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杏子 贺胜 +1 位作者 何海 吴新荣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优化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方法以桑叶生物碱保留率、黄酮保留率、多糖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澄清剂加入顺序、澄清剂加入量、药物浓度、作用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水... 目的优化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方法以桑叶生物碱保留率、黄酮保留率、多糖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澄清剂加入顺序、澄清剂加入量、药物浓度、作用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水浴保温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效应面分析法优化澄清工艺条件。结果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10%药液体积,A组分为5%,药物浓度为0.17 g·m L-1,作用温度为76℃,搅拌速率120 r·min-1,搅拌10 min,80℃水浴保温30 min,静置12 h的工艺条件下,桑叶生物碱保留率为92.5%,桑叶黄酮保留率为90.2%,桑叶多糖保留率为91.1%,固形物去除率为26.5%。结论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能够有效纯化桑叶提取液,且基于效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方法简单可行,澄清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澄清 ztc1+1 生物碱 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ZTC1+1Ⅱ型澄清剂对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的除杂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枫 李金贵 +3 位作者 朱善元 王红昀 王安平 吴双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50-154,169,共6页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除杂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生药质量与皂苷提取液体积之比)为0.19 g/mL,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和A组分加入量分别为10%、5%药液体积,作用温度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的优化,得出固形物去除率为28.40%,皂苷保留率为92.22%,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4%和0.56%,重现性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 ztc1+1Ⅱ澄清 皂苷含量 固形物去除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在加减二至丸凉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戴红芳 李纪强 +1 位作者 罗仁 赵晓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A组分8%,B组分6%,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20,温度为60℃时反应60min。结论: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沉淀工艺能有效除去中药材水提取液中的杂质,并能提高总黄酮含量(P=0.000);同时保证溶液质量稳定性(P=0.000)。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既能保证其有效成分,又能达到澄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Ⅱ天然澄清 加减二至丸凉茶 澄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巴西菇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德芳 高虹 +4 位作者 周明 杨德 关健 陈学玲 何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在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巴西菇多糖提纯工艺影响的过程中,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原液稀释倍数、澄清剂用量、澄清剂絮凝温度对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多糖纯度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 在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巴西菇多糖提纯工艺影响的过程中,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原液稀释倍数、澄清剂用量、澄清剂絮凝温度对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多糖纯度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后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原液稀释倍数7.20,澄清剂用量7.44%,澄清剂絮凝温度57.23℃,此时,巴西菇多糖纯度为6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菇 多糖 IIztc1+1天然澄清 脱蛋白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试验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
5
作者 肖传飞 张瑞莉 葛铭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连翘煎剂经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经过浓度梯度稀释后作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细胞病变的观察和MTT法以确定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结... 目的: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连翘煎剂经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经过浓度梯度稀释后作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细胞病变的观察和MTT法以确定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安全浓度范围比对照组扩大10倍,并且试验组的CEF生长状态较对照组和正常组更好。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有良好的澄清效果,并能提高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连翘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汤淏 唐安福 +1 位作者 崔恩忠 王曙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中药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利 赵希 张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67-10668,10671,共3页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得澄清剂组分A或B。之后,以絮凝物重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进行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组分加入次序为先加组分B后加组分A,银杏叶醇提液pH值为5.5,100ml醇提液中组分B、A的用量分别为1.6、0.8g/L,澄清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40min。[结论]该研究可简化后续工艺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ztc1+1-Ⅱ澄清 醇提液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澄清剂在清咽复方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楚婷花 田密 +1 位作者 麻开香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8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药液浓度次之。最佳澄清工艺:在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为1∶6(g∶mL)时,加入8%B组分和4%A组分,水浴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出膏率为19.13%,绿原酸含量为592.81 mg/g,总皂苷含量为473.15 mg/g。[结论]ZTC1+1天然澄清剂对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且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复方水提液 ztc1+1天然澄清 澄清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及不同澄清剂对药品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刘震远 郝豪奇 +9 位作者 江思琪 白雪 陈乃振 姜明月 郭田甜 韩培 吴天琦 王常棋 张微 高延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提升药品品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将壳聚糖溶液添加量、澄清温度、搅拌速度、作用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澄清度值与五味子醇甲保留率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出... 目的: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提升药品品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将壳聚糖溶液添加量、澄清温度、搅拌速度、作用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澄清度值与五味子醇甲保留率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取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下生产的3批药品进行验证试验,并与其他3种澄清方式(ZTC 1+1Ⅲ型澄清剂、101-澄清剂、明胶澄清剂)进行对比,明确其优化效果。结果:生脉饮最佳澄清工艺参数条件为壳聚糖溶液添加量4%、澄清温度59℃、搅拌速度240 r/min、作用时间25 min,OD值平均达0.748。所生产的生脉饮药液清澈、明亮,透光性强,药物品质明显优于其他3种澄清方式。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优化生脉饮口服液澄清工艺方法可靠,参数精确、稳定。壳聚糖絮凝法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可提升药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澄清工艺 壳聚糖絮凝法 ztc 1+1澄清 101-澄清 明胶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锐萍 籍保平 李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TC1+1澄清剂的澄清速度快,壳聚糖澄清枸杞酒最大透光率为90.5%,多糖、蛋白质和总酚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5.1%、11.6%、8.8%。ZTC1+1澄清剂澄清后枸杞酒的最大透光率为91.45%,总多糖、蛋白、总酚的最大损失率分别为:30.3%、9.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酒 澄清 枸杞多糖 皂土 壳聚糖 ztc1+1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在银杏叶提取液中除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小明 梁静华 +2 位作者 袁凤 吕宏再 何福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2-1426,共5页
本实验以黄酮醇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硅藻土、明胶、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活性炭六种澄清剂,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银杏叶提取液的澄清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明胶做澄... 本实验以黄酮醇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硅藻土、明胶、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活性炭六种澄清剂,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银杏叶提取液的澄清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明胶做澄清剂,每10 g生药加1%明胶溶液3 m L,浓缩液药比为6∶1(m L/g)、p H为5.5、温度为40℃。明胶作为银杏叶提取液的除杂澄清剂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硅藻土 明胶 101果汁澄清 ztc1+1天然澄清 活性炭絮凝澄清 银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淏 唐安福 +1 位作者 崔恩忠 王曙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澄清工艺的因素进行优选,并与醇沉法进行对比。结果: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 目的: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澄清工艺的因素进行优选,并与醇沉法进行对比。结果: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ZTC两组分用量分别为B组分0.8 mL/g、A组分0.4 mL/g,作用温度B组分为80℃、A组分为60℃时,澄清效果最好。结论: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口服液 ztc1+1-iii澄清 芍药苷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禧制剂提取液除杂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正洲 唐小东 刘小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912,共4页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新禧制 人参皂苷 除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苦苷盐酸水解液中羟基酪醇的纯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元宝 党建章 +2 位作者 代建国 金刚 于化泓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0,共3页
以ZTC1+1-Ⅱ澄清剂及乙酸乙酯纯化羟基酪醇的工艺条件建立羟基酪醇纯化方法,以羟基酪醇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澄清工艺条件;选择最佳萃取剂萃取羟基酪醇;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干物质并测定其中羟基酪... 以ZTC1+1-Ⅱ澄清剂及乙酸乙酯纯化羟基酪醇的工艺条件建立羟基酪醇纯化方法,以羟基酪醇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澄清工艺条件;选择最佳萃取剂萃取羟基酪醇;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干物质并测定其中羟基酪醇的纯度。结果显示,ZTC1+1-Ⅱ澄清剂加入次序是先加B组分再加入A组分;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0.1 g/L,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2 h,pH值为5;最佳的萃取剂为乙酸乙酯,萃取4次可达到最佳的萃取效果;大样经澄清和萃取后,羟基酪醇的纯度达34.3%。该法工艺简单,纯化后羟基酪醇纯度较高,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羟基酪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 ztc1+1-Ⅱ澄清 乙酸乙酯 橄榄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