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b^(3+)掺杂锂硅酸盐玻璃的近红外发光特性
1
作者 宋昭远 姚桂彬 +2 位作者 刘晓东 张磊磊 黄艳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0-283,共4页
为了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掺镱纤芯材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0.70SiO_2-0.18Li_2CO_3-0.04MgCO_3-0.04BaCO_3-0.02Al_2O_3-0.02Yb_2O_3(摩尔分数)锂硅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其吸收光谱和858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进一步对光谱和激光性能... 为了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掺镱纤芯材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0.70SiO_2-0.18Li_2CO_3-0.04MgCO_3-0.04BaCO_3-0.02Al_2O_3-0.02Yb_2O_3(摩尔分数)锂硅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其吸收光谱和858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进一步对光谱和激光性能参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样品的主荧光峰位于1036nm附近,荧光有效线宽为94.1nm,吸收截面为1.143pm^2,发射截面为1.024pm^2,荧光寿命为0.98ms,激发态最小的粒子数仅为0.042,最小抽运强度为0.76kW·cm^(-2)。与近年来相关文献中报道的镱掺杂玻璃相比,该掺镱锂硅酸盐玻璃在光谱及激光性能上比较有优势,有望在研制镱掺杂光纤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硅酸盐玻璃 蒙特卡罗法 近红外发光 yb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玮楠 邹快盛 +1 位作者 陆敏 相里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3-986,共4页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小(1.62),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低(分别为540℃和585℃)。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了Yb3+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收...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小(1.62),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低(分别为540℃和585℃)。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了Yb3+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收区域为850~1 100 nm,主峰位于975 nm,次峰位于908和944 nm;荧光光谱曲线表明:中心峰值为1 010 nm,荧光线宽为65.5 nm。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分别为3.44×104pm3,0.710 pm2,1.05 ms。玻璃的常规性能测试和光谱特性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玻璃材料能够满足激光玻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硅酸盐玻璃 光谱特性 受激发射截面 积分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锂铝硅酸盐玻璃的光致发光和辐照致发光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艳平 罗德礼 +5 位作者 黄斌 程浩 唐贤臣 李强 雷洪波 陈丹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3-1868,共6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Tb^(3+)掺杂锂铝硅酸盐闪烁玻璃,用紫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了光致发光性能,用X射线和阴极射线激发测试了辐射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低Tb^(3+)掺杂浓度时,随着其浓度增大,Tb^(3+)间的交叉弛豫增...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Tb^(3+)掺杂锂铝硅酸盐闪烁玻璃,用紫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了光致发光性能,用X射线和阴极射线激发测试了辐射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低Tb^(3+)掺杂浓度时,随着其浓度增大,Tb^(3+)间的交叉弛豫增加导致了^(5)D_(3)→^(7)F_(j)跃迁的能量逐渐向^(5)D_(4)→^(7)F_(j)迁移转变,^(5)D 3激发态的荧光寿命和发射强度均明显下降,^(5)D 4^(7)F_(j)发射强度逐渐增大。较高Tb^(3+)浓度时,其浓度继续增加会提升非辐射比例,是荧光寿命降低和荧光猝灭的最主要原因。比较光致发光和辐照致发光性能,发现随着激发源的能量上升,会增加激发态^(5)D_(3)能级向^(5)D_(4)能级的能量转移,同时,由于玻璃的密度低会导致辐照致发光效率随激发源的能量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掺杂 硅酸盐玻璃 光致发光 辐照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平 程浩 +1 位作者 唐贤臣 李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24-10127,共4页
采用熔体-淬冷法制备了Ce^(3+)离子掺杂锂(硼、磷)硅酸盐闪烁玻璃,采用紫外-可见透射、荧光分光法分别研究了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锂硼酸盐、锂硼硅酸盐、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激发与发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Ce^(3+... 采用熔体-淬冷法制备了Ce^(3+)离子掺杂锂(硼、磷)硅酸盐闪烁玻璃,采用紫外-可见透射、荧光分光法分别研究了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锂硼酸盐、锂硼硅酸盐、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激发与发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玻璃内引入一定量的B^(3+)、P5+离子,其紫外吸收截止边,紫外激发与发射光谱分别发生一定的红移与蓝移,紫外激发与发射光谱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掺杂 (硼 磷)硅酸盐玻璃 紫外激发与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碱土金属对Yb^(3+)掺杂硅酸盐激光玻璃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月娥 王勇 曲培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38-1743,共6页
高功率掺杂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应用于掺杂光子晶体光纤纤芯的掺杂玻璃制备成为自主拉制掺杂光子晶体光纤,进而实现高功率激光器的国产化基础问题之一。通过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浓度相同、基质碱金属... 高功率掺杂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应用于掺杂光子晶体光纤纤芯的掺杂玻璃制备成为自主拉制掺杂光子晶体光纤,进而实现高功率激光器的国产化基础问题之一。通过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浓度相同、基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成分不同的硅酸盐玻璃,计算并分析了碱金属、碱土金属对玻璃样品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激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b3+-SiO2-Li2O-MgO-CaO-BaO-Al2O3多组分硅酸盐玻璃是优质的Yb3+掺杂光子晶体光纤的纤芯材料之一,为后期制备双包层Yb3+掺杂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纤芯材料提了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离子 硅酸盐玻璃 碱金属 碱土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Yb^(3+)锂硅酸盐玻璃组分与光谱性质的研究
6
作者 牛静霞 周桂耀 +4 位作者 侯蓝田 宋昭远 靳涛涛 董世蕊 夏长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3-636,共4页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组分为SiO2-Li2O-Na2O-MgO-CaO-BaO-A l2O3-Yb2O3。经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我们得出该组分的最佳比例为70SiO2-18Li2O-8MgO-2A l2O3-2Yb2O3mol%,它具有较高的发射截面和较长的荧光寿命,...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组分为SiO2-Li2O-Na2O-MgO-CaO-BaO-A l2O3-Yb2O3。经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我们得出该组分的最佳比例为70SiO2-18Li2O-8MgO-2A l2O3-2Yb2O3mol%,它具有较高的发射截面和较长的荧光寿命,并随着修饰体阳离子场强增大,配位体之间位置的有序化降低,即格位的对称性下降,因此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逐渐增大,荧光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硅酸盐玻璃 碱金属氧化物 碱土金属氧化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单掺杂及其与Yb^(3+)、Er^(3+)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宇琪 李成仁 +2 位作者 牛淑云 殷海涛 张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3-439,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Ho^(3+)单掺杂、Ho^(3+)/Yb^(3+)共掺杂、Ho^(3+)/Er^(3+)共掺杂和Ho^(3+)/Yb^(3+)/Er^(3+)共掺杂等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Ho^(3+)单掺杂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强...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Ho^(3+)单掺杂、Ho^(3+)/Yb^(3+)共掺杂、Ho^(3+)/Er^(3+)共掺杂和Ho^(3+)/Yb^(3+)/Er^(3+)共掺杂等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Ho^(3+)单掺杂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强度随其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原因是高浓度掺杂导致Ho^(3+)离子产生猝灭效应;Ho^(3+)/Yb^(3+)共掺杂玻璃由于Yb^(3+)离子的敏化作用,光谱强度增强;Ho^(3+)/Yb^(3+)/Er^(3+)共掺杂样品中Ho^(3+)离子向Er^(3+)离子发生能量传递,Ho^(3+)离子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强度均减弱。同时讨论了峰值波长为550nm宽带发射峰的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3+/yb^3+/Er^3+共掺杂硅酸盐玻璃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Eu^(3+)及Yb^(3+)/Er^(3+)/Eu^(3+)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海涛 李成仁 +2 位作者 程宇琪 李淑凤 张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20,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Eu3+共掺杂和Yb3+/Er3+/Eu3+共掺杂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样品。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分析了上转换机制。结果表明:随着Er3+浓度的增加,Eu3+的595 nm光谱强度增强;Eu3+的692 nm...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Eu3+共掺杂和Yb3+/Er3+/Eu3+共掺杂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样品。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分析了上转换机制。结果表明:随着Er3+浓度的增加,Eu3+的595 nm光谱强度增强;Eu3+的692 nm光谱强度随Yb3+浓度增加而增强,并明显强于595 nm光谱。Er3+/Eu3+、Yb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合作上转换等机制导致Eu3+离子上转换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Eu^3+、yb^3+/Er^3+/Eu^3+共掺杂硅酸盐玻璃 发射光谱 上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掺杂硅酸盐激光玻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9
作者 董高明 侯蓝田 +2 位作者 黄钢 胡慧军 周桂耀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714,共3页
为了制备Yb^(3+)掺杂硅酸盐激光玻璃,并对其激光特性进行分析,采用富氧气氛下的非化学气相沉积高温熔融工艺,通过Fuchbauer-Ladenburger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所制备硅酸盐激光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数据。结果表明,... 为了制备Yb^(3+)掺杂硅酸盐激光玻璃,并对其激光特性进行分析,采用富氧气氛下的非化学气相沉积高温熔融工艺,通过Fuchbauer-Ladenburger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所制备硅酸盐激光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数据。结果表明,在850nm~1100nm近红外波段为吸收区域,有一宽带吸收峰;吸收主峰位于978nm,次峰位于919nm;其荧光主峰位于1018nm,次峰位于970nm,并理论计算了Yb^(3+)的吸收截面面积、受激发射截面面积及其荧光寿命等特征参量。这一结果对硅酸盐激光玻璃的特性分析是有帮助的,所制备的玻璃材料能够满足激光玻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激光技术 yb3+掺杂硅酸盐激光玻璃 非化学气相沉积高温熔融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光致发光温度特性和能级劈裂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丽 李成仁 +2 位作者 明成国 王宝成 徐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9-1193,共5页
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在300~573 K下光致发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室温时上转换绿光和红光等波段的光谱劈裂.分析了Er3+,Yb3+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 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在300~573 K下光致发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室温时上转换绿光和红光等波段的光谱劈裂.分析了Er3+,Yb3+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的481 nm蓝光、517和534 nm绿光、以及657 nm红光等光致发光强度单调下降,在490 K时几乎消失.但90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谱则随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强,而且其中心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在室温时,光谱劈裂明显,高温时劈裂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 上转换光致发光 温度特性 光谱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Tm^(3+)共掺的硅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苏俊 张振华 +1 位作者 赵会峰 姜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531,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比例Yb^(3+)和Tm^(3+)的硅酸盐玻璃。吸收光谱表明,Yb^(3+)和Tm^(3+)在300~1 100 nm的吸收过程彼此不干扰。研究了玻璃样品在980 nm LD泵浦下的上转换发光行为,结果表明:Yb^(3+)/Tm^(3+)在477 nm(1G4→3H6...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比例Yb^(3+)和Tm^(3+)的硅酸盐玻璃。吸收光谱表明,Yb^(3+)和Tm^(3+)在300~1 100 nm的吸收过程彼此不干扰。研究了玻璃样品在980 nm LD泵浦下的上转换发光行为,结果表明:Yb^(3+)/Tm^(3+)在477 nm(1G4→3H6)发射强烈的上转换蓝光,在654 nm(1G4→3F4)发射较弱的红光,在795 nm(3H4→3H6)发射微弱的红外光。提高Yb^(3+)的比例均能够提高477 nm蓝光、654 nm红光和795 nm红外光的发射强度。研究分析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光器泵浦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转换蓝光和红光发射均为三个光子过程,红外光发射为两个光子过程。分析了Yb^(3+)、Tm^(3+)在硅酸盐玻璃中上转换发光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yb3+、Tm3+ 上转换 发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浓度依赖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心瑗 顾牡 +4 位作者 黄世明 金鑫杰 刘小林 刘波 倪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7-930,共4页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并分别测量了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的发射光谱。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在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发光行为具有相似的浓度依赖关系:低浓度Tb4O7掺杂时主要以蓝光(5D3→7FJ)...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并分别测量了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的发射光谱。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在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发光行为具有相似的浓度依赖关系:低浓度Tb4O7掺杂时主要以蓝光(5D3→7FJ)发射为主,而高浓度掺杂时以绿光(5D4→7FJ)发射为主。Tb3+发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分析表明,5D3的浓度猝灭是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而5D4的浓度猝灭是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 光致发光 X射线激发发射 浓度猝灭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闪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鑫杰 顾牡 +3 位作者 黄世明 倪晨 刘小林 刘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19-2723,共5页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闪烁玻璃。通过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谱,研究了Li+的加入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i+的加入可有效增强Tb3+激活...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闪烁玻璃。通过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谱,研究了Li+的加入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i+的加入可有效增强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发光强度,且相比于不掺杂Li+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而言,当掺入质量分数为2.0%的Li+时,Tb3+在玻璃中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由12.8%提高至15.3%。其原因是Li+掺杂增加了玻璃体系中非桥氧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改善Tb3+在玻璃体中的均匀性,降低Tb3+间因非辐射跃迁而引起的能量损失,以及提高Tb3+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但当掺入Li+的质量分数超过2.0%时,会对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闪烁光强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过多的非桥氧阻碍了X射线激发能达到Tb3+离子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离子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 非桥氧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Yb3+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世蕊 侯蓝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39,共4页
为了研究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掺Yb3+激光玻璃的制备和光谱特性,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两块碱金属元素含量不同的掺Yb3+硅酸盐激光玻璃,利用相应的光谱仪器测试了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碱金属离子对吸收系数... 为了研究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掺Yb3+激光玻璃的制备和光谱特性,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两块碱金属元素含量不同的掺Yb3+硅酸盐激光玻璃,利用相应的光谱仪器测试了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碱金属离子对吸收系数和荧光强度的影响;比较了倒易法和Fuchtbauer—Ladenburg(F—L)法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受激发射截面图,得到了Yb3+掺杂玻璃的各个光谱参量和激光参量。结果表明,随着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吸收系数和荧光强度减小;样品的吸收截面图与倒易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相似,而与F—L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差别较大,并且倒易法发射截面图中主峰波长较F-L法发射截面图的主峰波长蓝移;最终样品1的增益性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yb3+ 硅酸盐玻璃 光谱特性 倒易法 受激发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Er^(3+)掺杂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慧 杨魁胜 +1 位作者 祁宁 左周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6期672-677,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Yb3+/Er3+掺杂的氟氧化物发光微晶玻璃,确定了最佳熔化温度(1 100℃)和退火温度(440℃,480℃)。测定得到基质玻璃的透过率为85%,掺入稀土后,透过率有所下降,并出现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吸收峰。980 nm半导体激光器(LD)...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Yb3+/Er3+掺杂的氟氧化物发光微晶玻璃,确定了最佳熔化温度(1 100℃)和退火温度(440℃,480℃)。测定得到基质玻璃的透过率为85%,掺入稀土后,透过率有所下降,并出现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吸收峰。980 nm半导体激光器(LD)激发下样品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存在4个明显的发射峰,分别为410,532,546和656 nm,对应于2H9/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研究了不同Yb3+/Er3+(摩尔分数)和Er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当Yb3+∶Er3+=4∶1、Er3+摩尔分数为1.5%时,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高。根据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上转换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讨论了Yb3+,Er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建立了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上转换发光 yb3+/Er3+掺杂 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碱度与能量传递对Bi/Yb^(3+)共掺杂锗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英文)
16
作者 王荣飞 周志文 +3 位作者 刘静 杨杰 孙韬 杨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7,414,共6页
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制备了Bi/Yb^(3+)共掺杂锗酸盐玻璃,通过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谱和荧光衰减寿命测试,研究了玻璃样品的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样品在980 nm或808 nm激光激发下,均能同时观察到Yb^(3+)离子和Bi离子的近红外发... 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制备了Bi/Yb^(3+)共掺杂锗酸盐玻璃,通过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谱和荧光衰减寿命测试,研究了玻璃样品的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样品在980 nm或808 nm激光激发下,均能同时观察到Yb^(3+)离子和Bi离子的近红外发光,Yb^(3+)离子与Bi离子之间存在相互能量传递.随着Yb^(3+)离子浓度的增加,玻璃基质的光学碱度和Yb^(3+)离子到Bi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均增加,讨论了能量传递效率的提高对Bi离子发光的增强作用与光学碱度增加对Bi离子发光的削弱作用的竞争影响机制,获得了Bi/Yb^(3+)离子共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近红外发光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yb3+共掺杂 能量传递 近红外发光 光学碱度 锗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Bi_2O_3-BaF_2-AlPO_4玻璃掺杂Ho^(3+)/Tm^(3+)/Yb^(3+)的发光性能
17
作者 厉宇翔 邓声玉 +1 位作者 范亚蕾 王德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30,共8页
以铋硅酸盐玻璃(SiO_2-Bi2O_3-BaF_2-AlPO_4)为基质,通过掺杂Ho^(3+)、Tm^(3+)、Yb^(3+)稀土离子,制备激光波长为2μm的光纤激光器。对玻璃的声子能量、物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基质配方为50SiO_2-40Bi_2O_3-5BaF_2-5AlPO_4(SBBA... 以铋硅酸盐玻璃(SiO_2-Bi2O_3-BaF_2-AlPO_4)为基质,通过掺杂Ho^(3+)、Tm^(3+)、Yb^(3+)稀土离子,制备激光波长为2μm的光纤激光器。对玻璃的声子能量、物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基质配方为50SiO_2-40Bi_2O_3-5BaF_2-5AlPO_4(SBBA,其中化学式前的系数为对应物质的摩尔分数,下同)。在玻璃基质中分别掺杂0.5Ho_2O_3-2.0Yb_2O_3(HY)、0.5Ho_2O_3-0.5Tm_2O_3-2.0Yb_2O_3(0.5HTY)及0.75Ho_2O_3-0.75Tm_2O_3-3.0Yb_2O_3(0.75HTY),研究了980nm激发波长下样品的吸收、发射光谱和Judd-Oflet理论光谱参数。研究发现SBBA-0.75HTY中Ho^(3+)的吸收截面、发射截面(σem)、FWHM(半峰宽)×σem数值最大,分别为7.38×10^(-21)、10.54×10^(-21) cm^2和19.71×10^(-26) cm^3。掺入Tm_2O_3改善了玻璃激光器性能,且当Yb^(3+)/Tm^(3+)/Ho^(3+)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增加稀土离子含量,可加强红外发光及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发光 Ho 3+/Tm 3+/yb 3+共掺 硅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Tm^(3+)共掺铋硅酸盐玻璃2.0μm光谱性质(英文)
18
作者 房永征 金文田 +2 位作者 赵国营 赵敏媛 廖梅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Tm^(3+)共掺杂无铅铋硅酸盐玻璃.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征了Er^(3+)、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和传递效率,结果表明:在800 nm和1 550 nm光源泵浦下,Er^(3+)的掺入能够增强Tm^(3+)离...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Tm^(3+)共掺杂无铅铋硅酸盐玻璃.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征了Er^(3+)、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和传递效率,结果表明:在800 nm和1 550 nm光源泵浦下,Er^(3+)的掺入能够增强Tm^(3+)离子1.8μm发光,相应的最大发射截面分别为6.7×10^(-21)cm^2和7.3×10^(-21)cm^2,荧光带宽达到250 nm.根据Dexter-Foster模型,得到Er^(3+):~4I_(13/2)能级到Tm^(3+):~3F_4能级的直接能量传递系数为16.8×10^(-40)cm^6/s,为1 550 nm泵浦下获得较强的1.8μm发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Er3+/Tm3+共掺杂 2.0μm发光 1 550 nm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掺杂Bi_2O_3-SiO_2-PbO玻璃的~2μm发光光谱性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欣 李科峰 +2 位作者 凡思军 白功勋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摩尔掺杂浓度分别为0.1%、0.25%、0.5%、0.75%和1%的33Bi2O3-50SiO2-17PbO玻璃。采用DSC方法对该种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Tx–Tg为138℃,说明该玻璃抗析晶性能良好。基于其吸收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摩尔掺杂浓度分别为0.1%、0.25%、0.5%、0.75%和1%的33Bi2O3-50SiO2-17PbO玻璃。采用DSC方法对该种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Tx–Tg为138℃,说明该玻璃抗析晶性能良好。基于其吸收光谱,采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Tm3+离子的J-O参数和部分激发态能级的跃迁几率、荧光寿命和分支比等光谱参量。分析3F4能级寿命随掺杂浓度变化关系,发现产生自淬灭的临界浓度为3.54×1020ions/cm3。用McCumber理论计算在33Bi2O3-50SiO2-17PbO玻璃中Tm3+离子3F4→3H6能级跃迁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最大吸收截面和最大受激发射截面分别为3.7×10-21和7.2×10-21cm2。研究结果表明33Bi2O3-50SiO2-17PbO玻璃具有较好的光谱性质,是一种实现~2μm激光的较理想玻璃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Tm3+掺杂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镱硅酸盐激光玻璃的制备与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世蕊 侯蓝田 +6 位作者 靳涛涛 韩颖 夏长明 牛静霞 周桂耀 梁丹华 李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85-2488,共4页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两块组分差别不大的掺镱(Yb3+)硅酸盐激光玻璃。测试出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计算了Yb3+掺杂玻璃的积分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荧光线宽、能级寿命、最小粒子数、饱和泵浦强度、最小泵浦强度等参数...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两块组分差别不大的掺镱(Yb3+)硅酸盐激光玻璃。测试出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计算了Yb3+掺杂玻璃的积分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荧光线宽、能级寿命、最小粒子数、饱和泵浦强度、最小泵浦强度等参数,比较发现样品的吸收截面图与倒易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线型相似,而与F-L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差别较大,这与理论分析相吻合。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的线型基本一致,吸收主峰位于975 nm,次峰位于908 nm,这就说明影响激光玻璃吸收光谱线型的主要因素是玻璃基质的组成。两块玻璃样品的荧光光谱差别比较大,样品1主峰位于993 nm,次峰位于1 029 nm;样品2主峰位于1 035 nm,次峰位于994 nm,差别原因主要在于Yb3+离子的掺杂浓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激光玻璃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吸收截面 发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