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启斌 张蓬华 +6 位作者 肖淼生 涂自良 陈师西 狄伟 马祖文 余学英 王丹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目的考察苦碟子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 目的考察苦碟子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5种混合液外观、紫外扫描最大波长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上升趋势;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升高。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志超 严惠明 +1 位作者 李国成 李剑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统计应用RevMan5.2以及Stata12.0软件分析。结果最终共纳...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统计应用RevMan5.2以及Stata12.0软件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3.58,95%CI[2.68,4.78]);在心电图检查有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2.41,95%CI[1.86,3.13]);在冠心病心绞痛显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2.20,95%CI[1.76,2.74]);在安全性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OR 0.89,95%CI[0.46,1.72])。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苦碟子注射液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但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以苦碟子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进一步的评价,仍需开展设计合理、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美圣 刘凌 +4 位作者 刘泽 王鲁妮 吴军 王伟 封菊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诱导作用,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在10-6mol/LAngⅡ的DMEM培养液中48h)干预,分为实验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和苦碟子注射液组(给予Ang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诱导作用,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在10-6mol/LAngⅡ的DMEM培养液中48h)干预,分为实验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和苦碟子注射液组(给予AngⅡ刺激前1h先加用10%苦碟子注射液)。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细胞的增殖能力两种衰老标志物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诱导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β-gal阳性染色率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Cav-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AngⅡ成功诱导了HUVECs衰老,而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干预后上述变化改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延缓AngⅡ诱导HUVECs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v-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衰老 小凹蛋白-1 苦碟子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抗氧化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浩铭 韩威 +2 位作者 王颖 姜瑞芝 陈英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5,共4页
苦碟子注射液经盐酸酸化,HPD大孔树脂柱分离,得到总酚酸部分,以抗坏血酸(Vc)做为阳性对照,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酚酸部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苦碟子注射液经盐酸酸化,HPD大孔树脂柱分离,得到总酚酸部分,以抗坏血酸(Vc)做为阳性对照,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酚酸部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此,我们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MDS-5反相制备色谱对总酚酸进一步分离,共获得6个酚酸类成分。采用上述活性评价的方法对所获得的6个成分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发现除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外,其它5个酚酸类成分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好于或与阳性对照V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DPPH FRAP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芸 刘德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0-903,共4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1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1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8%显著高于对照组6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 CRP及IL-18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 CRP及IL-18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92,P>0.05),治疗后观察组(87.37±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82±6.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4,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hs CRP、IL-18)的含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艾广凤 孙逢国 严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等指标,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清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果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苦碟子组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苦碟子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苦碟子 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药学的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黎元元 李志强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120-1123,1127,共5页
为确保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简称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研究根据《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等7个技术指导原则》,对苦碟子注射液的上市后研究开展系统梳理,包括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药理毒理、上市后临床研究、... 为确保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简称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研究根据《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等7个技术指导原则》,对苦碟子注射液的上市后研究开展系统梳理,包括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药理毒理、上市后临床研究、前瞻性的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多方面。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从GAP到生产过程药品质量严格控制。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特殊毒理学未见不良反应;上市前治疗冠心病和脑血栓的Ⅲ期临床研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上市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仿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安全有效;近3年SRS691例ADR报告,PRR法和BCPNN法显示,头痛、头晕是ADR预警信号;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荟萃,形成苦碟子注射液安全性的证据系列,为临床、科研、生产企业提供可靠的安全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安全性 上市后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3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高传生 陈魏燕 唐琦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苦碟子注射液40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苦碟子注射液40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均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0.1 g,po,qd;对照组给予500 mL右旋糖酐40,苦碟子注射液40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均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0.1 g,po,qd。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于治疗后14 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63.64%(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苦碟子注射液、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苦碟子注射液 阿司匹林 脑梗死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13例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黎元元 方邦江 +2 位作者 刘健 苗梦莉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获得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使用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在全国20家监测医院完成监测病例30013例。首例入组时间为201... 目的:获得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使用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在全国20家监测医院完成监测病例30013例。首例入组时间为2012年10月,末例结束监测为2015年8月,共发生ADR/ADE 50例,经过三级判定方法,判定ADR 43例,发生率为1.43‰,属于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其中新的ADR1例,表现为结膜出血;一般ADR共4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头痛为主,累及全身8个不同系统损伤;无严重ADR。ADR多发生在用药当天30 min内,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段为65以上,有过敏史,高浓度,有合并用药时应重点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是获得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途径,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 安全性评价 医院集中监测 不良反应 皮疹 皮肤瘙痒 注册登记研究 安全性证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配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超声参数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建丽 郑勇 +2 位作者 徐更田 赵晓 何好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配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参数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氟伐他汀,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配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参数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氟伐他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苦碟子注射液。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参数[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生活质量(MLHFQ)及6 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炎性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CO、CI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大于对照组,MLHFQ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8、CRP、TNF-α、NGAL、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6/53)与对照组(7.55%,4/5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及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可能与其能有效调节血清炎性反应状态、NGAL、GDF-15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氟伐他汀 冠心病心力衰竭 超声参数 NGAL GDF-15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秉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1,274,共5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方法4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41眼)渗出型AMD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联合组21例21眼,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对照组20例20眼,仅行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若发现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则再次行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改变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联合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末次随访时,联合组21眼CNV完全闭合16眼(占76.2%),大部分闭合5眼(占23.8%);对照组20眼CNV完全闭合15眼(占75.0%),大部分闭合5眼(占25.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中央视网膜厚度与CNV复合体厚度均明显减少,联合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减少更明显。所有治疗眼均接受1次PDT治疗,联合组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的治疗次数为(1.38±0.50)次,对照组为(1.96±0.83)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期内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PDT及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与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AMD的CNV均安全有效;三联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视力、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同时减少重复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具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光动力疗法 玻璃体内注射 RANIBIZUMAB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翔之 陈英红 +1 位作者 罗浩铭 姜瑞芝 《特产研究》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通过大孔树脂将注射液中2类成分分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2部分的黄酮和有机酸的含量。大孔树脂D101分离效果较好。以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为对照品测得苦碟子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8.20mg/支... 通过大孔树脂将注射液中2类成分分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2部分的黄酮和有机酸的含量。大孔树脂D101分离效果较好。以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为对照品测得苦碟子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8.20mg/支,以菊苣酸为对照品测得苦碟子注射液中总有机酸含量为7.16mg/支。该分离方法重现性较好,2种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控制苦碟子注射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总黄酮 总有机酸 大孔树脂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孔雁 曹俊杰 +3 位作者 王义围 王兆鹏 尹成淑 王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对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对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扩血管及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APN、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均显著升高(P <0. 05),无效率显著降低(P <0. 01),且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为高达95. 83%及93. 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67%及68. 75%(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LVEDd及LVEDs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及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苦碟子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德飞 孙立丽 +2 位作者 任晓亮 李遇伯 戚爱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2-367,共6页
目的:利用一测多评法建立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有机酸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现对苦碟子注射液简单、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菊苣酸为内参物,测定菊苣酸与单咖啡酰基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较正因子,进而计算苦碟子注... 目的:利用一测多评法建立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有机酸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现对苦碟子注射液简单、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菊苣酸为内参物,测定菊苣酸与单咖啡酰基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较正因子,进而计算苦碟子注射液中有机酸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菊苣酸与单咖啡酰基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较正因子分别为1.295,1.410,0.8421,采用一测多评法对苦碟子注射液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苦碟子注射液 有机酸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并计算临床有效率。结果:①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传导速度上升更加明显,两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其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明显上升,实验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总胆固醇(TC)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C)等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有明显下降,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结束后,根据临床总有效率监测结果显示,实验组(82.8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57%),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周围神经兴奋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影响,值得-I盏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6
作者 纪震 矫翠翠 +1 位作者 王丹丹 庄绪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14-2518,共5页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予以脑蛋白水解物、苦碟子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予以脑蛋白水解物、苦碟子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综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氧化应激反应指标(SOD、MDA、GSH-Px)、听觉诱发电位(PL-Ⅰ、PL-Ⅱ、PL-Ⅲ)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评分、综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MDA水平、听觉诱发电位降低(P<0.05),SOD、GSH-Px活性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可控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液流变学,增强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听觉诱发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脑蛋白水解物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