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动载下加载压力与间隙尺寸对间隙射流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康怀浦 邓秋阳 +3 位作者 任国武 孙占峰 陈永涛 汤铁钢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3,共12页
加工与装配的公差导致间隙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存在,强动载下可能产生威胁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间隙射流。为了深入了解间隙射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基于二级轻气炮对带有间隙的金属钨样品开展了超高速冲击加载实验,通过高速分幅照相系... 加工与装配的公差导致间隙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存在,强动载下可能产生威胁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间隙射流。为了深入了解间隙射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基于二级轻气炮对带有间隙的金属钨样品开展了超高速冲击加载实验,通过高速分幅照相系统记录了间隙射流的形成及演化过程。采用ANSYS Autodyn软件建立了预测间隙射流形成的数值模型,并基于代表性实验获取的射流形态及头部速度历史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适用性。通过调整数值模型中的飞片速度、间隙宽度和间隙半角,分别研究了这三者对间隙射流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定常射流模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预测间隙射流头部速度和质量的经验模型。研究表明,基于欧拉方法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强动载下间隙射流的形成。加载压力是控制射流头部速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加载压力的提高,射流头部速度和质量也相应增大。间隙宽度和间隙半角对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较小,但间隙射流质量随间隙宽度和间隙半角的增大呈线性增大。由于间隙闭合速度的估算存在较大误差,定常射流模型未能准确预测间隙射流的形成,而所提出的经验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高速射流 加载压力 间隙宽度 间隙半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焊接过程板件动态变化测试实验教学研究
2
作者 王鹏飞 吴赵骁 +2 位作者 米彦 侯世英 周言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194,共8页
该文设计了一个铜板与铝合金板电磁脉冲焊接过程板件动态变化测试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通过采集分析放电电压、放电电流、碰撞速度和角度,实现焊接效果非破坏性评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放电电流波形,掌握欠阻尼放电特性及... 该文设计了一个铜板与铝合金板电磁脉冲焊接过程板件动态变化测试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通过采集分析放电电压、放电电流、碰撞速度和角度,实现焊接效果非破坏性评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放电电流波形,掌握欠阻尼放电特性及影响因素;计算碰撞前端点的速度和角度,揭示碰撞参数变化规律;结合焊接窗口,构建放电参数、碰撞参数与焊接效果的对应关系。该方案可强化学生对串联RLC二阶电路、非破坏性评估方法的理解,体现“两性一度”课程理念。实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推广价值,可提升学生对电磁脉冲焊接技术的认知,增强学科交叉思维与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磁脉冲焊接 碰撞速度 碰撞角度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
3
作者 梁也 江霞 +2 位作者 章伟 王红玲 赖方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5-189,共5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免与目标船舶碰撞的偏航角和停船距离2个表征值,实时捕捉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碰撞风险表征值为依据,利用昆兹概率模型估算主船舶在特定航迹上与目标船舶碰撞概率,量化船间效应风险。并基于事件树和碰撞后续事件进行各事件发生概率、伤亡人数期望值、风险值及总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完成船舶碰撞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碰撞风险评估,使评估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002;通过对比实验凸显,该算法的可行性更优越,可为海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船舶 偏航角 停船距离 昆兹概率模型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层厚度对410S/Q345R爆炸焊接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缪广红 陈龙 +5 位作者 刘波 董继蕾 朱志强 魏正梅 吴伟达 周大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6,共7页
目的研究炸药层厚度对复合板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方法将ANSYSY/LS-DYNA软件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方法(SPH-FEM)相结合,对不同炸药层厚度(15、25、35 mm)的爆炸焊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厚度为2 mm的410S为复板、厚度为20 mm... 目的研究炸药层厚度对复合板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方法将ANSYSY/LS-DYNA软件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方法(SPH-FEM)相结合,对不同炸药层厚度(15、25、35 mm)的爆炸焊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厚度为2 mm的410S为复板、厚度为20 mm的Q345R为基板,根据材料相应的静态参数,计算焊接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并以此建立焊接窗口,对试验模型的速度、位移、压力、碰撞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炸药层厚度为15、25、35 mm时,复板的碰撞速度分别为493、579、595 m/s,均落在焊接窗口内,随着炸药层厚度的增加,复板的碰撞速度和碰撞压力也在增加,复板的竖向位移大于其间隙0.6 cm。当炸药层厚度为15、25、35 mm时,基复板结合处(特征单元A、B)实际测量的碰撞角分别为13.10°、15.71°和15.92°,理论碰撞角分别为12.87°、15.12°和15.54°,误差幅度为1.79%~3.90%。结论增加炸药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增加基复板的碰撞速度和碰撞压力,复板的竖向位移均大于其间隙0.6 cm,碰撞速度v_(p)(493、579、595 m/s)均落在焊接窗口380~600 m/s内,表明复合板焊接质量良好,并且碰撞角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理论计算公式v_(p)=2_(v)csin(β/2)(v_(c)为炸药爆速,β为碰撞角)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数值模拟 炸药层厚度 碰撞速度 碰撞压力 碰撞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大液滴在不同润湿性壁面碰撞聚结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雷 张金明 +2 位作者 蒋明虎 赵立新 关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8,共6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滴碰撞的控制和利用对于涂覆、喷涂、沉积等工艺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分析不等大液滴在不同湿润性壁面碰撞聚结的过程,制备了体积比为12的不等大液滴,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开展了不同润湿性基板上小液滴撞击大液滴的碰撞...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滴碰撞的控制和利用对于涂覆、喷涂、沉积等工艺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分析不等大液滴在不同湿润性壁面碰撞聚结的过程,制备了体积比为12的不等大液滴,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开展了不同润湿性基板上小液滴撞击大液滴的碰撞实验,对液滴碰撞聚结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韦伯数为8.07≤We≤40.38与基板接触角α=100°、120°、145°、160°的实验范围内,液滴出现反弹聚结和接触聚结两种现象。双液滴碰撞聚结后,液滴的最大铺展直径与韦伯数呈正相关,与基板接触角呈负相关。最大射流高度随韦伯数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接触角增加而增加。实验范围中,双液滴碰撞聚结过程中最大铺展直径为d_(p,max)=8.41 mm,最大射流高度h_(s,max)=6.9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碰撞 不等大液滴 聚结 接触角 韦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粒体填充FRP缠绕管桥梁防撞装置冲击吸能特性及构造参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海 赵帅 +2 位作者 庄勇 祝露 曹鹏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8,共7页
针对传统被动防撞装置可能存在的体积大、造价高、维护困难以及对撞击力的削减效果有限等缺陷,提出一种新型防撞装置,该装置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缠绕管内部密填低密度耗能散粒体,并将多个防撞节段拼接成整体,环绕桥墩以抵御船舶撞... 针对传统被动防撞装置可能存在的体积大、造价高、维护困难以及对撞击力的削减效果有限等缺陷,提出一种新型防撞装置,该装置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缠绕管内部密填低密度耗能散粒体,并将多个防撞节段拼接成整体,环绕桥墩以抵御船舶撞击。为了解该新型防撞装置的防撞性能并选取合适的构造参数,分别对纤维缠绕角度±45°、±75°的新型防撞装置局部试件进行冲击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并对缠绕角度与缠绕管壁厚进行防撞性能构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缠绕角度为±75°的新型防撞装置相比于缠绕角度±45°的新型防撞装置在冲击作用下更易发生剪切破坏,比选得到壁厚为4 mm、缠绕角度为±45°的新型防撞装置在6.0 m冲击高度下的冲击力峰值削减率达到55.82%,防撞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防撞装置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缠绕管 缠绕角度 壁厚 冲击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弯曲河段大偏角船桥碰撞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霄阳 范存斌 +2 位作者 王英森 唐亮 余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7-2946,共10页
为研究船舶在大角度和高流速下与大跨度斜拉桥发生的碰撞响应,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对船桥碰撞中最大撞击力计算方法和撞击方式,对内河航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角度和方式进行分析,并以重庆外环江津长江大桥作为依托工程,采用附加质量法... 为研究船舶在大角度和高流速下与大跨度斜拉桥发生的碰撞响应,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对船桥碰撞中最大撞击力计算方法和撞击方式,对内河航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角度和方式进行分析,并以重庆外环江津长江大桥作为依托工程,采用附加质量法建立了7 000 t级散货船和等比例斜拉桥模型,计算了船舶在四种通航水位下的正撞、侧撞和漂撞的最大撞击力,比较各规范的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各规范更适用于船舶撞击桥塔,撞击点位于桥梁承台时最大撞击力将远高于规范计算值;在船舶与桥梁正面碰撞中,《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AASHTO)计算值与模拟值吻合程度高;在侧撞中,尤其在撞击角度为10°~25°时,建议采用《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船舶漂撞桥塔产生的撞击力大约为正向撞击的1/4,该情况可采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多角度船桥碰撞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高变幅水位下船桥碰撞安全风险评估和桥梁抗撞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三峡库区 撞击力 碰撞角度 大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过渡层对钛/铝爆炸焊接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缪广红 陈龙 +4 位作者 周大鹏 刘自伟 朱志强 张旭 楚翔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0,共6页
目的研究中间过渡层对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结合SPH方法分别对TA2/5083Al和TA2/1060Al/5083Al爆炸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复板的碰撞速度、竖向位移、碰撞压力、碰撞角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有过渡层... 目的研究中间过渡层对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结合SPH方法分别对TA2/5083Al和TA2/1060Al/5083Al爆炸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复板的碰撞速度、竖向位移、碰撞压力、碰撞角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有过渡层复合板上,特征单元A、B、C的碰撞速度分别为431、440、451m/s,在无过渡层复合板上,特征单元A、B、C的碰撞速度分别为541、552、563m/s;在相同特征单元下,有过渡层的最大碰撞压力为5.1GPa,无过渡层的碰撞压力为6.8GPa。添加过渡层后,碰撞速度、碰撞压力更小。碰撞点处特征单元数值模拟出的碰撞角分别为11.10°、14.40°,对应的理论计算碰撞角分别为11.30°、14.21°,误差幅度在1.32%~1.80%。结论在基复板之间添加过渡层铝,可以使复板产生多次碰撞进而划分总动能,从而达到减小动能的目的;可有效减小基复板的碰撞速度和碰撞压力,使基复板结合得更加牢固和平稳,使爆炸焊接质量更好,且碰撞角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理论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数值模拟 过渡层 钛/铝复合板 碰撞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
9
作者 韩志强 李立刚 +2 位作者 贺则昊 宗律 戴永寿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0-87,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障碍物运动状态多变导致无人船避碰难以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平滑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首先,在传统碰撞危险度模型中增加最近会遇距离和最近会遇点舷角作为评价因素,使无人船的碰... 针对复杂环境中障碍物运动状态多变导致无人船避碰难以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平滑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首先,在传统碰撞危险度模型中增加最近会遇距离和最近会遇点舷角作为评价因素,使无人船的碰撞危险度评价更为合理;其次,设计了基于动态窗口法的局部引导方法,将动态窗口法搜索的无人船可达位置作为局部引导点,增加了引导奖励来增大靠近引导点的动作奖励,使DDPG算法在训练中获得更准确的更新方向;最后,开展了在多种障碍物环境中的无人船避碰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DDPG算法,本文方法规划的路径更合理、平滑、风险更低,同时收敛速度提高了约37.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碰撞危险度 最近会遇点舷角 局部引导方法 DD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度对斜交桥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卢明奇 杨庆山 李英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为满足交通工程中线路运行的需要,桥梁斜交有时不可避免.相对于正交桥而言,斜交桥在地震作用下有扭转破坏的趋势.斜度作为斜交桥的主要特征参量,其对斜交桥在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的影响作用,目前研究还存在彼此不同的看法.为此,以一实际... 为满足交通工程中线路运行的需要,桥梁斜交有时不可避免.相对于正交桥而言,斜交桥在地震作用下有扭转破坏的趋势.斜度作为斜交桥的主要特征参量,其对斜交桥在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的影响作用,目前研究还存在彼此不同的看法.为此,以一实际工程为原型,建立了不同斜度的桥梁分析模型,利用模态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不同斜度的斜交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斜度增大,斜交桥的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之比线性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减弱,同时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扭矩作用也将增大.对于上部结构平面内的扭转位移,若梁体端部与桥台之间的伸缩缝宽度足够大,梁体与桥台不发生接触碰撞,增大桥梁的斜度并不能引起上部结构的扭转位移;若梁体与桥台发生接触碰撞,斜度增大,上部结构的扭转位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桥 斜度 扭转 相对位移 碰撞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刀盘出碴槽结构对出碴效率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毅敏 杨妹 +2 位作者 吴遁 林赉贶 暨智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1-1567,共7页
为了研究刀盘出碴槽结构参数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出碴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某供水隧道工程为背景,考虑掘进过程中岩碴产生、下落以及与滚刀碰撞等因素,建立TBM刀盘(含滚刀)出碴过程数值计算模型,探究出碴槽长宽比、开口角度对刀盘... 为了研究刀盘出碴槽结构参数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出碴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某供水隧道工程为背景,考虑掘进过程中岩碴产生、下落以及与滚刀碰撞等因素,建立TBM刀盘(含滚刀)出碴过程数值计算模型,探究出碴槽长宽比、开口角度对刀盘出碴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排碴过程中,岩碴颗粒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稳;TBM刀盘开口面积一定时,随着出碴槽长宽比增大,排碴量加速下降43%;随着出碴槽开口角度的增大,排碴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开口角度为35°时,出碴效率最高。设计出碴槽时,在控制开口宽度尽量大的前提下,开口角度优化范围为20°~35°。设计的针对该供水工程的TBM刀盘开口,经过两年多的工程掘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盘 出碴槽 碰撞因素 颗粒离散元 出碴特性 长宽比 开口角度 开口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扬矿泵不同导叶流道中粗颗粒运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荣昌 余淑琦 +2 位作者 符瑜 姚妮均 夏建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63-2971,共9页
为提高管道水力输送安全性,设计导叶进口安放角和叶片数不同的模型泵,建立管道输送试验系统,采用粒径为3mm的石英砂在输送颗粒体积分数为5%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模型泵,分析导叶设计参数对颗粒过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叶进口安放角为25&... 为提高管道水力输送安全性,设计导叶进口安放角和叶片数不同的模型泵,建立管道输送试验系统,采用粒径为3mm的石英砂在输送颗粒体积分数为5%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模型泵,分析导叶设计参数对颗粒过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叶进口安放角为25°、叶片数为5的模型泵最优;颗粒在该模型泵中运动,在导叶进口区域,颗粒主要从导叶背面进入,而且颗粒冲击导叶背面的现象不明显;在出口部位,颗粒主要靠近流道中部流出导叶,这样减少了对导叶出口叶片的碰撞;颗粒在此泵中运动的时间较少,不集中在泵中1个部位发生碰撞,对泵的磨损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安放角 叶片数 运动轨迹 碰撞 过导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A^1∑_u^+,v=8~b^3∏_(0u),v=14)-Na体系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健 倪艳清 +2 位作者 曲健 李永庆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孙等计算了其积分干涉角,但是对微分干涉角没有过多的计算.本文作为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长程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单叁混合态的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碰撞的微分干涉角,并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传能 碰撞诱导量子干涉 干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粒跃移击溅函数的高速数字摄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大伟 王元 +1 位作者 杨斌 张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128,共4页
采用高速CMOS数字相机拍摄的方法记录沙粒与床面的碰撞过程,通过分段图像叠加的算法对获得的实验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沙粒运动时序位置,并计算其入射以及反射的速度和角度.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跃移沙粒与沙床碰撞过程中的控制参数——碰撞... 采用高速CMOS数字相机拍摄的方法记录沙粒与床面的碰撞过程,通过分段图像叠加的算法对获得的实验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沙粒运动时序位置,并计算其入射以及反射的速度和角度.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跃移沙粒与沙床碰撞过程中的控制参数——碰撞平面角、速度和能量恢复系数的分布,都近似满足正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沙粒与沙床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超过总能量的一半,且由于碰撞平面角大于0°的比例达到70%,即使沙粒在碰撞过程中能量有所损失,沙粒与沙床碰撞后垂直分速度增加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使得沙粒在与气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为沙粒的持续跃移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粒跃移 高速数字相机 击溅函数 碰撞平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WEDM机床运动分析及其在NC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洪军 任艳芳 +2 位作者 刘正埙 汪炜 安鲁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1-375,共5页
数控仿真可以检验NC代码的正确性,防止干涉和碰撞的发生,在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加工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四轴联动WEDM数控机床的运动分析,推导出了在直导线异型面的WEDM加工中,电极丝的最大倾角、上丝嘴和工作台的最大行程均... 数控仿真可以检验NC代码的正确性,防止干涉和碰撞的发生,在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加工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四轴联动WEDM数控机床的运动分析,推导出了在直导线异型面的WEDM加工中,电极丝的最大倾角、上丝嘴和工作台的最大行程均发生在上下轮廓中对应直线段的端点处这一结论。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迭代算法,能通过NC代码直接求取异型面加工中电极丝的最大倾角、工作台和上丝嘴的最大行程。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WEDM数控代码的仿真校验中,能有效地防止运动碰撞并保证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数控仿真 电极丝最大倾角 行程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碰撞概率的显式表达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显宗 陈磊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31,共10页
在圆轨道情况下推导了空间目标碰撞概率的显式表达式,将碰撞概率表示为空间目标交会几何条件(过交线高度差、过交线时间差、轨道夹角等)和RSW坐标系误差方差的显式函数。根据显式表达式对碰撞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过交线高... 在圆轨道情况下推导了空间目标碰撞概率的显式表达式,将碰撞概率表示为空间目标交会几何条件(过交线高度差、过交线时间差、轨道夹角等)和RSW坐标系误差方差的显式函数。根据显式表达式对碰撞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过交线高度差、过交线时间差、轨道夹角、位置预报误差、等效半径等因素对碰撞概率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碰撞概率 显式表达式 高度差 时间差 轨道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舌空中左右碰撞的水力特性及其作用下的河床基岩冲刷平衡深度估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建 李玉柱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应用紊动射流理论和水流动量方程 ,提出了水舌空中左右碰撞时合水舌的碰撞流速矢量、碰撞消能效率的计算公式。分析和比较了水舌空中左右碰撞与上下碰撞方式下合水舌的碰撞角 ,碰撞消能效率和其空中扩散方面的差异 ,提出了水舌空中左右... 应用紊动射流理论和水流动量方程 ,提出了水舌空中左右碰撞时合水舌的碰撞流速矢量、碰撞消能效率的计算公式。分析和比较了水舌空中左右碰撞与上下碰撞方式下合水舌的碰撞角 ,碰撞消能效率和其空中扩散方面的差异 ,提出了水舌空中左右碰撞作用下河床基岩冲刷平衡深度的一种估算方法。以模型实验资料验证 ,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因此表明 ,对水舌空中碰撞的水力特性分析是正确的 ,河床基岩冲刷平衡深度的估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 水舌 空中左右碰撞 碰撞角 河床基岩冲刷平衡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异型件——打桩机滑块的爆炸焊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卫东 吕早生 +2 位作者 马建军 钟冬望 黄风雷 《爆破器材》 EI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章详细叙述了一个异型件——打桩机滑块的爆炸焊接实验研究过程。尝试了几种复板与基板的安装方法,分析了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供类似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复板 基板 安装角 打桩机 异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WEDM机床运动分析及其在数控验证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洪军 刘正埙 +1 位作者 安鲁陵 汪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5-60,共6页
通过分析四轴联动电火花线切割 (WEDM )数控机床的运动 ,发现在复杂直纹面的WEDM加工中 ,电极丝的最大倾角、上丝架和工作台的最大行程均发生在上下轮廓对应直线段的端点处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大倾角和最大行程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WED... 通过分析四轴联动电火花线切割 (WEDM )数控机床的运动 ,发现在复杂直纹面的WEDM加工中 ,电极丝的最大倾角、上丝架和工作台的最大行程均发生在上下轮廓对应直线段的端点处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大倾角和最大行程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WEDM数控验证中 ,以防止运动碰撞和干涉 .仿真实例证明 ,文中方法可有效保证加工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数控验证 最大倾角 最大行程 运动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冲断带多尺度地球物理解释及其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利 徐旭辉 +2 位作者 方成名 陆建林 廖宗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5-2896,共12页
中西部冲断带形成于两古板块"镶嵌式"拼接成陆后的再冲断.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表明,浅层构造变形具有"横向有序分带、垂向多属性分层、纵向差异分段"特征,深部构造变形表现为分层解耦和差异收缩,造山带与盆地的... 中西部冲断带形成于两古板块"镶嵌式"拼接成陆后的再冲断.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表明,浅层构造变形具有"横向有序分带、垂向多属性分层、纵向差异分段"特征,深部构造变形表现为分层解耦和差异收缩,造山带与盆地的岩石圈在咬合冲断时强-弱层对置.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延时摄影方法,基于"挤压-碰撞"模型正演了冲断带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造山带仰冲盆地并相互拼接,前者冲起折返,后者前陆冲断;盆内滑脱层的存在会产生构造分层,上构造层的变形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且扩展范围受控于滑脱层;上构造层的挤压缩短量比下构造层大,变形扩展更远;下构造层的变形以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为主,其断层倾角由前陆向腹陆逐渐增大,断面由下凹变为上凸,断片由侧向叠置变为垂向叠置;高角度逆断层的变形经历了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解释 构造分层 “挤压一碰撞”模型 模拟实验 高角度逆断层 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