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化学气相输运法合成Zn_(1-x)Co_xO晶体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淑珍 李志强 +2 位作者 徐丽云 郑一博 韦志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5-568,共4页
本文采用高温化学气相输运法,温度970℃,在蓝宝石和石英基片上制备Zn1-xCoxO晶体。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发现,蓝宝石晶片上的晶体形貌较S iO2晶片上的规整,晶体呈现六棱柱或六棱锥体,一般显露柱面m{101-0}、正锥面p{101-1}、负极面c{... 本文采用高温化学气相输运法,温度970℃,在蓝宝石和石英基片上制备Zn1-xCoxO晶体。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发现,蓝宝石晶片上的晶体形貌较S iO2晶片上的规整,晶体呈现六棱柱或六棱锥体,一般显露柱面m{101-0}、正锥面p{101-1}、负极面c{0001-}和正极面c{0001},晶体表面光滑。在石英基片上得到的Zn1-xCoxO晶体生长的棱面较模糊,基片的部分晶体非定向密集生长,连续形成薄膜结构。X衍射证实晶体为ZnO纤锌矿结构。X光能谱(EDS)测量表明ZnO晶体有钴离子的存在,且浓度随原料中的Co2O3:ZnO的比值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输运法 蓝宝石 石英 zn1-xcoxo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对Zn_(1-x)Co_xO纳米晶体结构及磁性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高茜 祁阳 范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掺杂Zn1-xCoxO(x=0.01~0.02)纳米晶体.通过XRD,TEM和VSM对其结构、晶格参数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所有样品都没有检测到非晶态产物以及Fe,Co团簇等第二相,即Fe掺杂没有改变Zn1-xCoxO晶体的纤锌矿型ZnO结构、...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掺杂Zn1-xCoxO(x=0.01~0.02)纳米晶体.通过XRD,TEM和VSM对其结构、晶格参数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所有样品都没有检测到非晶态产物以及Fe,Co团簇等第二相,即Fe掺杂没有改变Zn1-xCoxO晶体的纤锌矿型ZnO结构、晶粒度大小以及室温铁磁性.随着Fe掺杂浓度的提高,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等磁性参数都有相应的改善.Fe掺杂还引起了交换偏置,并且,该现象随着Fe掺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但是,单原子Fe对饱和磁化强度的贡献低于单原子Co对自发磁化强度的贡献,这表明Fe,Co共掺杂ZnO材料与Co掺杂ZnO材料的磁性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Fe掺杂zn1-xcoxo 室温铁磁性 交换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垂直Bridgman法生长Zn_(1-x)Mg_xTe晶体
3
作者 刘国和 李焕勇 +2 位作者 张海洋 王小军 靳英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732,共6页
采用高温垂直Bridgman法,以ZnTe(5N)、Mg(5N)和Te(7N)为初始原料,在高温下成功生长出了尺寸为15mm×50 mm的Zn1-xMgxTe晶体。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晶体的结构及光学性质,通过PL谱和化学腐蚀... 采用高温垂直Bridgman法,以ZnTe(5N)、Mg(5N)和Te(7N)为初始原料,在高温下成功生长出了尺寸为15mm×50 mm的Zn1-xMgxTe晶体。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晶体的结构及光学性质,通过PL谱和化学腐蚀的方法分析了晶体的结晶质量。结果表明:所生长的晶体具有立方相结构,晶格常数为0.61585 nm,略大于ZnTe晶格常数,晶锭中质量最好部分的晶片红外和紫外透过率接近60%,室温下其禁带宽度约为2.37 eV。77 K温度下,PL谱中存在A和B两个主要的发光带,位错腐蚀坑密度在105cm-2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垂直Bridgman法 zn1-xMgxTe晶体 透过率 腐蚀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含量和热处理对Zn_(1-x)Mg_xO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王保明 吴约才 赵素贵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Zn1-xMgxO(x=0.1、0.2、0.3、0.4、0.5、0.6(mol))薄膜.X射线衍射谱测试结果发现,在0.1<x<0.3范围内薄膜仍然保持氧化锌六角形纤锌矿结构,(002)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当x超过0.3时出现氧化镁立...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Zn1-xMgxO(x=0.1、0.2、0.3、0.4、0.5、0.6(mol))薄膜.X射线衍射谱测试结果发现,在0.1<x<0.3范围内薄膜仍然保持氧化锌六角形纤锌矿结构,(002)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当x超过0.3时出现氧化镁立方相.对于Zn0.7Mg0.3O薄膜,在5.0、5.5、6.0℃.min-1的升温速率下,升温速率越快结晶程度越好.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随着退火温度从500℃升高到560℃,样品的结晶程度变好,当退火温度达到590℃时结晶程度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1-xMgxO薄膜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制备Mg_(98.5)Zn_(0.5)Y_1合金中LPSO相的结构及其对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志超 冯中学 +3 位作者 史庆南 杨应湘 王效琪 起华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69,共5页
研究了定向凝固制备Mg_(98.5)Zn_(0.5)Y_1合金中LPSO相的微观结构以及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_(98.5)Zn_(0.5)Y_1合金中生成了有序排列的片层状14H-LPSO相。通过对比普通铸造与定向凝固Mg_(98.5)Zn_(0.5)Y_1合金的电磁屏... 研究了定向凝固制备Mg_(98.5)Zn_(0.5)Y_1合金中LPSO相的微观结构以及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_(98.5)Zn_(0.5)Y_1合金中生成了有序排列的片层状14H-LPSO相。通过对比普通铸造与定向凝固Mg_(98.5)Zn_(0.5)Y_1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发现有序排列的LPSO相可以提高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阐述了多层均匀平面体屏蔽体的理论模型,探讨了长周期有序相的位向与镁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关系。通过在合金中加入Zr元素,研究了LPSO相的宽度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频下细小的LPSO相能够提升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98.5zn0.5Y1合金 14H-LPSO 晶体结构 ZR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Zn_(1-x)Co_xO薄膜的磁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文松 欧阳辰鑫 +1 位作者 何亮 王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1-703,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1-xCoxO(x=0.02~0.15)稀磁半导体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薄膜的相结构、化学成分及价态、表面形貌和磁性...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1-xCoxO(x=0.02~0.15)稀磁半导体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薄膜的相结构、化学成分及价态、表面形貌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薄膜不存在Co及Co的氧化物相,薄膜中Zn的化学价为+2,Co则以+2和+4价的形式存在;薄膜晶体结构为c轴取向生长的六方纤锌矿结构;薄膜表面平整致密。在温度为300 K时,Zn0.9Co0.1O薄膜呈铁磁效应,在M-H曲线中观测到明显的磁滞回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稀磁半导体 zn1-xcoxo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1-x)Mg_xS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汪典 苗银萍 朱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6,118,共5页
利用双靶磁控溅射法,在普通石英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出II-VI族化合物固溶体半导体Zn1-xMgxS多晶薄膜,并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UV-V is)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测试手段... 利用双靶磁控溅射法,在普通石英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出II-VI族化合物固溶体半导体Zn1-xMgxS多晶薄膜,并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UV-V is)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多晶薄膜的成份、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Zn1-xMgxS多晶薄膜具有立方和六方相混晶相结构,晶粒生长均匀,薄膜在波长小于280nm的紫外区有强烈的吸收,在可见光区紫光范围有一个强的发光峰,而且随着Mg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吸收边和发光峰的蓝移也增加。蓝移说明了带隙的展宽,其禁带宽度大约从3.6 eV增至4.4 eV。较高的结晶质量和发光特性显示了它是一种制作短波光电器件和紫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1-xMgxS多晶薄膜 磁控溅射 晶体结构 紫外吸收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含量和热处理对Zn_(1-x)Mg_xO薄膜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王保明 吴约才 李成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45-4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1-xMgxO(x=0.1、0.2、0.3、0.4、0.5、0.6)薄膜。X射线衍射谱测试结果发现,在0.1<x<0.3范围内薄膜仍然保持纤锌矿结构,(002)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超过0.3时出现氧化镁立方相。对于Zn0.7Mg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1-xMgxO(x=0.1、0.2、0.3、0.4、0.5、0.6)薄膜。X射线衍射谱测试结果发现,在0.1<x<0.3范围内薄膜仍然保持纤锌矿结构,(002)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超过0.3时出现氧化镁立方相。对于Zn0.7Mg0.3O薄膜,在5、5.5、6℃/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速率越快结晶程度越好。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随着退火温度从500℃升高到560℃,样品的结晶程度变好,当退火温度达到590℃时结晶程度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1-xMgxO薄膜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对化学气相输运法合成ZnO形貌影响
9
作者 李志强 徐丽云 +3 位作者 赵起 郑一博 韦志仁 侯志青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研究了在蓝宝石基片上大比例掺杂Co生成的ZnO晶体形貌。分别选用Co2O3与ZnO的质量比3%、5%、7%、15%、20%5种不同含量的样品,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得到的晶体呈六棱结构,一般显露柱面m{1010}、正锥面p{1011}、负极面c{... 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研究了在蓝宝石基片上大比例掺杂Co生成的ZnO晶体形貌。分别选用Co2O3与ZnO的质量比3%、5%、7%、15%、20%5种不同含量的样品,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得到的晶体呈六棱结构,一般显露柱面m{1010}、正锥面p{1011}、负极面c{0001}和正极面c{0001},随着Co掺入量的增加得到的Zn1-xCoxO晶体表面趋于光滑,晶体六棱结构趋于不对称,锥面面积减小,极性生长特性减弱。Zn1-xCoxO晶体的X射线能谱图显示Co的掺入量与原料配比中Co的量几乎成正比,Co可以大比例掺入ZnO晶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输运法 蓝宝石 zn1-xcoxo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量对ZnO薄膜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晓莉 陈钊 陈长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2-895,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c轴择优生长特性的Zn1-xCoxO(x=0.05、0.1、0.2、0.3)系列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能谱仪研究了Co掺杂量对薄膜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同时利用光致发光谱(PL)和透过率研究了薄膜的光学...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c轴择优生长特性的Zn1-xCoxO(x=0.05、0.1、0.2、0.3)系列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能谱仪研究了Co掺杂量对薄膜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同时利用光致发光谱(PL)和透过率研究了薄膜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当掺杂浓度为10%时,薄膜生长最好,c轴择优生长最为显著;Co元素的掺入改变了薄膜的紫外、绿光和蓝光发射,分析认为主要是Co元素的掺入量改变了薄膜的禁带宽度、氧错位缺陷浓度和锌填隙缺陷的浓度;Co元素掺杂浓度为5%时,薄膜的透过率超过90%。此外,探讨了不同波段光发射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1-xcoxo薄膜 掺杂浓度 光致发光 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沉积法制备Co掺杂ZnO纳米线的磁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多永正 常永勤 +2 位作者 郭佳林 龙毅 强文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025-3027,共3页
研究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Co掺杂ZnO纳米线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结果表明,Co离子代替Zn离子的位置进入ZnO晶格,样品的磁性能对实验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通入适量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
关键词 气相沉积 zn1-xcoxo 室温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秋颖 林肖漪 孟祥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以Zn(NO_3)_2·6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2,3-苯三甲酸钠(Na_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一个新的二维结构的配合物{[Zn_6(imb)_4(btc)_4]·7.5H_2O}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 以Zn(NO_3)_2·6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2,3-苯三甲酸钠(Na_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一个新的二维结构的配合物{[Zn_6(imb)_4(btc)_4]·7.5H_2O}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在312 nm激发波长下,该配合物在422 nm处有强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I)-配合物 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 1 2 3-苯三甲酸钠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