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佟雪红 董在杰 +4 位作者 缪为民 袁新华 王建新 岳春梅 林连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通过比较建鲤Cyprinus carpiovar.及其与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正反杂交子代的体长、体高、体重、生长指标、丰满度、变异系数以及杂交F1的超亲优势率,建立了其生长方程,并对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反交F... 通过比较建鲤Cyprinus carpiovar.及其与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正反杂交子代的体长、体高、体重、生长指标、丰满度、变异系数以及杂交F1的超亲优势率,建立了其生长方程,并对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反交F1在体长、体重和生长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生长和增重最快,其变异系数也最大,需加强选育;建鲤的丰满度始终较高;反交F1在体长、体重上的超亲优势率均高于正交F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子代的体长、体高、体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体长对体重的影响主要为直接效应,而体高对体重的影响主要为间接效应;体长、体高的效应在建鲤中差异不明显,而在杂交F1中,体长的效应远大于体高;剩余项的决定系数很小,说明体长和体高在影响体重的增长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黄河鲤 生长性状 杂交子代 杂交优势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瑞鲤与黄河鲤、建鲤鱼肉品质的比较及影响肉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吕帆 朱文彬 +1 位作者 王兰梅 董在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研究福瑞鲤和黄河鲤、建鲤的肉质差异,选取了体质量相近、相同养殖条件下的3种鲤鱼,分析其质构特性、肉色、p H值变化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福瑞鲤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指标低于黄河鲤和建鲤,而黏附性高于黄河鲤;水分含量、... 为研究福瑞鲤和黄河鲤、建鲤的肉质差异,选取了体质量相近、相同养殖条件下的3种鲤鱼,分析其质构特性、肉色、p H值变化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福瑞鲤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指标低于黄河鲤和建鲤,而黏附性高于黄河鲤;水分含量、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黄河鲤及建鲤(P<0.01),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Ser、Cys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含量较高,Thr含量较黄河鲤、建鲤有很大提升。整体上来说,福瑞鲤鱼肉品质在质构性能和营养价值上要优于黄河鲤和建鲤。而相关性分析表明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4项指标均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两项指标成显著正相关(P<0.05);黏附性与粗脂肪含量成负相关(P<0.05);从12项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硬度、剪切力、粗脂肪、粗蛋白为影响肉质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瑞鲤 黄河鲤 建鲤 质构分析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与黄河鲤的RAPD分子标记及其杂交优势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佟雪红 董在杰 +4 位作者 缪为民 袁新华 王建新 岳春梅 林连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RAPD技术对建鲤、黄河鲤及其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分析,筛选的33个引物共扩增出155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05条,片段S18-1600、S472-300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建鲤与黄河鲤的分子遗传标记。建鲤、黄河鲤及其正、反交子代群体内的... 利用RAPD技术对建鲤、黄河鲤及其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分析,筛选的33个引物共扩增出155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05条,片段S18-1600、S472-300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建鲤与黄河鲤的分子遗传标记。建鲤、黄河鲤及其正、反交子代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240、0.7921、0.7920、0.8569,黄河鲤与正交F1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反交F1变异最小。正交F1、反交F1与亲本(建鲤、黄河鲤)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233、0.2436、0.1749、0.2026,说明子代均继承了较多的建鲤的遗传物质。分析了子代与亲本的RAPD标记类型以及各类型的条带数。应用PIT标记系统测定了子代的杂种优势并探讨了优势产生的遗传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黄河鲤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杂交子代 杂种优势 PIT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咪唑对黄河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国军 弓飞龙 +3 位作者 唐国盘 徐文彦 秦改晓 齐子鑫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830-4832,4838,共4页
为探讨甲苯咪唑对鲤鱼的致毒机理,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在不同暴露浓度(0、0.1、0.2、0.4、0.6 mg/L甲苯咪唑)和不同暴露时间(24、72、120、168 h)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var.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为探讨甲苯咪唑对鲤鱼的致毒机理,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在不同暴露浓度(0、0.1、0.2、0.4、0.6 mg/L甲苯咪唑)和不同暴露时间(24、72、120、168 h)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var.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鳃、肝胰脏和肾脏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甲苯咪唑对鲤鱼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且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暴露于甲苯咪唑72 h后,各处理浓度对黄河鲤鳃、肝胰脏和肾脏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甲苯咪唑引起黄河鲤中毒的主要靶分子可能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作为鲤鱼甲苯咪唑中毒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 var.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甲苯咪唑 过氧化氢酶活性 肝胰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制备黄河鲤鱼染色体方法的比较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军 潘春梅 常重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48,共5页
以黄河鲤鱼为材料,采用体外肾细胞培养及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通过对不同培养时间,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获得的染色体分裂指数的比对,以期获得最佳的染色体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一定时,培养时间3d后分裂指... 以黄河鲤鱼为材料,采用体外肾细胞培养及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通过对不同培养时间,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获得的染色体分裂指数的比对,以期获得最佳的染色体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一定时,培养时间3d后分裂指数最高,为1.46%,且分裂相在前3d逐渐增多,第4d开始减少;同时发现,在培养时间一定时,秋水仙素处理时间为2h时分裂指数最高,为1.49%.因此认为最佳染色体制备条件为:培养时间3d,秋水仙素处理2h;与传统的体内注射PHA短期培养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相比,体外肾细胞培养法制备的标本背景清晰,染色后形态可辨,且染色体分散良好,彼此间没有交联,放大后染色体的测量较易完成,可以进行核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鱼 染色体制备 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黄河鲤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成才 范超杰 +2 位作者 熊建利 陈万光 柴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为探究壳寡糖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70尾体重为(34±3)g的健康黄河鲤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壳寡糖添加量为0%(对照组)、0.2%、0.4%、0.6%、0.8%、1.0%的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粮中... 为探究壳寡糖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70尾体重为(34±3)g的健康黄河鲤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壳寡糖添加量为0%(对照组)、0.2%、0.4%、0.6%、0.8%、1.0%的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提高黄河鲤鱼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及改善氨基酸含量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黄河鲤鱼肌肉品质,且对肌肉风味没有明显的影响。壳寡糖在黄河鲤鱼中的最适添加量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鲤鱼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晨辉 王香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本文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的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黄河鲤鱼重量及长度指标的生长分别可用Logistic及Von Bertalanffy方程进行描述,从而预测体重及体长的极限生长量分别为5329g、和925mm.,把Von Bertalaffy方程与其它形式... 本文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的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黄河鲤鱼重量及长度指标的生长分别可用Logistic及Von Bertalanffy方程进行描述,从而预测体重及体长的极限生长量分别为5329g、和925mm.,把Von Bertalaffy方程与其它形式的体长生长方程比较发现,前者能更好地描述Ⅸ龄以后的生长,后者较适于Ⅸ龄前。 体长、体高、胸围及鳞径的关系均呈线性关系,体重与长度指标间呈对数关系,体重与长度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在各元回归方程中偏回归系数之和非常接近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鱼 鲤鱼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生长特征与资源合理利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嘉畦 杨军 +5 位作者 尹增强 介子林 张剑波 赵忠放 李佳星 孙建富 《渔业研究》 202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制定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开捕规格和总允许捕捞量,根据2013—2016年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现场调查数据资料,分析黄河鲤资源群体的体质量与体长组成,拟合黄河鲤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计算体长生长方程和体质量生长方程的参数,求解... 为制定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开捕规格和总允许捕捞量,根据2013—2016年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现场调查数据资料,分析黄河鲤资源群体的体质量与体长组成,拟合黄河鲤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计算体长生长方程和体质量生长方程的参数,求解黄河鲤个体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资源群体的临界年龄和总死亡率系数,评估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资源量。结果表明:黄河鲤的体长生长方程为L_(t)=625×(1-e^(-0.31(t+0.387))),体质量生长方程为W_(t)=5343.3×(1-e^(-0.31(t+0.387)))^(3.014),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17龄,群体的临界年龄为3.73龄;黄河鲤的资源生物量为78052.13 t。建议黄河干流河南段黄河鲤的开捕体长为417.6~450.6 mm,开捕体质量为1584.9~1993.2 g,年允许捕捞量为24801.0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生长特征 资源生物量 评估 黄河干流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因子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验证
9
作者 运莹豪 宋东蓥 +3 位作者 和子杰 米佳丽 王璐明 聂国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1941,共11页
目前,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转录水平,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较少,这种局限性制约了对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及生长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黄河鲤白肌为原材料,采用原核表达的技术获得含抗原决定簇的配对盒转录因子7(Pax7)、肌... 目前,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转录水平,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较少,这种局限性制约了对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及生长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黄河鲤白肌为原材料,采用原核表达的技术获得含抗原决定簇的配对盒转录因子7(Pax7)、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调节因子4(MRF4)4种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耳兔,获得相应黄河鲤兔源多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效价,并以此抗体为工具,随机选取3尾黄河鲤,检测其白肌中Pax7、MyoD、MyoG和MRF4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4种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5.60、16.90、16.91和19.35 ku,抗体的效价均达到2.4×106;经检测,黄河鲤白肌中Pax7、MyoD、MyoG和MRF4蛋白分子的免疫荧光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制备的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因子的多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标志性蛋白分子的表达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肌肉发育关键因子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