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MOF-74对Cd(Ⅱ)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成晨 肖瑜 +3 位作者 吴川 郑潇 陈钊 舒小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7,共5页
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Zn-MOF-74对水体中重金属Cd(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Temkin模型、D-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6.77 mg/g;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且为自发... 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Zn-MOF-74对水体中重金属Cd(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Temkin模型、D-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6.77 mg/g;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且为自发的放热反应。采用Zn-MOF-74处理0.5 mg/L的含镉废水,有效时长可达36.25 h,Cd(Ⅱ)去除率>90%;NaCl溶液的解吸率可达到85%。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孔道中,有静电作用、化学作用和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of-74 吸附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路艳君 姜爱莉 +2 位作者 窦柏蕊 王粲 王长海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长及细胞内蛋白质、多糖、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对两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耐受力;Cd(Ⅱ)、Zn(Ⅱ)浓度分别低于3.0、1.0 mg/L时对新月菱形...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长及细胞内蛋白质、多糖、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对两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耐受力;Cd(Ⅱ)、Zn(Ⅱ)浓度分别低于3.0、1.0 mg/L时对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浓度则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Zn(Ⅱ)对新月菱形藻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P>0.05),Cd(Ⅱ)能抑制新月菱形藻蛋白质的合成;低于3.0 mg/L的Cd(Ⅱ)、Zn(Ⅱ)能促进新月菱形藻胞内多糖和叶绿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菱形藻 cd() zn() 生长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对水泥固化体中Pb(Ⅱ),Zn(Ⅱ),Cd(Ⅱ)及Cr(Ⅵ)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阚黎黎 朱瑨 +1 位作者 陶毅晨 施惠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了确保含重金属废弃物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安全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在不同p H条件下纯水泥对Pb(Ⅱ)、Zn(Ⅱ)、Cd(Ⅱ)及Cr(Ⅵ)等重金属的固化效果及加入膨润土后的影响。结果表明:除Cr(Ⅵ)之外,纯水泥对Pb(Ⅱ)、Zn(Ⅱ)及Cd(Ⅱ)的固化效果较... 为了确保含重金属废弃物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安全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在不同p H条件下纯水泥对Pb(Ⅱ)、Zn(Ⅱ)、Cd(Ⅱ)及Cr(Ⅵ)等重金属的固化效果及加入膨润土后的影响。结果表明:除Cr(Ⅵ)之外,纯水泥对Pb(Ⅱ)、Zn(Ⅱ)及Cd(Ⅱ)的固化效果较好,当重金属的掺量达到5‰时,即便在p H=3的强酸条件下,其浸出毒性仍然低于国家标准。加入膨润土后,可进一步降低水泥基材料中各重金属的浸出率,当膨润土掺量为30%、酸性条件下,28d龄期固化体中Zn(Ⅱ)、Cd(Ⅱ)、Cr(Ⅵ)的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60.9%、51.3%及53.3%,CH峰值下降、AFt峰值明显增高,但膨润土对Pb(Ⅱ)有负效应,酸性溶液中的浸出量高于中性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zn() cd() Cr(Ⅵ) 膨润土 水泥固化 重金属浸出率 重金属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咪唑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d(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祁玉霞 董佳斌 +3 位作者 马梅花 牛玉玲 丁韶兰 龚波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4-1141,共8页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1-乙烯基咪唑(VIM)为单体,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1-乙烯基咪唑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新型咪唑型螯合树脂(V...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1-乙烯基咪唑(VIM)为单体,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1-乙烯基咪唑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新型咪唑型螯合树脂(VIM-CMCPS),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该螯合树脂对Cd2+和Zn2+的吸附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该螯合树脂表面VIM接枝密度达1.008 mg/m2。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d2+和Zn2+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p H值分别为3.6和2.4时,对Cd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653.1 mg/g和793.3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呈现良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24.47 k J/mol,ΔS>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型螯合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吸附性能 cd2+ zn2+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Se,Cd离子对河流弧菌Ⅱ毒性的研究
5
作者 张健 宁淑香 +5 位作者 杨文新 张士达 崔或 齐丽晶 刘培灵 吴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用10倍稀释法确定了河流弧菌Ⅱ在Cu,Zn,Se,Cd离子中的半致死浓度是3.56×10-2、4.46×10-3、3.69、2.78×10-5μg/ml。细菌吸收了这几种离子后其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本文用10倍稀释法确定了河流弧菌Ⅱ在Cu,Zn,Se,Cd离子中的半致死浓度是3.56×10-2、4.46×10-3、3.69、2.78×10-5μg/ml。细菌吸收了这几种离子后其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离子能诱导细菌内的核糖体增多,DNA纤丝凝聚成棍棒或块状。以Cu、Zn离子诱导DNA纤丝聚集较为明显,类核区扩大或出现透明区,而Se、Cd离子处理的菌核区不明显。而且4种离子对细胞壁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Zn离子使细胞壁粗糙与胞膜分离明显,Cu、Zn离子处理的样品细胞质集中在周边,细胞质内出现明显的电子致密颗粒。尤其是4种离子混合作用的细菌,上述现象更为明显。Se离子毒性相对较弱,细菌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Cd离子处理的细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首先,细胞壁呈泡状外突,最后小泡处破裂。细胞质内出现许多电子密度大的颗粒(可能是聚缩的DNA),类核区不明显,但范围比对照正常菌明显扩大,其内的DNA纤丝聚缩成短棍状或块状,散布在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SE cd 离子 河流弧菌毒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六重穿插非中心对称金刚石网络结构的Cd(Ⅱ)和Zn(Ⅱ)的配位高聚物(英文)
6
作者 李松林 吉伟卓 +1 位作者 侯剑锋 田东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1和{(ZnL2)·4H2O·2ClO4}n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1和{(ZnL2)·4H2O·2ClO4}n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两种配合物中,每个金属离子分别由配体与四个相邻的金属离子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六重穿插的金刚石网络结构,其网络中大的空腔被高氯酸根离子和(H2O)4分子簇所占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cd() 空间群 分子簇 中心对称 zn() 吡啶基 金刚石 高聚物 丁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吡啶脲类Cd(Ⅱ)、Zn(Ⅱ)、Hg(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翊天 凃波 +4 位作者 徐红 黄亚励 张奇龙 胡宗超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8,共8页
间苯二胺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然后将配体分别与CdSO_4·8H_2O,ZnI_2,HgI_2,Hg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Cd(L)(SO_4)(H_2O)_3]·H_2O}n(1),{[Zn(L)I_2]·2C_2H_5OH}n(2),{[Hg(L)I_... 间苯二胺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然后将配体分别与CdSO_4·8H_2O,ZnI_2,HgI_2,Hg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Cd(L)(SO_4)(H_2O)_3]·H_2O}n(1),{[Zn(L)I_2]·2C_2H_5OH}n(2),{[Hg(L)I_2]·C_2H_5OH}n(3),[Hg(L)Cl_2]·H_2O(4),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配合物2和3形成一维"之"字链结构,配合物4形成32元环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脲类配体 cd()配合物 zn()配合物 Hg()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异丙基水杨酸和Cyanex 471X采用逆流萃取-反萃取工艺从硫酸盐溶液中选择性回收Cd(Ⅱ)
8
作者 张丽霞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109-109,共1页
L.Gotfryd等研究了从沉淀碳酸镉或镉胶结海绵及含其他组份,如锌,的重度污染物的浸出液中液液萃取镉(Ⅱ)。溶液首先净化,通过氧化水解去除铁和其他污染物,等浓度的二异丙基水杨酸和Cyanex 471X混舍物(0.5mol/L+0.5mol/L)So... L.Gotfryd等研究了从沉淀碳酸镉或镉胶结海绵及含其他组份,如锌,的重度污染物的浸出液中液液萃取镉(Ⅱ)。溶液首先净化,通过氧化水解去除铁和其他污染物,等浓度的二异丙基水杨酸和Cyanex 471X混舍物(0.5mol/L+0.5mol/L)Solvesso 150稀释后用作萃取剂。试验既以实验室模拟逆流体系,也用混合澄清器以连续逆流方式进行,都获得了良好的Cd(Ⅱ)和Zn(Ⅱ)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硫酸盐溶液 二异丙基 逆流萃取 水杨酸 萃取工艺 回收 实验室模拟 混合澄清器 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Ⅱ)配合物的超分子设计及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娟 赵博文 +2 位作者 黄超 陈冬梅 朱必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4DMF]}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技术(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将配位聚合物1和2用于对甲醇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一种理想的微孔材料,其对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力为化合物2的近5倍,采用PLATON对材料的孔隙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化合物1和2的孔隙率分别为38.2%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 锌()配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晶体结构 甲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硫代-β-D-吡喃葡萄糖与M(Ⅱ)离子反应生成常数的测定及用作解毒剂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德威 樊春梅 +2 位作者 陈敬堂 刘学源 常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铅和镉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水文报道了pH法测定1-硫代-β-D-毗喃葡萄糖(L)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Pb(Ⅱ)、Cd(Ⅱ)、Zn(Ⅱ)配位反应的分步生成常数,并对该配体用作解毒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所有计算均自编程序。
关键词 质子化常数 离子反应 生成常数 自编程序 配位反应 解毒剂 zn()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琴 王淑敏 +1 位作者 宋杰 黄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7-1379,1394,共4页
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与二甲酚橙(XO)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分光光度法,设计... 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与二甲酚橙(XO)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分光光度法,设计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4种金属离子同时测定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大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人工神经网络 同时测定 铜() 镉() 镍() 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Zn-MOF-74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子龙 吴成晨 +4 位作者 陈钊 肖瑜 郑潇 沈铭琳 谢名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06-5210,共5页
研究了新型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K-Zn-MOF-74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Cd(Ⅱ)的性能和机理。通过拟合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性能,结合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研究其吸附机理。K-Zn-MOF-74对水中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 研究了新型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K-Zn-MOF-74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Cd(Ⅱ)的性能和机理。通过拟合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性能,结合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研究其吸附机理。K-Zn-MOF-74对水中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D-R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297.0 mg/g,是改性之前Zn-MOF-74的17.71倍。通过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Cd(Ⅱ)主要以沉淀物的形式被附着在K-Zn-MOF-74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n-mof-74 吸附材料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废水中Hg(Ⅱ)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清丽 党璐童 +2 位作者 武凯莉 段松 康永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5-211,共7页
以γ-CD为配体,KOH作为金属离子,通过KH580偶联合成环境友好型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SH)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痕量Hg(Ⅱ)。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 以γ-CD为配体,KOH作为金属离子,通过KH580偶联合成环境友好型的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γ-CD-MOFs-SH)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痕量Hg(Ⅱ)。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实验参数对γ-CD-MOFs-SH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模型,可以很好地阐明Hg(Ⅱ)的吸附过程,理论上最大吸附能力高达208mg/g。此外,γ-CD-MOFs-SH在经过5次循环再生实验,吸附率仍达第一次的80%以上,具有优异的可再生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Hg()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体构筑的两个锌(Ⅱ)和镉(Ⅱ)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吸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玉玲 赵越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由1,3,5-三(1-咪唑基)苯(tib)和3,4′,5-联苯三羧酸(H3BPT)或1,3,5-三(4-羧基苯基)苯(H3BTB)与镉的硝酸盐或锌的硝酸盐反应,得到2个新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3(tib)2(BPT)2(H2O)2]·DMA·6H2O(1)和[Zn2(tib)(HB... 在溶剂热条件下,由1,3,5-三(1-咪唑基)苯(tib)和3,4′,5-联苯三羧酸(H3BPT)或1,3,5-三(4-羧基苯基)苯(H3BTB)与镉的硝酸盐或锌的硝酸盐反应,得到2个新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3(tib)2(BPT)2(H2O)2]·DMA·6H2O(1)和[Zn2(tib)(HBTB)2(H2O)]·2H2O(2),并对其结构和吸附及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4节点的三维框架化合物,其简化后的拓扑符号为{83}4{85·12}{86}2;而2是一个具有二维网格结构的化合物,该二维网格结构可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气体和蒸汽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和2都可以选择性吸附CO2和Me OH,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机理在甲醇、乙醇、2-异丙醇、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选择性识别丙酮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镉()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吸附性能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镉掺杂纳米级钛酸铅的制备及对活性翠蓝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正静 戴洁 +2 位作者 张志兰 卞国庆 汤德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2-555,共4页
由草酸氧钛 ,柠檬酸 ,乙酸铅和乙酸锌或草酸镉 ,用 sol-gel法制得掺杂 Zn( )、Cd( )的钛酸铅纳米材料 ,并用 XRD、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掺杂钛酸铅对水溶性活性翠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比同法制备的纯 Pb Ti O3纳米粉要高 ;... 由草酸氧钛 ,柠檬酸 ,乙酸铅和乙酸锌或草酸镉 ,用 sol-gel法制得掺杂 Zn( )、Cd( )的钛酸铅纳米材料 ,并用 XRD、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掺杂钛酸铅对水溶性活性翠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比同法制备的纯 Pb Ti O3纳米粉要高 ;Zn( )和 Cd( )的掺杂摩尔分数各为 5%时活性最高 .掺杂Zn( )的催化剂的活性优于掺杂 Cd( )的催化剂 .产品在 p H<1 0的范围内 ,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bTiO3 掺杂催化剂 活性染料 光降解 活性翠蓝 纳米钛酸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安息香缩乙二胺的合成及其配位性质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超凡 邓建成 +3 位作者 童珏 朱文松 申桃江 谢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合成了双安息香缩乙二胺及其与 Ni( )、Pd( )、Pt( )、Zn( )、Cd( )和 Hg( )的配合物 ,并经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子光谱等方法所表征 ;测定了溶液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并就该配体的特殊配位性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缩乙二胺 安息香 金属配合物 席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食品中微量锌铁锰铜铅镉砷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明章 郑宏 +1 位作者 熊联成 程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96-497,499,共3页
研究了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钾-乙酸-碘化钾-盐酸-酒石酸锑钾体系示波极谱法在同一份食品试样中连续测定七种微量元素.在该体系中,七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产生稳定的极谱二阶导数波.空白无峰出现.锌、铁、锰、铜、铅检出限为0.01mg·k... 研究了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钾-乙酸-碘化钾-盐酸-酒石酸锑钾体系示波极谱法在同一份食品试样中连续测定七种微量元素.在该体系中,七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产生稳定的极谱二阶导数波.空白无峰出现.锌、铁、锰、铜、铅检出限为0.01mg·kg^(-1),砷、镉检出限为0.005mg·kg^(-1).锌、铁、铜、铅0.01~0.80μg·ml^(-1),镉0.005~0.80μg·ml^(-1),锰0.01~0.50μg·ml^(-1).砷0.005~O.50μg·ml^(-1)范围内与极谐波高成正比.回收率86%~102%.相关系数0.9985~O.9997.RSD1.8%~17.4%.方法应用于18种食品及海产品、茶叶标样中七种微量元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示波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离子的支撑液膜分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骋 姚秉华 谢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Ⅱ)的支撑液膜传输的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液、温度和起始浓度等因素对Cd(Ⅱ)传输的影响;丙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 本文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Ⅱ)的支撑液膜传输的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液、温度和起始浓度等因素对Cd(Ⅱ)传输的影响;丙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建立了金属离子的传输动力数值方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于Cd(Ⅱ)与Zn(Ⅱ)的液膜分离,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 cd() 重金属离子 镉离子 液膜分离 zn() 富集 传输 界面化学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内刺盘管虫担轮幼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善茂 徐赫 刘康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研究了Cd(Ⅱ)、Cu(Ⅱ)、Zn(Ⅱ)、Pd(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担轮幼虫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d(Ⅱ)、Cu(Ⅱ)、Zn(Ⅱ)、Pb(Ⅱ)对内刺盘管虫担轮幼虫的24 h LC50分别为1042.32、85.901、1161.45、8109.6μg/L,... 研究了Cd(Ⅱ)、Cu(Ⅱ)、Zn(Ⅱ)、Pd(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担轮幼虫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d(Ⅱ)、Cu(Ⅱ)、Zn(Ⅱ)、Pb(Ⅱ)对内刺盘管虫担轮幼虫的24 h LC50分别为1042.32、85.901、1161.45、8109.6μg/L,48 h LC50分别为554.625、52.602、503.5、4623.81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刺盘管虫幼虫 24 H LC50 48 H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anex272-Span80-甲苯乳状液膜迁移分离锌、镉及其它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邹长英 李克安 童沈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用Cyanex 272-Span 80-甲苯乳状液膜研究了Zn(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5min内锌的迁移率达95%以上。而在此条件下,与锌性质相近的镉、铜、钴、镍、汞等金属离子不迁移或迁移率很低。因此,用此... 用Cyanex 272-Span 80-甲苯乳状液膜研究了Zn(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5min内锌的迁移率达95%以上。而在此条件下,与锌性质相近的镉、铜、钴、镍、汞等金属离子不迁移或迁移率很低。因此,用此乳状液膜体系可将锌与镉及其它常见离子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迁移 甲苯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