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泥沙的路用性能与改性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钰轲 陈浩 +2 位作者 屈欣明 宋迎宾 钟燕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沿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黄河泥沙以其作为路基填料的潜力备受关注,黄河泥沙的路用性能与改性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化学改良、生物矿化加固和高聚物加固技术均... 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沿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黄河泥沙以其作为路基填料的潜力备受关注,黄河泥沙的路用性能与改性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化学改良、生物矿化加固和高聚物加固技术均被认为能够有效改善黄河泥沙的工程特性,其中:化学改良手段(如碱激发技术)加固黄河泥沙技术上可行,但相关研究多关注于黄河泥沙碱激发制备砖砌体;生物矿化技术是目前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证实生物矿化技术适用于黄河泥沙,且相比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因其游离态脲酶的小分子尺寸更易穿过黄河泥沙孔喉而适用性更好;高聚物加固黄河泥沙的力学和耐久性表现均表明其应用潜力值得挖掘。基于此,对黄河中下游泥沙来源和分布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分析黄河泥沙的理化特性,并系统阐述黄河泥沙的路用性能研究进展。黄河泥沙应用于路基工程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初步验证,绿色环保的生物矿化加固技术将进一步支撑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基于现有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多学科交叉的深化,黄河泥沙生态资源的利用潜力将被充分开发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理化特性 路用性能 化学改良 生物矿化加固 高聚物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循环荷载下黄泛区黄河泥沙的变形特性及安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钰轲 蒋睿 +2 位作者 贾朝军 余翔 钟燕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75,共10页
随着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填筑土体材料需求量剧增,建筑资源短缺的问题突显。黄河泥沙作为一种新型工程填料,其资源利用前景被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重视。为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黄河泥沙的动力服... 随着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填筑土体材料需求量剧增,建筑资源短缺的问题突显。黄河泥沙作为一种新型工程填料,其资源利用前景被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重视。为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黄河泥沙的动力服役特性,选取黄河泥沙典型试样,基于GDS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排水条件下的大周次(10000次)循环三轴试验,结合安定理论系统分析围压、循环应力比、加载频率和密实度对黄河泥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对黄河泥沙的长期动力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应变和回弹应变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升高和密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循环应力比较小时,应变累积在加载初期几百次循环内就迅速稳定;随着循环应力比增大,应变的发展逐渐具有蠕变的性质,在5000次循环后仍不断累积;随着循环应力比继续增大,轴向应变将在加载初期迅速增大,泥沙试样在很少的周次内达到破坏状态。通过与代表性的相似土体进行对比,发现黄河泥沙的蠕变性介于粉土和砂砾土之间。基于黄河泥沙的安定性分析,提出了黄河泥沙容许循环应力比的表达式,用以初步判断排水状态下黄河泥沙的长期动力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泥沙土在实际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排水条件 循环荷载 变形特性 安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淤背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沉降及其对大堤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绪 张天航 郭耀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为评价淤背区新建道路沉降对黄河大堤安全的影响,基于黄河淤背区路用粉土试验结果,提出黄河淤背区粉土累积应变预测模型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结合路基内部应力计算结果,采用分层总和法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淤背区路基沉降与路堤填筑引发的... 为评价淤背区新建道路沉降对黄河大堤安全的影响,基于黄河淤背区路用粉土试验结果,提出黄河淤背区粉土累积应变预测模型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结合路基内部应力计算结果,采用分层总和法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淤背区路基沉降与路堤填筑引发的施工期沉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车辆通行初期沉降发展较快,对大堤影响显著,沉降主要集中在路基上部50 cm内。沉降和大堤安全受汽车轴重和超载影响显著,车流量影响次之,路堤高度和地下水埋深影响较小,沉降与超重倍数成幂函数关系。路堤高度每增加1 m,施工期沉降增加约50 mm。路基总沉降量随车重、路堤高度、车流量、超载倍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工后沉降比随轴重、超载倍数、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路堤高度增加而减小,且近似成反比例关系。为保证大堤安全,淤背区路段应控制车辆轴重、超载及车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背区 累积沉降 循环荷载 粉土路基 大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冲积粉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4
作者 南钰 蔡瀚琛 +2 位作者 郑罡 海岳 时刚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黄河冲积粉土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质差,作为填料时容易出现渗透破坏现象。为研究粉土的渗透特性,以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黄河冲积粉土基本物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不同压实度粉土的渗透系数,并验证了常用渗... 黄河冲积粉土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质差,作为填料时容易出现渗透破坏现象。为研究粉土的渗透特性,以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黄河冲积粉土基本物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不同压实度粉土的渗透系数,并验证了常用渗透系数经验公式对黄河冲积粉土渗透系数预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颗粒以粉粒组为主,其渗透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大致与压实度呈负指数关系;此外,修正kozeny-carman公式更适于预测压实黄河冲积粉土的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冲积粉土 渗透系数 压实度 变水头渗透试验 修正kozeny-carman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城区段黄河淤背区土地利用规划探讨
5
作者 提雲来 杨淑梅 撒桂芝 《山东水利》 2024年第3期16-17,25,共3页
淤背区是黄河防洪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统介绍了济南城区段黄河淤背区开发利用现状,深入分析了淤背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黄河生态景观线建设为主导,合理开发利用淤背区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种植业,搞活防汛抢险... 淤背区是黄河防洪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统介绍了济南城区段黄河淤背区开发利用现状,深入分析了淤背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黄河生态景观线建设为主导,合理开发利用淤背区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种植业,搞活防汛抢险物资仓储业,积极发展黄河水生态旅游业等土地利用规划建议,为科学开发利用淤背区土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城区 黄河 淤背区 土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冲(淤)积粉质二灰土的压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姚占勇 练继建 +1 位作者 艾贻中 商庆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4-670,共7页
试验研究了黄河冲(淤)积粉质二灰土的压实特性。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黄河冲淤积粉质土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压实度和压实含水率对二灰土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压实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压实工艺。研究认为... 试验研究了黄河冲(淤)积粉质二灰土的压实特性。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黄河冲淤积粉质土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压实度和压实含水率对二灰土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压实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压实工艺。研究认为,由于水的长距离搬运作用,黄河冲(淤)积粉土颗粒具有高的磨圆度和低的表面强度,加之粉煤灰中球状粉粒的大量存在,碾压时二灰土颗粒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嵌挤,表现出较差的压实性状;低的压实度和高的碾压含水率使二灰土的强度明显降低;对于黄河冲(淤)积粉质二灰土,土中<0.005 mm的粒级是反映土的填充作用的界限粒级,该粒级和二灰的含量对二灰土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二灰比(1∶4~1∶2)的影响不显著;二灰稳定粉土对振幅和频率是敏感的,高频率强振可使其压实度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粉粒 二灰土 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材研究的新热点——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金升 李嘉 +3 位作者 刘英才 谭训彦 龚红宇 尹衍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简要介绍了黄河淤泥沙的特性及相关情况,论述了黄河於泥综合利用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概述了其工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 简要介绍了黄河淤泥沙的特性及相关情况,论述了黄河於泥综合利用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概述了其工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淤泥沙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产业化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土p-y曲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腾 王天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3-1346,共4页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行了水平荷载下模型桩的数值分析,并与试验测试弯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土的黏聚力对p-y曲线有很大的影响,忽略粉土黏聚力的抗力作用将导致桩基水平承载力的设计偏于保守;基于理论粉土p-y的模型桩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弯矩值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黄河粉土 模型桩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沙分离机流量公式推导及试验流量确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10-712,共3页
针对黄河泥沙碟式分离机试验流量,介绍了碟式分离机工作原理,分析了沉降颗粒不被液流带走的条件。通过建立碟片双锥坐标系,推导出黄河泥沙碟式分离机流量计算公式并根据黄河水的特性计算出试验流量数据。
关键词 碟式分离机 黄河 泥沙 试验公式 试验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性质与起动流速的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永刚 栾海晶 +2 位作者 许国辉 刘红军 单红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模拟波浪振动导致的黄河口海床表层粉质土重度与强度的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口海床土重度、强度、中值粒径、起动流速随振动能量的变化;将起动流速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代表性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振动...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模拟波浪振动导致的黄河口海床表层粉质土重度与强度的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口海床土重度、强度、中值粒径、起动流速随振动能量的变化;将起动流速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代表性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物理力学指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引起起动流速相应的变化;起动流速不仅与土体重度、粒径、强度有关,还与土体承受的波浪荷载振动能量有密切关系;起动流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不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物理力学性质 起动流速 波浪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导致黄河口海床渗透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红仙 孟祥梅 +4 位作者 贾永刚 刘红军 许国辉 郑建国 王秀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73-78,共6页
黄河水下三角洲为细粒粉质土沉积。土体渗透性是海工设计与海床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渗透系数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现场原位振动试验和室内土样振动实验,研究土体渗透系数随所受振动能... 黄河水下三角洲为细粒粉质土沉积。土体渗透性是海工设计与海床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渗透系数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现场原位振动试验和室内土样振动实验,研究土体渗透系数随所受振动能量的变化,发现循环荷载作用使海床土渗透系数先变小然后持续变大,变化幅值可达4倍多。通过同步测量循环荷载导致的土体容重等的变化,结合试验现象的观测,进一步分析了渗透系数随循环荷载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渗透系数 振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砂-粉煤灰蒸压砖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新爱 田文杰 +1 位作者 袁媛 刘龙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49,共3页
以黄河泥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激发方法生产蒸压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蒸压砖的最佳配比为m(泥砂)∶m(粉煤灰)=1∶2、骨料掺量20%、水固比1∶4、困料时间10 h、成型压力16 MPa,其性能达到JC 239—2001《粉煤灰砖》规定的MU2... 以黄河泥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激发方法生产蒸压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蒸压砖的最佳配比为m(泥砂)∶m(粉煤灰)=1∶2、骨料掺量20%、水固比1∶4、困料时间10 h、成型压力16 MPa,其性能达到JC 239—2001《粉煤灰砖》规定的MU20级砌墙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砂 粉煤灰 化学激发 正交试验 蒸压砖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分离滴灌用黄河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步功 吴建民 +1 位作者 赵武云 龚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08,127,共4页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设计了碟式分离机,选用了LW-380E型卧螺离心机和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将卧螺离心机、碟式分离机和水力旋流器顺次串联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设计了碟式分离机,选用了LW-380E型卧螺离心机和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将卧螺离心机、碟式分离机和水力旋流器顺次串联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考察了卧螺离心机差转速、碟式分离机喷嘴直径以及旋流器旋流入口压力对黄河水泥沙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分离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和效应分析得出:旋流入口压力和差转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极显著,喷嘴直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水平优化表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最佳参数是旋流入口压力为1.2 MPa,差转速为9.4 r/min,喷嘴直径为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泥沙 串联分离 正交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分离机在黄河水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中黄河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设计了适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并按照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条件计算出分离机主要参数。在黄河泥沙分离的试验中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清液进行了粒级效率...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中黄河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设计了适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并按照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条件计算出分离机主要参数。在黄河泥沙分离的试验中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清液进行了粒级效率分析。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分离效果的主次因素并找出了最佳参数组合。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得到了以分离效率Y为试验目标的回归方程,运用方差分析可知该方程极显著(a=0.005)并且拟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转鼓转速对分离效率影响极显著,喷嘴数量和碟片间隙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泥沙 碟式分离机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不同强度粉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常方强 贾永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92-2696,共5页
研制真空压缩装置以制备不同强度的粉土土样,并进行动三轴试验,测试不同强度粉土的液化特性。建立了土的强度与动剪应力比的关系,确立孔压增长模型及其参数,探讨土的强度和动应力对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真空压缩装置制备土样过程中... 研制真空压缩装置以制备不同强度的粉土土样,并进行动三轴试验,测试不同强度粉土的液化特性。建立了土的强度与动剪应力比的关系,确立孔压增长模型及其参数,探讨土的强度和动应力对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真空压缩装置制备土样过程中,土体超孔压在24 h内基本消散完毕,28 d贯入阻力达300~400 N,不排水抗剪强度达8 kPa,达到黄河口软弱土的强度;(2)土的强度与动剪应力比基本呈线性关系,且土的强度越高,孔压增长曲线越呈现上凸趋势,破坏时的孔压比也越大;(3)指数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黄河口粉土孔压增长情况,其中参数a和b分别位于0.77~5.63和0.17~4.65之间;对于孔压比上限,参数a,b分别为0.92和4.65;孔压比下限,参数a,b分别为1.25和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土 液化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沉沙排水量预测及利用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琦 胡振琪 +2 位作者 王培骏 张建勇 许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3-68,共6页
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黄充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外排水,但目前排水损失测算及利用效益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济宁市北部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3种时间情景下,沉沙和调水过程中... 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黄充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外排水,但目前排水损失测算及利用效益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济宁市北部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3种时间情景下,沉沙和调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率、总可供利用水量,对不同情景下的排水利用效益加以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即排水、停留24 h和48 h情景下,排水损失率分别为3.75%、13.18%和25.30%。在供给农业灌溉情景下的排水效益为0.64~0.82亿元,补充本地水系的潜在效益为1.15~1.48亿元,供给工业生产的效益为22.36~28.84亿元。研究结论表明:对沉沙排水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地 黄河泥沙 沉沙排水 充填复垦 效益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童丽萍 雷小娟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6,共4页
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的耐久性能尚待深入研究。在对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泛霜、石灰爆裂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抗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组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的抗冻性试验,探讨其冻融破环的机理及破环特征,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 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的耐久性能尚待深入研究。在对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泛霜、石灰爆裂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抗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组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的抗冻性试验,探讨其冻融破环的机理及破环特征,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减轻冻融破坏现象的措施,为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也为正在编制的《黄河淤泥多孔砖》产品标准提供试验数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烧结多孔砖 耐久性 冻融破坏 抗冻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分离技术在黄河泥沙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辛舟 龚俊 黄建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泥沙分离问题,介绍了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旋流分离技术分离黄河泥沙的原理,分析了分离实验中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分析表明旋流分离器结构参数、操作条件和泥沙浓度对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旋流分离器 黄河泥沙 离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童丽萍 赵红垒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通过对18个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试件的弹性模量试验,并与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公式、规范进行比对分析,得知弹性模量的试验值是收敛的、可靠的,说明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有较好的抵御变形的能力,可用于替代粘土砖,作为承重的墙体材料。
关键词 黄河淤泥 多孔砖 弹性模量 墙体材料 粘土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微结构改造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单红仙 刘媛媛 +1 位作者 贾永刚 许国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4-658,共5页
选取黄河三角洲潮坪上初始沉积物相同 ,后期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点 ,钻探采集原状土样 ,进行微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分析 ,研究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微结构改造。发现水动力作用对已有海床沉积物微细结构的显著改... 选取黄河三角洲潮坪上初始沉积物相同 ,后期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点 ,钻探采集原状土样 ,进行微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分析 ,研究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微结构改造。发现水动力作用对已有海床沉积物微细结构的显著改造 ,包括细粒物质的分布与存在形式 ;颗粒的均匀性 ;颗粒的形状及排列的定向性。上述微结构的变化机理尚不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作用 黄河口粉土 微结构改造 扫描电镜 非均匀液化(触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