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法之法”:论王夫之诗法论的内涵与得失
1
作者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9,共11页
诗法论相当于创作论。相比于情景论,王夫之的诗法论是一个较少被学者关注的论题。王夫之反对律诗创作的定法与成法,称其为“非法之法”。在八股文理论对诗歌创作的深度影响下,他否定制义学造成的“死法”;在格调派占据主导地位之时,否...
诗法论相当于创作论。相比于情景论,王夫之的诗法论是一个较少被学者关注的论题。王夫之反对律诗创作的定法与成法,称其为“非法之法”。在八股文理论对诗歌创作的深度影响下,他否定制义学造成的“死法”;在格调派占据主导地位之时,否定格调派造成的“死律”。王夫之提倡“不法之法”及与之相关的“意脉”说、“一气”说、“一意”说,主张“以古诗作律”。从实践角度而言,王夫之的诗法论有符合诗歌创作规律、突破旧说的一面,也有标准过高、难以践行的一面。从思想基础来看,王夫之诗法论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法
“不法之法”
格调
意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学轨范》学习心得两则
2
作者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则彰显成伣等韩国学者之学术,二则借机将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伣
之调
为调
十八律
四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6,共9页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符采
文质
风骨
丽词雅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法之法”:论王夫之诗法论的内涵与得失
1
作者
张伟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9,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资助项目“船山诗学思想新论”(23ZDB09)。
文摘
诗法论相当于创作论。相比于情景论,王夫之的诗法论是一个较少被学者关注的论题。王夫之反对律诗创作的定法与成法,称其为“非法之法”。在八股文理论对诗歌创作的深度影响下,他否定制义学造成的“死法”;在格调派占据主导地位之时,否定格调派造成的“死律”。王夫之提倡“不法之法”及与之相关的“意脉”说、“一气”说、“一意”说,主张“以古诗作律”。从实践角度而言,王夫之的诗法论有符合诗歌创作规律、突破旧说的一面,也有标准过高、难以践行的一面。从思想基础来看,王夫之诗法论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
王夫之
诗法
“不法之法”
格调
意脉
Keywords
Wang Fu
zhi
poetics theory
"Bu Fa
zhi
Fa"
Ge
diao
Yi Ma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学轨范》学习心得两则
2
作者
刘勇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摘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则彰显成伣等韩国学者之学术,二则借机将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
关键词
成伣
之调
为调
十八律
四清声
Keywords
Cheng Qian(1439-1504)
zhi diao
Wei
diao
eighteen Lü
four Qing Sheng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爽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6,共9页
文摘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符采
文质
风骨
丽词雅义
Keywords
Wen Xin
diao
Long
Fu-Cai
Wen-
zhi
Feng-Gu
Li-ci Ya-y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法之法”:论王夫之诗法论的内涵与得失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乐学轨范》学习心得两则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文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