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出土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考
1
作者 何月馨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3,共7页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志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买墓田、取吉穴、斩草仪、择葬日等丧葬过程的多个方面。经过考释可知,任氏墓志蕴含浓厚的风水堪舆和阴阳五行思想,是唐人葬埋择吉的生动例证。
关键词 唐代 墓志 斩草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升肺降”理论探讨肝硬化的治疗
2
作者 罗梅 李开楊 +4 位作者 杨梅 谢龙 汪倩 李梅 赵琦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2,共3页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若肝肺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运行异常,日久气滞、瘀血、水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影响而形成肝硬化。因此,肝硬化应以疏肝理肺,调畅气机为治疗核心,同时注重配伍行气利水、活血化瘀、扶正补虚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升肺降 五行 经络 阴阳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宗艳基于五脏生克规律论治肺癌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坤 王辉 杨宗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肺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属于中医“肺积”“息贲”等范畴。杨宗艳主任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动态演变的过程。正气不足、肺脏亏虚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五脏功能紊乱,痰、瘀、毒胶结是肺癌... 肺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属于中医“肺积”“息贲”等范畴。杨宗艳主任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动态演变的过程。正气不足、肺脏亏虚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五脏功能紊乱,痰、瘀、毒胶结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肺脏与他脏生克失宜,是肺癌病机演变的内在规律。肺癌的治疗,当立足肺脏本身,考量肺脏与他脏的关系状态,依照五行生克,补不足,损有余:清心火,润肺金;培脾土,生肺金;疏肝木,护肺金;滋肾水,固肺金,并灵活选用扶正、化痰、祛瘀、解毒方药,恢复肺脏与他脏常正关系,消解相互胶着的痰、瘀、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五脏 五行 生克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刮痧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何莹莹 王红霞 +1 位作者 李佳 唐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探讨循经刮痧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肝阳上亢型PP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循经刮痧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肝阳上亢型PP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经刮痧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头晕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刮痧联合五行音乐对肝阳上亢型PPPD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人头晕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病人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刮痧 五行音乐疗法 肝阳上亢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焦虑 抑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经》《难经》的五输穴原理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可扬 樊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3,共4页
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 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内经》和《难经》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从阴阳五行原理角度做比较的研究尚不完善。文章通过挖掘总结《内经》和《难经》中五输穴的自然属性,五输穴理论合自然阴阳之法度、应四时五行之变化,蕴含“生长化收藏”理论,即人与天地相参、四时相应,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阐明“生克制化承”,即五输穴内应阴阳五行、内调五脏六腑,阐释五输穴理论蕴含着天人相应原理、阴阳五行化合运动的机理和规律,并通过五输穴的阴阳五行配穴施用以指导针灸配穴实践。五输穴理论富有朴素自然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古今针灸临床,据此处方配穴,创立了“应时取穴法”“补母泻子法”“泻南补北法”“泻荥补合法”等阴阳五行配穴法,颇具人文和自然科学内涵,彰显了中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内经》 《难经》 阴阳五行配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阴阳五行化生规律谈扶阳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颜永明 汤小虎 彭代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59-660,共2页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阴阳的从化在自然界及人体有一定的规律,阳气在阴阳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阳气在自然及人体内的生化过程对探索疾病病机与辩证施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阴阳五行在生化过程中阳气的变化规律来探讨扶阳治疗疾病的意义。
关键词 阳气 阴阳 五行 扶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性证素“阳郁”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樊新荣 黄贵华 王荣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263-2264,共2页
从"阳郁"病性在《伤寒论》原文中的体现,"阳郁"病性成因与治疗,"阳郁"病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三方面探讨了应将其列为病性证素之一。
关键词 病性 证素 阳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阴阳五行 运用易学原理 再论月经周期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宏利 何嘉琳 马宝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482-2485,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稳定中医调经疗效。方法:以传统医易原理、阴阳五行藏象理论探讨月经周期。结果与结论:首次阐明月经周期的四象阴阳五行规律,并据此创立"癸乙丁辛法"用以分期调经:1、卵泡期中点到黄体期中点阳长阴消,黄体期中... 目的:为了提高稳定中医调经疗效。方法:以传统医易原理、阴阳五行藏象理论探讨月经周期。结果与结论:首次阐明月经周期的四象阴阳五行规律,并据此创立"癸乙丁辛法"用以分期调经:1、卵泡期中点到黄体期中点阳长阴消,黄体期中点到卵泡期中点阳消阴长。2、卵泡期阴偏盛,主要由肾所所主,黄体期阳偏盛,主要由心所主。3、卵泡期前半段(含月经期)为阴中之阴—属水—属肾;卵泡期后半段,尤其是排卵瞬间—阴中之阳—木—肝;黄体期前半段—阳中之阳—火—心;黄体期后半段,尤其是月经启动瞬间—阳中之阴—金—肺;脾土居中,参与了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对卵泡期与黄体期的顺利转换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 易学 阴阳 五行 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志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2-1205,共4页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节着机体脂质稳态。在自噬与脂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噬以"噬脂"促进脂质的分解,又通过某种途径参与脂质合成。同时,脂质沉积抑制自噬水平的高低。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为:自噬"生"脂质合成"、"自噬"生"脂质分解"、"脂质合成"侮"自噬"。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脂质代谢及自噬对于脂质代谢的调节关系具有颇为特殊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内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 自噬 脂质代谢 内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娜 刘晓燕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源于天(自然),太虚元气是人与天两者共同的物质基础。本文以此阐述了太虚元气化生阴气和阳气,其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五行之关系,宇宙万物同根同源是四时-阴阳-五脏相关联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源于天(自然),太虚元气是人与天两者共同的物质基础。本文以此阐述了太虚元气化生阴气和阳气,其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五行之关系,宇宙万物同根同源是四时-阴阳-五脏相关联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中医学从四时角度联系阴阳五行认识人体五脏生理作用是"天人相应"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黄帝内经》"四时五脏阴阳"学术思想是中医学探究生命规律的重要思维模式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四时五脏阴阳 阴阳 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杨氏模量随轴向温度分布变化的转子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鹏 刘占生 刘镇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2-26,55,共6页
根据转子材料杨氏模量随温度的二次多项式变化函数,推导了考虑温度分布的单元刚度矩阵,给出了考虑转子轴向温度分布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轴向温度均匀分布、线性分布和二次多项式分布情况下转子临界转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型可以... 根据转子材料杨氏模量随温度的二次多项式变化函数,推导了考虑温度分布的单元刚度矩阵,给出了考虑转子轴向温度分布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轴向温度均匀分布、线性分布和二次多项式分布情况下转子临界转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型可以体现转子轴向温度分布对刚度矩阵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高温下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温度 有限元模型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艳丽 韩金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说理工具,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阴阳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属性,五行是一种简化的生命模型。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图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春华 郭瑨 +1 位作者 朱丽颖 侯星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重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图,预期以此图解释人体体质与生理病理。方法: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太极、阴阳、五行宇宙演化进程之意,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之形,将两者结合进行构建。结果:构建出一个具有双螺旋结构的中医学气... 目的:重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图,预期以此图解释人体体质与生理病理。方法: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太极、阴阳、五行宇宙演化进程之意,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之形,将两者结合进行构建。结果:构建出一个具有双螺旋结构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模型。结论:整合了以往的阴阳、五行图,提供了一幅直观的气-阴阳-五行融合后的结构图,此模型图可以对人体质、生理病理等方面做出结构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结构图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阴阳五行诊疗体系之病机诊断浅探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德辰 常佩雨 +3 位作者 魏莉 纪峰 刘宝莲 李良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89-1493,共5页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本文提炼《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中关于阴阳五行指导中医分析病因、阐明病机、指导诊断、确立治法、处方遣药等方面的内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本文浅探中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本文提炼《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中关于阴阳五行指导中医分析病因、阐明病机、指导诊断、确立治法、处方遣药等方面的内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本文浅探中医阴阳五行诊疗体系中的病机诊断内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阴阳 五行 诊疗体系 病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稻理论的质疑:兼新论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内外因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汪凤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2-582,共11页
Talhelm等人认为种植水稻与种植小麦有重大差别,所以,中国水稻文化与小麦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南方的水稻文化更倾向于东亚文化,北方的小麦文化看起来更像西方文化。"水稻理论"视角颇新颖,但能否成立有待检验。以整体思... Talhelm等人认为种植水稻与种植小麦有重大差别,所以,中国水稻文化与小麦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南方的水稻文化更倾向于东亚文化,北方的小麦文化看起来更像西方文化。"水稻理论"视角颇新颖,但能否成立有待检验。以整体思维为例,用"水稻理论"解释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缘由时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南宋之前的多数中国人虽长期生活在小麦区,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却主要是整体思维,几乎没有分析思维,且整体思维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炉火纯青;二是目前无足够的可靠证据证明种植小麦的中国北方在文化上看起来更像西方,并且北方人擅长的同样是整体思维。这两个矛盾证明"水稻理论"解释不通。其实,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外因是:先人从长期的治水经验尤其是从鲧治水失败而大禹治水成功的一反一正事例中直观、真切地看到了天人密切相关理念、顺应自然和通盘考虑(整体思维的雏形)在成功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内因是蕴含阴阳思维的阴阳学说、蕴含五行思维的五行学说和蕴含阴阳五行思维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与被认可,它们为中国人如何运用整体思维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思维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思维 水稻理论 治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证候规律(167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粟实 陈路 +4 位作者 王垚 韦依佛 岳喜峰 王雨晴 陈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827-2830,283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临床观察并分析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证候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收集所有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MSA患者一般情况及四诊信息,不设定证候类型,辨别每个病例具体证型,提取证候要素。统计证候要素... 目的:本研究旨在临床观察并分析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证候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收集所有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MSA患者一般情况及四诊信息,不设定证候类型,辨别每个病例具体证型,提取证候要素。统计证候要素频次,百分比,归纳证候要素组成分布;采用以类型或平均值为界进行证素的分组比较,探讨证候要素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67例MSA患者总体病机虚多实少,寒多热少。P型热证多见,C+P型寒证多见;气虚最多见于C+P型,血虚多见于P型;气虚常与寒证并见,且多见于疾病中晚期,热证常与血虚并见,且多见于疾病早期。肾虚最多见于C+P型,肝病、心病多见于P型,脾虚及胃病多见于C型。痰、湿多见于C+P型和P型,血瘀多见于C+P型,而气陷只见于C+P型。随着病情加重、混合型的出现,虚证与实证并见,正虚和邪实皆增加。结论:MSA核心病机为肾阳虚,总体治则在于温肾助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证候规律 证素 温肾助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理菜子园镍矿床方辉橄榄岩铂族元素、Re-Os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5 位作者 廖震文 屈文俊 杨波 蒋小芳 李超 李永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32,共18页
四川省会理菜子园红土型镍矿床中出露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文章系统报道了其中3个橄榄岩体的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均显示为高MgO及高Mg#值,低SiO2、Al2O3、Na2O、K2O特征,计算显示出主要的标准矿物... 四川省会理菜子园红土型镍矿床中出露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文章系统报道了其中3个橄榄岩体的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均显示为高MgO及高Mg#值,低SiO2、Al2O3、Na2O、K2O特征,计算显示出主要的标准矿物为橄榄石和紫苏辉石(体积百分数>90%),表明菜子园属镁质方辉橄榄岩。铂族元素总量比世界上大多数地幔橄榄岩低,且Cu/Pd比值大于原始地幔,可能是早期地幔较高部分熔融出的基性岩浆中硫化物的萃取、抽提作用所致。PPGE相对IPGE强烈亏损,与正常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特征类似,向右倾斜的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表明菜子园铂族元素体系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的控制。PPGE中,Pt相对于Pd富集,可能与后期强烈蚀变有关,此外还可能反映了少量Pt以合金形式残留于方辉橄榄岩中,Pd以不相容元素的形式更多被熔体带走。菜子园方辉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封闭性相对好,γ(Os)值较小。岩石化学、铂族元素及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菜子园橄榄岩直接来自地幔,属正常蛇绿岩套底部的方辉橄榄岩,为古小洋盆洋壳的残片。菜子园蛇绿岩反映了中元古代晚期昆阳裂谷在菜子园-踩马水-麻塘断裂带以北演化成小洋盆,于其中沉积会理群,并在中元古代末期与南侧的东川群、汤丹群碰撞、拼贴。菜子园橄榄岩的蛇绿岩属性进一步证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基底由不同时代的小陆块碰撞、拼贴导致基底陆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菜子园橄榄岩 铂族元素 RE-OS同位素 蛇绿岩 昆阳裂谷 会理群 东川群 汤丹群 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肾脏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跃进 鲁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qu...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微观辨证"等角度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理念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现代临床中医肾脏病诊疗模式应是中西医有机结合下的审病-辨证-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阴阳五行学说 微观辩证 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英全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迎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译者主体性因素分为两类:译者个体性主体因素和译者社会性主体因素。前者包括译者自身能力素质与态度,后者包括意识形态、诗学形态、权力等制控译者的因素。《红楼梦》英全译本译者霍克斯与杨宪益在双语语言文化能力和对《红楼梦》、翻... 译者主体性因素分为两类:译者个体性主体因素和译者社会性主体因素。前者包括译者自身能力素质与态度,后者包括意识形态、诗学形态、权力等制控译者的因素。《红楼梦》英全译本译者霍克斯与杨宪益在双语语言文化能力和对《红楼梦》、翻译事业及《红楼梦》英译的态度等方面的个体性主体因素以及在赞助人目的、诗学形态、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社会性主体因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红楼梦》英全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为译本"评价迥异"现象提供了最强有力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社会性主体因素 译者个体性主体因素 译者主体性 霍克斯 杨宪益与戴乃迭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医之阴阳五行核心是“和”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英刚 陈宏 +1 位作者 田林晓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38-39,共2页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学就是在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上得到了成长、升华。阴阳五行讲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及动态平衡,但是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其最核心应是调和、和谐、协调之意,即阴阳五行的核心是"和"。
关键词 中医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