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水仙素处理杉木种子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瑞阳 段红静 +4 位作者 吴博 孙宇涵 方禄明 郑仁华 李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7-12,共6页
以杉木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经25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处理后,分别用0.3%、0.6%、0.9%、1.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2、3、4 d,蒸馏水浸泡种子作为对照,3周后观察统计出苗率、变异率,9个月后调查诱变苗早期长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种... 以杉木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经25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处理后,分别用0.3%、0.6%、0.9%、1.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2、3、4 d,蒸馏水浸泡种子作为对照,3周后观察统计出苗率、变异率,9个月后调查诱变苗早期长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种子出苗率、变异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一定规律的变化,0.9%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4 d得到的变异率最大;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苗高影响差异显著,同一处理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平均苗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同一浓度处理则随时间延长苗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地径大小与苗高规律一致,催芽处理抑制其分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秋水仙素 化学诱变 变异苗 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条件对烟草几个性状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少清 叶定勇 杨俊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利用“神舟三号”宇宙飞船搭载的4个烤烟品种(K326、K346、红花大金元和春雷3号)SP2(space-2generation,太空2代)苗期的一些性状变异。结果表明,SP2株系3真叶期幼苗的叶长、宽,叶绿素含量,单位叶面积重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发生了不... 研究了利用“神舟三号”宇宙飞船搭载的4个烤烟品种(K326、K346、红花大金元和春雷3号)SP2(space-2generation,太空2代)苗期的一些性状变异。结果表明,SP2株系3真叶期幼苗的叶长、宽,叶绿素含量,单位叶面积重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部分变异在地面对照与SP2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春雷3号-SP2的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T-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SA的含量均比其它品种(材料)高,其中T-ASA含量高出其它品种(材料)1.3-2.6倍,DH-ASA高出2.5-34.0倍。春雷3号-SP2株系是一个可能的高抗坏血酸含量变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品种 航天育苗 性状变异 抗坏血酸 SP2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的筛选及其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8
3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1 位作者 胡秀明 秦广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多胚苗形态特征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表明,突变株系与其原...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多胚苗形态特征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表明,突变株系与其原始亲本在主要农艺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在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性状上比后者分别下降35.41%、5.08%、15.72%和12.39%。“IR36-双”在双胚苗性状的表现形态上有其特异性,在同一纯合株系的群体内双胚苗的苗位有非完全双苗和完全双苗两种类型。在非完全双苗中又包括单胚轴单胚根双苗和单胚根异胚轴双苗;在完全双苗中可分为正常双苗和异常双苗。在多胚苗材料中,单胚根单胚轴双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经过多个世代观察表明,“IR36-双”的多胚苗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可遗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同源四倍体水稻 多胚苗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双胚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祎 李凤玲 +1 位作者 刘洋 吴先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972-2974,共3页
综述了水稻双苗在胚胎学、细胞学及其产生的突变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双苗 胚胎学 细胞学 突变体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苗期生长与解剖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崔俊茹 左永忠 +4 位作者 陈书明 王文敖 黎鸿慧 彭伟秀 宋珍 《河北林果研究》 200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为了解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的生长生理特性 ,以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为材料 ,毛白杨和大官杨作对比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分析 ,研究 3个品种在形态、物候、生长过程、解剖构造、光合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 :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 为了解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的生长生理特性 ,以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为材料 ,毛白杨和大官杨作对比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分析 ,研究 3个品种在形态、物候、生长过程、解剖构造、光合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 :毛白杨易生根芽变品种扦插后芽萌动早 ,生根容易 ,成活率高 ,初期生长较快 ;该品种融合了毛白杨与大官杨两者的优良特性 ,解决了生产上毛白杨硬枝插条不宜成活的难题 ,且操作简便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变品种 苗期生长 解剖构造 成活率 毛白杨 易生根 大官杨 随机区组 物候 扦播 室内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氮对叶色突变体谷子苗期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袁蕊 杨宗鹏 +2 位作者 聂磊云 胡晓雪 李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346-349,共4页
叶色突变体具有易于辨识的表型,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对EMS诱变的晋谷21号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叶色突变体进行叶面喷施速效氮肥试验。结果表明,速效氮使叶色突变体谷子的净光合速率(Pn)增加了78.58%、水分利用率(WUE... 叶色突变体具有易于辨识的表型,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对EMS诱变的晋谷21号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叶色突变体进行叶面喷施速效氮肥试验。结果表明,速效氮使叶色突变体谷子的净光合速率(Pn)增加了78.58%、水分利用率(WUE)增加了57.34%,但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均没有显著变化;叶色突变体谷子叶片光系统II最大的(潜在)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叶片光系统II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06%,28.89%,15.88%,15.88%,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无显著变化;速效氮能增加叶色突变体谷子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但类胡萝卜素施肥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总之,速效氮能够提高叶色突变体谷子的光合作用,改善叶色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氮 叶色突变体谷子 苗期 光合生理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新黄绿苗突变体浙12-12N的遗传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戴日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黄绿苗浙12-12N突变体与其它芽黄突变体的基因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浙黄绿苗基因与已鉴定的v1、v2、v3、v4、v5v6、v8、v9、v10、v11、v12、v14、v15、v16v17、v18、v19、v20等芽... 黄绿苗浙12-12N突变体与其它芽黄突变体的基因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浙黄绿苗基因与已鉴定的v1、v2、v3、v4、v5v6、v8、v9、v10、v11、v12、v14、v15、v16v17、v18、v19、v20等芽黄基因属非等位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黄绿苗突变体浙12-12N的黄绿苗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与cu(杯状叶)、L°(鸡脚叶)、cr(皱缩叶)、fg(窄卷苞叶)、cl1(簇生铃)、gl1(无腺体-1)、ne1ne2(无蜜腺)等隐性基因均表现为独立遗传,该基因符号暂定为yg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陆地棉 黄绿苗突变体 遗传 浙12-1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新黄绿苗突变体浙12-12N的育种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日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从泗棉2号×斯字棉701N的F2中发现18株黄绿苗突变体,经选择鉴定后,育成一个具有无蜜腺抗虫性状的黄绿苗浙12-12N新品系,其黄绿苗性状明显、显现早、持续时间长,在子叶和苗期真叶上均呈现淡黄色,在棉铃吐絮期前植株顶端完全展... 从泗棉2号×斯字棉701N的F2中发现18株黄绿苗突变体,经选择鉴定后,育成一个具有无蜜腺抗虫性状的黄绿苗浙12-12N新品系,其黄绿苗性状明显、显现早、持续时间长,在子叶和苗期真叶上均呈现淡黄色,在棉铃吐絮期前植株顶端完全展开叶至倒四叶仍然表现黄色叶;植株紧凑、结铃多、结铃率高而且多集中于1~10果枝的1~2果节上;生产潜力大,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较泗棉2号增产;纤维品质好,种仁含油率高达34.19±0.06%;配合力好,在(黄绿苗浙12-12N×泗棉2号)F1中,皮棉产量较泗棉2号增产15.03%,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天然杂交率高达22.92%。因此,它是一个优良的种质资源和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作为母本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或依赖野蜂等昆虫传粉,生产大量杂交种种子供生产利用的指示性状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绿苗 突变体 育种价值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BnCr4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植株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帅 邓薇 +2 位作者 高勇 张泽斌 赵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03-1308,共6页
该实验构建了含甘蓝型油菜黄化相关基因BnCr4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pF-GC5941-Cr4,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获得47株抗Basta的抗性再生油菜植株,其中10株经PCR鉴定为阳性转基因植株。随机选取3株经鉴定的转基因... 该实验构建了含甘蓝型油菜黄化相关基因BnCr4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pF-GC5941-Cr4,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获得47株抗Basta的抗性再生油菜植株,其中10株经PCR鉴定为阳性转基因植株。随机选取3株经鉴定的转基因阳性油菜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非转基因的野生型油菜,3株转基因植株中BnCr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8.5%、8.5%、11.8%,表明该干扰载体转入油菜能特异引起植株BnCr4基因表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功能 黄化突变体 RNAI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新的黄绿苗突变体浙12—12N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日春 薛建明 朱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黄绿苗浙12─12N与美国芽黄等突变体的芽黄性状差异明显、苗期真叶叶绿素含量也迥然不同,黄绿苗浙12─12N的子叶和苗期真叶均呈现淡黄色、叶绿素a+b、a、b的含量及a/b比值各为1.2355mg/g、0.7933m... 黄绿苗浙12─12N与美国芽黄等突变体的芽黄性状差异明显、苗期真叶叶绿素含量也迥然不同,黄绿苗浙12─12N的子叶和苗期真叶均呈现淡黄色、叶绿素a+b、a、b的含量及a/b比值各为1.2355mg/g、0.7933mg/g、0.4422mg/g鲜叶和1.7991,分别比常绿苗的泗棉2号低33。32%、34.33%、31.44%和3.89%;较苗色浅黄至黄色的T582、V1、V2、V3高14.26%~58.24%、14.79%~65.59%、13.32%~45.05%和2.03%~59.26%。在棉铃吐絮前、黄绿苗浙12─12N的上部主茎叶及果枝新出叶仍然显现淡黄色、各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由上而下递增趋势,主茎顶端完全展开叶、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低于泗棉2号、斯字棉701N,但倒五叶及其以下各叶的叶绿素含量反而较常绿色品种高。其各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程度地高于泗棉2号,且水分利用率和无能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突变型 黄化幼苗 叶绿素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幼苗维管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俊娜 王之欣 +5 位作者 于旭东 吴繁花 付影 罗佳佳 蔡泽坪 张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48-1956,共9页
木本植物维管组织发育对木材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CDM)幼苗不同部位的维管组织结构,观察及测量导管分子、筛管分子... 木本植物维管组织发育对木材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CDM)幼苗不同部位的维管组织结构,观察及测量导管分子、筛管分子的孔径和密度等,分析了维管组织和形成层的特点。结果表明,CDM幼苗的根、茎、叶柄和叶主脉维管组织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均发生改变。与正常苗相比,CDM幼苗中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和韧皮部筛管分子的孔径和面积减小,密度增大;根和茎维管组织中形成层厚度减小,层数减少;CDM茎中的维管组织相比于根显示出更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木本植物维管组织发育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 幼苗 维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泡桐突变体构建及黄化苗体外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鹏伟 赵改丽 +1 位作者 翟晓巧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用不同质量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南方泡桐种子构建突变体库,并用获得黄化苗建立了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随着EMS质量浓度的增大,南方泡桐种子出苗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质量浓度为120 mg.L-1EMS浸种12 h的南方泡桐种子突变体率最... 用不同质量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南方泡桐种子构建突变体库,并用获得黄化苗建立了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随着EMS质量浓度的增大,南方泡桐种子出苗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质量浓度为120 mg.L-1EMS浸种12 h的南方泡桐种子突变体率最高.MS+0.1 mg.L-1NAA+15 mg.L-1BA是南方泡桐黄化苗叶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1/2MS+0.1 mg.L-1IBA是其芽诱导根的最适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泡桐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库 黄化苗 体外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耐盐突变体sst芽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欢欢 廖巧玲 兰涛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盐胁迫对水稻OsSPL10突变形成的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突变体sst在芽期是否具有耐盐优势,以期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籼稻品种R401的野生型和突变体sst进行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统计... [目的]通过观察盐胁迫对水稻OsSPL10突变形成的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突变体sst在芽期是否具有耐盐优势,以期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籼稻品种R401的野生型和突变体sst进行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并比较种子萌发后芽苗期的生长状况(根长、根数、地上部长和苗鲜重)。[结果]OsSPL10突变降低了非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了芽苗期水稻侧根对盐胁迫的敏感度。盐胁迫对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各项指标均有抑制作用,且突变体sst在生长初期比野生型对盐胁迫更敏感,突变体耐盐性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提高。[结论]水稻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的苗期耐盐性与芽期没有相关性,在水稻耐盐性分子机理研究和耐盐育种实践中应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盐突变体 OsSPL10 芽苗期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离群体中半矮秆和致死性黄苗突变体的形成机理研究
14
作者 张永华 孙丙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07-10109,10115,共4页
[目的]鉴定sdwrky和lysrcc1突变体的Ds插入突变基因,初步分析sdwrky和lysrcc1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TAIL-PCR技术,分别从sdwrky突变体和lysrcc1突变体克隆Ds侧翼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Ds分别插入sdwrky突变体4号... [目的]鉴定sdwrky和lysrcc1突变体的Ds插入突变基因,初步分析sdwrky和lysrcc1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TAIL-PCR技术,分别从sdwrky突变体和lysrcc1突变体克隆Ds侧翼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Ds分别插入sdwrky突变体4号染色体Os04g0597300(sdwrky)基因和lysrcc1突变体3号染色体Os03g0599600(lysrcc1)基因,导致sdwrky和lysrcc1基因突变。[结论]sdwrky基因编码包含WRKY结构域的蛋白质(SDWRKY),推测SDWRKY与OsWRKY24具相似功能,作为糊粉层细胞内ABA和GA信号传导途径中共同的抑制因子,调控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Sdwrky基因突变导致形成sdwrky突变体。lysrcc1基因编码包含RCC1结构域的蛋白质(LYSRCC1),LYSRCC1可能作为RanGEF参与核质运输,影响叶绿体合成的某一环节,lysrcc1基因隐性突变导致形成ylrcc1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突变体 致死性黄苗突变体 WRKY 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志虎 颜素芳 +5 位作者 罗秀龙 王小琴 胡志中 郝华忠 韦武青 沈小昆 《长江蔬菜》 2001年第4期31-32,共2页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是辣椒叶色黄绿色隐性突变体。该突变体黄绿色遗传性状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抗苗期疫病等,在杂交育种及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辣椒 黄绿苗 突变体 遗传标记 纯度鉴定 遗传分析 育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16
作者 唐跃辉 赵雨凡 +6 位作者 林锦 王胤 曹博远 车怡帆 杨文杰 包欣欣 杨同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肽链释放因子RF1通过识别终止密码子在翻译终止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获得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明确OseRF1-1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OseRF1-1功能奠定基础。以粳稻花之舞和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利用Tail-PCR、石蜡切片技术、Southern... 肽链释放因子RF1通过识别终止密码子在翻译终止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获得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明确OseRF1-1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OseRF1-1功能奠定基础。以粳稻花之舞和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利用Tail-PCR、石蜡切片技术、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技术鉴定一个肽链释放因子eRF1-1的T-DNA单拷贝插入突变体ls。采用DNAMAN6.0软件和SMART对OseRF1-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方法分析OseRF1-1的组织特异性表达。通过PEG介导方法转化拟南芥,明确OseRF1-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s突变体植株在3-5叶分蘖期迅速死亡;ls突变体叶鞘与分蘖节连接区域褐化,分蘖节越往下部位症状较严重;Tail-PCR分析结果显示,ls突变体T-DNA插入时丢失了T-DNA的右边界和NOS的终止子序列导致GUS和OseRF1-1融合转录,而GUS的终止密码子仍然存在,进而引起OseRF1-1不能进行正常翻译;ls突变体转录出GUS和OseRF1-1的融合转录子;OseRF1-1在各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且在穗中高表达;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ls突变体导致水稻苗期致死可能是由于T-DNA插入OseRF1-1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转录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肽链释放因子1 ls突变体 苗期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