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施高山地区茭白引种及适生性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明红 向艳 余展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87-2088,2092,共3页
为筛选适合恩施州高山地区生长、适应市场的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优良品种,试验以浙茭2号为对照,对鄂茭2号(6、8号株系)、"208"、"005"、蒋墅、秋玉和鄂茭1号7个茭白材料进行了引种及适生... 为筛选适合恩施州高山地区生长、适应市场的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优良品种,试验以浙茭2号为对照,对鄂茭2号(6、8号株系)、"208"、"005"、蒋墅、秋玉和鄂茭1号7个茭白材料进行了引种及适生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茭白材料物候期各异。鄂茭2号6号株系和8号株系成熟最早,鄂茭1号最晚熟。鄂茭2号6号株系和"005"产量最高,综合性状最好的是鄂茭2号6号株系,良好的有"005"和秋玉,这3个材料适合在恩施州高山地区大面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 )hand -mazz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茭”、灰茭形成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丁小余 徐祥生 陈维培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茭白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雄茭”和灰茭分蘖。根据对茭白的形态学观察,认识到:“雄茭”分蘖的产生是分蘖期母茎中茭白黑粉菌菌丝未能入侵新生分蘖腋芽而导致的结果;灰茭分蘖是因其菌丝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故在苗端的膨大部分较早地产... 茭白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雄茭”和灰茭分蘖。根据对茭白的形态学观察,认识到:“雄茭”分蘖的产生是分蘖期母茎中茭白黑粉菌菌丝未能入侵新生分蘖腋芽而导致的结果;灰茭分蘖是因其菌丝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故在苗端的膨大部分较早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黑粉孢子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冬芽的发育及抗寒性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小余 施国新 +1 位作者 陈维培 徐祥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节间横向维管组织是冬芽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越冬维管结构,它们约起源于冬芽苗端倒数第五节间,其原始细胞由紧贴周缘维管束环外侧的一层薄壁细胞壁反分化而成。节间横向维管组织具有发达的木质部,但不呈V形,它们对加强冬芽发育时期... 节间横向维管组织是冬芽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越冬维管结构,它们约起源于冬芽苗端倒数第五节间,其原始细胞由紧贴周缘维管束环外侧的一层薄壁细胞壁反分化而成。节间横向维管组织具有发达的木质部,但不呈V形,它们对加强冬芽发育时期及来年春天萌发期的水份和无机盐的运输起重要作用。冬芽发育过程中,其生长锥及幼叶的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细胞学变化,可归纳如下:①细胞分裂活动逐渐减弱,最终停止;②核仁周围的亮环越来越小,直至基本消失;③细胞所积累的淀粉颗粒逐渐增多增大;④在休眠期,细胞普遍产生质壁分离现象。这些细胞学变化可作为确定茭白冬芽抗寒性的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及孕茭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建平 石敏 +2 位作者 黄建中 郭得平 胡振亮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88-93,共6页
对在海拔高度200~1000m地区栽培的单季茭的生长和孕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茭白萌芽期、出叶和株高增速峰值均比低海拔处明显延迟。高海拔处茭白萌芽较低海拔处需要更多5℃以上的有效积温;各海拔处茭白出叶速率和... 对在海拔高度200~1000m地区栽培的单季茭的生长和孕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茭白萌芽期、出叶和株高增速峰值均比低海拔处明显延迟。高海拔处茭白萌芽较低海拔处需要更多5℃以上的有效积温;各海拔处茭白出叶速率和株高增速与有效积温间呈正相关。各海拔高度孕茭先后顺序为:410m>650m>1008m>815m。各海拔处茭白的孕茭期均发生在气温适宜孕茭的时间段内。因此,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和孕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温度差异来实现的,高温抑制茭白黑粉菌的正常生长及代谢可能是茭白夏季高温条件下难以孕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地区高山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明红 张应团 余展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785-5786,5801,共3页
为恩施地区高山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种植业取得较好的效益,总结一套适宜在恩施地区推广应用的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山区种植者提供参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茭白生长习性,选择好品种,并加强水、肥、病、... 为恩施地区高山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种植业取得较好的效益,总结一套适宜在恩施地区推广应用的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山区种植者提供参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茭白生长习性,选择好品种,并加强水、肥、病、虫和草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Turcz.)hand.-maz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分蘗苗端的结构及发育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小余 陈维培 徐祥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60-68,81,共10页
茭白生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发期、分蘖期、苗端增粗期、休眠期。生长锥在各阶段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原套两层细胞。叶原基发生的最初标志是原套细胞在叶原基发生位点上的平周分裂。最初的腋芽原基发生在苗端倒数第3间隔期所形... 茭白生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发期、分蘖期、苗端增粗期、休眠期。生长锥在各阶段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原套两层细胞。叶原基发生的最初标志是原套细胞在叶原基发生位点上的平周分裂。最初的腋芽原基发生在苗端倒数第3间隔期所形成的幼叶叶腋内,发生的早期出现壳状区结构,促仗腋芽原基外突。不定根发生的最早阶段约在苗端倒数第5节间的上部,起源于幼茎外围堆管束的外侧一层薄壁细胞。茭瓜是茎的变态,它的侧生腋芽退化,没有膨大。茭瓜的膨大可归因于:基本组织的细胞分裂、细胞体积增大和胞间隙扩大等。茭白苗端的淀粉分布及消长规律与苗端的分区结构和器官发生都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浮萍对双季茭白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学根 汪炳良 +1 位作者 高根法 钱耀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以双季茭白品种梭子茭为材料,就茭白田放养浮萍对茭白植株生长、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放养浮萍可以明显降低茭白田水温和土温,且放萍茭白田温度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对照茭白田。放养浮萍能够显著促进茭白植株的生长... 以双季茭白品种梭子茭为材料,就茭白田放养浮萍对茭白植株生长、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放养浮萍可以明显降低茭白田水温和土温,且放萍茭白田温度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对照茭白田。放养浮萍能够显著促进茭白植株的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降低孕茭高度,提早采茭时间,并大幅度提高茭白的产量和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2-甲-4-氯钠胁迫对茭白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凯丰 房艳 江解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5,共4页
以茭白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2-甲-4-氯钠(MCPA-Na)进行处理,并测定茭白根系的活力、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探讨2-甲-4-... 以茭白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2-甲-4-氯钠(MCPA-Na)进行处理,并测定茭白根系的活力、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探讨2-甲-4-氯钠对茭白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2-甲-4-氯钠处理能促进两茭白品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2-甲-4-氯钠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POD和PPO的活性则随2-甲-4-氯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茭白品种受2-甲-4-氯钠伤害的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品种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