗丹明B分子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作用,有望作为有机分子或药物富集、分离和光降解的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结构 氧化铁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立霞 许戈文 黄毅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6-109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复合乳液(SPUA)。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复合乳液(SPUA)。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粒的形态、共聚物组成进行表征,以接触角测定仪、拉力机、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SPUA胶膜的对水接触角、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胶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8.0%时,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13℃,吸水率4.1%,接触角71.5°,拉伸强度17.7 MPa,摆杆硬度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水性聚氨酯 结构 改性纳米SiO2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厚度可控的纳米核-壳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方建勇 刘晓丽 +4 位作者 路子阳 赵春山 高歌 杨文胜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9-2082,共4页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包覆层.随着单体MMA用量的增加,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PMMA壳层的厚度从6.4 nm增加到96.3 nm.热重分析表明,PMMA的含量从22.25%增加到93.41%.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得到的是包覆良好、表面光滑的核-壳无机/聚合物纳米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二氧化硅 -包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