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景帝阳陵陪葬墓97GYM130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
作者 焦南峰 王保平(摄影) +4 位作者 张麦平(绘图) 刘君幸(绘图) 王保平 李库 马永嬴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F0003,共10页
199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高陵县(现高陵区)汉阳陵陪葬墓区发掘了一座有独立墓园、规模较大的墓葬(97GYM130),出土印文为“周应”的铜质印章一枚。经考证,周应在西汉景帝时期官至列侯,墓葬的形制结构、出土的“半... 199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高陵县(现高陵区)汉阳陵陪葬墓区发掘了一座有独立墓园、规模较大的墓葬(97GYM130),出土印文为“周应”的铜质印章一枚。经考证,周应在西汉景帝时期官至列侯,墓葬的形制结构、出土的“半两”铜钱等随葬品也证实了该墓时代为西汉早期,此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帝陵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阳陵 陪葬墓 墓园 周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阳陵东区陪葬墓M3之外藏坑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8
2
作者 侯宁彬 郑朝阳(绘图) +6 位作者 孙征(绘图) 石宁 李库 杨武站 陈波 张琳 闫华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9,共18页
汉阳陵陪葬墓分为东区和北区,以东区为主。东区陪葬墓以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布,距离陵园暨司马门道近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随葬品亦较为丰富。2014~2016年,阳陵考古队对东区陪葬墓M3的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墓葬有外藏坑(外藏箱)2... 汉阳陵陪葬墓分为东区和北区,以东区为主。东区陪葬墓以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布,距离陵园暨司马门道近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随葬品亦较为丰富。2014~2016年,阳陵考古队对东区陪葬墓M3的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墓葬有外藏坑(外藏箱)2座,设在墓道位置,用木材搭建成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放置陶/木俑、木质车马、石磬、生活器具等随葬品千余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陪葬墓 M3 外藏坑(外藏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宣帝杜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被引量:10
3
作者 焦南峰 丁浩宇(绘图) +7 位作者 谭青枝(绘图) 赵汗青(照相) 王文渊(照相) 谭青枝 曹龙 马永嬴 杨武站 王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52,共13页
2011~2013年,对西汉宣帝杜陵进行了全面地考古调查与勘探。基本探明了杜陵陵区范围与布局,明确了杜陵陵园有一重外围沟、一重外园墙,外园墙之内发现帝陵陵园、皇后陵园、100座外藏坑、57座祔葬墓、6座建筑遗址、数条道路;陵区东、东北... 2011~2013年,对西汉宣帝杜陵进行了全面地考古调查与勘探。基本探明了杜陵陵区范围与布局,明确了杜陵陵园有一重外围沟、一重外园墙,外园墙之内发现帝陵陵园、皇后陵园、100座外藏坑、57座祔葬墓、6座建筑遗址、数条道路;陵区东、东北、北部发现75座陪葬墓;陵区西北发现陵邑墙基、围沟,并在陵邑内发现4处大型建筑遗址、2座陶窑等。对全面认识西汉中期帝陵的形制要素与布局及西汉帝陵埋葬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宣帝 杜陵 考古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9
4
作者 焦南峰 王保平 +12 位作者 马永嬴 肖健一 徐雍初 李岗 杨武站 曹龙 李库 石宁 王林 张雷 张麦平 刘小红 张明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I0001-I0004,共15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汉景帝陵园南门遗址由东西两座对称的建筑群及中间的门道组成,因其平面形制从陵园园墙到中央门道有三次向外的凸出,所以称为"三出阙"。阳陵帝陵陵园南阙门遗址的发...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汉景帝陵园南门遗址由东西两座对称的建筑群及中间的门道组成,因其平面形制从陵园园墙到中央门道有三次向外的凸出,所以称为"三出阙"。阳陵帝陵陵园南阙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汉乃至中国古代帝陵的门阙制度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南门遗址 三出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武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9,共5页
1997年和2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所)阳陵考古队先后两次对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使我们对该遗址的建筑形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汉阳陵 南门遗址 三出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