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董首悦
董黎君
+4 位作者
李松海
木村里子
赤松友成
王克雄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6-254,共9页
江西鄱阳湖是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重要栖息地,湖中栖息着约400头江豚。多年的观察表明,船舶交通是鄱阳湖中江豚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评估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了解船舶通行期间及其前后江豚的...
江西鄱阳湖是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重要栖息地,湖中栖息着约400头江豚。多年的观察表明,船舶交通是鄱阳湖中江豚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评估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了解船舶通行期间及其前后江豚的发声和行为特征,作者于2007年6月27日—7月1日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采用固定被动声学系统,即安装在监测点(29°42′38″N,116°11′11″E)的一套水下声学数据记录系统,对周边通行船舶的水下噪声及江豚声纳信号脉冲事件进行了定点监测和记录,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和统计分析。在整个监测的109h中,声学记录仪共记录到船舶494艘,江豚声纳脉冲串信号13413个。船舶出现与江豚出现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r=0.029,N=6550,P<0.05);船舶出现与江豚相邻脉冲串的时间差为(49.1±62.8)s,并且小于60s的占72.9%,同时,船舶经过之前和之后,该时间差未有显著性差异(Z=0.370,P>0.05);当有船舶经过时,江豚的发声频次显著降低(Z=10.050,P<0.05),但脉冲串持续时间、脉冲间间隔变化不显著(Z=0.275,P>0.05;Z=0.119,P>0.05);船舶通行之前和之后,江豚的发声频次、脉冲串持续时间、脉冲间间隔的差异性均不显著(χ2=5.255,P>0.05;χ2=3.511,P>0.05;χ2=5.155,P>0.05);在船舶经过时,江豚对游动方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χ2=0.861,P>0.05)。基于分析结果推测,在狭窄水域中江豚躲避船舶干扰通常采取"临时性"策略,而非长距离逃避。由于鄱阳湖湖口水域水道相对狭窄,尽管研究的结果表明江豚对船舶有一定的敏感反应,但是在相对狭窄的水域中,江豚躲避船舶的行为难以充分表现。另外,江豚对该水域中高密度航行船舶的噪声可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导致当遭遇船舶时,江豚的声行为反应不十分强烈。因此,建议有必要在不同尺度的水体中采用声学数据记录仪继续开展类似的观察,以进一步了解江豚对船舶的行为响应,尤其是观察江豚躲避船舶的行为及发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船舶通行
发声行为
固定声学系统
鄱阳湖湖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先锋
王丁
+2 位作者
杨健
魏卓
王克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0-496,共7页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对生活在长江故道中的江豚进行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无背鳍豚类的无线电信标的无损伤固定和淡水环境中信标的自动脱落两个技术关键。跟踪结果理想.
关键词
江豚
无线电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江豚微卫星DNA分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郑劲松
廖小林
+1 位作者
童金苟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了开发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本文采用一种改良的快速微卫星分离法(FIASCO)从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基因组中筛选得到72条微卫星DNA序列。根据重复单元的排列特点,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所占...
为了开发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本文采用一种改良的快速微卫星分离法(FIASCO)从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基因组中筛选得到72条微卫星DNA序列。根据重复单元的排列特点,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3%、22.2%和19.5%。选择其中30条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用12个随机选择的长江江豚样品进行多态性筛选。初步结果表明其中1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在每个座位上获得2-1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7个;14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60和0.709。本研究获得了长江江豚的第一批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座位及其扩增引物,这些微卫星标记将在后续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FIASCO
微卫星DNA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铜陵段江豚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蒋文华
黄立新
于道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2,共6页
铜陵江段是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种群数量最集中、密度最大的江段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的资源保护也凸现出诸多问题。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调研结果,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铜陵江段是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种群数量最集中、密度最大的江段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的资源保护也凸现出诸多问题。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调研结果,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植被人为演替、肆意采挖江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湖通道阻隔等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部门协同管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江湖连通等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
铜陵江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豚的分娩及相关行为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杨健
张先锋
+1 位作者
堀由纪子
藤本朝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6,T001,共7页
于1993年4月10日,在日本江之岛水族馆,江豚顺利分娩。对其分娩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呼吸、活动行为进行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母豚将小豚的尾部生出占分娩的绝大部分时间。分娩后期段平均呼吸频率减缓,游动速度放慢,水面...
于1993年4月10日,在日本江之岛水族馆,江豚顺利分娩。对其分娩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呼吸、活动行为进行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母豚将小豚的尾部生出占分娩的绝大部分时间。分娩后期段平均呼吸频率减缓,游动速度放慢,水面活动增多,并趋于单独活动。此外,还记录到母豚的喷水、跳水、收腹、摆尾、转游等分娩时的特殊行为以及出生后幼豚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豚
分娩行为
相关行为
母豚
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量评估豢养长江江豚个体间的优势关系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克雄
彭居俐
+1 位作者
王丁
肖建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404,共8页
2000年1—4月和2000年4月—2002年4月,分别连续3个月和2年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6头长江江豚(3雌3雄,8个不同组合群)个体间发生的3种交互关系,即接近—逃开、接近—接触和接近—尾鳍击打。在累计8,162min的观察时间内...
2000年1—4月和2000年4月—2002年4月,分别连续3个月和2年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6头长江江豚(3雌3雄,8个不同组合群)个体间发生的3种交互关系,即接近—逃开、接近—接触和接近—尾鳍击打。在累计8,162min的观察时间内,共观察到这些交互关系1,685次。本研究将江豚个体间发生的这3种交互关系作为个体间优势关系的指示,并分别给交互双方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优势比分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豚个体之间的优势关系。结果表明江豚群体内存在优势关系。同性别个体之间,优势关系与年龄和饲养时间有关,年龄大的个体比年龄小的个体具有优势,饲养时间短的个体比饲养时间长的个体具有优势。但是,异性成年个体之间,优势关系通常是可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接触行为
优势关系
优势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axEnt模型的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
6
7
作者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值在0.9以上;在近当代气候条件下,长江江豚在江西的高适生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高适生区边缘。最干季降雨量(bio-17)、最湿季均温(bio-08)和最热季均温(bio-10)对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地理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对最干季降雨量需求最严格。MaxEnt模型预测贡献率前3的环境变量为等温性(bio-03)、年均降雨量(bio-12)和bio-10;置换重要值前3的环境变量为bio-10、bio-08和bio-03。可以预测,未来长江江豚的中适生区面积将有一定减少,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高适生区在不同社会经济模式下存在差异,潜在高适生区存在由鄱阳湖通长江水道向“五河”扩散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潜在适生区
濒危
MAXENT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与豢养长江江豚血清氨基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刚
郝玉江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首次测定了湖北石首长江天鹅州白豚自然保护区野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血清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脯氨酸...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首次测定了湖北石首长江天鹅州白豚自然保护区野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血清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脯氨酸Pro、蛋氨酸Met和组氨酸His外,人工饲养江豚血清中其余14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甘氨酸Gly、苏氨酸Thr、丙氨酸Ala、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缬氨酸Val、赖氨酸Lys、酪氨酸Tyr、胱氨酸Cys)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长江江豚血清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野生江豚和人工饲养江豚的血清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野生江豚性成熟个体与未成熟个体之间血清氨基酸含量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豢养江豚Glu含量最高,其次为Asp和Lys。野生江豚同样是Glu最高,其次是Lys和Asp。豢养和野生江豚都是Met含量最低。野生和豢养江豚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之间的比率分别是0.83和0.92,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氨基酸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下游及鄱阳湖长江江豚体内元素累积特征比较
被引量:
3
9
作者
阚雪洋
尹登花
+4 位作者
方昕
蔺丹清
应聪萍
徐跑
刘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为研究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体内元素的累积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5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的心、肾、肺、肝、肌肉、皮肤、脂肪、胃和肠等9种器官组织样品中的14种元素(...
为研究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体内元素的累积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5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的心、肾、肺、肝、肌肉、皮肤、脂肪、胃和肠等9种器官组织样品中的14种元素(钾K、钙Ca、钠Na、镁Mg、钴Co、铁Fe、铜Cu、锌Zn、锰Mn、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按干质量计算长江江豚体内的常量元素含量依次为K>Na>Ca>Mg,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Fe>Zn>Mn>Cu>Cr>Co,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Pb>Hg>As>Cd;心、肾、胃中元素平均含量最高,脂肪、肌肉中含量最低;总体上,雄性个体体内Ca和Cr的平均含量显著大于雌性(P<0.05),鄱阳湖个体体内K、Ca、Na、Mg的平均含量显著大于长江下游个体(P<0.05),而长江下游个体体内Hg、As平均含量则显著大于鄱阳湖个体(P<0.05)。研究表明,各元素在长江江豚组织中的累积特征与其生理特征及生活环境差异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栖息地保护和长江江豚野外死亡个体溯源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长江下游
元素
累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被引量:
12
10
作者
蒋文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是江豚的扬子亚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 400头,处于十分濒危的状况.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极大的影响,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避免...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是江豚的扬子亚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 400头,处于十分濒危的状况.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极大的影响,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避免其灭绝的保护策略.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室内豚池、石首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自然水域均构建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该文概述了40多年来国内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成果及现状,探讨了今后开展迁地保护工作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做好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区是根本措施;开展长江江豚繁殖学研究是主要对策;规范和统一保护行动是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
)
自然保护区
豢养
半自然水域
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
被引量:
9
11
作者
于道平
唐海滨
汪克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79-2084,共6页
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铜陵江段所进行的 1 8次豚类生态考察 ,统计历年考察记录中 ,在成德洲 -梅埂段 (以下称大桥河段 )工作的天数及观察到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数量 ,分别计算其 SPUE值 (Sightings perunitof effort,以头 /d计 )。并...
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铜陵江段所进行的 1 8次豚类生态考察 ,统计历年考察记录中 ,在成德洲 -梅埂段 (以下称大桥河段 )工作的天数及观察到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数量 ,分别计算其 SPUE值 (Sightings perunitof effort,以头 /d计 )。并于 1 989、2 0 0 1年 ,在长江水位 8.5 m左右 (吴淞高程 )测定了大桥河段断面 A、B、C、D的深度 (m)及流速 (m/s)。根据汊道最大河宽 (B)、转折角 (α)、曲折率 (S/L)、以及汊道宽长比 (B/S)的变化 ,分析河道与沙洲的变动对白豚和长江江豚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 ,河段平面变形小 ,汊道分流比稳定 ,滩槽很少变动 ,流态稳定 ,水势复杂多样 ,仍具备豚类栖息活动必要的水文条件。但铜陵大桥对其上下河道、沙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近期和悦洲与成德洲附近的滩槽冲淤明显 ,汇、分流区主流摆动不确定 ,不能形成稳定的水区 ,导致成德洲附近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白豚的活动路线中 (太阳洲→梅埂 )的羊山矶 ,历次考察中未观察到白豚。总而言之 ,白豚在大桥河段的 SPUE值降低与其种群急剧下降是一致的 ,但在梅埂活动的次数下降不明显 ;长江江豚在局部水域 (梅埂、横港 )的SPUE值有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长江大桥
豚类栖息地
影响
白JI豚
长江江豚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流态中长江江豚的栖息活动比较
被引量:
9
12
作者
王子璇
陈敏敏
+2 位作者
王康伟
连玉喜
于道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呈斑块状分布在长江干流,对栖息地有明确的选择性。流态是栖息地水文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研究长江江豚对不同流态的选择性,本文根据1993―2021年对长江下游15次样线考察记录到的412次,合计1 117头...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呈斑块状分布在长江干流,对栖息地有明确的选择性。流态是栖息地水文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研究长江江豚对不同流态的选择性,本文根据1993―2021年对长江下游15次样线考察记录到的412次,合计1 117头江豚个体的栖息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长江江豚在分汊河段几种流态中,目击率和集群规模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枯水期洲头分流区目击率明显低于丰水期(P <0.05),枯水期河口汇流区目击率和集群规模却明显高于丰水期(P <0.05)。结果提示丰水期或枯水期部分流态中江豚栖息活动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豚自然保护区重要栖息地管护提供指导,特别是枯水期应该加强河口汇流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流态
目击率
栖息地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13
作者
李昕
宋琼
+1 位作者
李鲁
刘振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在对一头因误捕而受伤的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治疗和饲养过程中,探索并积累了江豚的一些外伤治疗方法、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日常所需维生素的补充,以及江豚生活环境的控制要求,为人工条件下饲养江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
饲养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董首悦
董黎君
李松海
木村里子
赤松友成
王克雄
王丁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京都大学信息学研究生院
日本国立水产工学研究所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6-2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30018)资助
文摘
江西鄱阳湖是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重要栖息地,湖中栖息着约400头江豚。多年的观察表明,船舶交通是鄱阳湖中江豚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评估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了解船舶通行期间及其前后江豚的发声和行为特征,作者于2007年6月27日—7月1日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采用固定被动声学系统,即安装在监测点(29°42′38″N,116°11′11″E)的一套水下声学数据记录系统,对周边通行船舶的水下噪声及江豚声纳信号脉冲事件进行了定点监测和记录,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和统计分析。在整个监测的109h中,声学记录仪共记录到船舶494艘,江豚声纳脉冲串信号13413个。船舶出现与江豚出现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r=0.029,N=6550,P<0.05);船舶出现与江豚相邻脉冲串的时间差为(49.1±62.8)s,并且小于60s的占72.9%,同时,船舶经过之前和之后,该时间差未有显著性差异(Z=0.370,P>0.05);当有船舶经过时,江豚的发声频次显著降低(Z=10.050,P<0.05),但脉冲串持续时间、脉冲间间隔变化不显著(Z=0.275,P>0.05;Z=0.119,P>0.05);船舶通行之前和之后,江豚的发声频次、脉冲串持续时间、脉冲间间隔的差异性均不显著(χ2=5.255,P>0.05;χ2=3.511,P>0.05;χ2=5.155,P>0.05);在船舶经过时,江豚对游动方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χ2=0.861,P>0.05)。基于分析结果推测,在狭窄水域中江豚躲避船舶干扰通常采取"临时性"策略,而非长距离逃避。由于鄱阳湖湖口水域水道相对狭窄,尽管研究的结果表明江豚对船舶有一定的敏感反应,但是在相对狭窄的水域中,江豚躲避船舶的行为难以充分表现。另外,江豚对该水域中高密度航行船舶的噪声可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导致当遭遇船舶时,江豚的声行为反应不十分强烈。因此,建议有必要在不同尺度的水体中采用声学数据记录仪继续开展类似的观察,以进一步了解江豚对船舶的行为响应,尤其是观察江豚躲避船舶的行为及发声特征。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船舶通行
发声行为
固定声学系统
鄱阳湖湖口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s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
Boat traffic
Acoustic behavior
Fixed passive acoustic observation system
Confluence of Poyang Lake and th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先锋
王丁
杨健
魏卓
王克雄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0-49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对生活在长江故道中的江豚进行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无背鳍豚类的无线电信标的无损伤固定和淡水环境中信标的自动脱落两个技术关键。跟踪结果理想.
关键词
江豚
无线电
跟踪
Keywords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 radio-tracking.
分类号
Q959.84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江豚微卫星DNA分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郑劲松
廖小林
童金苟
王丁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52)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4DFB03000)
文摘
为了开发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本文采用一种改良的快速微卫星分离法(FIASCO)从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基因组中筛选得到72条微卫星DNA序列。根据重复单元的排列特点,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3%、22.2%和19.5%。选择其中30条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用12个随机选择的长江江豚样品进行多态性筛选。初步结果表明其中1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在每个座位上获得2-1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7个;14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60和0.709。本研究获得了长江江豚的第一批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座位及其扩增引物,这些微卫星标记将在后续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长江江豚
FIASCO
微卫星DNA
多态性
Keywords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
FIASCO
Microsatellite DNA
Polymorphism
分类号
Q959.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铜陵段江豚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蒋文华
黄立新
于道平
机构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环财发[2000]38号)
"1997~1999年农业部淡水豚同步调查行动"提供部分经费
文摘
铜陵江段是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种群数量最集中、密度最大的江段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的资源保护也凸现出诸多问题。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调研结果,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植被人为演替、肆意采挖江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湖通道阻隔等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部门协同管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江湖连通等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
铜陵江段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
Nature reserve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Biodiversity
Tongl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S86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豚的分娩及相关行为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杨健
张先锋
堀由纪子
藤本朝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日本江之岛水族馆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6,T001,共7页
基金
中日合作研究项目
文摘
于1993年4月10日,在日本江之岛水族馆,江豚顺利分娩。对其分娩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呼吸、活动行为进行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母豚将小豚的尾部生出占分娩的绝大部分时间。分娩后期段平均呼吸频率减缓,游动速度放慢,水面活动增多,并趋于单独活动。此外,还记录到母豚的喷水、跳水、收腹、摆尾、转游等分娩时的特殊行为以及出生后幼豚的行为。
关键词
江豚
分娩行为
相关行为
母豚
鲸
Keywords
finless
porpoise
(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
Parturition behavior
分类号
Q959.841 [生物学—动物学]
S968.8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评估豢养长江江豚个体间的优势关系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克雄
彭居俐
王丁
肖建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40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要创新方向项目(KSCX2-SW-118)
创新领域前沿项目(01220303)
+2 种基金
院长基金项目
国家基金项目(30570233)
香港鲸豚保护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2000年1—4月和2000年4月—2002年4月,分别连续3个月和2年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6头长江江豚(3雌3雄,8个不同组合群)个体间发生的3种交互关系,即接近—逃开、接近—接触和接近—尾鳍击打。在累计8,162min的观察时间内,共观察到这些交互关系1,685次。本研究将江豚个体间发生的这3种交互关系作为个体间优势关系的指示,并分别给交互双方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优势比分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豚个体之间的优势关系。结果表明江豚群体内存在优势关系。同性别个体之间,优势关系与年龄和饲养时间有关,年龄大的个体比年龄小的个体具有优势,饲养时间短的个体比饲养时间长的个体具有优势。但是,异性成年个体之间,优势关系通常是可变的。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接触行为
优势关系
优势分值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
Contact behavior
Dominance relationship
Dominant score
分类号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axEnt模型的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
6
7
作者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机构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基金
江西省农牧渔业科研指导性课题(JXNMY202051)。
文摘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值在0.9以上;在近当代气候条件下,长江江豚在江西的高适生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高适生区边缘。最干季降雨量(bio-17)、最湿季均温(bio-08)和最热季均温(bio-10)对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地理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对最干季降雨量需求最严格。MaxEnt模型预测贡献率前3的环境变量为等温性(bio-03)、年均降雨量(bio-12)和bio-10;置换重要值前3的环境变量为bio-10、bio-08和bio-03。可以预测,未来长江江豚的中适生区面积将有一定减少,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高适生区在不同社会经济模式下存在差异,潜在高适生区存在由鄱阳湖通长江水道向“五河”扩散分布的趋势。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潜在适生区
濒危
MAXENT
ARCGIS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itable distribution area
Endangered
MaxEnt
ArcGIS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与豢养长江江豚血清氨基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刚
郝玉江
王丁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要创新方向项目(KSCX2-SW-118)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创新领域前沿项目(220103)资助
文摘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首次测定了湖北石首长江天鹅州白豚自然保护区野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血清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脯氨酸Pro、蛋氨酸Met和组氨酸His外,人工饲养江豚血清中其余14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甘氨酸Gly、苏氨酸Thr、丙氨酸Ala、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缬氨酸Val、赖氨酸Lys、酪氨酸Tyr、胱氨酸Cys)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长江江豚血清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野生江豚和人工饲养江豚的血清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野生江豚性成熟个体与未成熟个体之间血清氨基酸含量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豢养江豚Glu含量最高,其次为Asp和Lys。野生江豚同样是Glu最高,其次是Lys和Asp。豢养和野生江豚都是Met含量最低。野生和豢养江豚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之间的比率分别是0.83和0.92,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氨基酸
血清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
Amino acids
Serum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下游及鄱阳湖长江江豚体内元素累积特征比较
被引量:
3
9
作者
阚雪洋
尹登花
方昕
蔺丹清
应聪萍
徐跑
刘凯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JBFZ05)
农业财政专项“长江江豚调查和保护”(17200320)
农业财政专项“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CJDC-2017-22)。
文摘
为研究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体内元素的累积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5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的心、肾、肺、肝、肌肉、皮肤、脂肪、胃和肠等9种器官组织样品中的14种元素(钾K、钙Ca、钠Na、镁Mg、钴Co、铁Fe、铜Cu、锌Zn、锰Mn、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按干质量计算长江江豚体内的常量元素含量依次为K>Na>Ca>Mg,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Fe>Zn>Mn>Cu>Cr>Co,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Pb>Hg>As>Cd;心、肾、胃中元素平均含量最高,脂肪、肌肉中含量最低;总体上,雄性个体体内Ca和Cr的平均含量显著大于雌性(P<0.05),鄱阳湖个体体内K、Ca、Na、Mg的平均含量显著大于长江下游个体(P<0.05),而长江下游个体体内Hg、As平均含量则显著大于鄱阳湖个体(P<0.05)。研究表明,各元素在长江江豚组织中的累积特征与其生理特征及生活环境差异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栖息地保护和长江江豚野外死亡个体溯源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长江江豚
长江下游
元素
累积特征
Keywords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element
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被引量:
12
10
作者
蒋文华
机构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基金
环境保护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专项资金(环财发[2000]38号)
文摘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是江豚的扬子亚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 400头,处于十分濒危的状况.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极大的影响,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避免其灭绝的保护策略.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室内豚池、石首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自然水域均构建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该文概述了40多年来国内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成果及现状,探讨了今后开展迁地保护工作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做好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区是根本措施;开展长江江豚繁殖学研究是主要对策;规范和统一保护行动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
长江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
)
自然保护区
豢养
半自然水域
迁地保护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
nature reserve
captivity
semi-natural reserve
ex-situ conservation
分类号
Q958.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
被引量:
9
11
作者
于道平
唐海滨
汪克来
机构
铜陵白豚养护场
铜陵大桥管理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79-2084,共6页
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铜陵江段所进行的 1 8次豚类生态考察 ,统计历年考察记录中 ,在成德洲 -梅埂段 (以下称大桥河段 )工作的天数及观察到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数量 ,分别计算其 SPUE值 (Sightings perunitof effort,以头 /d计 )。并于 1 989、2 0 0 1年 ,在长江水位 8.5 m左右 (吴淞高程 )测定了大桥河段断面 A、B、C、D的深度 (m)及流速 (m/s)。根据汊道最大河宽 (B)、转折角 (α)、曲折率 (S/L)、以及汊道宽长比 (B/S)的变化 ,分析河道与沙洲的变动对白豚和长江江豚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 ,河段平面变形小 ,汊道分流比稳定 ,滩槽很少变动 ,流态稳定 ,水势复杂多样 ,仍具备豚类栖息活动必要的水文条件。但铜陵大桥对其上下河道、沙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近期和悦洲与成德洲附近的滩槽冲淤明显 ,汇、分流区主流摆动不确定 ,不能形成稳定的水区 ,导致成德洲附近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白豚的活动路线中 (太阳洲→梅埂 )的羊山矶 ,历次考察中未观察到白豚。总而言之 ,白豚在大桥河段的 SPUE值降低与其种群急剧下降是一致的 ,但在梅埂活动的次数下降不明显 ;长江江豚在局部水域 (梅埂、横港 )的SPUE值有上升趋势 。
关键词
铜陵长江大桥
豚类栖息地
影响
白JI豚
长江江豚
河床演变
Keywords
Tongling
yangtze
Bridge
\%Lipotes vexillifer\%(Baiji)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 talis (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
fluvial proces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流态中长江江豚的栖息活动比较
被引量:
9
12
作者
王子璇
陈敏敏
王康伟
连玉喜
于道平
机构
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基金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OPCF)(AW05-1314,AW05-1617)
安徽教育厅水生生物保护创新团队专项基金(070-185003)。
文摘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呈斑块状分布在长江干流,对栖息地有明确的选择性。流态是栖息地水文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研究长江江豚对不同流态的选择性,本文根据1993―2021年对长江下游15次样线考察记录到的412次,合计1 117头江豚个体的栖息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长江江豚在分汊河段几种流态中,目击率和集群规模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枯水期洲头分流区目击率明显低于丰水期(P <0.05),枯水期河口汇流区目击率和集群规模却明显高于丰水期(P <0.05)。结果提示丰水期或枯水期部分流态中江豚栖息活动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豚自然保护区重要栖息地管护提供指导,特别是枯水期应该加强河口汇流区保护。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流态
目击率
栖息地管护
Keywords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s(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Flow patterns
Encounter rate
Habitat management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13
作者
李昕
宋琼
李鲁
刘振国
机构
青岛市海豚表演馆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文摘
在对一头因误捕而受伤的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治疗和饲养过程中,探索并积累了江豚的一些外伤治疗方法、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日常所需维生素的补充,以及江豚生活环境的控制要求,为人工条件下饲养江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
饲养
疾病防治
Keywords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
breeding
medical caring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
董首悦
董黎君
李松海
木村里子
赤松友成
王克雄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
张先锋
王丁
杨健
魏卓
王克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江豚微卫星DNA分离的初步研究
郑劲松
廖小林
童金苟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铜陵段江豚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蒋文华
黄立新
于道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豚的分娩及相关行为观察
杨健
张先锋
堀由纪子
藤本朝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定量评估豢养长江江豚个体间的优势关系
王克雄
彭居俐
王丁
肖建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MaxEnt模型的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适生区预测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野生与豢养长江江豚血清氨基酸含量比较
林刚
郝玉江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长江下游及鄱阳湖长江江豚体内元素累积特征比较
阚雪洋
尹登花
方昕
蔺丹清
应聪萍
徐跑
刘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蒋文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
于道平
唐海滨
汪克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不同流态中长江江豚的栖息活动比较
王子璇
陈敏敏
王康伟
连玉喜
于道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李昕
宋琼
李鲁
刘振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