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公路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黄豪璐 熊潇 兰洲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90-198,207,共10页
以G348(宜昌段)旅游公路驿站为例,充分考虑其路域景观环境与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多源数据为视角,结合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生态脆弱性、视觉敏感性、资源丰富度及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1)在G34... 以G348(宜昌段)旅游公路驿站为例,充分考虑其路域景观环境与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多源数据为视角,结合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生态脆弱性、视觉敏感性、资源丰富度及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1)在G348旅游公路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态脆弱性、交通可达性、资源丰富度、视觉敏感性;2)在研究区中对驿站用地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根据高等级和较高等级适宜区的分布及面积,确定了3个一级核心、3个二级核心作为后续建设旅游公路驿站的重点区域;3)以重点区域驿站为例,从生态、人文、观光、商业及集散不同功能属性上,明确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旅游公路驿站的选址、主题设定与设计营造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驿站 多源数据 用地适宜性评价 G348(宜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20年以来宜昌水文站水文情势改变分析
2
作者 朱迪 崔福宁 +2 位作者 卜慧 汪琳 王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199,206,共8页
三峡水库自2003年开展蓄水调度以来,已运行20 a,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下游水文情势产生影响。选择宜昌水文站1950—2022年逐日径流和水位资料,采用MASH滑动平均法、Sen斜率估计法和... 三峡水库自2003年开展蓄水调度以来,已运行20 a,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下游水文情势产生影响。选择宜昌水文站1950—2022年逐日径流和水位资料,采用MASH滑动平均法、Sen斜率估计法和IHA/RVA法量化评估三峡水库投运以来宜昌水文站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宜昌水文站1—5月份滑动平均流量序列呈现显著上升趋势,9—11月份滑动平均流量序列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6—12月份滑动平均水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宜昌水文站合计有14个水文改变指标(IHA)发生了高度水文情势改变,整体综合改变度为63.52%,属于中度改变;三峡水库通过径流调蓄,显著增加了年最小流量组分的中值和流量折转次数,且减少年最大1 d流量的中值,进一步反映了三峡水库防洪兴利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文情势 MASH滑动平均法 IHA/RVA法 宜昌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值域有定义的对数紊流流速分布公式研究
3
作者 魏为 陈希炽 胡焰鹏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前,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垂线流速盲区插补只能采用指数流速分布、常数流速分布两种模式,而对数紊流流速分布公式是基于动量传递理论推导出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该公式因在边界处(y=0)没有定义而应用不便。基于此,从天然河道的河床是... 目前,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垂线流速盲区插补只能采用指数流速分布、常数流速分布两种模式,而对数紊流流速分布公式是基于动量传递理论推导出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该公式因在边界处(y=0)没有定义而应用不便。基于此,从天然河道的河床是由泥沙组成的非固定边界的实际出发,提出在边界面上液体质点仍然存在混掺运动的假设,借助动量传递理论推导出全值域有定义的对数紊流流速分布公式。并且采用宜昌水文站4条实测垂线流速对公式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式拟合得到的误差有正有负,最大误差为-3.66%,精度符合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要求。推导出的公式在垂线水深的所有值域内有定义,该公式可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垂线流速盲区插补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紊流流速分布 动量传递理论 垂线流速 宜昌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24
4
作者 万新宁 李九发 +2 位作者 何青 向卫华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5,共7页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和嘉陵江 ,其次是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系 ;长江流域来沙主要以悬移质形式下泄 ,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 ,同时各测站悬移质输沙量也逐年呈阶梯性递减趋势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洪季通量值明显高于枯季 ;悬沙颗粒主要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 ,自中游向下游 ,泥沙颗粒逐渐细化 ;由于江阴河段附近边界条件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通量 沙通量 变化规律 宜昌站 大通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葛朝霞 薛梅 宋颖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利用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建立长江宜昌站年平均流量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所选优势因子主要是一组反映冷暖空气活动的指数,冷暖空气的活动和强度对宜昌的年平均流量影响很大;各优势因子的优势隐含周期4~9个不等,且... 利用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建立长江宜昌站年平均流量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所选优势因子主要是一组反映冷暖空气活动的指数,冷暖空气的活动和强度对宜昌的年平均流量影响很大;各优势因子的优势隐含周期4~9个不等,且普遍都具有25a和22a的变化周期;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长江宜昌站年平均流量的拟合和试预报合格率都达到了100%,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水文预报 逐步回归 优势因子 优势隐含周期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逐步回归在宜昌站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己坤 曹丽青 +2 位作者 葛朝霞 郑苏娟 黄美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引入对中长期水文预报精度的影响,以对数变换后得到的非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为基础,利用长江宜昌站年径流量进行中长期水文预报,并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预报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宜昌站年径流量与该站上一年汛期7月、... 为了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引入对中长期水文预报精度的影响,以对数变换后得到的非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为基础,利用长江宜昌站年径流量进行中长期水文预报,并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预报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宜昌站年径流量与该站上一年汛期7月、8月、10月流量存在明显非线性关系,并对太平洋副高活动以及厄尔尼诺效应反应敏感;非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拟合和试预报准确度均高于线性模型;引入非线性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逐步回归 中长期水文预报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宜昌站沙质推移质输沙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萍 曹叔尤 刘兴年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现有几家起动公式中的K值不能够准确预测长江宜昌站沙质推移质输沙规律。对宜昌站1956年到1964年和1973年到1974年11年的246组沙质推移质实测水力、泥沙因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沙质泥沙近似作为均匀沙处理,从均匀沙的起动特点出发,通... 现有几家起动公式中的K值不能够准确预测长江宜昌站沙质推移质输沙规律。对宜昌站1956年到1964年和1973年到1974年11年的246组沙质推移质实测水力、泥沙因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沙质泥沙近似作为均匀沙处理,从均匀沙的起动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泥沙颗粒受力和起动模式推导得出宜昌站沙质推移质起动公式,并且公式中的K值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呈指数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而建立了适合宜昌站沙质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并用宜昌站1975年沙质推移质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按公式计算的起动流速和输沙率与实测值比较,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站 沙质推移质 起动流速 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演变多时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蔺秋生 范北林 黄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2,共4页
水文时间序列往往在时域中存在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存... 水文时间序列往往在时域中存在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存在30--40年、10~20年及10年以下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变化主周期为14年,第二周期为7年,第三周期为34年;自2006年以后的3年左右,宜昌站年径流量将处于一个相对偏枯期,之后又将进入一个丰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水文站 年径流量 多时间尺度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萍 秦天玲 +3 位作者 冯婧 严向东 郑晓东 王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4-27,共4页
为了分析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利用宜昌站1950~2007年实测日均径流量资料,采用MATLAB编程,运用复Morlet小波方法对其径流年际变化和洪枯季节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剖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变化周期。计算出了宜昌水文站年均径流量、... 为了分析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利用宜昌站1950~2007年实测日均径流量资料,采用MATLAB编程,运用复Morlet小波方法对其径流年际变化和洪枯季节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剖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变化周期。计算出了宜昌水文站年均径流量、汛期与枯水期丰枯交替的时间尺度和主周期。结果表明,1950~2007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演变规律较显著,但其水文规律的长时间尺度结构和记忆有待于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规律 小波分析 丰枯 周期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水体荷载变化对地壳形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伶俐 姚运生 +3 位作者 蒋玲霞 魏贵春 王慧 罗俊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0,共5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水体荷载变化对地壳形变的影响,选取2001—2014年宜昌地震台的地壳形变潮汐与非潮汐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数据分钟值、长趋势、潮汐因子、潮汐相位滞后等参数在三峡水库水体荷载变化过程中出现明显异常。地震前观... 为研究三峡水库水体荷载变化对地壳形变的影响,选取2001—2014年宜昌地震台的地壳形变潮汐与非潮汐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数据分钟值、长趋势、潮汐因子、潮汐相位滞后等参数在三峡水库水体荷载变化过程中出现明显异常。地震前观测资料分钟值、长趋势出现异常:水管倾斜仪分钟值在秭归县屈原镇ML4.6级地震前4 h出现明显下降,N和S端下降量分别达23×10^(-3)角秒、10×10^(-3)角秒;洞体应变仪EW分量在巴东MS5.1地震前3月出现破年变转折,由压变张;潮汐分析结果显示异常:洞体应变NS分量潮汐因子在2001—2014年间出现阶段下降,2009年9月后,NS和EW分量潮汐因子发生同步异常变化(NS继续下降、EW小幅上升)。应变、倾斜的潮汐相位滞后在水位下降期和ML≥4.0级以上地震前均出现转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宜昌地震台 三峡水库 水体荷载 震前异常 潮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站主汛期流量及水温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峰 夏自强 张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8,共3页
以宜昌站1956-2002年主汛期为例,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了流量、水温序列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根据主周期预测了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主汛期流量、水温序列均存在三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各周期尺度下小波变换系数基本为正负对应出... 以宜昌站1956-2002年主汛期为例,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了流量、水温序列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根据主周期预测了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主汛期流量、水温序列均存在三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各周期尺度下小波变换系数基本为正负对应出现,呈偏丰—偏低、偏枯—偏高交替变化规律,且将持续到20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站 主汛期 流量 水温变化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电站日调节对下游宜昌站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亚军 李国斌 陆永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4,共5页
分析了三峡电站蓄水前后下游宜昌站水位变化过程,自然状态下枯水期日流量及水位均较为稳定,水位变幅很小.三峡建库后,改变了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过程,日内水位变化频繁,日最低水位更低,低水位时间延长,影响航运、防洪、灌溉及滩地利用等... 分析了三峡电站蓄水前后下游宜昌站水位变化过程,自然状态下枯水期日流量及水位均较为稳定,水位变幅很小.三峡建库后,改变了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过程,日内水位变化频繁,日最低水位更低,低水位时间延长,影响航运、防洪、灌溉及滩地利用等.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葛洲坝下游河道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冲刷下切,枯水期宜昌水位会进一步下降,日调节下低水位时间明显增多.当三峡库水位进一步抬高后,宜昌站日内水位变幅将进一步增大,日调节将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电站 日调节 宜昌站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水沙变化突变性与周期性分析方法及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茜 王延贵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江河水沙序列的突变性和周期性变化,在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江大通站和宜昌站的水沙变化为例,就江河水沙变化的突变性和周期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不同方法的原理、计算结果及适用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江河水沙序列的突变性和周期性变化,在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江大通站和宜昌站的水沙变化为例,就江河水沙变化的突变性和周期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不同方法的原理、计算结果及适用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序聚类法计算简便,结果精确,最适用于突变性分析;小波分析法发展成熟,可用于一般的水沙序列周期性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水沙 突变性 周期性 长江 大通站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相关的三峡水库中长期径流预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前进 张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径流中长期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而预报因子的选取和预报模型的构建一直是径流中长期预测的两大难点。本文以宜昌站1951—2013年汛期流量资料为例,根据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分别构建了基于相关系... 径流中长期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而预报因子的选取和预报模型的构建一直是径流中长期预测的两大难点。本文以宜昌站1951—2013年汛期流量资料为例,根据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分别构建了基于相关系数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径流预测遥相关模型,并且对比了依据不同的相关系数和因子选择数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相关系数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的稳健性与预测精度均可大大提高。研究内容可为三峡水库中长期径流预报及中长期调度计划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径流预测 遥相关 随机森林算法 多元线性模型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用前后进出库水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仁勇 张细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9,共5页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近期进出库水沙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均有所减小,其中输沙量减小更为明显;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汛期进出库水量、沙量占全年的比例仍分...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近期进出库水沙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均有所减小,其中输沙量减小更为明显;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汛期进出库水量、沙量占全年的比例仍分别维持在76%以上和96%以上,但从年内分配变化上看,汛期进库水、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呈减少趋势,汛期出库水量比例呈减少趋势,出库沙量比例呈增大趋势;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9-10月份进出库水沙量减小较多,而枯水期2-4月份进出库流量均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沙变化 年内分配 寸滩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宜昌站冬季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琪 《东北水利水电》 2009年第12期30-32,共3页
本文利用长江宜昌站1955~1990年冬季径流量和气候资料,采用单相关系数法,挑选出了影响宜昌站冬季各月径流量的气候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因子,建立预报模型,预报效果比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气候因子 冬季径流量 预报模型 宜昌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宜昌—监利段河床冲淤对宜昌站水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腾飞 施勇 +4 位作者 栾震宇 陈炼钢 金秋 陈黎明 徐祎凡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6,共9页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宜昌站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驱动下游河床发生新一轮调整。采用回归分析、机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宜昌—沙市段及沙市—监利段河床冲淤变化对宜昌水沙站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宜昌—沙...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宜昌站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驱动下游河床发生新一轮调整。采用回归分析、机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宜昌—沙市段及沙市—监利段河床冲淤变化对宜昌水沙站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宜昌—沙市段冲淤量与宜昌站水沙指标间的关联度强于沙市—监利段且前者关联度随时间增强;研究河段月尺度河床演变对宜昌站水沙条件不存在明显的滞后响应;基于宜昌站月均流量分别构建的两个河段冲淤量回归模型可较好反映河床冲淤变化;根据所构建模型的模拟,三峡工程运行前宜昌—沙市段呈"小水小冲、大水大淤"的冲淤格局,冲淤转换临界宜昌站流量约为23 500 m^3/s,三峡水库蓄水后该河段全面冲刷,呈"小水小冲、大水大冲",但随着床沙粗化冲刷量有所下降;三峡水库蓄水前沙市—监利段亦呈"小水小冲,大水大淤"的冲淤格局,冲淤转换临界宜昌站流量约为22 500 m^3/s,且同流量下的淤积量大于宜昌—沙市段,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站小水时该河段冲刷量略大于上游河段,但宜昌站大水时该河段冲刷量明显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荆江 河床演变 宜昌站 水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BP模型的河流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力学 黄解军 +2 位作者 程学军 申邵洪 袁艳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2,共6页
河流流量是水文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流量预测对于水利建设、航运规划和水资源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处理非平稳序列的优势以及BP神经网络(BPNN)处理非线性拟合的能力,提出和构建了基于... 河流流量是水文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流量预测对于水利建设、航运规划和水资源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处理非平稳序列的优势以及BP神经网络(BPNN)处理非线性拟合的能力,提出和构建了基于VMD-BP模型的河流流量预测方法。以长江宜昌水文站为实例,基于1998年和1999年的日水位和日流量数据,对方法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MD-BP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位和流量的多值关系,降低了数据的波动性,预测结果优于线性拟合的回归模型和BPNN模型,预测误差仅为1.61%,为河流流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流量 变分模态分解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水位-流量关系 宜昌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动范围法的宜昌站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梦梦 艾萍 +2 位作者 边世哲 袁定波 李金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分析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后水库群的联合运行对中下游的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宜昌水文站1946~2013年的日流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对历年日平均流量进行突变性分析,将水文资料划分为1946~1980、1981~2002、2003~2013年三个时... 为分析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后水库群的联合运行对中下游的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宜昌水文站1946~2013年的日流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对历年日平均流量进行突变性分析,将水文资料划分为1946~1980、1981~2002、2003~2013年三个时段;并采用变动范围法研究了葛洲坝、三峡大坝运行后水库群对宜昌站生态水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02年水库群对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较小;2003~2013年水文情势变化程度整体上属于中度改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需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站 变动范围法 联合影响 水文情势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站水流特性变化及测验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勇 柳鑫 +1 位作者 龙飞 任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探究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文站水流特性,以宜昌站为例,利用蓄水后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宜昌站水位特性和洪水特性。结果表明:水位波动性增强,同流量级下水位降低,历年最高水位下降、最低水位抬高,中低水位持续时间增长;中低水位流量呈现日... 为了探究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文站水流特性,以宜昌站为例,利用蓄水后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宜昌站水位特性和洪水特性。结果表明:水位波动性增强,同流量级下水位降低,历年最高水位下降、最低水位抬高,中低水位持续时间增长;中低水位流量呈现日周期变化,年最小流量有增大趋势,并逐渐稳定在6 000 m^3/s左右,年最大流量因三峡水库调蓄得到控制,峰顶持续时间变长,年内水量变化为枯期增加、汛期减少,中低水位-流量关系呈多条单一线变化趋势。因此,根据现有水流特性变化,需调整水位和流量资料收集方式,以满足整编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蓄水 宜昌站 水流特性 测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