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硝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Cu(Ⅰ)、Zn(Ⅱ)、Fe(Ⅱ)Sn(Ⅱ)、Pb(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建宁 于新桥 +1 位作者 董彦杰 史启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80-684,共5页
u(Ⅰ), Zn(Ⅱ), Fe(Ⅱ), Sn(Ⅱ), Pb(Ⅱ) complexes of 1,5 bis(3 nitroacetophenone) thiocarbohydrazone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nodic metal in non aqueous solvents.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 u(Ⅰ), Zn(Ⅱ), Fe(Ⅱ), Sn(Ⅱ), Pb(Ⅱ) complexes of 1,5 bis(3 nitroacetophenone) thiocarbohydrazone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nodic metal in non aqueous solvents.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UV, magnetic measurement, and molar conductivity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硝基苯乙酮 双缩 硫代 对称 二氨基脲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棉分离富集-偶氮氯膦Ⅲ-TPB-共振光散射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的Zn(Ⅱ) 被引量:4
2
作者 庞向东 江虹 +2 位作者 何婷婷 秦艾 洪歆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建立了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微量Zn(Ⅱ)的巯基棉分离富集-偶氮氯膦Ⅲ-溴代十六烷基吡啶(TPB)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H为3.1~4.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及TPB存在下,Zn(Ⅱ)与偶氮氯膦Ⅲ-TPB结合生成三元缔合物,使共振光散射(RLS)显著增强并产生... 建立了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微量Zn(Ⅱ)的巯基棉分离富集-偶氮氯膦Ⅲ-溴代十六烷基吡啶(TPB)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H为3.1~4.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及TPB存在下,Zn(Ⅱ)与偶氮氯膦Ⅲ-TPB结合生成三元缔合物,使共振光散射(RL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散射光谱,最大RLS散射峰位于378 nm处,体系的RLS增强程度(△IRLS)与0.008~0.20 mg/L范围内的Zn(Ⅱ)呈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010 mg/L。研究了共振光散射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分析化学性质。方法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Zn(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1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富集 偶氮氯膦Ⅲ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zn() 共振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草酰胺桥的Cu(Ⅱ)-Fe(Ⅱ)和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焉翠蔚 李延团 廖代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06-809,共4页
以 N,N -双 (3 -氨基 -2 ,2 -二甲基丙基 )草酰胺根阴离子 (Me2 oxpn)为桥联配体 ,分别端接 N,N,N ,N -四甲基乙二胺 (tmen)和 2 ,9-二甲基 -1 ,1 0 -邻菲罗啉 (Me2 -phen) ;合成和表征了 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Me2 oxpn) Fe(tmen) 2 ... 以 N,N -双 (3 -氨基 -2 ,2 -二甲基丙基 )草酰胺根阴离子 (Me2 oxpn)为桥联配体 ,分别端接 N,N,N ,N -四甲基乙二胺 (tmen)和 2 ,9-二甲基 -1 ,1 0 -邻菲罗啉 (Me2 -phen) ;合成和表征了 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Me2 oxpn) Fe(tmen) 2 ]SO4(a) ,[Cu(Me2 oxpn) Zn(tmen) 2 ]SO4(b)和 [Cu(Me2 oxpn) Zn(Me2 -phen) 2 ]SO4(c) .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推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测定并研究了 (a)的变温磁化率 (4~ 3 0 0 K) ,求得交换参数 J=-1 2 .9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 Cu( ) -Fe( )离子间存在反铁磁超交换作用 .测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草酰胺桥 异双核配合物 Cu() fe() zn() 铜() 铁() 锌()抗菌活性 合成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的Cu(Ⅰ),Zn(Ⅱ),Fe(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4
作者 刘建宁 顾爱萍 +1 位作者 张荣兰 赵建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 (HL)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 Cu,Zn,Fe金属作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HL )与 Cu( ) ,Zn( ) ,Fe(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 (HL)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 Cu,Zn,Fe金属作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HL )与 Cu( ) ,Zn( ) ,Fe(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电化学合成 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酸基脲 CU zn fe 含硫希夫碱配体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和它的Zn(Ⅱ)Fe(Ⅱ)络合离子对工业水中不锈钢的缓蚀研究
5
作者 李绍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 zn() fe() 络合离子 锌离子 铁离子 工业水处理 不锈钢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丁基膦酸二丁酯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Zn(Ⅱ),Fe(Ⅱ)和Fe(Ⅲ)
6
作者 张丽霞(摘译) 《湿法冶金》 CAS 2007年第2期95-95,共1页
Anna Grzeszczyk和Magdalena Regel—Rosocka研究了用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Zn(Ⅱ),Fe(Ⅱ)和Fe(Ⅲ)。DBBP仅稍微萃取Fe(Ⅱ)。比较了DBBP与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锌的等温线。结果表明,DBBP的萃取率高于... Anna Grzeszczyk和Magdalena Regel—Rosocka研究了用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Zn(Ⅱ),Fe(Ⅱ)和Fe(Ⅲ)。DBBP仅稍微萃取Fe(Ⅱ)。比较了DBBP与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锌的等温线。结果表明,DBBP的萃取率高于磷酸三丁酯的萃取率。由于高Cl-和HCl浓度下中性氯化配合物的存在,Fe(Ⅲ)可有效转移,因此,从含Fe(Ⅲ)的氯化物溶液中用DBBP选择性分离Zn(Ⅱ)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 zn() fe() 氯化物溶液 萃取率 二丁酯 膦酸 丁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氨基吸附材料制备及其分离锌离子的研究
7
作者 关作鹏 赵方波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亚氨基二乙酸螯合树脂(CH90)为基体,利用聚多巴胺(PDA)作为交联剂,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一种对锌离子同时具有高吸附和易再生特点的新型改性树脂(CH90-PDA-PEI),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 以亚氨基二乙酸螯合树脂(CH90)为基体,利用聚多巴胺(PDA)作为交联剂,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一种对锌离子同时具有高吸附和易再生特点的新型改性树脂(CH90-PDA-PEI),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717)相比,在278 K时,CH90-PDA-PEI对Zn(Ⅱ)的最大吸附量为160.4 mg/g,选择性分离因子为159.31。在使用实际钢厂废水进行动态吸附测试时,CH90-PDA-PEI的吸附性能相比717树脂提升了26.9%,而再生时用水量减少了6.7%,且在循环测试时可以保持稳定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 共交联 zn()/fe()分离 zn()的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离子的流洗色谱分离研究(Ⅰ)——Cu(Ⅱ)-氯合离子的加速作用
8
作者 贾东方 向红文 张戬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以~t作图,对理想的色谱图,可得到对称的一对直线,相交于S处,在络合色谱中,前沿属快扩散组份,偏离平衡的程度Q小,容易得到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效应 Mn() 色谱图 色谱分离 fe(Ⅲ) U(Ⅵ) Ti(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啶基十四元六氮大环配体与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廖代正 周力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2期1064-1066,共3页
金属四氮大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对于探讨生理过程,人工模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一种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是含有吡啶基的十四元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图1)。关于此类配合物的合成工作始于1974年,最早由Goedken和Paryzek... 金属四氮大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对于探讨生理过程,人工模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一种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是含有吡啶基的十四元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图1)。关于此类配合物的合成工作始于1974年,最早由Goedken和Paryzek合成了Fe(Ⅱ)、Mg(Ⅱ)、Zn(Ⅱ)、Sc(Ⅲ)的这类配合物;王耕霖等[3-6]合成了Co(Ⅱ)的这类配合物,并且研究了不同轴上配体对配合物光谱、磁性及键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配合物 zn() fe() Co() 大环配体 配合物的合成 吡啶基 Ni()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桥相连的四苯基铁(Ⅲ)锌(Ⅱ)双卟啉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季生福 季伟捷 +4 位作者 寇元 李树本 刘展良 黄锦汪 计亮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50,共8页
本文研究了以烷氧桥相连的四苯基铁(Ⅲ)锌(Ⅱ)双卟啉系列化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一些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卟啉环的结构敏感谱带出现在1524(以FeP-ZnP为例),1509,1472,1390,1339... 本文研究了以烷氧桥相连的四苯基铁(Ⅲ)锌(Ⅱ)双卟啉系列化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一些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卟啉环的结构敏感谱带出现在1524(以FeP-ZnP为例),1509,1472,1390,1339,1003,995,882,841,833和798cm-1附近,Fe-Cl伸缩振动在362cm-1附近,Fe-N与卟啉环的复合振动在279cm-1附近,Zn-N与卟啉环的复合振动在247和206cm-1附近。通过一些特征谱带的分析,认为以烷氧桥相连的四苯基铁(Ⅲ)锌(Ⅱ)双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固态下以"面-面"构象方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锌()双金属卟啉 烷氧桥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离子的支撑液膜分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骋 姚秉华 谢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Ⅱ)的支撑液膜传输的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液、温度和起始浓度等因素对Cd(Ⅱ)传输的影响;丙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 本文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Ⅱ)的支撑液膜传输的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液、温度和起始浓度等因素对Cd(Ⅱ)传输的影响;丙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建立了金属离子的传输动力数值方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于Cd(Ⅱ)与Zn(Ⅱ)的液膜分离,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 Cd() 重金属离子 镉离子 液膜分离 zn() 富集 传输 界面化学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分离状态下FI-KR-FAAS测定铁的价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中瑗 张宏康 +2 位作者 方宏达 苏耀东 Gauri S Mitta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7-820,共4页
建立了流动注射(FI)编结反应器(KR)在线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联用非分离状态下测定铁的价态的新方法。进样流速6.0 mL.min-1;进样时间60s,测定0.04 mg.L-1的Fe(Ⅲ)和Fe(Ⅱ),Fe(Ⅲ)和Fe(Ⅱ)的浓集系数(EF)分别为41和9;检出限... 建立了流动注射(FI)编结反应器(KR)在线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联用非分离状态下测定铁的价态的新方法。进样流速6.0 mL.min-1;进样时间60s,测定0.04 mg.L-1的Fe(Ⅲ)和Fe(Ⅱ),Fe(Ⅲ)和Fe(Ⅱ)的浓集系数(EF)分别为41和9;检出限分别为2.5和14.3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2.3%和3.1%。以0.1‰φ的三乙醇胺为掩蔽剂,Fe(Ⅲ)和Fe(Ⅱ)在水样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7%~101%和9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分离状态 fe(Ⅲ) 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稳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对铁离子及2,6⁃二氯⁃4⁃硝基苯胺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晴 马学慧 +2 位作者 冯豆豆 唐婧 吴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以3,5⁃双(4⁃羧基苯氧基)吡啶(H_(2)bcpp)和1,4⁃双(1⁃咪唑基)苯(1,4⁃bib)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Zn_(2)(bcpp)_(2)(1,4⁃bib)_(2)]·1.5H_(2)O(1)。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 以3,5⁃双(4⁃羧基苯氧基)吡啶(H_(2)bcpp)和1,4⁃双(1⁃咪唑基)苯(1,4⁃bib)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Zn_(2)(bcpp)_(2)(1,4⁃bib)_(2)]·1.5H_(2)O(1)。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具有一维管状结构。相邻的一维结构通过相互穿插形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够对水溶液中的铁离子及农药2,6⁃二氯⁃4⁃硝基苯胺实现高灵敏及高选择的荧光猝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zn() 荧光检测 铁离子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食品中微量锌铁锰铜铅镉砷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明章 郑宏 +1 位作者 熊联成 程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96-497,499,共3页
研究了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钾-乙酸-碘化钾-盐酸-酒石酸锑钾体系示波极谱法在同一份食品试样中连续测定七种微量元素.在该体系中,七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产生稳定的极谱二阶导数波.空白无峰出现.锌、铁、锰、铜、铅检出限为0.01mg·k... 研究了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钾-乙酸-碘化钾-盐酸-酒石酸锑钾体系示波极谱法在同一份食品试样中连续测定七种微量元素.在该体系中,七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产生稳定的极谱二阶导数波.空白无峰出现.锌、铁、锰、铜、铅检出限为0.01mg·kg^(-1),砷、镉检出限为0.005mg·kg^(-1).锌、铁、铜、铅0.01~0.80μg·ml^(-1),镉0.005~0.80μg·ml^(-1),锰0.01~0.50μg·ml^(-1).砷0.005~O.50μg·ml^(-1)范围内与极谐波高成正比.回收率86%~102%.相关系数0.9985~O.9997.RSD1.8%~17.4%.方法应用于18种食品及海产品、茶叶标样中七种微量元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示波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与铜锌铁锡铅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
15
作者 于新桥 刘建宁 董彦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对氨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Cu,Zn,Fe,Sn,Pb金属做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氨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 (HL)与 Cu( ) ,Zn( ) ,Fe( ) ,Sn( )...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对氨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Cu,Zn,Fe,Sn,Pb金属做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氨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 (HL)与 Cu( ) ,Zn( ) ,Fe( ) ,Sn( ) ,Pb( )的金属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率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HL 配合物 席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2′-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为显色剂进行金属离子的多组分分析
16
作者 达吾提.司马义 刘密 +1 位作者 赵凤林 童沈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研究了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IAP-4S)与Cu(Ⅱ)、Zn(Ⅱ)、Fe(Ⅲ)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对于铜、铁、钴混合试液及锌、铁、钴混合试液中3组分应用多组分分析法测定,方法简便,回收率令人满意。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多组分分析 金属离子 IAP-4S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快递
17
作者 王乾有(编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9-1089,共1页
慕尼黑大学报道了一系列N-硝基甲基唑类高能配位化合物起爆药利用过渡金属以及高能配体相结合制备高能配位化合物(ECCs)是绿色起爆药研究的重要方向。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两种含N-硝基甲基唑类含能配体,1-(硝基甲基)-5H-四唑(1... 慕尼黑大学报道了一系列N-硝基甲基唑类高能配位化合物起爆药利用过渡金属以及高能配体相结合制备高能配位化合物(ECCs)是绿色起爆药研究的重要方向。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两种含N-硝基甲基唑类含能配体,1-(硝基甲基)-5H-四唑(1-NMT)和2-(硝基甲基)-5H-四唑(2-NMT)。利用这类配体与Cu(Ⅱ)、Fe(Ⅱ)、Ni(Ⅱ)和Zn(Ⅱ)配位合成了六种ECCs。其中化合物[Cu(1-NMT)_(2)(NO_(3))_(2)]拥有最高的理论爆速(8082 m·s^(-1))和理论密度(1.97 g·cm^(-3)),且摩擦感度最低(80 N)。化合物[Cu(1-NMT)_(2)(ClO4)_(2)]和化合物[Fe(1-NMT)_(2)(ClO4)-(2)]在51 mJ的激光下能从燃烧转爆轰,可用作激光起爆药。所有化合物在热针测试中均表现出爆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fe() zn() Ni() Cu() 过渡金属 慕尼黑大学 爆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