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椒和青花椒主要品质特征指标值的评价 被引量:58
1
作者 余晓琴 郑显义 +1 位作者 阚建全 郭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5-48,共4页
以收集的123份不同产地红花椒和青花椒为试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差分析技术,分析测定红花椒和青花椒的颜色、挥发油、麻味物质3个品质特征指标值,借助DPS数据统计软件评价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地花椒之间的品质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以收集的123份不同产地红花椒和青花椒为试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差分析技术,分析测定红花椒和青花椒的颜色、挥发油、麻味物质3个品质特征指标值,借助DPS数据统计软件评价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地花椒之间的品质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花椒和青花椒的挥发油与麻味物质含量变异系数均较小(均小于5%),这两个品质特征相对比较稳定;青花椒品质优于红花椒,青花椒挥发油含量均值约为红花椒的2.4倍,分别为5.278ml/100g和2.211ml/100g,而麻味物质含量均值约为红花椒的1.6倍,分别为14.797mg/g和9.390mg/g;红花椒、青花椒的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两个特征指标与其颜色四个指标(ΔL、ΔA、ΔB、ΔE)之间无极显著相关性;红花椒挥发油和麻味物质两个指标之间无极显著相关,而青花椒的这两个指标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产地红花椒麻味物质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产地青花椒挥发油和麻味物质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 青花椒 挥发油 麻味物质 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元素的花椒产地溯源和品种聚类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振 李红 +5 位作者 杨勇 谭红军 詹永 贾凤霞 李孝彬 王福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13-219,共7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红花椒(陕西韩城、四川汉源、四川茂汶、甘肃武都)和青花椒(云南昭通、贵州关岭、四川金阳、四川汉源、重庆江津)9大主产地的80个样品中21个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红花椒(陕西韩城、四川汉源、四川茂汶、甘肃武都)和青花椒(云南昭通、贵州关岭、四川金阳、四川汉源、重庆江津)9大主产地的80个样品中21个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PLS-DA)对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无机元素进行综合评价,PCA和PLS-DA将80个花椒聚为9组,PLS-DA分类效果更佳,并能将红花椒和青花椒有效区分,从元素组成角度揭示了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证明多元素分析结合PLS-DA可作为一种花椒品种和产地识别的有效工具,对于产地溯源和品种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 青花椒 元素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品种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椒和青花椒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晓琴 张丽平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采用HPLC法建立了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迪马铂金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检测时间:4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采用HPLC法建立了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迪马铂金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检测时间:4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研究版)提取HPLC图谱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结果显示,红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15批红花椒样品中,除一份样本外,其他14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内在品质相似;青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18批青花椒样品相似度都很低,相似度为0.52~0.67,表明不同产地青花椒内在品质差异性很大。红花椒相比青花椒在保留时间约30 min处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色谱峰,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对该特征差异色谱峰进行鉴定,推断该物质为不饱和五烯酰胺,即羟基-γ-山椒素或2'-羟基-N-异丁基-2,4,8,10,12-十四烷五烯酰胺及其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红花椒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工艺 被引量:12
4
作者 祝瑞雪 高鸿 +2 位作者 赵志峰 闫志农 何学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和铺料密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干燥后的叶绿素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青花椒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和铺料密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干燥后的叶绿素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青花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8℃,微波功率778W,铺料密度2.7kg/m2。此条件下,干燥后的青花椒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值为0.5890mg/g,验证实际值为0.600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微波干燥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椒和青花椒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石雪萍 张卫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112,共5页
研究对两种常见的花椒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提取精油,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产油率分别为6.8%和10%。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红花椒精油中分离出78... 研究对两种常见的花椒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提取精油,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产油率分别为6.8%和10%。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红花椒精油中分离出7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31%;青花椒精油中分离出6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两种花椒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成分含量上也有较大差别。两种精油中,红花椒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柠檬烯22.75%;芳樟醇,21.70%;3,7-二甲基-,3,7-辛三烯(罗勒烯)14.27%。青花椒中的主要成份及含量为:芳樟醇63.33%;D-柠檬烯5.75%;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萜烯醇)3.82%。其中青花椒芳樟醇的含量是红花椒中芳樟醇含量的3倍左右。两种精油中,主要的成分为烯类和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红花椒 精油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源青花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贾利蓉 赵志峰 +1 位作者 雷绍荣 覃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研究汉源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与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汉源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1.07mL/100g,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 研究汉源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与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汉源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1.07mL/100g,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分别为芳樟醇40.15%、柠檬烯18.81%、桧烯14.53%、月桂烯6.18%、β-水芹烯3.43%、4-萜品醇2.77%。研究结果可为汉源青花椒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青花椒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 芳樟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定量检测花椒油中花椒麻味物质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洪伟 罗凯 +2 位作者 黄秀芳 胡江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2-275,278,共5页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对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并比较了三种检测方法的技术指标以及在实际检测中的效果。结果发现三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从技术指标来看,气相色谱...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对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并比较了三种检测方法的技术指标以及在实际检测中的效果。结果发现三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从技术指标来看,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要优于分光光度计法,在实际的样品检测中,前两种方法也要比分光光度计法更加准确,但相比较而言分光光度计法的使用成本要低于前两种检测方法。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在检测不同样品时,三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性也存在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应该从对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际经济性的比较中进行考虑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物质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椒油生产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东 左勇 +2 位作者 袁跃 邹杰 谢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3,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条件对藤椒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化最佳生产工艺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料液比次之,时间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180℃,30min,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大幅提高藤...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条件对藤椒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化最佳生产工艺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料液比次之,时间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180℃,30min,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大幅提高藤椒油的品质。逆流2次可提高提取效率58.9%。通过GC-MS和HPLC分析,不同条件生产的藤椒油在香味和麻味物质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椒油 提取 生产工艺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江津青花椒不同采收时期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晓琴 吴素蕊 +1 位作者 阚建全 陈宗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以重庆江津不同采收时期产的青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花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花椒香气成分,并采用HPLC法对不同采收时期青花椒麻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不同采收时... 以重庆江津不同采收时期产的青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花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花椒香气成分,并采用HPLC法对不同采收时期青花椒麻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不同采收时期青花椒挥发油含量等相关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期江津青花椒香气组成和含量均有变化;β-蒎烯、桧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γ-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α-异松油烯、α-苎酮、β-苎酮、反式水合桧烯、4-松油醇、1-松油醇等主要呈香物质在6月8日左右达到最大值,其中桧烯13.96%,β-月桂烯5.59%、4-松油醇7.34%,而芳樟醇的含量也很高,为53.90%;不同采收时期麻味物质含量变化比挥发油明显,变化为10.25-13.65 mg/g;综合分析江津青花椒香气成分信息及麻味物质含量,认为6月8日左右为重庆江津青花椒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津青花椒 采收时期 香气成分 麻味物质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樗叶花椒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25
10
作者 周江菊 任永权 雷启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1,共5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产自贵州的樗叶花椒叶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并研究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和在模拟体外胃液条件下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率。在鉴定出的52种化合物中,主要成分为α-水芹烯(21.87%)、桉叶...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产自贵州的樗叶花椒叶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并研究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和在模拟体外胃液条件下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率。在鉴定出的52种化合物中,主要成分为α-水芹烯(21.87%)、桉叶醇(13.12%)、(-)-松油烯-4-醇(9.55%)、γ-萜品烯(8.25%)、α-萜品烯(6.50%)、(-)-α-松油醇(6.31%)等;通过测定樗叶花椒叶精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2,2-二苯基-1-苦味肼基(2,2-dipheny 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作用,研究精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樗叶花椒叶精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均有显著的清除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清除亚硝酸根离子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叶花椒 精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与青椒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丽 刘友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比较不同基源花椒药材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花椒和青椒中酰胺类... 比较不同基源花椒药材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花椒和青椒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038%~1.660%和1.997%~2.777%,青椒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花椒。不同产地相同基源的花椒药材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也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遗传背景、生长环境、栽培方式等对花椒药材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影响。故应将酰胺类成分的含量纳入花椒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并分别规定其在花椒和青椒中的含量限度,以更好地控制花椒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青椒 酰胺 Z bungeanum MAXIM Z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青花椒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倩 蒲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7,共5页
实验主要以四川汉源、峨眉、洪雅、金阳和重庆江津五个产地的青花椒为原料,采用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凯氏定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测定方法测定青花椒挥发油、醇溶抽提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蛋白质、矿质元素... 实验主要以四川汉源、峨眉、洪雅、金阳和重庆江津五个产地的青花椒为原料,采用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凯氏定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测定方法测定青花椒挥发油、醇溶抽提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蛋白质、矿质元素以及氨基酸等几个营养特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青花椒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金阳青花椒醇溶提取物和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汉源青花椒挥发油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几个产地,洪雅青花椒蛋白质含量最高;在青花椒中共检出10种必需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钠、锰、铁等;青花椒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汉源青花椒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几个产地,其苦味氨基酸含量也最高,但和金阳产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产地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变对河南野生竹叶椒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利香 王海燕 陈利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7,29,共3页
目的:研究霉变对竹叶椒挥发油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风干和霉变竹叶椒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结果:风干和霉变的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结论:霉变对竹叶椒质量影响巨大。
关键词 竹叶椒 果实 霉变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溪青花椒的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永琴 刘娟 余明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73-74,77,共3页
在介绍蓬溪青花椒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蓬溪青花椒 特征特性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椒油配方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古明亮 尹仁贵 +3 位作者 尹香贵 贺晓林 邓莉 彭利兵 《现代食品》 2016年第15期90-92,共3页
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液氮速冻藤椒代替鲜藤椒的改良配方。结果表明:速冻藤椒在1 a的冻藏期内,均可用于藤椒油生产,新配方保持藤椒油色泽金黄透明、口味清爽、麻香浓郁的特点,藤椒油1个月左右的季节性生产模式可调整为全年均衡生产模式,经... 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液氮速冻藤椒代替鲜藤椒的改良配方。结果表明:速冻藤椒在1 a的冻藏期内,均可用于藤椒油生产,新配方保持藤椒油色泽金黄透明、口味清爽、麻香浓郁的特点,藤椒油1个月左右的季节性生产模式可调整为全年均衡生产模式,经生产企业初步预算配方改良后将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用工成本,降幅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椒油 配方 液氮 速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