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Zhang-Hou损伤计算模型的不同强度混凝土裂缝贯通与损伤演化规律 |
张田
侯正猛
张盛友
方琰藜
陈前均
李晓琴
孙伟
|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基于时间硬化理论的蠕变损伤计算模型 |
毛雪平
刘宗德
杨昆
安江英
蒲泽林
|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3
|
炉管蠕变损伤的随机计算模型 |
周昌玉
涂善东
|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
1999 |
5
|
|
|
4
|
基于DeepLabV3+模型的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智能识别与分割 |
秦豪杰
刘媛媛
付恩浩
刘雅雯
田志岭
董贺文
刘太昂
邹冬华
程亦斌
刘宁国
|
《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基于胸部CT图像和临床特征构建预测COVID-19并发心肌损伤的分类模型及其效能对比 |
王荣华
王司琪
余卓
李瑞
武志峰
郭东强
|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6
|
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构建及响应分析 |
蔡岳
张基进
田仲初
闫玉林
王祺顺
|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轴承接触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
张珂
李青松
胡凌宽
黄志韬
|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盾构管片受力分析 |
李宇杰
何平
秦东平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
9
|
基于能量损失的混凝土损伤模型 |
王中强
余志武
|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
2004 |
66
|
|
|
10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前阶段损伤程度模型分析 |
王新玲
张龙
白晓康
钱辉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11
|
应力波衰减基础上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 |
杨军
金乾坤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8
|
|
|
12
|
水力压裂的连续损伤模型初探 |
刘建军
杜广林
薛强
|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
13
|
单轴压缩荷载下煤岩的弹脆性损伤本构模型 |
代高飞
尹光志
皮文丽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14
|
高拱坝地震损伤破坏的并行计算研究 |
钟红
林皋
|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15
|
定量计算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模型研究 |
郭建春
薛仁江
邓燕
范炜婷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6
|
预应力筋/索非线性疲劳-松弛应力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曾滨
徐曼
许庆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7
|
蠕变损伤的概率计算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周昌玉
涂善东
|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
18
|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在软基上船闸设计中的应用 |
苏超
刘崇巍
邓西标
李劲松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9
|
冻融损伤RC梁柱承载与变形能力时变评估模型 |
张明月
姚烨
张子俊
|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20
|
基于区间长度等分的疲劳损伤寿命预测模型 |
翟银秀
叶南海
蔡鹏
闫彩伟
王利
|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