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窝状ZnCo2O4的制备及对AP和CL-20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瑶瑶 张婷 +4 位作者 李翠翠 王伟 庞爱民 郭兆琦 马海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4-551,共8页
为了研究双金属氧化物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及热退火工艺成功制备出在镍泡沫(NF)上生长的蜂窝状ZnCo2O4(honeycombs ZnCo2O4,ZnCo2O4(HCs)),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为了研究双金属氧化物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及热退火工艺成功制备出在镍泡沫(NF)上生长的蜂窝状ZnCo2O4(honeycombs ZnCo2O4,ZnCo2O4(HCs)),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N2吸附-脱附测试对其物相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制备的ZnCo2O4(HCs)对高氯酸铵(AP)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ZnCo2O4(HCs)用量为20%时,ZnCo2O4(HCs)/AP和ZnCo2O4(HCs)/CL-20最低热分解峰温,分别为575.01,521.55 K。与纯AP和CL-20相比,ZnCo2O4(HCs)/AP和ZnCo2O4(HCs)/CL-20复合物的放热分解峰温分别提前了101.87,3.73 K,热分析动力学计算表明它们的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17.88,6.23 kJ·mol^-1。与文献报道的纳米微晶状(NCs)、纳米线状(NWs)及纳米球状(NSs)ZnCo2O4相比,蜂窝状ZnCo2O4呈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这可归因于ZnCo2O4(HCs)的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能够为热分解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镍泡沫 蜂窝状znco2o4 DSC 热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2O4@CoMoO4三维电极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卓峰 杨永强 李在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6,120,共6页
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碱源和氟化铵作为晶体生长的形貌调节剂,经过水热反应和煅烧处理在泡沫镍表面生长花簇状ZnCo2O4纳米片。通过二次水热反应和煅烧处理在花簇状ZnCo2O4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细小的CoMoO4纳米片,得到具有分级核壳纳米结... 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碱源和氟化铵作为晶体生长的形貌调节剂,经过水热反应和煅烧处理在泡沫镍表面生长花簇状ZnCo2O4纳米片。通过二次水热反应和煅烧处理在花簇状ZnCo2O4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细小的CoMoO4纳米片,得到具有分级核壳纳米结构的ZnCo2O4@CoMoO4三维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电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Co2O4@CoMoO4三维电极相比较于单独的ZnCo2O4和CoMoO4电极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5mA/cm2或50mA/cm2下,面积比电容分别达到6.05F/cm2或3.72F/cm2。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下循环充放电3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o2o4@CoMoO4 三维电极 超级电容器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制备绒球状ZnCo2O4/CNT多孔微球
3
作者 刘鹏 汝强 +1 位作者 王朕 侯贤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用溶剂热法制备绒球状钴酸锌(ZnCo_2O_4)/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用XRD、SEM技术分析物相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法测试电化学性能。添加CNT使ZnCo_2O_4呈多孔结构,可提高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500 mA/g的电流... 用溶剂热法制备绒球状钴酸锌(ZnCo_2O_4)/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用XRD、SEM技术分析物相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法测试电化学性能。添加CNT使ZnCo_2O_4呈多孔结构,可提高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500 mA/g的电流在0.01~3.00 V循环,ZnCo_2O_4/CNT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002.3 mAh/g、1 284.9 mAh/g,首次库仑效率达78.00%;第50次循环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197.2 mAh/g、1 209.8 mAh/g,库仑效率达9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锌(znco2o4) 碳纳米管(CNT)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ZnCo2O4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5
4
作者 殷广明 毕野 +2 位作者 王文波 陈国力 赵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9-1364,共6页
以ZnCo2O4微球材料为基础材料,采用溶液分散吸附和100℃恒温12h的方法制备了g-C3N4负载的ZnCo2O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紫外漫反射(UV-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g-C3N4/ZnCo2O4复... 以ZnCo2O4微球材料为基础材料,采用溶液分散吸附和100℃恒温12h的方法制备了g-C3N4负载的ZnCo2O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紫外漫反射(UV-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g-C3N4/ZnCo2O4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ZnCo2O4与g-C3N4之间形成异质结结构,禁带宽度值为1.73 eV。在可见光照射下,ZnCo2O4的光生电子(e-)被异质结处的C3N4的离域π键所捕获,有效促进了ZnCo2O4的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分离,ZnCo2O4的光生空穴是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水溶液的主要因素。在可见光照射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四环素水溶液(C22H24N2O8)降解率最高可达9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o2o4 g-C3N4 微球 光催化 四环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在Au/Co_3O_4和Au/ZnCo_2O_4催化剂上的分解反应(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窦喆 冯鸣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通过调变HAuCl4溶液的pH值和Au负载量,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Co3O4催化剂,并采用AES、BET、XRD、SEM、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在有氧气氛中催化N2O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 通过调变HAuCl4溶液的pH值和Au负载量,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Co3O4催化剂,并采用AES、BET、XRD、SEM、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在有氧气氛中催化N2O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HAuCl4溶液pH值为9,Au负载量为0.29%。催化测试结果表明:虽然ZnCo2O4的催化活性优于Co3O4,但0.31%Au/ZnCo2O4的活性和稳定性低于0.29%Au/Co3O4。500℃、在含氧气氛中连续反应10 h,两者均可完全分解N2O,但在含氧、含水气氛中0.29%Au/Co3O4和0.31%Au/ZnCo2O4上的N2O转化率分别为92%和63%。究其原因,发现Au/Co3O4中Au和Co组分间存在协同效应,而Au/ZnCo2O4中Au和Co组分间则没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CO3O4 znco2o4 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钴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娄向东 韩珺 +3 位作者 楚文飞 赵晓华 王学锋 成庆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研究了柠檬酸法制备的ZnO和Co_3O_4的单一氧化物,物理、简单化学复合氧化物和尖晶石型ZnCo_2O_4的光催化性能,及不同煅烧温度下ZnCo_2O_4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顺序为物理复合氧化物>简单化学复合氧化物>单一氧化物>... 研究了柠檬酸法制备的ZnO和Co_3O_4的单一氧化物,物理、简单化学复合氧化物和尖晶石型ZnCo_2O_4的光催化性能,及不同煅烧温度下ZnCo_2O_4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顺序为物理复合氧化物>简单化学复合氧化物>单一氧化物>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150 mg物理复合氧化物对20 mg/L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氧化钴 尖晶石型znco2o4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ZnCo_2O_4纳米线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瑗钟 张立新 汪永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4,共3页
运用微乳液法,以醋酸盐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CTAB为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为单一溶剂首先合成前驱体ZnCo2(C2O4)3纳米线,然后用ZnCo2(C2O4)3纳米线作为牺牲模板经过煅烧合成多孔的ZnCo2O4纳米线。用FT-IR、XRD、SEM、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运用微乳液法,以醋酸盐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CTAB为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为单一溶剂首先合成前驱体ZnCo2(C2O4)3纳米线,然后用ZnCo2(C2O4)3纳米线作为牺牲模板经过煅烧合成多孔的ZnCo2O4纳米线。用FT-IR、XRD、SEM、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得到的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了具有一维结构的尖晶石结构的ZnCo2O4纳米线,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841mAh.g-1,25次循环后容量还能达到765mAh.g-1,整体的库伦效率维持在100%左右,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模板 znco2o4纳米线 中空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钴酸锌材料的制备及嵌锂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宋雄 汝强 +2 位作者 莫玉迪 胡社军 安柏楠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再在氧气气氛中、500℃下煅烧2h,制备纳米多孔钴酸锌(ZnCo2O4)材料。XRD、SEM、透射电镜(TEN)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测试结果表明:材料是由纳米颗粒(20—50nm)组成的纯相多孔ZnCo... 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再在氧气气氛中、500℃下煅烧2h,制备纳米多孔钴酸锌(ZnCo2O4)材料。XRD、SEM、透射电镜(TEN)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测试结果表明:材料是由纳米颗粒(20—50nm)组成的纯相多孔ZnCo2O4,前驱体的热分解有2个明显的热失重过程。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01—3.00V充放电,当电流为100mA/g时,首次、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43.2mAh/g和1275.1mAh/g;当电流为500mA/g、1000mA/g和1500mA/g,平均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39mAh/g、854mAh/g和636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钴酸锌(znco2o4)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N-3D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素 詹亚利 严喜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4-1725,1735,共3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煅烧裂解法,将氮掺杂的三维石墨烯与钴酸锌复合制备电极材料,在160℃分别反应3、4、5、6.5、8 h,样品平均比表面积为25 m2/g,平均孔径为14 nm左右,主要以介孔存在,有利于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有效接触和电解质离子的传输... 通过简单的水热-煅烧裂解法,将氮掺杂的三维石墨烯与钴酸锌复合制备电极材料,在160℃分别反应3、4、5、6.5、8 h,样品平均比表面积为25 m2/g,平均孔径为14 nm左右,主要以介孔存在,有利于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有效接触和电解质离子的传输。经测试,材料在160℃反应5 h时比电容值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和20 A/g下,比电容分别为304和217 F/g,保持率为71.4%。且三电极体系下充放电循环1 000次,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并且内阻较小为0.5Ω,表现出良好的阻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煅烧裂解法 znco2o4/N-3D石墨烯 比电容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的制备及其复合电极
10
作者 韩景立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制备了ZnCo2O4及ZnCo2O4/C复合电极,并分别在电解质NaCl溶液和NaBr溶液中测定了ZnCo2O4/C复合电极的电位。涂覆10次n(Zn):n(Co)=1.00:1.90的前驱体悬浊液制备的ZnCo2O4/C复合电极,在1mol/LNaBr溶液中的过电位降低率为5.35%。
关键词 Na2Sx/Br2液流电池 催化剂 znco2o4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上生长纳米片ZnCo_2O_4负极材料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豆豆 汝强 +1 位作者 郭凌云 胡社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水热法和烧结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ZnCo_2O_4),用XRD、SEM分析物相结构与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性能。合成的ZnCo_2O_4纳米薄片呈横竖交错的叶状。ZnCo_2O_4/泡沫镍复合电极可缓冲充放... 采用水热法和烧结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ZnCo_2O_4),用XRD、SEM分析物相结构与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性能。合成的ZnCo_2O_4纳米薄片呈横竖交错的叶状。ZnCo_2O_4/泡沫镍复合电极可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改善体系的循环性能。以100 m A/g的电流在0.01~3.00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01.7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5.5%,循环50次,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1 249.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锌(znco2o4) 泡沫镍 纳米薄片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颗粒的溶剂热合成及其电容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谢 黄鹿 +5 位作者 魏智强 李琴 张国光 邵志松 周伟 曹径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5-818,共4页
通过溶剂热合成ZnCo_2O_4材料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制备的ZnCo_2O_4由粒径为30~50nm的颗粒组成,ZnCo_2O_4纳米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电... 通过溶剂热合成ZnCo_2O_4材料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制备的ZnCo_2O_4由粒径为30~50nm的颗粒组成,ZnCo_2O_4纳米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和10A/g下分别可以达到1044.9F/g和799.5F/g,在5A/g的电流密度下3000个循环之后还能保持70.54%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o2o4 超级电容器 赝电容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蜂窝状ZnCo_2O_4/rGO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朕 汝强 +1 位作者 侯贤华 胡社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以石墨烯为基底,用水热法制备蜂窝状钴酸锌(ZnCo2O4)/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微球复合材料。用XRD、SEM分析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法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石墨烯的加入,可改变ZnCo2O4颗粒的形貌,并改善复... 以石墨烯为基底,用水热法制备蜂窝状钴酸锌(ZnCo2O4)/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微球复合材料。用XRD、SEM分析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法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石墨烯的加入,可改变ZnCo2O4颗粒的形貌,并改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以500 m A/g的电流在0.013.00 V循环,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26.7 m Ah/g,第7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 212.4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锌(znco2o4)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制备钴酸锌纳米花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飞 柳勇 +2 位作者 魏治中 韩雪洋 任凤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8,107,共8页
采用微波液相辅助法及退火处理制备了纳米花结构的钴酸锌(ZnCo_2O_4),并考察了不同退火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晶体结构、形... 采用微波液相辅助法及退火处理制备了纳米花结构的钴酸锌(ZnCo_2O_4),并考察了不同退火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火温度均能制备出尖晶石结构的ZnCo_2O_4。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nCo_2O_4纳米花趋于团聚。400℃退火制备的ZnCo_2O_4纳米花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00 m A·g^(-1)的电流密度,经过50圈循环后,比容量仍高达673. 5 m A·h·g^(-1),对应的库伦效率为97. 5%,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高充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法 退火温度 znco2o4纳米花 储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纳米颗粒组装的毛线团状的微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瑛 林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91-2197,共7页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获得Zn和Co的前驱,经过600℃煅烧处理获得ZnCo_2O_4纳米颗粒组装的毛线团状的微球。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可逆比容量保持为965 m Ah·g^(-1);在0.8 A·g^(-1)的电流密度下...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获得Zn和Co的前驱,经过600℃煅烧处理获得ZnCo_2O_4纳米颗粒组装的毛线团状的微球。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可逆比容量保持为965 m Ah·g^(-1);在0.8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50次可逆比容量保持为882 m Ah·g^(-1)。倍率性能测试表明在2 A·g^(-1)的电流密度时可逆比容量为736 m 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o2o4 纳米颗粒 线团状微球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封志鹏 王燕 +3 位作者 邓绍娟 余仕涛 刘玉容 王毓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2-6065,共4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CTAB)调制的方法成功制备尖晶石型Zn Co2O4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对采用CTAB调制与未采用CTAB调制制备的Zn Co2O4颗粒的结构、形... 采用表面活性剂(CTAB)调制的方法成功制备尖晶石型Zn Co2O4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对采用CTAB调制与未采用CTAB调制制备的Zn Co2O4颗粒的结构、形貌以及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Zn Co2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5.6 nm,对刚果红可见光催化降解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降解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 znco2o4纳米颗粒 表面活性剂调制方法 催化降解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结构ZnO-NiO-ZnCo_2O_4混合微米球锂的存储性能
17
作者 谢清水 麻亚挺 +1 位作者 林亮 彭栋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4-679,共6页
通过简单的液相吸附法合成夹心结构的柠檬酸锌镍钴微米球并以此为自模板在空气中煅烧制备了夹心结构的ZnO-NiO-ZnCo2O4混合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方法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结... 通过简单的液相吸附法合成夹心结构的柠檬酸锌镍钴微米球并以此为自模板在空气中煅烧制备了夹心结构的ZnO-NiO-ZnCo2O4混合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方法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夹心结构的ZnO-NiO-ZnCo2O4混合微米球显示出良好的锂存储性能.在100m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40次后夹心结构混合微米球的比容量达到1 194mAh/g.混合微米球优越的锂存储性能与其独特的夹心结构、小的纳米组成单元以及不同成分间的协同效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NiO-znco2o4 夹心结构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介孔钴酸锌立方体的制备及其优异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甄绪 郭雪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5-852,共8页
采用简易、温和、实际耐用的水热方法制备了新型三维介孔立方体结构的钴酸锌纳米材料。每个钴酸锌立方体的边长大约在3-4μm之间,并由大量的纳米粒子和密集的孔隙所构成。通过氮吸附/脱附手段测试发现所制备的钴酸锌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 采用简易、温和、实际耐用的水热方法制备了新型三维介孔立方体结构的钴酸锌纳米材料。每个钴酸锌立方体的边长大约在3-4μm之间,并由大量的纳米粒子和密集的孔隙所构成。通过氮吸附/脱附手段测试发现所制备的钴酸锌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1.4 m2?g^(-1))和介孔(6.32 nm)特性。使用钴酸锌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金属锂作为正极组装锂电池并测试了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发现该电极材料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后,仍能呈现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超强的循环稳定性。这种优异的储锂性能主要归因于钴酸锌纳米材料的新型结构,这种介孔立方体结构能够加速锂离子的扩散,增加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并缓解锂离子嵌入/嵌出期间产生的体积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酸锌纳米材料 介孔结构 三维立方体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9
作者 湛菁 龙怡宇 +2 位作者 陆二聚 李启厚 王志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87-2292,共6页
以ZnCl2、CoCl2·6H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值调节剂,采用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比表面积仪对ZnCo2O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ZnCl2、CoCl2·6H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值调节剂,采用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比表面积仪对ZnCo2O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蓝电测试系统考察了不同热分解温度下的ZnCo2O4粉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钴酸锌粉末的脱嵌锂机制。结果表明:氨与锌钴离子配合生成草酸锌钴氨复盐是形成纤维状钴酸锌前驱体粉末的内在机制;热分解得到的钴酸锌粉末继承了前驱体的形貌,呈纤维状,比表面积为141m2·g^-1,平均孔径为8.7nm。热分解温度为350℃时所得的钴酸锌粉末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起始比容量为1504mAh·g^-1,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987.2mAh·g^-1,可逆容量保持率为96.2%;并且在500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仍能保持在565.7mAh·g^-1,表明该纤维状钴酸锌粉末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钴酸锌 电化学性能 纤维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