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影响
1
作者 金华平 朱婷 +2 位作者 吴炜 朱新星 倪波业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采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包括定时翻身、患肢位摆放、坐位及坐位平衡、坐站转移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采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包括定时翻身、患肢位摆放、坐位及坐位平衡、坐站转移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阴通痹解痉汤,1剂/d,治疗时间为4周。对比治疗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偏瘫身体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偏瘫侧膝关节、下肢髋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I评分和SS-QOL评分及偏瘫侧膝关节、下肢髋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较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通 功能训练 卒中后偏瘫 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