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莱威赫杂交牛育肥生产和屠宰性能测定及分析
1
作者 龚飞飞 邵陶祺 +2 位作者 黄新宇 刘佳 徐唱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测定弗莱威赫×黑白花F_1代新型乳肉兼用品种公牛的育肥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为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参考。总计20头F1代公牛(BW=264.5±35.11 kg,平均8月龄)用于本试验。试验牛只均为散栏饲养,后期... 本试验旨在研究测定弗莱威赫×黑白花F_1代新型乳肉兼用品种公牛的育肥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为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参考。总计20头F1代公牛(BW=264.5±35.11 kg,平均8月龄)用于本试验。试验牛只均为散栏饲养,后期自由采食,全期自由饮水。经过397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F1代新型乳肉兼用品种育肥公牛从264.5 kg生长至698.2 kg,全期平均日增重1.09 kg/d,干物质采食量最高可达16.46 kg/d。在本试验的育肥环境和日粮条件下,育肥后期料肉比介于10.1~16.4之间。经屠宰发现,F1代杂交公牛屠宰胴体重394.3 kg,屠宰率平均可达6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F1代杂交公牛表现出较高的采食潜力以及良好的高温环境下育肥性能,同时经过屠宰可获得较高的屠宰率,在育肥生产和屠宰性能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选育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维赫牛 乳肉兼用牛 育肥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肥模式对关岭黄牛增重与产肉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奎冲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探究不同育肥模式对关岭黄牛增重与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使用180日龄的60头关岭黄牛,体重为(200±3)kg,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30头关岭黄牛,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A组从210日龄至出栏期间全程饲喂育肥期全混合日粮采用直线育... 为探究不同育肥模式对关岭黄牛增重与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使用180日龄的60头关岭黄牛,体重为(200±3)kg,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30头关岭黄牛,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A组从210日龄至出栏期间全程饲喂育肥期全混合日粮采用直线育肥;B组210~360日龄期间饲喂育成期全混合日粮,采用阶段育肥,361日龄后开始饲喂育肥期全混合日粮。计算阶段关岭黄牛的平均日增重,并对540日龄出栏的关岭黄牛的产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210~360日龄,黄牛育成期时,A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B组(P<0.05);361~540日龄,黄牛育肥期时,B组平均日增重高于A组(P>0.05)。此外,B组黄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量、净肉重、净肉率、骨重和骨头率均略高于A组(P>0.05)。综合结果表明,阶段育肥模式比直线育肥模式更适合提高关岭黄牛的增重和肉质表现。因此,建议在关岭黄牛养殖中优先考虑采用阶段育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模式 关岭黄牛 增重 产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牛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明艳 任红艳 +1 位作者 范婷婷 高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74-367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索鲁西黄牛与不同优良肉牛品种的杂交效果,提高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选取111头健康公牛分为4组:A组为29头利木赞牛×鲁西牛杂交牛(利鲁牛);B组为26头西门塔尔牛×鲁西牛杂交牛(西鲁牛);C组为27头和牛×鲁西牛杂交... 试验旨在探索鲁西黄牛与不同优良肉牛品种的杂交效果,提高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选取111头健康公牛分为4组:A组为29头利木赞牛×鲁西牛杂交牛(利鲁牛);B组为26头西门塔尔牛×鲁西牛杂交牛(西鲁牛);C组为27头和牛×鲁西牛杂交牛(和鲁牛);D组为29头纯种鲁西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并对育肥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和牛对鲁西牛均有较好的杂交改良效果;平均日增重以西鲁牛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以西鲁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5);和鲁牛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最强;日平均采食量和日平均饲料成本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从产肉量来讲,西鲁牛最佳;从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来讲,和鲁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牛 杂交组合 育肥效果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许红喜 张铁岩 +1 位作者 张志芬 孙晓玉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3-65,72,共4页
西门塔尔牛(Simmental)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引进西门塔尔牛在本国选育和培育,育成了本国的西门塔尔牛,并冠以该国国名而命名。本文主... 西门塔尔牛(Simmental)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引进西门塔尔牛在本国选育和培育,育成了本国的西门塔尔牛,并冠以该国国名而命名。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西门塔尔牛育种、育肥和屠宰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以期为利用西门塔尔牛品种的养殖场和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育种 育肥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杂交肉牛肥育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志明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月龄杂交肉用牛的育肥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20~21月龄、25~26月龄左右(体重分别为300 kg、350 kg左右)的西杂牛各25头.以玉米青贮秸秆和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3个月的短期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牛只不同...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月龄杂交肉用牛的育肥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20~21月龄、25~26月龄左右(体重分别为300 kg、350 kg左右)的西杂牛各25头.以玉米青贮秸秆和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3个月的短期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牛只不同月龄的关系,近而分析屠宰性能上的效应。[结果]表明: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剪切值20~21月龄牛(25~26月龄牛,眼肌面积、熟肉率20~21月龄牛(25~26月龄牛。各项屠宰指标有一定差异。选择2岁以内的架子牛,不仅肉质好,屠宰率高,而且节省饲料,缩短生产周期,显著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34%。[结论]肉牛育肥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肥育效果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饲料中添加藿香龙黄散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秀玲 张巧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3,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精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藿香龙黄散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各组精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的藿香龙黄散进行饲养试验。结... 文章旨在研究精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藿香龙黄散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各组精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的藿香龙黄散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比分别显著提高7.84%、29.4%、9.80%(P <0.05);试验Ⅱ组料重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0.3%(P <0.05);试验Ⅱ组的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3.10%和12.3%(P <0.05)。结果提示,在育肥牛精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藿香龙黄散能提高育肥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屠宰性能,藿香龙黄散在饲料中添加2.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龙黄散 育肥牛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肥育方式的研究
7
作者 赵智华 付乔飞 《四川畜牧兽医》 2001年第9期23-24,共2页
选择渠县本地黄牛25头,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头,A组采用传统舍饲肥育方式,B、C、D、E组分别采用在传统舍饲上以不同方式补饲低精料的肥育方式;试验结束时,每组选2头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发现:B、C、D、E组日增重分别比... 选择渠县本地黄牛25头,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头,A组采用传统舍饲肥育方式,B、C、D、E组分别采用在传统舍饲上以不同方式补饲低精料的肥育方式;试验结束时,每组选2头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发现:B、C、D、E组日增重分别比A组(对照组)提高218.8%(P<0.01)、250.3%(P<0.01)、243.3%(P<0.01)、225%(P<0.01),肥育毛利润分别比A组多出8.4元/头、11.9元/头、14.4元/头、6.0元/头,屠宰性能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肥育方式 肥育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思南杂交肉牛育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雷荷仙 段俊红 +5 位作者 侯芳 任明晋 郭靖 蒲翠敏 杨帆 吴高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52-55,共4页
为思南杂交肉牛的提质增效及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选择12头12月龄左右的西×思×安杂交肉牛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7(A组)、4∶6(B组)、5∶5(C组)、6∶4(D组)的日粮,经135 d育肥后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探明适合思南杂交肉... 为思南杂交肉牛的提质增效及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选择12头12月龄左右的西×思×安杂交肉牛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7(A组)、4∶6(B组)、5∶5(C组)、6∶4(D组)的日粮,经135 d育肥后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探明适合思南杂交肉牛的最适日粮精粗比。结果表明:总采食量、采食率、日采食量、眼肌面积、背膘厚指标均以精粗比为5∶5的日粮处理最高,均显著高于日粮精粗比为3∶7和4∶6的处理;精粗比为5∶5的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屠宰性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精粗比为5∶5的料肉比显著低于精粗比为3∶7和4∶6的处理;其肉色评分、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及剪切力均最低;优质以上牛肉占比最高,达68.35%。日粮精粗比按5∶5组配最适于思南杂交肉牛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南杂交肉牛 日粮 精粗比 育肥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莱牛和西门塔尔牛育肥及屠宰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孟茹 张成图 +5 位作者 陈永忠 昝林森 梅楚刚 杨昕冉 严德青 李国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8-22,28,共6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青海省引进夏洛莱牛的育肥效果、屠宰性状和肉质品质,评估夏洛莱牛在青海省推广及杂交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青海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引进6月龄夏洛莱牛与本地自繁6月龄西门塔尔牛的育肥对比试验,最后对15月...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青海省引进夏洛莱牛的育肥效果、屠宰性状和肉质品质,评估夏洛莱牛在青海省推广及杂交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青海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引进6月龄夏洛莱牛与本地自繁6月龄西门塔尔牛的育肥对比试验,最后对15月龄夏洛莱牛和本地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胴体和肉质品质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夏洛莱牛在青海西宁育肥后可达到屠宰率57.80%,净肉率46.40%,胴体产肉率80.30%,肉骨比4.23,各项指标均优于本地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96%和3.29%,与本地西门塔尔牛无显著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夏洛莱牛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其肉质营养水平与本地西门塔尔牛接近,因此,夏洛莱牛适合在本地育肥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莱牛 西门塔尔牛 育肥试验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肉牛品种杂种后代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育肥效果对比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琨 昝林森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本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对安格斯、利木赞和西门塔尔三个品种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15-18月龄)进行短期育肥效果对比试验。基础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芯粉+苜蓿草秸+精补料等组成。试验对增重和主要屠宰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 本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对安格斯、利木赞和西门塔尔三个品种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15-18月龄)进行短期育肥效果对比试验。基础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芯粉+苜蓿草秸+精补料等组成。试验对增重和主要屠宰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期末平均体活重、期内总增重及日增重,利杂牛(Ⅱ组)分别达563.10±40.70kg、163.40±32.06kg和1.62±0.25㎏,且皆显著高于安杂牛(Ⅰ组)(P<0.05);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利杂牛(Ⅱ组)比西杂牛(Ⅲ组)和安杂牛(Ⅰ组)分别高7.70%(P<0.05)和17.39%(P≤0.01)、6.55%和5.67%(P≤0.01)、4.38%和19.09%(P≤0.01)、3.32%(P<0.05)和7.01%(P≤0.01);而胴体长和胴体产肉率、骨重和肉骨比性状、脂肪重、脂肪占胴体重(%)等部分指标也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分析表明,不同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后代饲喂全混合日粮短期育肥,在增重、屠宰指标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在养殖实践中,可通过精准日料配方、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措施等挖掘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肉牛育肥 全混合日粮 增重 屠宰性能 饲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江本地黄牛肥育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明德 赵智华 《畜禽业》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选择通江本地黄牛25头,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头,A组采用传统舍饲肥育方式,B、C、D、E组分别采用在传统舍饲基础上以不同方式补饲低精料的肥育方式;试验结束时,每组选2头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发现:B、C、D、E组日增重分别比A组... 选择通江本地黄牛25头,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头,A组采用传统舍饲肥育方式,B、C、D、E组分别采用在传统舍饲基础上以不同方式补饲低精料的肥育方式;试验结束时,每组选2头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发现:B、C、D、E组日增重分别比A组(对照组)提高218.8%(P<0.01)、250.3%(P<0.01)、243.8%(P<0.01)、225%(P<0.01),肥育毛利润分别比A组多出8.4元/头、11.9元/头、14.4元/头、6.0元/头,屠宰性能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C、D、E组(特别是D组)能显著提高日增重,缩短肥育时间,增加收入,且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是通江本地黄牛低精料肥育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育方式 本地黄牛 屠宰性能 屠宰测定 低精料 日增重 舍饲 传统 补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玉勤 陶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C组)育肥牛饲喂基础日粮,T1组、T2组分别饲喂含50%和100%发酵玉米秸秆的基...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C组)育肥牛饲喂基础日粮,T1组、T2组分别饲喂含50%和100%发酵玉米秸秆的基础日粮。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T2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背膘厚度、pH_(45 min)值、pH_(24 h)值、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T1组育肥牛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GSH-Px活性、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发酵玉米秸秆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秸秆能够显著改善育肥牛的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和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秸秆 育肥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发酵饲料对肉牛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夏敏 张勇 +5 位作者 李建新 左健 潘凯 粟泽雄 李玉莲 吴买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研究构树发酵饲料对肉牛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462.38 kg±48.15 kg、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为研究构树发酵饲料对肉牛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462.38 kg±48.15 kg、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用构树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30%的酒糟。预试期5 d,正试期25 d。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的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牛的屠宰率、眼肌面积、pH值、营养成分含量和矿物质含量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构树发酵饲料替代30%酒糟饲喂育肥期肉牛,能显著提高其肥育性能,对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发酵饲料 肉牛 肥育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不同水平甜高粱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丽萍 王世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不同水平甜高粱(Sugar Grass,SG)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408.65±32.61)kg]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参考NRC肉牛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不同水平甜高粱(Sugar Grass,SG)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408.65±32.61)kg]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参考NRC肉牛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用33.3%(SGⅠ组)、66.7%(SGⅡ组)、100%(SGⅢ组)的甜高粱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秸秆。预饲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GⅡ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GⅡ、SGⅢ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SGⅠ、SGⅡ、SGⅢ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有上升趋势(P<0.10);SGⅠ组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SGⅢ组(P<0.05);(3)SGⅡ组宰前活重、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Ⅱ、SGⅢ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66.7%的甜高粱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秸秆能提高育肥牛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育肥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寒旱区不同品种肉牛育肥期日增重及屠宰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伟国 马斌 +6 位作者 杨博 王磊 武泽文 刘钦春 陈国栋 王国栋 田春花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肉牛品种在丝路寒旱区的育肥屠宰性能,为育肥选择牛源、品种和确定育肥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以甘肃张掖舍饲管理条件下的公犊牛育肥、出栏记录为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育肥... 【目的】了解不同肉牛品种在丝路寒旱区的育肥屠宰性能,为育肥选择牛源、品种和确定育肥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以甘肃张掖舍饲管理条件下的公犊牛育肥、出栏记录为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育肥期日增重;以现代化流水屠宰加工车间屠宰牛只胴体过磅记录为样本对不同品种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智慧牧场24批次入场培育和育肥和屠宰车间屠宰11779头牛只信息分析,目前丝路寒旱区以张掖肉牛、安格斯和荷斯坦3个品种为主进行肉牛生产,其中:公牛育肥产肉占84.54%,其中:张掖肉牛占74.61%居主导地位,安格斯占16.08%,荷斯坦占9.31%。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经250 d育肥平均日增重张掖肉牛达1.41 kg、安格斯1.33 kg,荷斯坦1.19 kg。安格斯胴体重和屠宰率最高,分别为393.21 kg和57.83%,张掖肉牛次之。【结论】(张掖)肉牛育肥优势突出,日增重达到较高水平。现有的3个品种在这里育肥效果均较好,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达到1.19 kg以上。西门塔尔牛肉牛达到1.41 kg,与公开报到的试验结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品种不同但各有优势,安格斯育肥期长,胴体重和屠宰率高,是生产高档牛肉的品种;张掖肉牛育肥期短、日增重高,生产周期短,周转快;荷斯坦公犊育肥丰富市场牛肉供应。但在育肥牛源始重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区别,张掖肉牛以300 kg左右架子牛育肥比较普遍,安格斯和荷斯坦以200 kg左右犊牛持续育肥为主。品种间平均日增重差异较大。在相同的生产周期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若选择张掖肉牛育肥,尽量选择300 kg以上,以较高的日增重和短的育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回报。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与育肥期长短关联性较强。如果育肥期相同,始重大则日增重高;而始重相同,育肥期长日增重低;生产中要注意选择始重大的架子牛进行育肥,争取缩短育肥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屠宰性能来看,生产大群体平均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达到646.84 kg、353.13 kg和54.24%;张掖肉牛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达到684.72 kg、387kg和56.43%,均为目前我国较高的水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寒旱区 张掖肉牛、安格斯、荷斯坦 育肥期日增重 屠宰性能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延杂交一代牛肥育性能及产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昌燮 孙斌 +3 位作者 全光进 金昌洙 朴炳浩 金泽龙 《黄牛杂志》 1992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7头利延杂交一代牛的短期快速肥育和屠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利延杂交一代牛肥育性能和产肉性能。17个月龄的青年改良牛肥育128天,日喂精料2.5~3.5kg,肥育期日增重1079±177g,屠宰率61.4%,净肉率51.61%,胴体产肉率83.97%,... 本文通过对7头利延杂交一代牛的短期快速肥育和屠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利延杂交一代牛肥育性能和产肉性能。17个月龄的青年改良牛肥育128天,日喂精料2.5~3.5kg,肥育期日增重1079±177g,屠宰率61.4%,净肉率51.61%,胴体产肉率83.97%,骨肉比1:4.97,脂肉比1:28.22,眼肌面积120.5cm^2,饲料报酬1:2.85;29个月龄的成年改良牛肥育56天,日喂精料4~4.5kg,肥育期日增重796.6±120g,屠宰率63.75%,净肉率51.75%,胴体产肉率81.51%,骨肉比1:4.24,脂肉比1:27.01,眼肌面积108.8cm^2,饲料报酬1:5.38。研究结果表明,利延杂交一代牛的肥育性能良好,产内性能达到了国内外同类试验的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一代 肥育 产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黄杂交改良牛育肥及屠宰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金梅 胡永杰 《黄牛杂志》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选择1015月龄的皮黄F1代和青海黄牛各3头进行3个月的育肥,对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皮黄F1代与本地黄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胸围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差异不显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相对提高6%... 选择1015月龄的皮黄F1代和青海黄牛各3头进行3个月的育肥,对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皮黄F1代与本地黄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胸围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差异不显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相对提高6%、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黄牛 育肥 屠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