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早期中国和声民族化创作实践的探索历程(1900—1940)
1
作者 霍凡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6,167,共16页
自20世纪初西方和声理论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和声民族化风格的音乐创作逐渐成为音乐界着重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我国的和声理论研究气候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的研究随着1928年赵元任《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 自20世纪初西方和声理论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和声民族化风格的音乐创作逐渐成为音乐界着重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我国的和声理论研究气候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的研究随着1928年赵元任《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一文揭开了历史帷幕。另一方面,以赵元任、萧友梅、齐尔品、贺绿汀等作曲家为代表,在创作中对和声民族化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文章以此作为出发点,对20世纪前40年和声民族化创作实践的探索历程进行归纳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民族化 赵元任 萧友梅 齐尔品 贺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形式的句法研究价值──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灵红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中蕴含着极为丰富、鲜活的口语材料,以及对这些语料的细致的语音特征分析。这些语音特征对句法分析具有辅助和印证价值。语音形式的句法研究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作为语法单位的切分标准,作为语法单位的归类... 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中蕴含着极为丰富、鲜活的口语材料,以及对这些语料的细致的语音特征分析。这些语音特征对句法分析具有辅助和印证价值。语音形式的句法研究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作为语法单位的切分标准,作为语法单位的归类依据,作为确定句型句类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元任 口语 语音形式 句法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与“赵元任传统”
3
作者 安华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两千余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概括为三大传统:小学传统、马建忠传统和赵元任传统。小学传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根基所在;马建忠传统借鉴西洋语法学框架,初步建立起汉语语法学体系;赵元任传统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 两千余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概括为三大传统:小学传统、马建忠传统和赵元任传统。小学传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根基所在;马建忠传统借鉴西洋语法学框架,初步建立起汉语语法学体系;赵元任传统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精密化、科学化。融合三个传统,吸纳西方语言学最新成果,建立成熟的汉语语法学体系,是21世纪的艰巨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赵元任传统 小学传统 马建忠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