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垫面结构的喀斯特地区洪涝演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谭红梅 贺中华 +3 位作者 顾小林 许明金 王茂强 杨树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下垫面结构下喀斯特地区的洪涝演化特征,基于贵州省1980~2020年降雨数据计算降水Z指数,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贵州省下垫面结构,分析其洪涝时空演化特征,并探讨下垫面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贵州省下垫面可划分为深切割岩溶... 为探究不同下垫面结构下喀斯特地区的洪涝演化特征,基于贵州省1980~2020年降雨数据计算降水Z指数,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贵州省下垫面结构,分析其洪涝时空演化特征,并探讨下垫面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贵州省下垫面可划分为深切割岩溶较强发育谷地区、浅切割岩溶中等发育谷地区、深切割非岩溶洼地区、浅切割岩溶强烈发育谷地区。(2) 1980~2020年贵州省呈变涝趋势,大涝发生次数较多;空间上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以大涝、重涝偏多,但各亚区空间分布特征不同。(3)不同下垫面条件对洪涝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地形地貌>岩溶发育强度>地表切割深度;各级洪涝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均出现概率性转移,转移现象较活跃。研究成果可为喀斯特流域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演化 Z指数 下垫面结构 MORLET小波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贵州省 喀斯特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Gauss-Seidel型迭代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程光辉 黄廷祝 成孝予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7-1121,共5页
给出了解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Gauss-Seidel型方法,提出了选取合适的预条件因子.并讨论了对Z-矩阵应用这种方法的收敛性,给出了收敛最快时的系数取值.最后给出数值例子,说明选取合适的预条件因子应用Gauss-Seidel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是有效的.
关键词 Gauss-Seidel方法 预条件迭代法 Z-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计算套筒单极子天线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保华 刘其中 +1 位作者 焦永昌 尹应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517-521,共5页
利用矩量法分析计算套筒单极子天线的电性能参数。采用与实际天线较为接近的矩量法分析模型和一种新的粗圆柱线天线快速精确计算模型 ,大大提高了分析计算的精度 ;引入 [Z]矩阵插值法 ,提高了分析计算的速度。将该方法与最优化技术相结... 利用矩量法分析计算套筒单极子天线的电性能参数。采用与实际天线较为接近的矩量法分析模型和一种新的粗圆柱线天线快速精确计算模型 ,大大提高了分析计算的精度 ;引入 [Z]矩阵插值法 ,提高了分析计算的速度。将该方法与最优化技术相结合 ,设计出一付工作在 2 0 0~ 70 0 MHz频段、VSWR<2 .6、增益 G>5.1 d B的实用套筒单极子天线 ,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吻合良好 ,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单极子天线 矩量法 电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矩阵的预条件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继成 黄廷祝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通过对方程组Ax=b的系数矩阵施行初等行变换,该文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Ax=b的一种新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理论上证明了新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较经典的Gauss-Seidel迭代法收敛速度快.该文提出的新预条件方法推广了文[1-2... 通过对方程组Ax=b的系数矩阵施行初等行变换,该文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Ax=b的一种新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理论上证明了新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较经典的Gauss-Seidel迭代法收敛速度快.该文提出的新预条件方法推广了文[1-2]中提出的预条件方法,具体的数值例子说明了新预条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SEIDEL迭代法 预条件方法 Z-矩阵 对角占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矩阵最小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数值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段复建 张可村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3-566,共4页
基于Z-矩阵与非负矩阵的关系,给出了不可约Z-矩阵最小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同步数值算法,数值实验表明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Z-矩阵 最小特征值 特征向量 不可约 对角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H-矩阵的若干性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阳 宋岱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在已有的广义Z-矩阵及广义M-矩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竖块矩阵的比较矩阵,继续给出了广义H-矩阵的定义。从该矩阵与广义Z-矩阵及广义M-矩阵的关系、对角占优、特征值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广义H-矩阵的若干性质,给出了判别广义H-矩阵的...  在已有的广义Z-矩阵及广义M-矩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竖块矩阵的比较矩阵,继续给出了广义H-矩阵的定义。从该矩阵与广义Z-矩阵及广义M-矩阵的关系、对角占优、特征值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广义H-矩阵的若干性质,给出了判别广义H-矩阵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研究广义H-矩阵,对于M-矩阵、H-矩阵及稳定性的研究有着促进作用,为更好的求解广义线性互补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如均衡论、投入产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Z-矩阵 广义M-矩阵 广义H-矩阵 竖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SOR型迭代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海龙 宗园 邵新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3-1216,共4页
针对大型线性方程组问题构造了一种含有待定参数和预条件因子的新迭代解法,将其称为预条件SOR型迭代法.当待定参数ω=1时,预条件SOR迭代法就变成程光辉等人给出的预条件Gauss-Seidel型方法.讨论了当系数矩阵是不可约Z-矩阵时,SOR法和预... 针对大型线性方程组问题构造了一种含有待定参数和预条件因子的新迭代解法,将其称为预条件SOR型迭代法.当待定参数ω=1时,预条件SOR迭代法就变成程光辉等人给出的预条件Gauss-Seidel型方法.讨论了当系数矩阵是不可约Z-矩阵时,SOR法和预条件SOR法的迭代矩阵所具有的性质,并通过定理将这两种迭代矩阵的谱半径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收敛最快时参数的取值范围.另外也将预条件SOR型迭代法和预条件Gauss-Seidel型方法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说明,选取合适的预条件因子可以使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SOR方法变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约矩阵 Z-矩阵 预条件矩阵 SOR迭代法 GAUSS-SEIDEL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条件I+S+R下的AOR迭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娟宁 畅大为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6-400,438,共6页
对于线性方程组Ax=b,讨论了在预条件预矩阵I+S+R下系数矩阵为非奇异Z-阵时AOR迭代法的收敛性以及系数矩阵为非奇异不可约Z-阵时AOR方法的敛散性,进而得到了2个比较定理,并得出了预条件矩阵可以加快AOR方法的敛散速度,最后借助Matlab实... 对于线性方程组Ax=b,讨论了在预条件预矩阵I+S+R下系数矩阵为非奇异Z-阵时AOR迭代法的收敛性以及系数矩阵为非奇异不可约Z-阵时AOR方法的敛散性,进而得到了2个比较定理,并得出了预条件矩阵可以加快AOR方法的敛散速度,最后借助Matlab实现并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条件矩阵 AOR迭代法 收敛性 Z-矩阵 比较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的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 被引量:5
9
作者 陶永强 矫桂琼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7-350,共4页
对典型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的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Z-pins在不同直径和间距下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能够形成桥联的Z-pins具有一定抑制开裂的能力,形成桥联后,Z-pins... 对典型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的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Z-pins在不同直径和间距下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能够形成桥联的Z-pins具有一定抑制开裂的能力,形成桥联后,Z-pins的直径对于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的影响较大,而Z-pins的间距对于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也有影响,但当间距小到某一限度时,再减小间距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连接 Z-PINS 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接长度对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永强 矫桂琼 +1 位作者 王波 常岩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598,共6页
本文对搭接长度分别为15mm,20mm,23mm,37mm,60mm的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接头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连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接头的最终失效形式有两种:(1)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mm的接头由搭接板断裂而失效;(2)... 本文对搭接长度分别为15mm,20mm,23mm,37mm,60mm的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接头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连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接头的最终失效形式有两种:(1)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mm的接头由搭接板断裂而失效;(2)搭接长度等于15mm的接头由搭接面的脱胶而失效。在搭接长度为20mm^60mm之间,接头的最大破坏载荷与搭接长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变化。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搭接接头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而得到了介于上述两种破坏模式之间的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接头 Z-PINS 搭接长度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局部环Z/2^kZ上斜对称矩阵标准形和伪辛群的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炎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2-785,共14页
设 R=Z/2 k Z( k>1 )是 2为非单位的有限局部环 .该文首先确定了 R上斜对称矩阵标准形 .设 Gmp ( R,H) ={P∈ GLm( R) | PH P′=H}是由矩阵 H 确定的伪辛群 ,其中 H=0 I( v)- I( v) 0 Δ,Δ=2 k- 11- 1 0 .其次 ,计算了伪辛群 Gm P(... 设 R=Z/2 k Z( k>1 )是 2为非单位的有限局部环 .该文首先确定了 R上斜对称矩阵标准形 .设 Gmp ( R,H) ={P∈ GLm( R) | PH P′=H}是由矩阵 H 确定的伪辛群 ,其中 H=0 I( v)- I( v) 0 Δ,Δ=2 k- 11- 1 0 .其次 ,计算了伪辛群 Gm P( R,H )的阶 | Gm P( R,H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局部环R=Z/2^kZ 斜对称矩阵 伪辛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ins参数对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影响
12
作者 刘韡 陈豪文 +1 位作者 张为民 矫桂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4-897,共4页
Z-pins植入平纹编织C/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层压板能提高层间I型断裂韧性.作为一种一体化设计的新型材料,Z-pin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对于指导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 Z-pins植入平纹编织C/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层压板能提高层间I型断裂韧性.作为一种一体化设计的新型材料,Z-pin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对于指导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离散弹簧-悬臂梁模型研究了Z-pins直径、Z-pins间距、单位厘米宽度上Z-pins个数对平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I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Z-pins直径、减小Z-pins间距和增加单位厘米宽度上Z-pins个数可以提高Z-pins增强平纹编织C/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I型层间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INS 陶瓷基复合材料 层间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不可约M-矩阵的等价表示
13
作者 陈神灿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给出Z 矩阵为奇异不可约M 矩阵的若干充要条件。
关键词 Z-矩阵 M-矩阵 SCHUR余 不可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Z-矩阵的弱正则分裂
14
作者 黎稳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主要考虑一类Z-矩阵弱正则分裂的迭代矩阵的谱半径和特征值1的指数问题,推广了Rose在1984年得到的一个定理.
关键词 Z-矩阵 迭代矩阵 谱半径 弱正则分裂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新预条件方法
15
作者 李继成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4,共11页
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有效的新预条件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新预条件的几个重要性质;其次,证明了对于不可约严格对角占优的Z-矩阵,新的预条件方法可以加速Jacobi迭代和Gauss-Seidel迭代法的收敛速度,并对相应迭代矩阵的谱半径做了比较,推广了已... 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有效的新预条件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新预条件的几个重要性质;其次,证明了对于不可约严格对角占优的Z-矩阵,新的预条件方法可以加速Jacobi迭代和Gauss-Seidel迭代法的收敛速度,并对相应迭代矩阵的谱半径做了比较,推广了已有的相关结论.文中的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文提出的新预条件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半径 预条件 严格对角占优 Z-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ron补的Z-矩阵最小特征值界的估计
16
作者 杨志明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本文给出了估计不可约Z-矩阵的最小特征值上下界的一种简单方法,即以矩阵的广义Perron补为基础,将不可约Z-矩阵A=sI?B的最小特征值问题化为广义Perron补Ps?ρ(B)(A/Aα)的最小特征值问题,然后利用矩阵范数的性质导出了A的最小特征值界... 本文给出了估计不可约Z-矩阵的最小特征值上下界的一种简单方法,即以矩阵的广义Perron补为基础,将不可约Z-矩阵A=sI?B的最小特征值问题化为广义Perron补Ps?ρ(B)(A/Aα)的最小特征值问题,然后利用矩阵范数的性质导出了A的最小特征值界的估计式,同时也给出了非负不可约矩阵B的谱半径的一种简单估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矩阵 Perron补 非负不可约矩阵 谱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Z-矩阵及M-矩阵的几个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岱才 冯志鑫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给出了广义线性互补问题中常用到的广义Z-矩阵及M-矩阵的几个性质。这些性质类似于通常意义下的Z-矩阵及M-矩阵的性质。矩阵A∈R^(n×n)为一个Z-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某矩阵P∈R^(n×n),P≥0,以及某实数a∈R,使得A=aE-P;A∈... 给出了广义线性互补问题中常用到的广义Z-矩阵及M-矩阵的几个性质。这些性质类似于通常意义下的Z-矩阵及M-矩阵的性质。矩阵A∈R^(n×n)为一个Z-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某矩阵P∈R^(n×n),P≥0,以及某实数a∈R,使得A=aE-P;A∈R^(n×n)为一个M-矩阵当且仅当A同时为Z-矩阵和P-矩阵;若A是一个Z-矩阵,A是一个具有正对角元的对角矩阵,则M=AA仍是一个Z-矩阵。两个Z-矩阵的和是一个Z-矩阵。对于类(m_1,…,m_n)的竖块矩阵N∈R^(m_0×n),先给出了N的代表子阵的定义,然后得到了广义Z-矩阵及M-矩阵与它们类似的几个性质及其几个等价性结论。这为更好的解广义线性互补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Z—矩阵 广义线性互补 竖块矩阵 P—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umber的煤矿瓦斯重大危险源分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爱然 李晓霞 姚有利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防治瓦斯灾害,有必要对瓦斯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价和治理。从瓦斯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应急救援3个角度,建立瓦斯重大危险源分级评价模型,并结合同煤集团寺塔煤矿实际情况,应用层次分析和基于Z-numbe...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防治瓦斯灾害,有必要对瓦斯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价和治理。从瓦斯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应急救援3个角度,建立瓦斯重大危险源分级评价模型,并结合同煤集团寺塔煤矿实际情况,应用层次分析和基于Z-number模糊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煤矿瓦斯重大危险源的等级为二级,一旦发生瓦斯事故则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须加强监控;各评价指标的排序为瓦斯防控措施>人员意识>作业人数>装备水平>……>医疗条件。结合研究结果构建煤矿瓦斯重大危险源管控模型,该模型在瓦斯危险源等级评价和管理方面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但还有待深入研究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危险源 Z-number 模糊综合评价 管控模型 评价指标 模糊评价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ins对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陶永强 矫桂琼 +1 位作者 王波 常岩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6-101,共6页
对Z-p ins增强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连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Z-p ins的加入能够改善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的连接性能,反映在载荷-位移曲线的后半段,载荷变化出现了波动不大的起伏区... 对Z-p ins增强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连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Z-p ins的加入能够改善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的连接性能,反映在载荷-位移曲线的后半段,载荷变化出现了波动不大的起伏区域。产生此区域的原因为Z-p ins从搭接接头拔出的过程中,与复合材料形成桥联,消耗了部分本该作用在开裂尖端的能量。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了有、无Z-p ins,Z-p ins在不同直径和间距下搭接接头的失效过程,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搭接接头 Z-PINS 直径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双级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研究
20
作者 魏萍 马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6年第4期397-402,共6页
鉴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最大电压传输比为0.866的固有缺陷,利用quasi-Z源网络与双级矩阵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利用quasi-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提高电压传输比。分析quasi-Z源网络加入到双级矩阵变换器中的拓... 鉴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最大电压传输比为0.866的固有缺陷,利用quasi-Z源网络与双级矩阵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利用quasi-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提高电压传输比。分析quasi-Z源网络加入到双级矩阵变换器中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推导出电压传输比公式;然后介绍quasi-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整流级和逆变级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对该新型拓扑结构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加入quasi-Z源网络后可以提高电压传输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quasi-Z源网络 电压传输比 空间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