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雌孕激素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凡琪 王思农 +1 位作者 李怡霏 周文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4,I0030,I0031,共7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妊娠期银屑病患者有明显好转或自愈倾向,研究表明,妊娠期银屑病患者55%有所改善,雌二醇是最强效的天然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尤其是相对于孕酮的雌...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妊娠期银屑病患者有明显好转或自愈倾向,研究表明,妊娠期银屑病患者55%有所改善,雌二醇是最强效的天然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尤其是相对于孕酮的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与银屑病的改善相关。雌孕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调节物质,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修复等多种生物活性,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中的阴阳平衡原则相契合。阳气主疏散、化生,阴液主滋养、成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属于阳气化生不足,阴液成形太过。雌激素属阳,孕激素属阴,雌孕激素协同作用调节阴阳平衡,进而改善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雌孕激素 雌二醇 孕酮 “阳化气 阴成形” 阴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2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探讨针刺效应机制
3
作者 张亚鹏 孙霄 +4 位作者 孙一珂 寇明智 田嘉怡 李婉君 马淑然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2,共5页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应的动力,针刺激发“得气”,调节气机;神是针刺效应的调控因素,针刺调整精神状态,提高疗效。形、气、神三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针刺通过调节形气神的协同状态,不仅在缓解疾病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在提升患者心理健康及整体生命质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形气神一体化理论为针刺效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可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并为经典针灸文献的解读带来新视角。本研究强调,形气神的协同状态对针刺疗效至关重要。因此,未来针刺研究应重视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注重患者形体、气机和精神状态的综合调控,以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气神 一体化 针刺疗法 效应机制 经络腧穴 整体观 阴阳平衡 自我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晓东论治肺结节经验撷菁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绍顺 黄文鑫 吕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总结吕晓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吕晓东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两个基本生理功能观,考察肺结节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认为肺结节形成之机理复杂,病因纷繁,为阴分邪气积聚为肺,但病性基础变化总体以阳虚为... 总结吕晓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吕晓东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两个基本生理功能观,考察肺结节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认为肺结节形成之机理复杂,病因纷繁,为阴分邪气积聚为肺,但病性基础变化总体以阳虚为关键,病理以气滞痰瘀胶着于肺络为核心。在肺络病的指导原则下,运用扶阳抑阴、通补肺络的手段,恢复阳主阴从,一气周流,肺络调和的生理状态,从而调复肺脏的异常功能状态、消弭肺结节的病理改变,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临床每获良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名医经验 中医药 肺络 阳化气 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化气,阴成形”的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任雪 潘赐明 +3 位作者 石行 梁玉杰 段爽 匡洪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72-3575,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对生命生、长、壮、老、已过程的高度概括,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的理法方药,疗效显著。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相关的临床病因病机、治法可归纳为以下6条,1)阳化气不足:其病机在于心肾脾阳亏...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对生命生、长、壮、老、已过程的高度概括,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的理法方药,疗效显著。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相关的临床病因病机、治法可归纳为以下6条,1)阳化气不足:其病机在于心肾脾阳亏虚,治疗宜温阳化气。2)阴成形不足:其病机在于阴耗不能制阳,治宜精不足者补之以味。3)阴成形太过:其病机在于病理产物郁久化热为毒,治宜阳和通腠,温补气血。4)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其病机在于阳虚阴结,阳气亏虚不能温化,阴津反成秽浊,治宜扶助阳气以化阴寒。5)阳化气不足,阴成形不及:其病机在于阳气的衰败与阴精亏虚阴成形生理性功能低下,治宜温气补味。6)阳化气太过,阴成形不及:其病机在于阳气偏盛,燥热不润,导致阴分不足,治宜滋养阴血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病因 病机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科学内涵
6
作者 阮博文 周晓玲 +5 位作者 覃凤传 磨奕玲 刘琳 孙东琪 孙素红 陈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99-3507,共9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及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目前NA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在NAFLD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张介宾认为阳动而散,故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及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目前NA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在NAFLD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张介宾认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基于此可以认为“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是NAFLD的主要病机。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从理论依据、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联系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NAFLD发病的科学内涵。深入微观层面探讨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NAFLD的治疗,以恢复线粒体功能(阳气或气),消除肝脏内生产物(阴邪),为本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阳化气、阴成形 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 阳气 阴邪 扶阳抑阴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夏桂成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防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被引量:30
7
作者 郭红玉 任青玲 +3 位作者 胡荣魁 赵玉芹 夏云 王海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4-576,共3页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属本虚标实证,病机为心肾阳虚,气化失常,瘀滞胞宫,治以温阳化气法,结合补肾调周法,并创立温阳化气方,于经前期阳长之时,...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属本虚标实证,病机为心肾阳虚,气化失常,瘀滞胞宫,治以温阳化气法,结合补肾调周法,并创立温阳化气方,于经前期阳长之时,采用温肾助阳,化气消癥之法,以期“六阳”到位,实现重阳转阴,恢复子宫功能,促进行经期子宫内膜瘀浊及水液排净,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桂成 阳化气 阴成形 子宫内膜息肉 中医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粉刺性乳痈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21
8
作者 范洪桥 刘丽芳 +2 位作者 熊家青 周亮 吴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97-499,共3页
探讨粉刺性乳痈的病机在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阐述"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表现及"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理,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治疗粉刺性乳痈... 探讨粉刺性乳痈的病机在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阐述"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表现及"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理,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总体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总以温阳化气为先,温阳抑阴,促阳化气,促使"阳化气"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审详病程阶段、证候虚实,灵活综合运用,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刺性乳痈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化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阳化气,阴成形”含义探讨 被引量:110
9
作者 张学娅 饶宇东 +1 位作者 郭春霞 张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80-82,共3页
《内经·素问》中"阳化气,阴成形"中医理论蕴含深刻的生命观、恒动观、疾病观。(1)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统一于"阳化气,阴成形";(2)"阳化气,阴成形"具有时刻运动,又相对恒定... 《内经·素问》中"阳化气,阴成形"中医理论蕴含深刻的生命观、恒动观、疾病观。(1)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统一于"阳化气,阴成形";(2)"阳化气,阴成形"具有时刻运动,又相对恒定统一的规律性;(3)"阳化气,阴成形"可用于指导对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内经 疾病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医病机与治疗思路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晓君 王金曦 +1 位作者 韦冰晨 高天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6,共4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瘿病。重点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内涵,“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概括...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瘿病。重点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内涵,“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概括了人体阳气和阴精的主要功能。探析AIT中医病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基本病机,脾虚血瘀痰凝气滞为主要病机,阳化气不足为其发病之基,阴成形太过为其病变之标,阴阳失和,浊毒内结为其病变之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临证治疗应以阴阳为本,从脾论治,以虚则补之,滞则行之,痰则散之,瘀则化之为原则,温阳化气,散结消阴,健脾益气以温阳,辨证祛邪以消阴,解毒散结以防变,同时还应顾护胃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易损斑块的中医病机治法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丽 王阶 +1 位作者 冯玲 王淑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冠脉易损斑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气滞瘀血痰浊蕴积成毒,毒损心络所致。因此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为稳定易损斑块的基本治法。调气、扶正应贯穿于稳定斑块的整个过程,应用虫类药以加强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 冠脉易损斑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气滞瘀血痰浊蕴积成毒,毒损心络所致。因此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为稳定易损斑块的基本治法。调气、扶正应贯穿于稳定斑块的整个过程,应用虫类药以加强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五脏虚损 气滞瘀血痰浊 毒损心络 调气 虫类药 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琦教授关于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的调体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卓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187-2189,共3页
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是中国人九种体质类型中常见的一对性质相反、表现各异的体质类型,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偏颇体质状态。王琦教授在临证中,多应用"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模式进行立法处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指导个体遵循... 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是中国人九种体质类型中常见的一对性质相反、表现各异的体质类型,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偏颇体质状态。王琦教授在临证中,多应用"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模式进行立法处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指导个体遵循调体原则与要点,应用相关调体方法,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其临证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琦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调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化气,阴成形”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丽媛 蔡玲玲 +7 位作者 张雪 李流云 王羽侬 林玮华 吴美超 王家悦 王莹 张丰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682-2684,2689,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指导的作用。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温阳散邪、扶阳抑阴是皮肤病的重要治法。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皮肤病 温阳散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及伏阳学说的肿瘤病机刍议 被引量:26
14
作者 朱鹏程 罗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7-192,共6页
中医对肿瘤病机的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及伏阳学说,结合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肿瘤发病的病机。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内外因作用下形成的阳虚阴盛体质有关。该体质状态下机体容易产生... 中医对肿瘤病机的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及伏阳学说,结合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肿瘤发病的病机。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内外因作用下形成的阳虚阴盛体质有关。该体质状态下机体容易产生与现代医学中的增生、结节、息肉等概念类似的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同时阳虚化气不足,气虚气滞,加上阴邪郁闭,导致郁热,形成了伏阳环境。在肿瘤恶化与转移的过程中,痰、湿、瘀、毒等阴邪与伏阳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的迁移。基于此,提出了清郁热与散寒结相结合的肿瘤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 伏阳学说 肿瘤病机 阳化气 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角度阐释肠促胰素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湃 马运涛 王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594-1599,共6页
糖脂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其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相互协调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中“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是对机体生命规律及物质与能量关系的生动描述。抑胃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2种... 糖脂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其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相互协调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中“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是对机体生命规律及物质与能量关系的生动描述。抑胃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2种主要的肠促胰素,由肠道内分泌细胞产生,作用于胰腺、脑、肝脏等组织,合成与分解饮食中的糖类与脂质,为机体提供能量并存储能量。其中,GIP刺激白色脂肪,促进脂质储存,具有类似于“阴成形”的作用,GLP-1刺激棕色脂肪,增加产热,具有类似于“阳化气”的作用,二者之间还有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的阴阳关系。GIP与GLP-1的关系与机体糖脂代谢的生理、病理学密切相关。糖脂代谢紊乱早期均以瘀滞状态为主,糖尿病以阳盛阴病为主,而肥胖症以阴盛阳病为主。调整阴阳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共同激动GIP与GLP-1,会产生更好地控制血糖、体质量的效果。本文借助中医阴阳理论,以肠促胰素为切入点,浅析GIP与GLP-1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关系,以丰富中医药对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抑胃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糖脂代谢 阴阳理论 肠促胰素 糖尿病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肺癌形成及转移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庞大承 张硕 +1 位作者 田甜 王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72-2776,共5页
通过对“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从理论层面探讨“阳化气,阴成形”与肺癌形成及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阴阳的相对属性及无限可分,从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阐释肺癌的中医理论渊源及“阳化气,阴成形”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对... 通过对“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从理论层面探讨“阳化气,阴成形”与肺癌形成及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阴阳的相对属性及无限可分,从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阐释肺癌的中医理论渊源及“阳化气,阴成形”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对肺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瘤体增生侵袭的角度探究“阳化气,阴成形”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体与瘤体之间的阴阳消长、化气成形贯穿肺癌产生、发展及转移的全过程,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来诠释肺癌形成及转移的中医学病机具有高度的普适性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肺癌 形成 转移 中医病机 机体 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功能探讨“阳化气、阴成形”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1
17
作者 路振凯 黄延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1,共3页
从细胞内质网的角度探讨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细胞内质网结构、功能和内质网应激的分析,尝试分别阐明“阳化气”与“阴成形”的理论以及阴阳间“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关系,认为内质网与中医之阴阳联系密切... 从细胞内质网的角度探讨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细胞内质网结构、功能和内质网应激的分析,尝试分别阐明“阳化气”与“阴成形”的理论以及阴阳间“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关系,认为内质网与中医之阴阳联系密切,内质网应激通过减少细胞代谢产物的堆积,增加蛋白利用率,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内质网应激 阳化气 阴成形 互根互用 相互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阳闭阴开”的卵巢癌形成机制与温阳治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影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58-61,222,共5页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古今医家从中医“阳”的角度认识和治疗卵巢癌的高度概括,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阴阳失衡,致瘀结生殖之所,是卵巢癌发生的深层病因病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卵巢癌形成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趋势...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古今医家从中医“阳”的角度认识和治疗卵巢癌的高度概括,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阴阳失衡,致瘀结生殖之所,是卵巢癌发生的深层病因病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卵巢癌形成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趋势和前沿热点,其中,Wnt配体的开闭状态构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被激活的重要机制。通过对两者进行整合,提出在“阳化气”的生理状态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处于关闭状态,抑制了卵巢癌的形成;在“阴成形”的生理状态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打开,从而有可能促使卵巢癌的形成。卵巢癌的形成是“阴成形”和“阳化气”在病理机制下相互作用的过程,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则呈现为“阳闭阴开”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温阳治法的作用机理,提出具有温煦肾阳功效的中药有效组分可以通过调节卵巢癌“阳”和“阴”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阳化气”的生理环境,形成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生理机制,达到抑制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阳化气 阴成形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温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紫炫 蔡旻捷 +3 位作者 黄培冬 陈嘉韵 吕朝晖 黄栩研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366-3372,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为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Medl...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为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符合要求的抑郁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病例对照文献,提取原始文献资料并评价研究的质量。用Revman 5.3将所纳入的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以95%置信区间表达效应值。结果:共纳入20项病例对照研究,抑郁患者总计4612例,非抑郁患者总计7614例。分布频率气郁质(22.87%)>气虚质(22.06%)>阳虚质(17.42%)>阴虚质(13.25%)。其他5种体质在抑郁人群的分布及占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纳入的20项研究中6项中风后抑郁与2项糖尿病后抑郁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8项单纯抑郁病与4项其他疾病后抑郁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总体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结论:抑郁发生、发展与气郁和气虚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阳虚与阴虚体质关系程度略小。纳入原始文献数量和质量所限,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中医体质类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气郁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卵巢癌防治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芳媛 徐佳越 +1 位作者 沈影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46-49,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卵巢癌作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探索卵巢癌的防治策略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该文基于“阳化...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卵巢癌作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探索卵巢癌的防治策略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该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从阴阳角度出发,诠释卵巢癌形成的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通过“阳化气,阴成形”的致病特点,分析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而阐述“阳气温煦功能不足,而阴聚成形”为导致卵巢癌发病的契机。认为阳气虚弱,其化生、温煦的功能失常,则阴精的功能也会发生异常,而过度凝聚、收敛,两者相互作用,阳失温煦而阴敛,阴阳交错凝聚,而形成瘤体。治疗上结合温阳祛瘀的治疗总纲,根据卵巢癌发病的不同时期,提出未病先防、温补阳气,既病防变、补阳抑阴,术后防复、温阳祛瘀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卵巢癌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卵巢癌 中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