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裴松之《三国志注》献疑五则 |
张寅潇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诸葛亮北伐败因论析 |
郭雨杨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
3
|
试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 |
朱子彦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4
|
论三国荆州之争——再评诸葛亮 |
薛国中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5
|
南宋的诸葛亮评价与理学内部纷争 |
陈昌云
张迪迪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4 |
2
|
|
6
|
诸葛亮北伐目的新论——以多重战略目的及其实现程度为中心 |
林榕杰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2 |
3
|
|
7
|
《三国演义》中的三位最杰出战略家 |
韩亚光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8
|
从“兴复汉室”到夺取凉州——诸葛亮“北伐”新论 |
李殿元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9
|
论诸葛亮的悲剧 |
杨旺生
陈桃源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0
|
诸葛亮“智绝”形象阐释 |
左安源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1
|
为诸葛亮析疑辩诬 |
沈伯俊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2
|
诸葛亮与天师道 |
岳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3
|
诸葛亮形象三辩 |
沈伯俊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4
|
“空城计”考略 |
褚殷超
|
《安顺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5
|
诸葛亮荆益战略刍议 |
党天正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6
|
诸葛亮北伐的争议及其才能质疑 |
徐志斌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7
|
《后出师表》真伪考释 |
卿三祥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8
|
呈现忠厚木讷儒生本性的鲁肃形象之惑——从鲁肃衬托诸葛亮的创作角度谈当代鲁肃研究 |
贾光峰
|
《阴山学刊》
|
2017 |
1
|
|
19
|
《孙子兵法》与三国英雄——兼论《孙子兵法》兵经地位的确立 |
龚留柱
|
《滨州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0
|
诸葛亮人格特征成因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
舒跃育
|
《阴山学刊》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