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被引量:9
1
作者 章为民 王年香 +3 位作者 顾行文 曾友金 伍小玉 杜三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首先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中紫坪铺大坝永久变形原型观测的研究结果,根据紫坪铺大坝汶川地震实测结果,发现地震永久变形主要产生于大坝的上部,从地震永久变形的发生机理论证了坝顶加固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后介绍了土石坝离心模型动力... 首先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中紫坪铺大坝永久变形原型观测的研究结果,根据紫坪铺大坝汶川地震实测结果,发现地震永久变形主要产生于大坝的上部,从地震永久变形的发生机理论证了坝顶加固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后介绍了土石坝离心模型动力试验的研究成果,通过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坝顶加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通过比较,表明离心模型试验得到的大坝变形分布形态、大坝外形轮廓变化、变形矢量等关键技术特性与墨西哥El Infiernillo土石坝及紫坪铺汶川地震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证实了离心模型试验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顶加固 永久变形 离心机振动台 土石坝 紫坪铺面板堆石坝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初步反演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晟 杨鸽 +1 位作者 周建平 宋彦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测资料反演堆石体静力模型参数得到大坝静应力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台、猴子岩等工程室内试验资料类比得到了堆石体反映振动硬化特性动力模型的初步参数,并结合关门山、察汗乌苏等工程的现场原位试验资料和大坝实测地震加速度的频谱特性进行了调整复核;通过计算输入地震加速度的等效振动周数,利用实测资料对大坝堆石体的永久变形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结论认为:振动硬化动力模型反映了大坝堆石体地震过程中的"震缩"现象,"5·12"汶川地震主震时间较长和坝址近震的铅直向加速度较大,是紫坪铺大坝震后永久变形较大的主要原因,Ⅱ、Ⅲ期混凝土面板的错台由于堆石体永久变形引起的次生破坏。现有土石坝动力分析理论和方法基本可以反映土石坝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紫坪铺 面板堆石坝 永久变形 坝坡稳定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面板坝加速度地震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国斌 刘小生 +3 位作者 赵剑明 刘启旺 杨玉生 杨正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24,共5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地震反应是其设计和运行中参考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数值方法难以准确模拟土石填筑材料的复杂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被应用于高面板坝坝体的加速度地震反应研究。本文通过对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大型振动台三维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地震反应是其设计和运行中参考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数值方法难以准确模拟土石填筑材料的复杂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被应用于高面板坝坝体的加速度地震反应研究。本文通过对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大型振动台三维模型试验,得到不同地震动工况下加速度在坝体中的分布以及加速度放大倍数沿坝高的分布。研究发现,在输入加速度幅值较低时坝体的加速度放大倍数最大值出现在0.8倍坝高左右,放大倍数随着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放大倍数极值出现位置逐渐上移到坝顶。相同高程测点的加速度反应,下游坡面最大,坝体内部加速度小于坝体表面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模型试验 紫坪埔面板坝 地震动输入 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次近距离检验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安全性——兼论面板坝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诚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共3页
紫坪铺高面板坝经受了"5·12"汶川8级地震的检验,结合受震后的某些原型观资料分析,从稳定、变形、渗流3方面而言,大坝都是安全的。这是世界上第1座高面板坝近距离经受了地震烈度约10度的强震考验,为以后在地震影响区水利... 紫坪铺高面板坝经受了"5·12"汶川8级地震的检验,结合受震后的某些原型观资料分析,从稳定、变形、渗流3方面而言,大坝都是安全的。这是世界上第1座高面板坝近距离经受了地震烈度约10度的强震考验,为以后在地震影响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勘测设计选址和坝型选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还结合面板坝的某些抗震稳定分析及其他面板坝受震的情况,论证了面板坝优越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安全性 动力荷载 “5·12”汶川地震 紫坪铺高面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控制标准的高土石坝地震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小龙 迟世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9-525,共7页
基于可靠度分析的设计方法是科学定量地研究和保证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定量考察土石坝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评估地震失效概率,可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以坝顶震陷率作为地震安全控制指标,提出了... 基于可靠度分析的设计方法是科学定量地研究和保证岩土工程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定量考察土石坝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评估地震失效概率,可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以坝顶震陷率作为地震安全控制指标,提出了同时考虑地震和筑坝料参数不确定性的高土石坝地震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地震烈度作为地震危险性的宏观衡量尺度,通过引入地震烈度概率模型,将基于概率烈度的地震动峰值作为地震强度因子,调整规范谱人工地震波的幅值进行动力有限元计算。然后,采用适用于处理小样本和非线性问题的高斯过程响应面法,建立筑坝料参数与坝顶震陷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结合蒙特卡罗法计算高土石坝地震失效概率。最后,以紫坪铺面板堆石坝为例,应用该方法考察了设计基准期内的地震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地震可靠度 高斯过程响应面 紫坪铺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