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水浴沉积制备高质量Zn(O,S)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孙祺 赵颖 +3 位作者 李博研 陈静允 赵子铭 钟大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8,共7页
为获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中高质量Zn(O,S)无镉缓冲层薄膜,该研究阐述了柠檬酸三钠作为络合剂制备Zn(O,S)薄膜的成膜机理,系统性研究了该体系下各反应参数对薄膜化学水浴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值显著影响反应类型,异... 为获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中高质量Zn(O,S)无镉缓冲层薄膜,该研究阐述了柠檬酸三钠作为络合剂制备Zn(O,S)薄膜的成膜机理,系统性研究了该体系下各反应参数对薄膜化学水浴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值显著影响反应类型,异质反应更有利于生成高质量薄膜。同时,柠檬酸三钠与金属离子浓度的比值直接影响成膜质量和成膜速率,适合的pH溶液环境有助于提高Zn(O,S)薄膜沉积的质量。此外,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电学性能接近传统CdS/CIGS太阳电池的Zn(O,S)/CIGS电池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缓冲层 络合 CIGs 柠檬酸三钠 zn(o s) 化学水浴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磁控共溅射制备的Zn(O,S)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柳军 杨雯 +3 位作者 陈小波 自兴发 杨培志 宋肇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54,共6页
采用磁控共溅射沉积法,以氧化锌和硫化锌为靶材,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Zn(O,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霍尔测试仪和拉曼光谱测试仪对Zn(O,S)薄膜进行了结构和光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Zn(O... 采用磁控共溅射沉积法,以氧化锌和硫化锌为靶材,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Zn(O,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霍尔测试仪和拉曼光谱测试仪对Zn(O,S)薄膜进行了结构和光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Zn(O,S)薄膜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属于二模混晶;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小于5%;其为N型半导体,电学特性随衬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衬底温度为200℃时制备的厚度为167 nm的Zn(O,S)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达到8.82×1019cm-3,迁移率为19.3 cm2/V·s,表面呈金字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s)薄膜 磁控共溅射 衬底温度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杀伤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春燕 安艳丽 张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释药水平及在交变磁场中的升温能力;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结果:制备的复合纳米粒粒径为20~40 nm;复合纳米粒体外升温能达到肿瘤的有效治疗温度(41~46℃);释药缓慢,48 h释药为13.28%。在MTT实验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在凋亡率检测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联合磁流体热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可以成功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体外实验证明该复合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热疗对宫颈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4s4 Mn0 5zn0 5Fe2 o4 纳米 热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镇康水头山Pb-Zn矿床成矿流体及矿质来源探讨--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明国 赵剑星 +4 位作者 刘凤祥 余海军 孙柏东 刘飞 李仕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01-2017,共17页
滇西镇康水头山Pb-Zn矿床是保山地块镇康Pb-Zn-Fe-Cu多金属矿集区内又一重要找矿成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上寒武统保山组大理岩化灰岩中,呈NEE向顺层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偶见黄铜矿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白... 滇西镇康水头山Pb-Zn矿床是保山地块镇康Pb-Zn-Fe-Cu多金属矿集区内又一重要找矿成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上寒武统保山组大理岩化灰岩中,呈NEE向顺层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偶见黄铜矿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和绢云母等。本文基于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结合矿床H、O、S、Pb同位素组成,对其成矿流体和矿质来源进行了探讨,同时与毗邻的芦子园超大型Pb-Zn-Fe-Cu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矿床石英的δD值介于-101.1‰^-93.3‰之间,均值为-96.85‰(n=4),δ^(18)O_(H_2O)值为3.37‰~3.77‰之间,均值为3.57‰(n=4),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矿床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均为正值,介于4.1‰~12.2‰,均值为8.23‰(n=10),与旁侧的芦子园矿床δ^(34)S值(8.9‰~12‰)较为接近。该矿床可划分出三个成矿阶段,阶段Ⅱ为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的主要成矿阶段(δ^(34)S主要集中在4.1‰~6.2‰之间),其δ^(34)S均值可近似代表成矿热液中的δ^(34)S∑S值,即δ^(34)S∑S≈δ^(34)S均值=6.56‰(n=7),闪锌矿和方铅矿δ^(34)S值有部分重叠,但总体上具有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以及不同颜色闪锌矿之间δ^(34)S深棕色闪锌矿>δ^(34)S棕褐色闪锌矿>δ^(34)S浅棕色闪锌矿的分布特征,暗示硫同位素在硫化物间的分馏达到平衡,表明S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水头山矿床具有深部壳源岩浆成因的特征。矿床金属硫化物的Pb同位素分析显示,Pb同位素组成非常集中(^(206)Pb/^(204)Pb=18.3408~18.4483,均值为18.3815,^(207)Pb/^(204)Pb=15.8337~15.9440,均值为15.8745,^(208)Pb/^(204)Pb=38.8224~39.4391,均值为38.9941,n=10),投点主要分布在上地壳演化线上方,表明其Pb主要来自于以岩浆作用为主的上地壳物质。本文认为矿区深部壳源岩浆热液是水头山矿床最重要的成矿流体与矿质来源,流体的混合作用是矿床金属元素沉淀和富集的重要机制,矿床具有低温、后生成矿特征,推测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的岩浆热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地块 水头山Pb-zn矿床 H-o同位素 s-Pb同位素 成矿流体 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化合物Zn(Met)_3(NO_3)_2·H_2O(s)(Met=L-α-蛋氨酸)的低温热容及标准摩尔生成焓(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春 周春生 高胜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9-2134,共6页
利用精密绝热热量仪测定了配合化合物Zn(Met)_3(NO_3)_2·H_2O(s)(Met=L-α-蛋氨酸)在78-371 K温区的摩尔热容.通过热容曲线解析,得到了该配合物的起始脱水温度为T_D=325.10 K.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摩尔... 利用精密绝热热量仪测定了配合化合物Zn(Met)_3(NO_3)_2·H_2O(s)(Met=L-α-蛋氨酸)在78-371 K温区的摩尔热容.通过热容曲线解析,得到了该配合物的起始脱水温度为T_D=325.10 K.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摩尔热容(C_p)对约化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由此计算得到了配合物的舒平热容值和热力学函数值.基于设计的热化学循环,选择100 mL 2 mol·L^(-1)HCl溶液为量热溶剂,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得到了298.15 K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_f H_m^0[Zn(Met)_3(NO_3)_2·H_2O,s]=-(1472.65±0.76)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量热法 热容 标准摩尔生成焓 溶解-反应量热法 zn(Met)3(No3)2·H2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Zn(Phe)(NO_3)_2·H_2O(s)的低温热容和标准摩尔生成焓 被引量:1
6
作者 邸友莹 高胜利 谭志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7-1441,共5页
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直接测定了配合物Zn(Phe)(NO_3)_2·H_2O(s)(Phe:苯丙氨酸)在78-370 K温区的摩尔热容.通过热容曲线的解析得到该配合物的起始脱水温度为,T_0=(324.27±0.37)K.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 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直接测定了配合物Zn(Phe)(NO_3)_2·H_2O(s)(Phe:苯丙氨酸)在78-370 K温区的摩尔热容.通过热容曲线的解析得到该配合物的起始脱水温度为,T_0=(324.27±0.37)K.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_(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它的舒平热容值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值.依据Hess定律,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选择体积为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作为量热溶剂,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混合物{ZnSO_4·7H_2O(s)+2NaNO_3(s)+L-Phe(s)}和{Zn(Phe)(NO_3)_2·H_2O(s)+Na_2SO_4(s)}的溶解焓为,Δ_dH_(m,1)~0=(69.42±0.05)kJ·mol^(-1),Δ_dH_(m,2)~0=(48.14±0.04)kJ·mol^(-1),进而计算出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_fH_m^0=-(1363.10±3.52)kJ·mol^(-1).另外,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折光指数(refractive index)的测量结果检验了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Phe)(No3)2·H2o(s) 绝热量热法 低温热容 溶解-反应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浓度对化学浴沉积的Zn(O,S)薄膜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军 魏爱香 +2 位作者 招瑜 刘俊 庄米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6-941,共6页
采用化学浴法,以ZnSO4.7H2O和SC(NH2)2作为反应前驱物,C6H5O7Na3.2H2O作为络合剂,NH3.H2O作为辅助络合剂和缓冲剂制备Zn(O,S)薄膜。采用SEM、EDS、XPS、XRD和透射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氨水浓度对化学浴法制备的Zn(O,S)薄膜形貌、成分、结... 采用化学浴法,以ZnSO4.7H2O和SC(NH2)2作为反应前驱物,C6H5O7Na3.2H2O作为络合剂,NH3.H2O作为辅助络合剂和缓冲剂制备Zn(O,S)薄膜。采用SEM、EDS、XPS、XRD和透射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氨水浓度对化学浴法制备的Zn(O,S)薄膜形貌、成分、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Zn(O,S)薄膜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Zn(O,S)薄膜是由ZnO和ZnS纳米颗粒混合组成的,ZnO具有纤锌矿结构,ZnS是以非晶相存在。随着反应溶液中氨水浓度的降低,薄膜中所包含的ZnO逐渐减少,ZnS逐渐增加,S/Zn原子比逐渐增加,透射率和光学带隙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s)薄膜 化学水浴法 透射率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掺锑Zn-Sn-O薄膜的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黄树来 姜永超 +3 位作者 盖凌云 徐进栋 王雨生 马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1,共3页
首次在低温下采用磁控射频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具有多晶结构的掺锑锌-锡-氧(Zn-Sn-O∶Sb)透明导电膜。研究了在通氧气氛制备薄膜的特性以及退火处理对制备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经真空退火后,氩氧混合气体溅射制备的Zn-Sn-O... 首次在低温下采用磁控射频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具有多晶结构的掺锑锌-锡-氧(Zn-Sn-O∶Sb)透明导电膜。研究了在通氧气氛制备薄膜的特性以及退火处理对制备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经真空退火后,氩氧混合气体溅射制备的Zn-Sn-O∶Sb透明导电膜的最小电阻率为4×10-2Ω.cm,相应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分别为2.1×1019cm-3,8cm2.V-1.s-1。薄膜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达到了92.4%。薄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玻璃衬底有良好的附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射频溅射 透明导电膜 zn-sn-o: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Zn(His)SO_4·H_2O(s)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
9
作者 陈经涛 谭志诚 +2 位作者 邸友莹 高胜利 孙立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1-654,共4页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配合物Zn(His)SO4·H2O(s)在78~390K温区的摩尔热容,由热容曲线得到其起始脱水温度328 90K;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的各种热力学函数。此外,...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配合物Zn(His)SO4·H2O(s)在78~390K温区的摩尔热容,由热容曲线得到其起始脱水温度328 90K;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的各种热力学函数。此外,研究了其在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zn(His)so4·H2o(s) 低温热容 热力学性质 绝热量热法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衬底Zn-Sn-O透明导电膜的特性
10
作者 黄树来 姜永超 +2 位作者 盖凌云 孙玉林 徐进栋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首次在有机薄膜衬底上低温制备出具有低电阻率和良好附着性的Zn-Sn-O透明导电膜。研究了有机衬底和玻璃衬底Zn-Sn-O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组分。制备薄膜为非晶结构,有机衬底Zn-Sn-O透明导电膜的最低电阻率和可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首次在有机薄膜衬底上低温制备出具有低电阻率和良好附着性的Zn-Sn-O透明导电膜。研究了有机衬底和玻璃衬底Zn-Sn-O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组分。制备薄膜为非晶结构,有机衬底Zn-Sn-O透明导电膜的最低电阻率和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分别为1.3×10-2Ω·cm和82%。薄膜中的氧偏离理想化学配比,存在着较多的氧空位,氧空位是薄膜中载流子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衬底 锌-锡-氧透明导电膜 射频磁控溅射技术 结构 表面形貌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制备Zn(O,S)薄膜及其在CIGS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玉 李晓东 +5 位作者 林舒平 张毅 刘芳芳 周志强 孙云 刘玮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6-1001,共6页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MS)工艺,在不同溅射功率下制备Zn(O,S)薄膜,并将其应用于CIGS异质结器件结构中。采用XRD、XRF、台阶仪、透反射光谱仪、SEM以及wx AMPS仿真软件对Zn(O,S)薄膜以及MS-Zn(O,S)/CIGS异质结器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功率...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MS)工艺,在不同溅射功率下制备Zn(O,S)薄膜,并将其应用于CIGS异质结器件结构中。采用XRD、XRF、台阶仪、透反射光谱仪、SEM以及wx AMPS仿真软件对Zn(O,S)薄膜以及MS-Zn(O,S)/CIGS异质结器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功率条件下(<80 W),Zn(O,S)薄膜内S/Zn明显降低,带隙减小,所制备的微晶或非晶结构Zn(O,S)薄膜材料中生成闪锌矿结构Zn S(α-Zn S);高溅射功率下(>100 W),薄膜内S/Zn增加并趋于稳定,Zn(O,S)材料结晶性能改善,α-Zn S消失,带隙增加。器件仿真结果表明,低功率条件下,缓冲层与吸收层(AB)界面导带失调值(CBO)增大,空间电荷区(SCR)复合加剧;高功率条件下,器件品质因子升高明显,主要是由于高功率引起的异质结界面类受主缺陷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zn(o s)缓冲层 C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D方法制备的Zn(O,S)薄膜的微结构表征及性能
12
作者 皇甫丽娟 江亚晓 +4 位作者 张森 许婷婷 徐俊敏 王新昌 陈永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32-3739,共8页
对低温化学浴沉积方法制备的Zn(O,S)薄膜进行了研究,通过XPS、SEM、XRD、拉曼光谱、PL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及组成进行系统表征,探究了其作为钙钛矿电池电子传输层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化学浴沉积(CBD)方法制备... 对低温化学浴沉积方法制备的Zn(O,S)薄膜进行了研究,通过XPS、SEM、XRD、拉曼光谱、PL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及组成进行系统表征,探究了其作为钙钛矿电池电子传输层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化学浴沉积(CBD)方法制备的Zn(O,S)薄膜为ZnO、Zn S和ZnOS合金的复合膜;该薄膜对CH_3NH_3Pb I3光吸收层具有与TiO_2相当的电子抽提能力,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高效柔性钙钛矿电池电子传输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浴沉积 zn(o s)薄膜 结晶 电子传输层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时间对Zn(O,S)薄膜性能及Cu_2ZnSnSe_4薄膜电池的影响
13
作者 刘晓茹 李建军 +5 位作者 刘玮 刘芳芳 敖建平 孙云 周志强 张毅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8-583,共6页
无镉材料Zn(O,S)因其带隙宽且可调节、无毒无害等优点被作为缓冲层材料重点研究,通过化学水浴法制备Zn(O,S)薄膜,研究了沉积时间的不同(20~35 min)对Zn(O,S)薄膜的成分、结构特性、光学性能及形貌的影响。通过XRD测试可知,水浴法制备的Z... 无镉材料Zn(O,S)因其带隙宽且可调节、无毒无害等优点被作为缓冲层材料重点研究,通过化学水浴法制备Zn(O,S)薄膜,研究了沉积时间的不同(20~35 min)对Zn(O,S)薄膜的成分、结构特性、光学性能及形貌的影响。通过XRD测试可知,水浴法制备的Zn(O,S)薄膜为非晶态。通过透反射谱测试可知,薄膜的光学透过率较高(>80%)。通过表面形貌测试可知,30 min时Zn(O,S)薄膜为致密均匀的小颗粒。将Zn(O,S)薄膜应用在CZTSe电池中,在30 min时获得较高器件转换效率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镉缓冲层 化学水浴法 zn(o s) CZTse薄膜电池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浓度对Zn-O-S薄膜的影响
14
作者 郭庆 潘洪刚 +2 位作者 薛玉明 冯少君 张黎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以化学水浴法制备Zn-O-S薄膜,82℃条件下,先在烧杯中依次加入硫酸锌、硫酸铵、氨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硫脲后,得到Zn-O-S薄膜。使用台阶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得到薄膜的厚度、结晶形貌、物相特征... 以化学水浴法制备Zn-O-S薄膜,82℃条件下,先在烧杯中依次加入硫酸锌、硫酸铵、氨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硫脲后,得到Zn-O-S薄膜。使用台阶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得到薄膜的厚度、结晶形貌、物相特征、光学特性等,利用Tauc公式,导入外推切线得到样品的光学带隙,通过这些信息分析硫脲浓度对样品的影响。当硫脲浓度为0.167 mol/L时,衬底上晶粒紧密孔隙小、杂质少,ZnO纳米棒、大尺寸晶粒都最少;XRD衍射图谱中,在28.5°及31°附近出现明显的衍射峰,分别对应(111)晶向的ZnS和(100)晶向的ZnO;该条件下样品的光学带隙为3.52 eV,是最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D sC(NH2)2 zn-o-s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协同Na_2S_2O_8杀菌
15
作者 徐凡凡 徐文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4-999,共6页
研究了Na2S2O8(0.1—2 mmol.L-1)、Cu2+/Zn2+(0.1—0.9 mg.L-1)单独对于水中的总细菌杀灭的效果,以及Cu2+/Na2S2O8、Zn2+/Na2S2O8和Cu2+/Zn2+与Na2S2O8协同杀灭总细菌效果.在Cu2+/Na2S2O8体系中,Cu2+/Na2S2O8杀菌率随Cu2+浓度增加而增加... 研究了Na2S2O8(0.1—2 mmol.L-1)、Cu2+/Zn2+(0.1—0.9 mg.L-1)单独对于水中的总细菌杀灭的效果,以及Cu2+/Na2S2O8、Zn2+/Na2S2O8和Cu2+/Zn2+与Na2S2O8协同杀灭总细菌效果.在Cu2+/Na2S2O8体系中,Cu2+/Na2S2O8杀菌率随Cu2+浓度增加而增加;Cu2+大于0.7 mg·L-1,杀菌率的增加速率明显降低;Cu2+与Na2S2O8之间存在协同杀菌效果.在Zn2+/Na2S2O8体系中,其杀菌率也随Zn2+浓度增加而增加,只是增加幅度相对于Cu2+/Na2S2O8体系要低;当Zn2+大于0.8 mg·L-1,杀菌率增加的速率同样迅速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Cu2+/Na2S2O8和Zn2+/Na2S2O8体系中,酸性条件下的杀菌率高于碱性条件下的杀菌率.在Cu2+/Zn2+与Na2S2O8体系中,协同系数的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于协同系数的影响:反应时间>Cu2+>pH>Zn2+.另外,正交实验还表明,Cu2+/Zn2+与Na2S2O8体系对于大肠杆菌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PLUs%/zn2%PLUs% Na2s2o8 协同杀菌作用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溅射沉积Zn(O,S)薄膜的全成分调控和光学性能修饰
16
作者 黄星烨 韩钰 +7 位作者 赵笑昆 陈静允 范子超 孙祺 林舒平 钟大龙 温思同 李博研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2-36,共5页
在传统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CdS薄膜通常起到缓冲层的作用,但Cd有毒且不环保。无镉缓冲层的研究对于提高CIGS电池的环保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工作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Zn(O,S)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成分、表面形貌、光学带隙... 在传统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CdS薄膜通常起到缓冲层的作用,但Cd有毒且不环保。无镉缓冲层的研究对于提高CIGS电池的环保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工作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Zn(O,S)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成分、表面形貌、光学带隙与溅射气氛中氧含量之间的关系。将Ar/O_(2)流量从0.5 sccm增加到8 sccm时,薄膜中的S含量从82%降低到13%。随着溅射气氛中O含量的增加,Zn(O,S)薄膜的O1s结合能从O-Ⅲ(~532 eV)逐渐向O-Ⅰ(~530 eV)移动,薄膜中的S含量逐渐降低的同时出现了S^(6+)和S^(4+)。表面形貌表征表明Zn(O,S)可以在CIGS吸收层表面形成致密覆盖。光学带隙具有弯曲特性且在3.07~3.52 eV可调,在S/(O+S)比为56%时获得了3.07 eV的最小光学带隙值。以溅射法Zn(O,S)作为缓冲层制备的CIGS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为10.19%,且对光浴处理不敏感。溅射制备的Zn(O,S)薄膜促进了CIGS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化锌 铜铟镓硒 磁控溅射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都龙Sn-Zn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硫、碳、氧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何芳 张乾 +8 位作者 王大鹏 刘玉平 叶霖 鲍谈 王小娟 缪应理 张世奎 苏航 韦文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07,共8页
为进一步探讨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开展了硫、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58件硫化物单矿物的δ34S值变化小,靠近零值,具岩浆硫特性,说明该矿床的硫主要来自岩浆分异作用;23件含矿方解石样品的δ13 C值为-3.09‰^-8.5... 为进一步探讨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开展了硫、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58件硫化物单矿物的δ34S值变化小,靠近零值,具岩浆硫特性,说明该矿床的硫主要来自岩浆分异作用;23件含矿方解石样品的δ13 C值为-3.09‰^-8.57‰,均值-6.57‰,与岩浆碳同位素组成一致,且明显偏离大理岩分布范围。相对于早期含矿方解石,晚期不含矿方解石的δ13 C基本未变化,但δ18 O降低,显示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大理岩的δ13 C值变化不大,近地表浅部的大理岩较深部、重结晶明显的大理岩的δ18 O更小。说明碳、氧主要来自岩浆,晚期则有大气降水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薄膜Zn/O比和发光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8
作者 林碧霞 傅竹西 廖桂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用直流反应溅射在硅基片上生长具有高取向晶粒的氧化锌薄膜,在氧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所得到的样品用俄歇谱(AES)仪进行元素深层分布分析,并测量光致发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1.经热处理的薄膜表面全部为缺氧表... 用直流反应溅射在硅基片上生长具有高取向晶粒的氧化锌薄膜,在氧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所得到的样品用俄歇谱(AES)仪进行元素深层分布分析,并测量光致发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1.经热处理的薄膜表面全部为缺氧表面,不同深度Zn和O含量分布(Zn/O)有所不同; 2.当在氧气氛中1 000℃下热处理后,在薄膜的深层可产生比较明显的氧过量;而在空气中950℃下热处理后,则可产生局部氧过量; 3.光致发光谱表明,薄膜中全部为锌过量时产生纯紫外发射,而具有局部氧过量的薄膜则在产生紫外发射的同时产生绿色发光,绿光和紫外的强度比则随局部氧过量增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俄歇谱 光致发光 锌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宁县塔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S、Pb、C、O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义伟 顾雪祥 +3 位作者 王新利 章永梅 刘溪溪 于晓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4-685,共12页
塔北铅锌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新近勘查成功的一个重要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酸性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硫化物的δ34 S值介于0.5‰~7.3‰,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值... 塔北铅锌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新近勘查成功的一个重要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酸性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硫化物的δ34 S值介于0.5‰~7.3‰,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值δ34 S∑S约2.7‰,具岩浆硫的特征。晚期石膏的δ34 S值为4.7‰~5.3‰,表明石膏可能是火山热液中的SO2发生歧化反应或火山喷发带出的H2 S挥发分在近地表的氧化环境中反应生成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并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火山岩。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塔北铅锌矿床可能属于矿化较深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PB C o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塔北铅锌矿床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多彩地玛铅锌矿C-O、S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利 陈根 +1 位作者 董彦龙 尹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9-1268,共10页
多彩地玛铅锌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玉树地区,夹持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属于"三江"北段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及研究现状,对矿区围岩碳酸盐岩和两期热液方解石脉开展了C-O... 多彩地玛铅锌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玉树地区,夹持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属于"三江"北段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及研究现状,对矿区围岩碳酸盐岩和两期热液方解石脉开展了C-O同位素组成分析,对硫化物矿石矿物和重晶石进行了S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赋矿围岩中方解石的δ^(13)C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1.6‰^+3.0‰和+21.2‰^+27.6‰,属于正常海相碳酸盐岩沉积,C和O来自海水;方解石脉体的δ^(13)C和δ^(18)O的值范围分别为-1.5‰^+2.1‰和+15.2‰^+20.3‰,C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18)O因热液蚀变碳酸盐岩在水/岩反应中同位素交换作用的影响而明显亏损;硫酸盐重晶石的δ^(34)S值范围为+12.3‰^+15.7‰,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的δ^(34)S值范围为-8.2‰^+5.7‰,峰值为-2.0‰^-3.0‰,反映了总体富轻硫的特征,硫源主要为盆地热卤水萃取地层蒸发岩中硫酸盐,并通过有机质热分解反应还原为低价硫分馏而得到;硫化物较宽的δ^(34)S变化范围反映了成矿物质在盆地内流体活动期间与不同地层单元发生相互作用,盆地内富有机质地层中沉积或生物成因S也有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彩地玛 铅锌矿 C-o同位素 s同位素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