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ZS24过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剂的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炯 孔凡校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32期47-47,共1页
为了更好的进行ZS24合金的分析,我们要进行单质Sr、P及其稀土,这三个环节的关系联系,从而实现一种复合式的变质剂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复合变质剂的应用,进行ZS24合金的编制,得到其共晶硅相,该物体呈现蠕球杆状,并且该变质剂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进行ZS24合金的分析,我们要进行单质Sr、P及其稀土,这三个环节的关系联系,从而实现一种复合式的变质剂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复合变质剂的应用,进行ZS24合金的编制,得到其共晶硅相,该物体呈现蠕球杆状,并且该变质剂的应用下,得到的变质效果是明显的好于普通的高效复合变质剂的,通过对Sr、稀土及其P等三个要素的复合,可以满足日常良好的变质剂的应用。通过研究P、稀土、Sr的单一变质和三者之间的复合变质,得到了一种变质效果良好的P-RE-Sr三元复合变质剂。利用该复合变质剂变质ZS24合金,得到的初晶硅尺寸仅10~15μm,且初晶硅明显呈钝角化和团球化特征,同时得到尺寸细小的共晶硅相,大部分呈蠕球杆状,好于高效磷复合变质剂(PM)变质的短杆状共晶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24过共晶铝硅合金 存在问题 管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钇稀土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孙宝德 李克 +1 位作者 王俊 周尧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95-798,共4页
研究了稀土镧和钇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合金为Al-22%Si,所加稀土为富镧混合稀土(含80%La)和Al-88%Y中间合金,加入量分别为0.6%~1.4%La和0.10%~0.18%Y.合... 研究了稀土镧和钇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合金为Al-22%Si,所加稀土为富镧混合稀土(含80%La)和Al-88%Y中间合金,加入量分别为0.6%~1.4%La和0.10%~0.18%Y.合金熔化精炼后在预热至250°C的金属型中浇铸成12mm×60mm试棒,浇注温度740°C.高温力学性能测试300°C下保温30min后的拉伸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稀土不能细化初晶硅,结合磷的作用,镧、钇可实现初晶硅和共晶硅的双重变质,其中初晶硅可细化至22μm左右;适量La可形成有利于提高高温性能的Al5SiCu2La化合物;Y可以有效地抑制该化合物长成粗大针状.经淬火及稳定化回火热处理后,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可达276MPa,高温强度可达17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过共晶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缸体/缸套工作面加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廷富 杨波 +3 位作者 翟景 郭安振 郭锋 崔崇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综述了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过共晶铝硅合金以及高过共晶铝硅合金缸体/缸套材料的研究及进展情况,详细叙述了缸体孔/缸套工作面激光合金化、激光刻蚀、珩磨加工、等离子体涂覆、化学腐蚀等加工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 综述了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过共晶铝硅合金以及高过共晶铝硅合金缸体/缸套材料的研究及进展情况,详细叙述了缸体孔/缸套工作面激光合金化、激光刻蚀、珩磨加工、等离子体涂覆、化学腐蚀等加工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合金缸体孔 过共晶合金缸体孔 过共晶合金缸套 缸套工作面 腐蚀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变质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相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建辉 龙文元 方立高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高纯铝和硅 (>99. 99wt% )配制Al 10 %Si二元合金 ,经三元钠盐变质 ,研究合金中共晶硅相。结果表明 ,铝硅合金共晶凝固时 ,硅相滞后于铝相结晶。进行钠盐变质处理后 ,共晶凝固时硅相滞后更加明显 ,并使之由片状转变为纤维状。... 采用高纯铝和硅 (>99. 99wt% )配制Al 10 %Si二元合金 ,经三元钠盐变质 ,研究合金中共晶硅相。结果表明 ,铝硅合金共晶凝固时 ,硅相滞后于铝相结晶。进行钠盐变质处理后 ,共晶凝固时硅相滞后更加明显 ,并使之由片状转变为纤维状。钠盐变质后的共晶硅中有较多的孪晶 ,孪晶轴为 (111) Si,孪晶方向为 (2 11) Si,共晶两相的位向关系符合 [10 0 ]Al∥[110 ]Si。钠盐变质后的共晶硅以孪晶沟槽 (TPRE)长大机制进行分枝、细化和弯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处理 合金 显微组织 酸盐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树索 赵爱民 +2 位作者 毛卫民 钟雪友 韩雅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未变质和锶变质半固态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 .实验结果表明 :未变质半固态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较常规铸态合金有较大变化 ,从成簇的细长片状过渡到以粗短片状或碎块状为主 ;锶变质半固态合金中的共晶硅仍以细长片状...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未变质和锶变质半固态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 .实验结果表明 :未变质半固态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较常规铸态合金有较大变化 ,从成簇的细长片状过渡到以粗短片状或碎块状为主 ;锶变质半固态合金中的共晶硅仍以细长片状为主 ,但有一小部分为粗短片状或碎块状 .上述结果与旋转磁场引起的熔体流动对凝固过程的影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形貌 合金 半固态铸造 锶变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共晶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丽云 刘兴江 +2 位作者 杨晓平 陈淑英 王建中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在金属型、湿砂型和预热干砂型等不同冷却条件下 ,共晶铝硅合金中硅相的凝固组织形态 ,结果表明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 ,共晶组织最终的硅的形态由粗而长的针片状变为丛簇纤维状。分析认为 ,冷速改变而导致的共晶硅组织形态改变的... 研究了在金属型、湿砂型和预热干砂型等不同冷却条件下 ,共晶铝硅合金中硅相的凝固组织形态 ,结果表明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 ,共晶组织最终的硅的形态由粗而长的针片状变为丛簇纤维状。分析认为 ,冷速改变而导致的共晶硅组织形态改变的原因在于 α- Al相先于形核生长 ,导致剩余液相中硅原子浓度升高 ,从而改变了铝硅共晶合金的凝固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凝固组织形态 冷却速度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组织和热膨胀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学卫 王日初 +1 位作者 彭超群 彭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0-1505,共6页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过共晶Al Si27合金,研究热处理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探讨Al Si27合金在室温至500℃范围内的热膨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 Si27合金中,细小的初晶Si颗粒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且初晶硅尺寸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过共晶Al Si27合金,研究热处理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探讨Al Si27合金在室温至500℃范围内的热膨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 Si27合金中,细小的初晶Si颗粒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且初晶硅尺寸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由细小球状颗粒逐渐转变成为粗大球状或长条状颗粒。随退火温度升高,材料的残余热应力逐渐减小,室温至100℃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此外,不同循环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随循环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实测值与Kerner模型理论计算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过共晶合金 残余热应力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激光熔凝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玉龙 胡建东 吕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对经激光快速熔凝处理后的过共晶铝硅合金表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激光快速熔凝后,可使初晶硅尺寸细化到2.5~7μm,共晶组织同时获得明显细化;(2)激光重熔加时效处理比固溶加时效处理的硬度高,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本文对经激光快速熔凝处理后的过共晶铝硅合金表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激光快速熔凝后,可使初晶硅尺寸细化到2.5~7μm,共晶组织同时获得明显细化;(2)激光重熔加时效处理比固溶加时效处理的硬度高,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 合金 激光熔凝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u、Si元素含量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迟长志 燕永文 +1 位作者 崇振 战春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纯镁、纯铝、结晶硅、Al-50%Cu中间合金为原材料,采用电阻炉熔化重力浇注法制备不同成分的过共晶铝硅合金。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不同含量的15%~21%Si、1.5%~2.0%Cu、0.3%~0.7%Mg合金元素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硬度... 以纯镁、纯铝、结晶硅、Al-50%Cu中间合金为原材料,采用电阻炉熔化重力浇注法制备不同成分的过共晶铝硅合金。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不同含量的15%~21%Si、1.5%~2.0%Cu、0.3%~0.7%Mg合金元素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硬度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元素含量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组织,用X线分析其相组成,用磨损试验机测试质量损失。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1.5%Cu、0.7%Mg、21%Si,其相组成为α-Al基体、初晶硅相和共晶硅相以及Mg2Si和Al2Cu相,布氏硬度达到132HB,耐磨损性能较高但冲击韧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合金 微观组织 相组成 冲击韧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过共晶铝硅合金粉末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道云 孙章明 陈振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92-96,共5页
借助多级快冷装置(MSRS)配制了含磷分别为0.04%,0.08%和0.12%(质量分数)的过共晶Al-22Si粉末,通过对粉末形貌、粒度、微观结构及点阵常数变化的研究,以图提高最终材料的塑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粉... 借助多级快冷装置(MSRS)配制了含磷分别为0.04%,0.08%和0.12%(质量分数)的过共晶Al-22Si粉末,通过对粉末形貌、粒度、微观结构及点阵常数变化的研究,以图提高最终材料的塑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粉末组织存在差异,含磷0.04%的Al-22Si合金粉末平均粒度最小,粉末中硅相得到了进一步细化,提高退火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导致硅相的粗化,400℃×1h或480℃×30min的退火条件下,硅相长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过共晶合金 显微结构 凝固 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初生硅相的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忠良 范同祥 +2 位作者 顾明元 张荻 吴人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77-578,共2页
无论是亚共晶或共晶铝硅合金中针状共晶硅还是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粗大块状初生硅都严重割裂了基体,降低了铝硅合金的强韧性。为此,铝硅合金通常要变质处理来改善硅相的形态,使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生硅相和共晶硅相或共晶与亚共晶铝... 无论是亚共晶或共晶铝硅合金中针状共晶硅还是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粗大块状初生硅都严重割裂了基体,降低了铝硅合金的强韧性。为此,铝硅合金通常要变质处理来改善硅相的形态,使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生硅相和共晶硅相或共晶与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相细化成粒状或短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 共晶 合金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7
12
作者 赖华清 范宏训 徐祥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1年第10期21-24,共4页
综述了铝硅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性能特点,介绍了该合金变质工艺的研究应用概况及其机理。
关键词 过共晶合金 活塞 性能特点 变质工艺 发动机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化处理对亚共晶铝硅合金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松 蔡安辉 罗云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34-38,59,共6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对B细化处理后的亚共晶铝硅合金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B细化处理后,α-Al相枝晶被细化,致使铝硅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B含量为0.036Wt%时,...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对B细化处理后的亚共晶铝硅合金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B细化处理后,α-Al相枝晶被细化,致使铝硅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B含量为0.036Wt%时,合金组织最理想,其σb、δ比未细化时分别提高了15.2%和67.8%.从断口形貌上看,试样断口形貌均呈现准解理断裂.其中,B含量为0.036Wt%时的试样断口韧窝较为深而小,呈现较好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共晶合金 细化处理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粒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华清 李怀君 赖俊传 《汽车科技》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铝硅合金中共晶硅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后共晶硅可以粒化,变质处理可以促进共晶硅的粒状化效果,不同变质剂对促进共晶硅粒状化的效果不同。
关键词 汽车材料 热处理 合金 共晶 粒状化 变质处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中共晶硅形貌的SEM观察
15
作者 刘政 刘小梅 +2 位作者 朱应禄 魏衍广 靖青秀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利用挤压铸造制备了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 ,在SEM上观察了复合材料中的共晶硅形貌。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铝短纤维可作为硅相非自发形核的衬底 ,并且在铝硅共晶体的共生生长过程中 ,可触发孪晶 。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合金 共晶 挤压铸造 制备 变质形态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元素对铝-硅共晶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
16
作者 王子忱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丽华 赵慕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7-529,共3页
国内外学者对掺杂元素对Al-Si共晶合金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侧重于研究变质后的结果,如变质后的晶体结构形态以及掺杂元素对结构形态的影响,再根据变质结果反过来推测可能的变质机理,但对掺杂元素对Al-Si合金凝固过程本... 国内外学者对掺杂元素对Al-Si共晶合金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侧重于研究变质后的结果,如变质后的晶体结构形态以及掺杂元素对结构形态的影响,再根据变质结果反过来推测可能的变质机理,但对掺杂元素对Al-Si合金凝固过程本身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拟采用差热分析法(DTA)和步冷曲线热分析法研究Na、Sr元素对Al-Si共晶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以探讨Al-Si共晶合金的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杂质 共晶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铝硅合金中共晶硅变质机理探讨
17
作者 刘政 刘小梅 +1 位作者 朱应禄 陈慈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挤压铸造制备了氧化铝/铝硅合金复合材料,在扫描电镜上观察了复合材料中的共晶硅形貌,探讨了共晶硅变质机理。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铝纤维在铝硅共晶体的共生生长过程中,可触发孪晶,导致纤维附近的共晶硅呈变质形态。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共晶 变质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与冷镦过程中铝硅共晶合金显微结构与密度的演变(英文)
18
作者 查五生 刘改华 安旭光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烧结及后续的镦粗工艺制备了铝硅共晶合金块体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及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显著影响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和抗压强度,以临近铝硅共晶合金液相线的温度烧结时,发生了局部熔化,产... 采用烧结及后续的镦粗工艺制备了铝硅共晶合金块体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及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显著影响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和抗压强度,以临近铝硅共晶合金液相线的温度烧结时,发生了局部熔化,产生的熔融液体破坏了颗粒表面的氧化膜,颗粒之间相互黏结,形成了烧结骨架。以优化的555℃烧结,Si颗粒呈球状,抗压强度达到最佳,但相对密度未发生变化。在后续的冷镦过程中,烧结骨架及粉末颗粒均产生变形,孔隙减小,颗粒呈扁平状,相对密度达到了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合金 粉末冶金 冷镦 局部熔化 烧结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共晶合金的生长—固液界面过冷共晶片间距和生长速度间的关系
19
作者 刘俊明 周尧和 商宝禄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3-49,42,共8页
本文对铝硅共晶生长过程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Jackson—Hunt公式进行了修正。在生长速度于10 m/s/~200m/s内变化时所提出的修正式同实验结果吻台得很好。对修正公式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合金 共晶 生长 界面过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熔凝对铝-硅共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超 费维栋 韩广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36-40,共5页
本文利用大功率CO_2连续式激光器,研究了Al-12.7%S_1共晶合金表面快速熔凝处理的组织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与激光扫描速度,对Al-Si合金表面熔凝层的组织细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熔凝条件下,其熔凝表层为极细的α+(α+Si... 本文利用大功率CO_2连续式激光器,研究了Al-12.7%S_1共晶合金表面快速熔凝处理的组织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与激光扫描速度,对Al-Si合金表面熔凝层的组织细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熔凝条件下,其熔凝表层为极细的α+(α+Si)亚共晶组织,次表层为具有方向性分布的柱状树枝晶组织。由于表层组织的细化,使其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由HV50→HV90),而耐磨性与未经处理的铸态组织相比、可提高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合金 激光表面熔凝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