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Zhang-Hou损伤计算模型的不同强度混凝土裂缝贯通与损伤演化规律
1
作者 张田 侯正猛 +4 位作者 张盛友 方琰藜 陈前均 李晓琴 孙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混凝土裂缝演化规律的研究一直具有挑战性。为分析不同强度混凝土裂缝贯通与损伤演化的内在规律,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CDP)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Sidoroff损伤理论,建立Zhang-Hou损伤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定... 混凝土裂缝演化规律的研究一直具有挑战性。为分析不同强度混凝土裂缝贯通与损伤演化的内在规律,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CDP)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Sidoroff损伤理论,建立Zhang-Hou损伤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定量描述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损伤行为,有利于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扩展及其损伤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损伤演化规律基本一致,并且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发现了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损伤交叉点,对应的损伤分别为0.57和0.62。损伤交叉点是损伤演化曲线从快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的一个临界点。不同强度混凝土在损伤交叉点前后的损伤演化规律一致。在交叉点前,强度越高,对应的损伤越小;交叉点之后则呈现相反的情况。基于以上发现,根据突变性判据的内涵,将发现的损伤交叉点作为混凝土出现裂缝区域性贯通的临界判据,对应的损伤被解释为量化混凝土裂缝区域性贯通的损伤阈值。进一步地,利用已验证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加载位移下RC构件的损伤状态和裂缝贯通区域进行系统分析,验证损伤阈值的合理性。所得结论可为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混凝土损伤分析和裂缝模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hou损伤计算模型 压缩损伤 拉伸损伤 裂缝贯通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分析流变断裂过程的损伤力学计算模型(英文)
2
作者 周筑宝 卢楚芬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80-86,共7页
本文介绍了连续损伤力学的理论框架及基本方程组,并给出了一种求解上述基本方程组的计算模型。将此计算模型用于流变断裂过程分析,可较准确地预估具有流变性能构件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损伤力学 流变 断裂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构建及响应分析
3
作者 蔡岳 张基进 +2 位作者 田仲初 闫玉林 王祺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目前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悬浇拱)扣锚索索力计算中施工期适用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该算法通过ANSYS软件二次开发编制循环计算程序,基于多尺度建模理念,对于悬浇拱易损位置,采用梁-壳-实体... 针对目前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悬浇拱)扣锚索索力计算中施工期适用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该算法通过ANSYS软件二次开发编制循环计算程序,基于多尺度建模理念,对于悬浇拱易损位置,采用梁-壳-实体单元组合方式建模,进而通过判断不同施工阶段结构损伤状态计算相应索力控制值,并与传统梁单元模型算法索力及结构响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较于梁单元模型算法计算的索初张力减小,施工期多数索的最大索力变化幅度均稳定在±5%内,大部分索的最大索力降低,索规格总体而言有所减小,安全系数均满足大于规范2.0的要求;本文方法相较于梁单元模型算法计算的拱圈施工期线形下挠较为明显,可适当设置预拱度进行调整,拱圈拉应力最大增大了1 MPa,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符合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悬浇拱 索力 循环嵌套 多尺度模型 结构损伤 结构响应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盾构管片受力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宇杰 何平 秦东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盾构管片内拱顶K拼装块部分区域的损伤因子超过了损伤临界值,这些部位将产生明显可见的裂缝;盾构管片拱顶与拱底内侧的受拉区域均产生了塑性变形,拱顶K拼装块的塑性区深度达到截面宽度的55%;盾构管片最大内力组合在两侧拱腰管片的接头处;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可以更好地反应管片接头对内力的影响和管片混凝土材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模型中盾构管片接头处接触单元的设置消除了其他模型中接头刚度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盾构管片抗压刚度及抗弯刚度均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盾构管片 管片受力 混凝土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 惯用法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前阶段损伤程度模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新玲 张龙 +1 位作者 白晓康 钱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8,共8页
由于作用使既有结构产生的损伤,直接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案,结构损伤程度的适用计算方法即成为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损伤机理,将其开始承受荷载至结构破坏定义为三大阶段:框架完好至截面出现裂缝为微损伤、截面... 由于作用使既有结构产生的损伤,直接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案,结构损伤程度的适用计算方法即成为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损伤机理,将其开始承受荷载至结构破坏定义为三大阶段:框架完好至截面出现裂缝为微损伤、截面开裂至框架一个截面屈服为轻中度损伤(若裂缝宽度不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最大裂缝宽度可为轻度损伤、至屈服为中度损伤)、框架屈服至形成机构体系为严重损伤。采用相对刚度作为损伤参数,基于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结果,拟合出相对刚度和相对荷载的关系;对钢筋混凝土单榀框架微损伤至中度损伤阶段(框架一个截面屈服)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微损伤程度和轻中度损伤程度的理论计算模型,与已进行的框架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损伤参数 计算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衰减基础上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军 金乾坤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在TCK损伤模型基础上 ,考虑岩石冲击损伤过程的声波测试衰减规律 ,构造新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将该模型装进LS DYNA3D动态有限元程序 ,通过岩石冲击损伤实验验证该程序的计算结果 。
关键词 岩石爆破 损伤模型 衰减系数 数值计算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地震损伤破坏的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钟红 林皋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高拱坝在强震中的损伤破坏对其抗震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与之对应的大规模数值模拟需要高效、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支持,传统的串行计算难以满足,大规模并行计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宏观均质假定基础上考虑混凝土细观不均匀... 高拱坝在强震中的损伤破坏对其抗震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与之对应的大规模数值模拟需要高效、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支持,传统的串行计算难以满足,大规模并行计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宏观均质假定基础上考虑混凝土细观不均匀性的拱坝地震损伤破坏模型,在消息传递并行环境下,基于主从编程模式和区域分解法,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并行计算程序。该程序在4节点微机集群上运行,实现了对某在建拱坝地震损伤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规模超过百万自由度,获得的破坏形态与模型动力破坏试验符合良好。该程序可再现拱坝的损伤破坏过程,在拱坝的抗震分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地震 损伤破坏 并行计算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计算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建春 薛仁江 +1 位作者 邓燕 范炜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共4页
酸化预处理是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特定地层,预处理酸液类型、酸液浓度、用酸强度及酸化后储层破裂压力降低程度往往依赖于经验,亟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酸化引起的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建立砂岩酸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定... 酸化预处理是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特定地层,预处理酸液类型、酸液浓度、用酸强度及酸化后储层破裂压力降低程度往往依赖于经验,亟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酸化引起的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建立砂岩酸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酸化后破裂压力值。通过现场2口井酸化前后的破裂压力降低值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认为: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于指导现场酸化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研究对于推动深层储层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预处理 破裂压力 损伤模型 岩石力学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筋/索非线性疲劳-松弛应力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曾滨 徐曼 许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预应力筋/索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应力松弛放大和加速的现象,根据疲劳-松弛应力曲线的发展特征,提出考虑服役荷载影响的非线性损伤因子函数,结合黏弹性本构下固体三参数模型静态松弛应力的解析解,建立动态荷载影响下的非线性疲劳-松弛... 针对预应力筋/索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应力松弛放大和加速的现象,根据疲劳-松弛应力曲线的发展特征,提出考虑服役荷载影响的非线性损伤因子函数,结合黏弹性本构下固体三参数模型静态松弛应力的解析解,建立动态荷载影响下的非线性疲劳-松弛应力理论模型,进行基于理论模型的疲劳荷载加载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疲劳-松弛应力模型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并开展1860级高强钢丝疲劳-松弛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疲劳-松弛应力理论模型与试验实测的松弛应力曲线一致性较好,加载波形和加载幅值对应力松弛率的影响较小,而加载频率对应力松弛率的影响较大,疲劳-应力松弛的工程化计算方法可包络试验测试结果,且表达式与参数较简洁,便于工程应用。为预应力结构服役性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筋/索 非线性损伤因子 疲劳松弛理论模型 长期损失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变损伤的概率计算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昌玉 涂善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9-31,共3页
由于材料性质数据和损伤模型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 ,计算的损伤结果也产生不确定性 ,概率方法可以定量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确定性模型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新的蠕变损伤概率计算模型 ,并对影响高温构件蠕变损伤各参数进行了参数敏... 由于材料性质数据和损伤模型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 ,计算的损伤结果也产生不确定性 ,概率方法可以定量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确定性模型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新的蠕变损伤概率计算模型 ,并对影响高温构件蠕变损伤各参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损伤 参数敏感性 炉管 概率计算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软基上船闸闸室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超 吴东伟 李劲松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97,共6页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化,以某软基上的船闸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弹塑性模型得出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可为设计人员配筋设计提...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化,以某软基上的船闸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弹塑性模型得出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可为设计人员配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慧 武璞 +6 位作者 李敏 张恩户 侯建平 胡勃欣 杜维波 葛秋萍 王斌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总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方法,对脑缺血不同造模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1—2015.3)、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1~2009.... 目的总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方法,对脑缺血不同造模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1—2015.3)、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1~2009.9)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1~2015.3),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选择五因素三指标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再评价,分析影响模型成功的因素及效应指标。结果所选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容积增长率、脑组织含水量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2.40%、21.72%和4.45%,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线拴法复制脑缺血模型是可行的。结论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为目前公认的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缺血性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计算机检索 线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在软基上船闸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超 刘崇巍 +1 位作者 邓西标 李劲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3-567,共5页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以某软基上的船闸闸首为基本计算结构,建立了闸首-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同一工况下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求出了配筋模型中钢筋的拉应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公式对配筋效果进行了检验...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以某软基上的船闸闸首为基本计算结构,建立了闸首-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同一工况下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求出了配筋模型中钢筋的拉应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公式对配筋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配筋设计符合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软基 有限元计算 钢筋应力 配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正交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晓荣 林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年第4期39-43,共5页
基于混凝土规范推荐的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结合损伤力学,推导了损伤演化方程。结合混凝土材料的五参数破坏准则,采用等效单轴方法可将单轴损伤演化方程推广为三维情况,建立计算模型,最后,采用APDL语言实现了程序化。通过对多种条件下... 基于混凝土规范推荐的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结合损伤力学,推导了损伤演化方程。结合混凝土材料的五参数破坏准则,采用等效单轴方法可将单轴损伤演化方程推广为三维情况,建立计算模型,最后,采用APDL语言实现了程序化。通过对多种条件下混凝土试块的数值计算,得到了与试验比较一致的结果。对溪洛渡高拱坝进行计算的结果很合理。由于模型所需的计算参数少,同时又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程度,因此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混凝土应力 损伤模型 应变关系 损伤演化方程 混凝土材料 APDL语言 混凝土试块 关系曲线 应力应变 损伤力学 破坏准则 计算模型 数值计算 试验比较 计算参数 损伤程度 工程应用 单轴 程序化 高拱坝 溪洛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损伤断裂模型在水平井增产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金生吉 沈新普 于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8-465,共8页
目的讨论一种塑性损伤模型,提出利用三维有限元解决水力学耦合问题的方法.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连续损伤断裂全局模型和子模型,对油田区块岩体内部裂纹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岩体材料参数和注液压力... 目的讨论一种塑性损伤模型,提出利用三维有限元解决水力学耦合问题的方法.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连续损伤断裂全局模型和子模型,对油田区块岩体内部裂纹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岩体材料参数和注液压力的设定,直接影响区块岩体模型的有效裂缝带的尺寸,进而影响对增产措施的有效性的判定.按照损伤变量数值不小于5%的原则来定义裂纹的有效长度,其合理性需要通过实际注液增产工程来进一步验证.结论通过连续损伤模型预测的裂缝扩展可以评价致密砂地水平井的增产措施;岩体渗透性分布情况、注液压力、有效裂缝长度和裂缝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增产评估 水平井 孔隙压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寿命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伟良 余一凡 柏玉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命预测,分析了设计参数和初始损伤对梁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梁满足100 a使用寿命的临界服役条件.结果表明,锈蚀和疲劳作用会严重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仅含4%锈蚀率和15%疲劳损伤梁的长期性能难以满足服役要求.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和钢筋截面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长期性能,增大梁的截面宽度只能改善初始损伤小的梁的长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 刚度计算模型 寿命预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谱的电池包疲劳试验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上官文斌 岳炼 +1 位作者 吕辉 周孚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在电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电池包会不断受到来自路面的持续性冲击力,造成电池包的疲劳损坏,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以及整车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电动汽... 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在电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电池包会不断受到来自路面的持续性冲击力,造成电池包的疲劳损坏,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以及整车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电动汽车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池包随机振动试验方法与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先对振动台、工装夹具和电池包进行扫频分析,得到振动台台面、夹具空载端板、电池包与工装夹具连接端板处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数值与输入扫频加速度值保持一致,验证振动信号的有效传递,确保输入的振动信号能够准确传递至电池包,然后开展电池包随机振动试验。并对电池包进行了电芯性能检测、气密性检查、绝缘电阻检查和共振频率检查,得出电池包的损伤部位。研究了电池包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对电池箱、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内各连接方式进行了精细化建模。基于精细化模型,进行了电池包频响特性的计算。基于计算得到的频响特性和实车路谱采集试验得到电池包随机振动载荷谱曲线,采用Goodman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并结合电池包材料S-N曲线,对电池包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损伤分析。试验得到的电池包结构损伤部位与分析得到的失效部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包 随机振动试验 精细化模型 疲劳损伤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损伤RC梁柱承载与变形能力时变评估模型
18
作者 张明月 姚烨 张子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7-156,162,共11页
为评估严寒地区在役RC框架结构的时变化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该文首先利用最冷月平均气温θ为指标建立实际环境下的年均冻融循环次数F_(act)计算式;进而考虑室内外损伤比例系数S、饱含水时间比例系数k,将F_(act)等效换算为基于“快冻法... 为评估严寒地区在役RC框架结构的时变化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该文首先利用最冷月平均气温θ为指标建立实际环境下的年均冻融循环次数F_(act)计算式;进而考虑室内外损伤比例系数S、饱含水时间比例系数k,将F_(act)等效换算为基于“快冻法”的实验室冻融循环次数F_(Q)。同时,以抗压强度为冻损指标,建立可将F_(Q)换算为基于“人工气候”的实验室冻融循环次数F的等效冻融循环次数计算模型。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弯曲破坏未冻融RC梁柱特征状态承载力与变形能力计算式,进而提出可考虑F、f_(c)、n影响的冻融损伤RC框架梁柱特征状态承载力与变形能力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冻融损伤RC框架梁柱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时变评估模型。研究可为严寒地区在役RC框架结构的冻融劣化时变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评估模型 冻融损伤 RC框架梁柱 等效冻融循环次数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选取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琼与 桑登峰 +1 位作者 娄学谦 邹学韬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50,共7页
针对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CDP模型(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参数选取问题,结合袁迎曙的试验结果,对CDP模型的黏性系数、剪胀角以及计算方法的选取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黏性系数取0.001时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2)剪胀角取36... 针对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CDP模型(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参数选取问题,结合袁迎曙的试验结果,对CDP模型的黏性系数、剪胀角以及计算方法的选取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黏性系数取0.001时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2)剪胀角取36°左右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为吻合;3)对于CDP模型的钢筋混凝土,不适合采用Risk法(弧长法)进行计算,而应采用“Static,General”法(一般静力学法)。参数建议值的计算结果较好地反应出钢筋混凝土梁损伤开裂破坏的过程,可为港口码头等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黏性系数 剪胀角 计算方法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冬梅 戈新生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4-38,共5页
建立一种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分析 ;以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为基础 ,应用J .Lamaitre的“应变等效性”假说 ,和“利帕托夫强度”理论作为破坏准则 ,对混凝土材料的Pfeiffer和Bazant试件在直剪和压剪载荷... 建立一种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分析 ;以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为基础 ,应用J .Lamaitre的“应变等效性”假说 ,和“利帕托夫强度”理论作为破坏准则 ,对混凝土材料的Pfeiffer和Bazant试件在直剪和压剪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与S .E .Swartz和N .M .Taha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二者较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模型 数值计算 损伤变量 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