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效元素含量与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焱 黄小兰 +5 位作者 钟志松 曾莹 焦青 周浓 祁俊生 吴应梅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延胡索乙素是相关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的重要化学成分,在中国药典中作为延胡索质量控制指标,分析不同产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根际土壤有效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对指导延胡索合理化种植栽培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土壤农... 延胡索乙素是相关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的重要化学成分,在中国药典中作为延胡索质量控制指标,分析不同产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根际土壤有效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对指导延胡索合理化种植栽培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土壤农化法对不同产地延胡索根际土壤中10种元素(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Zn、Mn、Fe、Cu、B)有效性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延胡索根际土壤中有效性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量元素中,重庆市开县(S2)产地根际土壤有效磷、有效钙含量最高,浙江省东阳市(S4)产地根际土壤有效钾、有效镁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陕西省汉中市(S3)、浙江省磐安县(S5)产地根际土壤有效铁、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不同产地延胡索块茎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均达0.07%以上,高于药典中的限定标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有效钙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7,P<0.01),与有效铁存在显著负相关(r=-0.87,P<0.05),延胡索乙素含量主要受根际土壤有效钙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不同产地 有效性元素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2
作者 韩康 姜鸿 +3 位作者 邸子真 陈妍 于永铎 吕冠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49,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1.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0.92%,RSD为1.8%。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此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止痛颗粒 质量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柴胡 白芍 延胡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产量和品质对杉木林郁闭度和凋落物处理的响应
3
作者 王雨齐 张前前 +4 位作者 张文卓 俞叶飞 吕强锋 滕秋梅 李永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目的】探究林下药用植物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对林冠郁闭度调节和凋落物处理的响应,为药用植物栽培中调控林下光照强度和养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林下3个试验位点(白雨伞、大岩后和毛坞孔)的药... 【目的】探究林下药用植物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对林冠郁闭度调节和凋落物处理的响应,为药用植物栽培中调控林下光照强度和养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林下3个试验位点(白雨伞、大岩后和毛坞孔)的药用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探究郁闭度调节(高、中、低)和凋落物处理(覆盖、去除)对延胡索产量和品质指标——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延胡索块茎产量和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受到郁闭度、凋落物和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去除凋落物时,随着郁闭度的降低,延胡索块茎产量增加,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则呈降低趋势;覆盖凋落物时,3个试验位点的延胡索块茎产量和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表现规律不一致。植株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氮质量分数是影响延胡索块茎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延胡索净光合速率、土壤速效磷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是影响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结论】低郁闭度去除凋落物处理在显著增加延胡索块茎产量的同时,还能维持延胡索乙素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凋落物 延胡索 块茎产量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延胡索在河南省种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差异
4
作者 姚会娜 李俊飞 +4 位作者 牛英颖 冯爽 姜亚玲 李珂 高微微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0,共7页
为筛选出高产、质优、稳定性强的延胡索优良种质,促进延胡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来自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河南省的4个种源延胡索种植于河南省尉氏县朱曲镇延胡索种植基地,于2021—2023年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2 a,测定延胡索的生长指... 为筛选出高产、质优、稳定性强的延胡索优良种质,促进延胡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来自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河南省的4个种源延胡索种植于河南省尉氏县朱曲镇延胡索种植基地,于2021—2023年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2 a,测定延胡索的生长指标、病情指数、产量等农艺性状,以及《中国药典》规定的药材质量性状。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株高、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浙江省种源延胡索的产量连续2季均显著高于安徽省、河南省(P<0.05);块茎腐烂病病情指数较低的是浙江省和陕西省种源,且陕西种源连续种植后病情指数有所降低;4个种源的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有关延胡索的规定标准,浙江省和陕西省种源醇溶性浸出物及延胡索乙素含量均优于安徽省及河南省种源。综上,来源于浙江和陕西的2份延胡索种源适宜在河南省尉氏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引种栽培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延胡索外观品质在线检测与分拣
5
作者 董成烨 李东方 +1 位作者 康朔 王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2-502,共11页
为实现延胡索外观品质的检测与分拣,本研究搭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试验台,通过该试验台采集延胡索在线检测图像,构建延胡索图像数据集,训练并测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Faster R-CNN、YOLO-V5、YOLO-X、CornerNet、... 为实现延胡索外观品质的检测与分拣,本研究搭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试验台,通过该试验台采集延胡索在线检测图像,构建延胡索图像数据集,训练并测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Faster R-CNN、YOLO-V5、YOLO-X、CornerNet、CenterNet和Detection Transformer。结果表明:YOLO-X对延胡索的检测效果最好,对各等级延胡索检测的平均精确度均值达93.45%。将YOLO-X模型搭载至试验台,并辅以“中央”分拣算法,成功实现了延胡索的精准检测与分拣。经测试,当传送带运行速度为83 mm/s时,“中央”分拣算法对各等级延胡索的平均分拣准确率可达91.69%。本研究结合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延胡索外观品质的无损检测与精准分拣,有助于促进延胡索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检测 分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延胡索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解析
6
作者 谢宸韬 刘佳玲 +5 位作者 高阳阳 徐浩然 王辉 赵元静 樊如意 陈思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8,共10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Corydalis Rhizoma,CR)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干预效果,通过代谢组学及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系统解析CR治疗UC的潜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UC模型... 目的:探讨延胡索(Corydalis Rhizoma,CR)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干预效果,通过代谢组学及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系统解析CR治疗UC的潜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UC模型,分为5组,模型组、高剂量组(1.517 g/kg生药)、中剂量组(0.986 g/kg生药)、低剂量组(0.455 g/kg生药)和阳性药物组(718.8 mg/kg,5-氨基水杨酸)。另设未造模小鼠作为空白组(灌胃0.9%NaCl)。各组小鼠连续给药7 d,动态监测实验动物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日均摄食量及饮水量等表型参数,7 d后处死动物,获取血清和结肠组织;ELISA法定量分析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比对各组血清代谢物谱差异;小鼠相同方法造模并进行验证,阳性药物选择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随后评估结肠长度和黏膜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GSH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即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γ-GCS)、氧化应激调控因子(yap1p、skn7)及线粒体GSH转运蛋白(Slc25a39)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CR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质量减轻,DAI增加和结肠长度缩短等相关评测指标,且呈剂量依赖性;血清中IL-6、CRP和TNF-α水平降低,而IL-17A无明显影响;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有21种潜在的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CR作用下明显调节;验证实验证实CR和GSH治疗对结肠黏膜损伤表现出明显保护作用,但不影响结肠长度;CR上调了GSH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别是γ-GCS,表明其可增强肠的抗氧化防御作用。结论:CR在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中具有治疗潜力,可缓解症状、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和调节代谢途径;GSH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提示药物可增强肠抗氧化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组学 谷胱甘肽代谢 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俞春英 江建铭 +3 位作者 孙乙铭 王志安 金怡 宋忠兴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7-22,共6页
探讨了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延胡索单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延胡索株高、叶面积、地上鲜重、地下茎数、地下块茎数量、地下鲜重、产量等指标,研究、分析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探讨了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延胡索单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延胡索株高、叶面积、地上鲜重、地下茎数、地下块茎数量、地下鲜重、产量等指标,研究、分析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种植模式下延胡索的生长状况、产量均有所差异,根据地上部分性状-株高;地下部分性状-地下鲜重、地下块茎数;各小区鲜产由高至低的生态种植模式为延胡索与水稻水旱连作模式(Z3)>猕猴桃林下种植延胡索模式(Z1)>延胡索单作模式(CK)>柑橘林下间作延胡索模式(Z2)。相关性分析表明:延胡索叶面积与地上鲜重、地下茎数显著正相关;地下块茎数与株高、叶面积、地下鲜重、地下茎数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株高、地下鲜重、地下块茎数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地上部分株高以及地下部分的地下块茎数、地下鲜重、地下茎数可以作为反映延胡索生长性状的主要指标。以期为延胡索“南药北移”、规模化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种植模式 产量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基因CyNCS1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飞雪 吕瑞华 +5 位作者 李依民 高静 王凯 周嘉迪 颜永刚 张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目的】克隆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orcoclaurine synthase, NCS)基因,分析其在延胡索异喹啉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逆转录PCR克隆延胡索CyNCS1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 【目的】克隆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orcoclaurine synthase, NCS)基因,分析其在延胡索异喹啉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逆转录PCR克隆延胡索CyNCS1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其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同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根、茎、叶及发育早、中、晚期块茎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对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处理0,4,8,12 h的叶片进行表达谱分析,以体积分数75%酒精溶剂处理为对照(CK),确定该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CyNCS1基因开放读码框长873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3.09 ku,等电点为6.90,具有去甲乌药碱合成酶保守的催化结构域(GDGGVGTV/IL、YKEKF和MIEGGHLDMG),且不含信号肽,预测定位于细胞核中。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yNCS1与石生黄堇、罂粟的NCS蛋白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6%和82.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yNCS1与石生黄堇CsNCS蛋白聚为一支,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该基因启动子区长2 238 bp,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及低温、热胁迫等环境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发育推进块茎中CyNCS1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且受到MeJA和ABA的诱导,MeJA处理8 h时表达量为0 h的3.10倍,ABA处理8 h为0 h的3.16倍;而对照CyNCS1表达量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结论】克隆并鉴定了延胡索NCS酶基因CyNCS1,明确了其在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并确定该基因表达受MeJA和ABA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去甲乌药碱合成酶 异喹啉生物碱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5
9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NaHSO_(3)处理后延胡索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华林 王丽霞 +4 位作者 崔龙 王娴 冯文豪 陈云堂 李庆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80℃)对NaHSO_(3)处理后干燥9 h后,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的干燥条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眼等方法测定延胡索成分品质变化。结果在干燥时...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80℃)对NaHSO_(3)处理后干燥9 h后,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的干燥条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眼等方法测定延胡索成分品质变化。结果在干燥时间为9 h条件下,干燥温度为80℃时,总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至3.47%,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达到0.04%、0.03%;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含量在70℃时最高,分别为0.13%、0.35%;脱氢紫堇碱在60℃时含量最高,为0.42%;干燥温度为50℃时,醇溶出物含量最高,为21.84%;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受温度影响均不显著,而延胡索样品褐变越严重。结论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干燥温度为40~60℃,水分含量低于6%。适宜的干燥温度,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延胡索后期保鲜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延胡索货架期,进而为延胡索保持较好的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温度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经验研究
11
作者 李洪峥 杨文文 +3 位作者 于子凯 曲华 龙霖梓 付长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4,共11页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2010年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医案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次聚...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2010年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医案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陈可冀院士运用延胡索临床医案146则,治疗心系疾病主要为胸痹、心悸、眩晕。共包含中药166味,除延胡索外,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丹参、川芎、赤芍。在胸痹病的治疗中,多运用辛、苦、温类药物,归肝、心、脾经,高频对药为川芎-延胡索、赤芍-延胡索;常用角药为赤芍-川芎-延胡索、瓜蒌-薤白-延胡索。聚类分析提示陈院士治疗胸痹常用方剂为冠心2号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柴胡疏肝散。在心悸病的治疗中,多运用甘、苦、温类药物,归肝、肺、脾经,高频对药为苦参-延胡索;常用角药为麦冬-延胡索-五味子。聚类分析提示陈院士常用方剂为生脉饮、天王补心丹,延胡索、苦参、黄连为陈院士治疗心悸的特色用药。在眩晕病的治疗中,多运用甘、苦、温、平类,归肝经为主的中药,药物组合的关联分析提示钩藤-延胡索、天麻-延胡索为常用对药,天麻-钩藤-延胡索为常用角药,方剂以天麻钩藤饮、陈氏清眩降压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结论陈可冀院士以中西医结合为则,发挥延胡索活血止痛治疗胸痹、活血定悸治疗心悸、镇静定眩以治疗眩晕,将延胡索视作使药直达病所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组方分析 用药规律 胸痹 心悸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及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思懿 谷雨薇 +3 位作者 魏永孝 王秦莉 代敏 蒲忠慧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31-3436,共6页
目的:优选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镇痛抗炎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的脱氢紫堇碱含量为指标,正交试验L 9(34)优化提取工艺。采用醋酸... 目的:优选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镇痛抗炎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的脱氢紫堇碱含量为指标,正交试验L 9(34)优化提取工艺。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评价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法考察其抗炎活性。结果:延胡索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以1∶25的料液比,80%浓度乙醇在50℃下提取3.5 h。延胡索总生物碱能明显降低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鸡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肿胀(P<0.01或P<0.05)。结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延胡索总生物碱、以HPLC测定的脱氢紫堇碱含量为指标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可行、稳定可靠,且延胡索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体内镇痛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镇痛 抗炎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机收元胡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与试验
13
作者 刘珂 魏伟锋 +2 位作者 朱纪跃 李高伟 高震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提高机收元胡所用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准确性,通过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元胡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采用物理试验确定元胡基本物性参数范围;其次,依据物理试验测定的参数范围进行休止角的显著性试验,得到对元胡休止角影... 为提高机收元胡所用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准确性,通过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元胡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采用物理试验确定元胡基本物性参数范围;其次,依据物理试验测定的参数范围进行休止角的显著性试验,得到对元胡休止角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元胡间滚动摩擦系数、元胡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元胡间碰撞恢复系数;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缩小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休止角与显著因素的最优二阶回归方程;以物理试验休止角为目标获取最佳参数组合:元胡间滚动摩擦系数0.08、元胡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0.32、元胡间碰撞恢复系数0.49。最后,在对比标定模型参数下仿真堆积体与实际堆积体,测得二者的休止角和堆体外形轮廓无明显差异,表明该最佳参数组合可作为元胡机收过程中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休止角 收获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延胡索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佳宁 吴宇炼 +2 位作者 肖朋 金伟锋 范慧艳 《植物医学》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在延胡索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优化.选择产量、发病率、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和延胡索乙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目标寻优,获得植物免疫... 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在延胡索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优化.选择产量、发病率、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和延胡索乙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目标寻优,获得植物免疫诱抗剂在延胡索栽培中的最佳施药策略.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处理分析得到的优化结果为:保康灵1号稀释325倍,嘧菌酯稀释1374倍,施药间隔为每周1次,预测结果与27个试验组中的施药效果最优组(即保康灵1号稀释300倍,嘧菌酯稀释1500倍,施药时间为每周1次)相近且优于其他组.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应用于延胡索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的方法可靠有效,可以为植物免疫诱抗剂在中药材栽培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延胡索 减施增效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元胡种子提纯复壮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莹洁 张建平 +3 位作者 王永琦 王风敏 孙瑞泽 魏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9-12,22,共5页
元胡在汉中通过自留种的方式已种植了50多a,种质资源退化较为严重,需要对元胡提纯复壮。本试验采用了不同海拔处理后的元胡为材料,开展了植物学、抗病性、品质试验分析。试验表明:经过不同海拔处理后的元胡种子出苗期没有变化,高海拔处... 元胡在汉中通过自留种的方式已种植了50多a,种质资源退化较为严重,需要对元胡提纯复壮。本试验采用了不同海拔处理后的元胡为材料,开展了植物学、抗病性、品质试验分析。试验表明:经过不同海拔处理后的元胡种子出苗期没有变化,高海拔处理后的株高及郁闭度要高,病害发生较轻,倒苗期较晚,元胡乙素含量较高。建议在北部高山区建立种子资源提纯复壮基地,盆地低海拔地区建立商品化生产基地,配合水旱轮作措施实现种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提纯复壮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周平飞 邹俊 +5 位作者 刘水龙 李博涵 邢建永 温建云 赵康 高巍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68-270,共3页
通过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产地加工工艺的探究,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乙醇浸出物、黄曲霉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蒸煮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后干燥延胡索整体质量优于煮后干燥处理,其... 通过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产地加工工艺的探究,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乙醇浸出物、黄曲霉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蒸煮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后干燥延胡索整体质量优于煮后干燥处理,其中蒸制3 min的样品质量最佳;采收时期与延胡索乙素含量之间没有明显关联;自然存储和冷库存储5 d以上能明显提高延胡索浸出物含量。建议选择蒸制方式处理延胡索,其中蒸制3 min最佳。采收应在植物茎叶完全枯萎时进行。新鲜采收的延胡索不应立即加工,而应存储一定时间积累有效成分含量。建议自然存储或冷库存储10 d或20 d以上。鲜货存储过程中不易导致黄曲霉素污染,加工后及时干燥可以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加工工艺 采收期 存储方法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4
17
作者 许翔鸿 王峥涛 +2 位作者 余国奠 阮碧芳 李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小檗碱、异紫堇球碱、原托品碱、四氢非洲防己胺、氯仿巴马亭、saulatine、海罂粟碱、脱氢海罂粟碱。结论 生物碱 saulatine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异喹啉生物碱 异喹啉苄咪唑啉型生物碱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等方法提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玳珠 井山林 +1 位作者 陈峰 郭立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 确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延胡索乙素的提取率及提取液的含固量为指标 ,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SFE法不仅溶剂用量较少 ,提取率高 ,而且含固量低。
关键词 延胡索 SFE 延胡索乙素 提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26
19
作者 石俊敏 韩伟立 +3 位作者 叶文才 陈锡桥 王一涛 张庆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7-651,共5页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二氢白屈菜红碱(1)、去氢紫堇碱(2)、四氢非洲防己胺(3)、异紫堇球碱(4)、紫堇碱(5)、四氢黄连碱(6)、药根碱(7)、黄连碱(8...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二氢白屈菜红碱(1)、去氢紫堇碱(2)、四氢非洲防己胺(3)、异紫堇球碱(4)、紫堇碱(5)、四氢黄连碱(6)、药根碱(7)、黄连碱(8)、小檗碱(12)、巴马汀(13)和延胡索乙素(14);2个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9)和大黄素甲醚(10);1个三萜类化合物,即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1)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15)、β-谷甾醇(16)和胡萝卜苷(17)。其中,化合物9~11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异喹啉类生物碱 蒽醌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 被引量:35
20
作者 陈旭 陆兔林 张先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26-727,共2页
目的 :比较炮制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C1 8,流动相为 [甲醇 水(70∶30 ) ]∶磷酸缓冲液 (1 0 0∶1 .8) ,检测波长为 2 80nm。结果 :各样品中 ,以醋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高。加样回收率... 目的 :比较炮制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C1 8,流动相为 [甲醇 水(70∶30 ) ]∶磷酸缓冲液 (1 0 0∶1 .8) ,检测波长为 2 80nm。结果 :各样品中 ,以醋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高。加样回收率为 99.0 7% ,RSD为 1 .81 % ,相关系数r =0 .9998。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延胡索 炮制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