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 梁世岳 +5 位作者 刘正群 张敏 郑梓 王雪梅 闫峻 穆淑琴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3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2周龄的京粉6号蛋鸡3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ZBMS组)饲喂使用2%花椒籽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2周龄的京粉6号蛋鸡3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ZBMS组)饲喂使用2%花椒籽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的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ZBMS组第1~14、15~28、1~28 d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软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ZBMS组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ZBMS组第28 d时的蛋黄色泽显著提高(P<0.05);ZBMS组鸡蛋中棕榈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山嵛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肉豆蔻酸、十七碳酸、硬脂酸、反油酸、油酸、二十碳一烯酸、附子酯酸和花生三烯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使用2%花椒籽替代玉米可增强蛋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蛋重,降低软破蛋率,提升蛋黄色泽和蛋黄比率,增加鸡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蛋鸡 血清指标 蛋品质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不同种类花椒籽的营养成分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莉 古雪艳 +11 位作者 韩富军 徐国伟 张康 王磊 郭志廷 李建喜 Hanyurwumutima Egide 刘佳惠 张洺溪 陈海瑜 张景艳 王学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19,共6页
文章旨在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九月青花椒籽、红花椒籽、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色谱法等测定花椒籽中蛋白、挥发油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评价3个不同种类花椒籽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经过品种改良后,无刺嫁接花... 文章旨在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九月青花椒籽、红花椒籽、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色谱法等测定花椒籽中蛋白、挥发油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评价3个不同种类花椒籽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经过品种改良后,无刺嫁接花椒籽中的水分、总灰分和粗纤维含量下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中粗脂肪、粗蛋白和挥发油含量显著高于九月青花椒籽和红花椒籽(P<0.05)。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中α-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顺油酸、顺亚油酸和十五烷酸中含量显著高于九月青花椒籽(P<0.05)。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九月青花椒籽和红花椒籽中的氨基酸含量(P<0.05)。无刺嫁接红花椒籽所含必需氨基酸中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均低于FAO/WHO的推荐值,且只在无刺嫁接红花椒籽中检测出蛋氨酸,其中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综上所述,3个不同种类的花椒籽中各组成成分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其中无刺嫁接花椒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饲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不同品种 甘肃陇南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黑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小华 课敬璇 +2 位作者 申光辉 黎杉珊 张志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69,共4页
以花椒籽为原料提取得到黑色素,并通过测定总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O^-_2·、DPPH·、·OH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花椒籽黑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与色素提取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质量浓度... 以花椒籽为原料提取得到黑色素,并通过测定总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O^-_2·、DPPH·、·OH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花椒籽黑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与色素提取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其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吸光值分别为0.782和0.18,对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达65.68%;质量浓度分别为0.66 mg/m L和0.76mg/m L时,花椒籽黑色素对DPPH·和·OH清除率达50%,但以上指标均低于V_C的;质量浓度为0.1 mg/m L时花椒籽黑色素对O^-_2·清除率达65.43%,远高于V_C的。研究结果说明花椒籽黑色素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天然色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黑色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NaCl浓度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超 蒲彪 +7 位作者 罗松明 刘兴艳 徐丹萍 付本宁 潘姝璇 蒋培基 王春霞 李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3时都达到了最低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反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则是先增大后减小,pH=3时乳化颗粒粒径最大(D4,3=1.87μm)。NaCl的添加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有减弱作用,促进了乳化颗粒的絮集,增大乳化颗粒的平均粒径(D4,3)。通过对乳化液的显微结构观察,在pH=3和NaCl浓度达到1.2 mol/L时,乳化颗粒大且存在明显絮集现象。此外,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得出具有乳化作用的蛋白质有3个条带,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7、21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 分离蛋白 pH NACL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袍花椒籽种仁蛋白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令叶 田呈瑞 权麻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8,共3页
对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了Osborne蛋白质分类,分离出花椒种仁清蛋白16.38%、球蛋白41.09%、醇溶蛋白2.53%、谷蛋白33.29%,然后将分类后的各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亚基大小。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盐溶... 对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了Osborne蛋白质分类,分离出花椒种仁清蛋白16.38%、球蛋白41.09%、醇溶蛋白2.53%、谷蛋白33.29%,然后将分类后的各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亚基大小。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盐溶性的球蛋白和碱溶性的谷蛋白,易采用盐溶法或稀碱提取;并且花椒种仁中各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 Osborne蛋白分类法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籽仁蛋白质盐提工艺条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超 蒲彪 +7 位作者 刘兴艳 徐丹萍 罗松明 王春霞 蒋培基 潘姝璇 李强 付本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1,120,共6页
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仁中蛋白质,探讨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定提取pH为11,其他各因素对花椒籽仁... 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仁中蛋白质,探讨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定提取pH为11,其他各因素对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NaCl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pH 11、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1、NaCl浓度1.2 mol/L;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8.77%,所得蛋白质含量达到9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蛋白质 盐提法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粗蛋白酶解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应用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董小华 姜太玲 +1 位作者 申光辉 张志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40-1547,共8页
为探究花椒籽粗蛋白酶解产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配制0.5%、1.5%、2.5%的粗蛋白酶解液,以0.04%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溶液和无菌超纯水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测定各组在不同时间的菌落总数、感官评价值、p H值、挥发性盐基氮... 为探究花椒籽粗蛋白酶解产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配制0.5%、1.5%、2.5%的粗蛋白酶解液,以0.04%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溶液和无菌超纯水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测定各组在不同时间的菌落总数、感官评价值、p 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和汁液流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花椒籽粗蛋白酶解产物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增长,延缓p H值、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的上升,降低脂质氧化速度,各指标均显著优于阴性对照,保鲜效果与阳性对照相近。综合各指标发现,采用2.5%的粗蛋白酶解液处理冷鲜猪肉,贮藏至第9天,菌落总数为5.48 lg(cfu·g-1),pH值为6.71,TVB-N值为19.8 mg·100g^(-1),其保质期比阴性对照延长6d。本研究表明花椒籽粗蛋白酶解物是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型天然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粗蛋白酶解物 冷鲜猪肉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花椒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仁凤 陈光静 +1 位作者 屈立武 阚建全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以十九烷酸为内标,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红花椒籽含油量差异较大,样品间脂肪酸组分相同,但相同组分间其含量有一定差异;6个不同产地样品的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以十九烷酸为内标,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红花椒籽含油量差异较大,样品间脂肪酸组分相同,但相同组分间其含量有一定差异;6个不同产地样品的油含量范围为15.25~23.45g/100g;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组分,主要成分均为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不同产地的花椒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间差异较大,可将红花椒籽的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作为鉴别其产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籽油 脂肪酸 甲酯化 产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法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会敏 何悦 +3 位作者 杨倩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四酸作为内标物,使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将椒目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结果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浓度分别... 目的建立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四酸作为内标物,使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将椒目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结果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浓度分别在0.92~13.60 mg/mL(r=0.999 9)1、.15~16.96 mg/mL(r=0.999 9)、2.02~29.94 mg/mL(r=0.999 9)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及RSD值分别为98.34%与0.26%、98.43%与0.56%9、8.35%与0.43%(n=6);3批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9.25%2、7.22%、33.2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因此,可以作为椒目仁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目 椒目仁油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花椒籽蛋白酶解物的抑菌活性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小华 申光辉 +3 位作者 王佳 马丽 黎杉珊 张志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5,共7页
为了解低温对花椒籽蛋白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段酶解物的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冷冻温度、反复冻融等方式处理花椒籽蛋白酶解物,分析其对抑菌率、溶解性、蛋白质电泳条带以及巯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温度对酶解物的溶解性... 为了解低温对花椒籽蛋白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段酶解物的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冷冻温度、反复冻融等方式处理花椒籽蛋白酶解物,分析其对抑菌率、溶解性、蛋白质电泳条带以及巯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温度对酶解物的溶解性、活性巯基质量摩尔浓度、总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以及抑菌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5℃冷冻处理后的酶解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高,为78.24%和72.46%。反复冻融不影响酶解物的抑菌率和溶解性,但是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活性巯基和总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会降低。不同预冻温度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段的酶解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影响不相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最高的分别为<3 000(-15℃和-70℃)、3 000~10 000(-20℃和-50℃)的酶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最高的均为相对分子质量<3 000的酶解物,>10 000的酶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上述研究表明,低温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花椒籽蛋白酶解物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蛋白酶解物 冻融温度 相对分子质量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种子萌发及成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元生 杨光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对花椒种子萌发及成苗技术的试验 ,表明花椒种子在自然风干贮藏条件下 ,种子的发芽率快速下降 ,浸泡液的电导率和钾离子浓度逐渐上升 ,种子失活较快 ,种子寿命仅有 9个月 ;花椒种子的种皮和种内均存在萌发抑制物 ,未经处理的种子很... 通过对花椒种子萌发及成苗技术的试验 ,表明花椒种子在自然风干贮藏条件下 ,种子的发芽率快速下降 ,浸泡液的电导率和钾离子浓度逐渐上升 ,种子失活较快 ,种子寿命仅有 9个月 ;花椒种子的种皮和种内均存在萌发抑制物 ,未经处理的种子很难萌发 ,经酸碱去油皮减种壳束缚和 GA3催芽能极大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 ,以 Na2 CO3去油皮或浓硫酸处理 5~ 10 min+2 5 0~ 5 0 0 mg/ L GA3催芽有利于花椒种子的发芽和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种子 发芽率 成苗率 含油率 电导率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椒目α-亚麻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静 殷钟意 +1 位作者 郑旭煦 朱建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9-72,共4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埋椒目α-亚麻酸工艺,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HP-β-CD质量比对包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20min、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HP-β-C...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埋椒目α-亚麻酸工艺,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HP-β-CD质量比对包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20min、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HP-β-CD质量比1:8,此条件下包合率达90.26%,可实现α-亚麻酸的安全无毒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椒目 Α-亚麻酸 超声波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付本宁 李超 +3 位作者 潘姝璇 蒋培基 徐丹萍 蒲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3,48,共5页
研究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花椒籽仁为原料制备花椒籽仁分离蛋白,分别测定在不同的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条件下10 mg/m L的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 研究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花椒籽仁为原料制备花椒籽仁分离蛋白,分别测定在不同的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条件下10 mg/m L的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起泡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增加,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 H 13、Na Cl浓度0.2 mol/L、温度45℃、蔗糖质量分数5%,该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达到380.58%,泡沫稳定性达到8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分离蛋白 起泡力 泡沫稳定性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