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ZTC1+1Ⅱ型澄清剂对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的除杂工艺 被引量:4
1
作者 秦枫 李金贵 +3 位作者 朱善元 王红昀 王安平 吴双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50-154,169,共6页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除杂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生药质量与皂苷提取液体积之比)为0.19 g/mL,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和A组分加入量分别为10%、5%药液体积,作用温度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的优化,得出固形物去除率为28.40%,皂苷保留率为92.22%,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4%和0.56%,重现性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 ztc1+1澄清 皂苷含量 固形物去除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杏子 贺胜 +1 位作者 何海 吴新荣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优化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方法以桑叶生物碱保留率、黄酮保留率、多糖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澄清剂加入顺序、澄清剂加入量、药物浓度、作用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水... 目的优化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桑叶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方法以桑叶生物碱保留率、黄酮保留率、多糖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澄清剂加入顺序、澄清剂加入量、药物浓度、作用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水浴保温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效应面分析法优化澄清工艺条件。结果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10%药液体积,A组分为5%,药物浓度为0.17 g·m L-1,作用温度为76℃,搅拌速率120 r·min-1,搅拌10 min,80℃水浴保温30 min,静置12 h的工艺条件下,桑叶生物碱保留率为92.5%,桑叶黄酮保留率为90.2%,桑叶多糖保留率为91.1%,固形物去除率为26.5%。结论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能够有效纯化桑叶提取液,且基于效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方法简单可行,澄清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澄清 ztc1+1 生物碱 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在加减二至丸凉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戴红芳 李纪强 +1 位作者 罗仁 赵晓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A组分8%,B组分6%,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20,温度为60℃时反应60min。结论: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沉淀工艺能有效除去中药材水提取液中的杂质,并能提高总黄酮含量(P=0.000);同时保证溶液质量稳定性(P=0.000)。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既能保证其有效成分,又能达到澄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加减二至丸凉茶 澄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巴西菇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德芳 高虹 +4 位作者 周明 杨德 关健 陈学玲 何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在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巴西菇多糖提纯工艺影响的过程中,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原液稀释倍数、澄清剂用量、澄清剂絮凝温度对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多糖纯度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 在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巴西菇多糖提纯工艺影响的过程中,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原液稀释倍数、澄清剂用量、澄清剂絮凝温度对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多糖纯度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后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原液稀释倍数7.20,澄清剂用量7.44%,澄清剂絮凝温度57.23℃,此时,巴西菇多糖纯度为6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菇 多糖 IIztc1+1天然澄清 脱蛋白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试验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
5
作者 肖传飞 张瑞莉 葛铭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连翘煎剂经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经过浓度梯度稀释后作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细胞病变的观察和MTT法以确定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结... 目的:探究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连翘煎剂经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经过浓度梯度稀释后作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细胞病变的观察和MTT法以确定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安全浓度范围比对照组扩大10倍,并且试验组的CEF生长状态较对照组和正常组更好。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连翘煎剂有良好的澄清效果,并能提高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连翘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用于芦笋老茎汁的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丹 赵洪军 瞿伟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8-121,共4页
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芦笋老茎汁的澄清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澄清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澄清时间、水浴温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老茎汁的最佳澄清条件为,先加入澄清剂8%浓度的B组分,50℃水浴3 h,... 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芦笋老茎汁的澄清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澄清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澄清时间、水浴温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老茎汁的最佳澄清条件为,先加入澄清剂8%浓度的B组分,50℃水浴3 h,再加入澄清剂4%浓度的A组分,50℃水浴3 h。ZTC1+1-Ⅱ澄清剂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芦笋老茎汁中的多糖、皂苷等成分,产品稳定性增强,实验步骤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ztcl+1-澄清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利 赵希 张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67-10668,10671,共3页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得澄清剂组分A或B。之后,以絮凝物重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进行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组分加入次序为先加组分B后加组分A,银杏叶醇提液pH值为5.5,100ml醇提液中组分B、A的用量分别为1.6、0.8g/L,澄清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40min。[结论]该研究可简化后续工艺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ztc1+1-澄清 醇提液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汤淏 唐安福 +1 位作者 崔恩忠 王曙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天然澄清 中药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国红 韩莲花 +3 位作者 李红霞 蒋文平 戴海鹰 李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作用机制及O-2与PAI-1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UVECs产生O2-和P...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作用机制及O-2与PAI-1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8~10-5 mol/L不同浓度组,AngⅡ10-6mol/L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和48 h)。第二部分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对AngⅡ诱导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缬沙坦(10-6mol/L)组,AngⅡ(10-6mol/L)组,AngⅡ(10-6mol/L)+不同浓度缬沙坦(10-8~10-5mol/L)组。第三部分实验:观察缬沙坦、二甲苯基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对AngⅡ使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6mol/L)组,AngⅡ(10-6mol/L)+缬沙坦(10-6mol/L)组,AngⅡ(10-6mol/L)+二甲苯基碘(10μmol/L)组,AngⅡ(10-6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2μl)组。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上清液O-2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PAI-1浓度。结果:①AngⅡ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缬沙坦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Ⅱ促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③二甲苯基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HUVECs产生O2-及PAI-1。结论:①AngⅡ通过作用于AngⅡ受体1(AT1)激活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途径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AngⅡ通过增加O2-产生而致PAI-1产生增加,提示抗氧化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脐静脉内皮细胞 超氧阴离子 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澄清剂在清咽复方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楚婷花 田密 +1 位作者 麻开香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8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药液浓度次之。最佳澄清工艺:在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为1∶6(g∶mL)时,加入8%B组分和4%A组分,水浴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出膏率为19.13%,绿原酸含量为592.81 mg/g,总皂苷含量为473.15 mg/g。[结论]ZTC1+1天然澄清剂对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且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复方水提液 ztc1+1天然澄清 澄清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AR1基因对脂多糖刺激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组织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刘颖 陈先俊 +5 位作者 肖川 袁佳 李清 李璐 杨金凤 沈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23-2329,共7页
目的 了解脂多糖(LPS)刺激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 Ⅱ)中差异表达基因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R1)的动态表达特点,以及该基因对LPS刺激下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LPS损伤后的RLE-6TN细胞进行RNA-... 目的 了解脂多糖(LPS)刺激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 Ⅱ)中差异表达基因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R1)的动态表达特点,以及该基因对LPS刺激下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LPS损伤后的RLE-6TN细胞进行RNA-seq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NF-κB信号通路为核心,找到该信号通路富集到的的差异表达基因LPAR1。使用LPS刺激处于生长对数期的RLE-6TN细胞6、12、24、48及72 h,检测细胞中LPAR1基因的动态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慢病毒转染敲低细胞中LPAR1基因的表达,观察该基因对细胞中TF和PAI-1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RLE-6TN细胞中LPAR1的表达在刺激6 h后开始升高,24 h时候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低;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成功低敲了细胞中LPAR1基因水平。LPS刺激24 h后,RLE-6TN细胞中TF和PAI-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敲LPAR1基因后,TF和PAI-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接近正常对照水平(P> 0.05)。结论 LPAR1基因对LPS刺激下RLE-6TN细胞TF和PAI-1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该基因有望成为纠正ARDS肺泡内纤维蛋白沉积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受体1 肺泡上皮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组织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及不同澄清剂对药品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刘震远 郝豪奇 +9 位作者 江思琪 白雪 陈乃振 姜明月 郭田甜 韩培 吴天琦 王常棋 张微 高延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提升药品品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将壳聚糖溶液添加量、澄清温度、搅拌速度、作用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澄清度值与五味子醇甲保留率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出... 目的: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提升药品品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将壳聚糖溶液添加量、澄清温度、搅拌速度、作用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澄清度值与五味子醇甲保留率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取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下生产的3批药品进行验证试验,并与其他3种澄清方式(ZTC 1+1Ⅲ型澄清剂、101-澄清剂、明胶澄清剂)进行对比,明确其优化效果。结果:生脉饮最佳澄清工艺参数条件为壳聚糖溶液添加量4%、澄清温度59℃、搅拌速度240 r/min、作用时间25 min,OD值平均达0.748。所生产的生脉饮药液清澈、明亮,透光性强,药物品质明显优于其他3种澄清方式。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优化生脉饮口服液澄清工艺方法可靠,参数精确、稳定。壳聚糖絮凝法优化生脉饮澄清工艺条件可提升药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澄清工艺 壳聚糖絮凝法 ztc 1+1澄清 101-澄清 明胶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为靶标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长春 胡萍 马增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7,共3页
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溶解血管中沉积的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栓溶解。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启动和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则抑制纤溶反应的发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PAI-1的动态平衡对纤溶系... 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溶解血管中沉积的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栓溶解。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启动和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则抑制纤溶反应的发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PAI-1的动态平衡对纤溶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PAI-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已经被阐明,PAI-1升高不仅是血栓前状态的重要标记物,也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以PAI-1为靶标,对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1受体拮抗 雌激素替代疗法 羟甲基戊 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 降血糖药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对PAI-1和tPA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妍 李法琦 +4 位作者 李万玉 周平 周希 赵玉伟 邱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经AngⅡ1型受体(AT1R)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经AngⅡ1型受体(AT1R)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AMI组(n=8)和特异性ERK上游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n=8),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作大鼠AMI模型,建模后14d,制备心肌组织切片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和主动脉组织匀浆AngⅡ含量;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和tPA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检测主动脉组织匀浆磷酸化ERK1/2(p-ERK1/2)和AT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核规则;AMI组心肌纤维消失中断,部分心肌细胞空泡变,部分心肌纤维及核溶解消失,肌纤维呈空管状,梗死区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取代并有炎症细胞浸润;PD98059组AMI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②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血浆和主动脉组织匀浆AngⅡ含量及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但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tPA活性及其tPA/PAI-1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③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主动脉组织匀浆p-ERK1/2和AT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④各组大鼠血浆和主动脉组织匀浆Ang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及主动脉组织匀浆p-ERK1/2和ATlR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5~0.94,P<0.01)。⑤与AMI组比较,PD98059组血浆和主动脉组织匀浆Ang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主动脉组织匀浆p-ERK1/2和ATlR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tPA活性及其tPA/PAI-1比值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AMI时AngⅡ具有诱导PAI-1但抑制tPA合成与分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ngⅡ经AT1R激活ER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血管紧张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受体拮抗剂和ACEI对MI后心室重构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车京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对 MI患者的预后具有深远的影响。 MI后循环和心脏局部组织中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被激活 ,在刺激全身和心脏局部产生代偿反应的同时 ,也带来危害... 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对 MI患者的预后具有深远的影响。 MI后循环和心脏局部组织中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被激活 ,在刺激全身和心脏局部产生代偿反应的同时 ,也带来危害——心肌肥厚和间质纤维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阻断这一系统 ,已显示出具有防止心脏重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归因于抑制循环及局部血管紧张素 ( angiotensin ,Ang )的生成 ,以及减少缓激肽 ( bradykinin,BK)的降解。与 ACEI相比 ,选择性 1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 (简称 AT1受体 )拮抗剂在理论上能够更加长期、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 通过其 1型受体发挥的作用 ,且其作用并不仅限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 ACEI MI 心室重构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选择性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盐类成核剂对聚(1-丁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崔晓鹏 董小芳 +3 位作者 李闯 顾高生 公衍峰 刘宾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0,共6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方法研究了降冰片烯二羧酸锌(NED-Zn)和ZnO成核剂对聚(1-丁烯)结晶及晶型转变的影响,并用Jeziorny法分析了聚(1-丁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2种成核剂的加入使得聚(1-丁烯... 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方法研究了降冰片烯二羧酸锌(NED-Zn)和ZnO成核剂对聚(1-丁烯)结晶及晶型转变的影响,并用Jeziorny法分析了聚(1-丁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2种成核剂的加入使得聚(1-丁烯)的结晶温度升高、结晶速率加快,NED-Zn的成核效果优于ZnO。NED-Zn和ZnO成核剂的存在加快了PB的Ⅱ-Ⅰ晶型转变,使Ⅱ-Ⅰ半转变时间由39.2 h分别缩短至8.1 h和19.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1-丁烯) 成核 非等温结晶 -Ⅰ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锐萍 籍保平 李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TC1+1澄清剂的澄清速度快,壳聚糖澄清枸杞酒最大透光率为90.5%,多糖、蛋白质和总酚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5.1%、11.6%、8.8%。ZTC1+1澄清剂澄清后枸杞酒的最大透光率为91.45%,总多糖、蛋白、总酚的最大损失率分别为:30.3%、9.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酒 澄清 枸杞多糖 皂土 壳聚糖 ztc1+1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丽娟 杜宁 +4 位作者 孙欣 赵阳 孙海兵 李晓军 任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7-608,611,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阻断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s)厄贝沙坦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厄贝沙坦对MCF-7细胞周期... 目的:初步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阻断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s)厄贝沙坦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厄贝沙坦对MCF-7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ERK1/2及p-ERK1/2蛋白。结果:厄贝沙坦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厄贝沙坦影响MCF-7细胞的周期,使得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而S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抑制细胞的生长;但与对照组相比,只有高浓度的厄贝沙坦(1×10-4mol/L)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厄贝沙坦可抑制MCF-7细胞p-ERK蛋白的表达(P<0.05),但不影响总ERK1/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以通过影响ERK1/2 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 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滞 厄贝沙坦 ERK1/2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TCV116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变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则伟 黄元伟 王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5-539,555,共6页
目的 :研究长期应用新型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阻断剂坎地沙坦酯 (TCV116 )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变的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 (MI) ,1周后将大鼠分为 MI对照组和 MI TCV116组 ,另设假手术组及假手术 TCV11... 目的 :研究长期应用新型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阻断剂坎地沙坦酯 (TCV116 )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变的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 (MI) ,1周后将大鼠分为 MI对照组和 MI TCV116组 ,另设假手术组及假手术 TCV116组。2 2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脏形态学指标 ,室间隔存活心肌中胚胎基因等的 m RNA表达及存活率。结果 :与 MI对照组比较 ,TCV116治疗改善了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抑制了β肌球蛋白重链 , 、 型胶原 ,B型钠尿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 m RAN表达 ,提高了存活率(P<0 .0 5 )。结论 :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阻断剂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功能和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在银杏叶提取液中除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小明 梁静华 +2 位作者 袁凤 吕宏再 何福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2-1426,共5页
本实验以黄酮醇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硅藻土、明胶、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活性炭六种澄清剂,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银杏叶提取液的澄清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明胶做澄... 本实验以黄酮醇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硅藻土、明胶、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活性炭六种澄清剂,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银杏叶提取液的澄清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明胶做澄清剂,每10 g生药加1%明胶溶液3 m L,浓缩液药比为6∶1(m L/g)、p H为5.5、温度为40℃。明胶作为银杏叶提取液的除杂澄清剂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硅藻土 明胶 101果汁澄清 ztc1+1天然澄清 活性炭絮凝澄清 银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