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from Yan Fu
1
作者 曾帅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4期33-34,共2页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from a dictionary is that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but that seems to be too general and simple. To be more specific, we can say that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and an art...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from a dictionary is that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but that seems to be too general and simple. To be more specific, we can say that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and an art. When we know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generally, we can be a little bit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o be frank, we could say that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are namely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ame theory. The former emphasizes on the translator him or herself; whereas the latter focuses on the reader, who could use the so-called criteria to get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nslation.Yanfu had posed that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function as a scale plate for measur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on and it has a double function for all the translators to strive after. Therefore, the formulation of normal and definit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has a crucial bearing on its quality and tasty. Here, I'd like to discuss about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from Yan Fu,the three character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PRINCIPLES yan 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f Translation Standard by Yan Fu
2
作者 杨牧园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By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by Yan F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personal ideologies backgrounds,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raised by Yan Fu, thus makin... By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by Yan F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personal ideologies backgrounds,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raised by Yan Fu, thus making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mor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STANDARDS yan fu
全文增补中
清宫寿戏《福寿延年》内廷演出考略
3
作者 刘铁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21-30,共10页
《福寿延年》为清宫常演的多本寿戏,现今可见的早期剧本有嘉庆年间所用串关、题纲。在内廷搬演过程中,全剧经历个别处文字微调后总体保持稳定,每次仅据承应对象的变化对颂词做调整,以适应实际表演的需要。自嘉庆朝以后,其于同治、光绪... 《福寿延年》为清宫常演的多本寿戏,现今可见的早期剧本有嘉庆年间所用串关、题纲。在内廷搬演过程中,全剧经历个别处文字微调后总体保持稳定,每次仅据承应对象的变化对颂词做调整,以适应实际表演的需要。自嘉庆朝以后,其于同治、光绪两朝接连上演,尤以光绪一朝为盛,一直延续至光绪末期。演出场合主要为万寿承应,具体包括皇帝万寿承应和皇太后万寿承应,在慈禧四旬、五旬、七旬万寿时均有演出。此外,偶尔在一些节令如除夕或元旦承应演出中出现。具体演出形式有两种,绝大多数时为全本演出,个别情况下挑演部分出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延年》 清代 寿戏 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至“五四”时期严复出版活动的三个面向
4
作者 陈本煌 张梅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8-23,共6页
在执迷与顿悟、变革与认同、危机与转型之间,严复带着极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出版为媒介旨意三个面向,一是通过翻译和出版西方著作来传播先进的政治、科学、哲学等思想,以改良封建政治秩序;二是欲借译书以开民... 在执迷与顿悟、变革与认同、危机与转型之间,严复带着极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出版为媒介旨意三个面向,一是通过翻译和出版西方著作来传播先进的政治、科学、哲学等思想,以改良封建政治秩序;二是欲借译书以开民智,将宣传启蒙思想、倡导社会变革为目标;三是在“中西古今”的命题下解决“文明的冲突”。严复的启蒙思想在“文本—出版—阅读”构筑的场域盛匣入世,引发近代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导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出版 书籍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富》“非正法”翻译案语探析
5
作者 林超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添加案语是严复译作《原富》的主要特色,充分发挥出解释说明、赞同或反驳原作观点、针砭时弊等功用。严复借此传达西方先进思想,填补守旧士人阶层知识空白,力图开出一剂既符合彼时中国国情又能让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良方。严复这种“... 添加案语是严复译作《原富》的主要特色,充分发挥出解释说明、赞同或反驳原作观点、针砭时弊等功用。严复借此传达西方先进思想,填补守旧士人阶层知识空白,力图开出一剂既符合彼时中国国情又能让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良方。严复这种“非正法”译法与其提倡的“信达雅”有所偏颇,但却为翻译目的而服务,特别是添加案语的手法值得当下经济学领域的译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原富 案语 非正法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美术通诠》的影响
6
作者 于晓丽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美术通诠》是严复唯一一本介绍美术与文学的译著,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学理论著作,展现了严复独特的美学思想。通过对读原文和译文,发现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具有一定影响:作为教育家,利用增译... 《美术通诠》是严复唯一一本介绍美术与文学的译著,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学理论著作,展现了严复独特的美学思想。通过对读原文和译文,发现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具有一定影响:作为教育家,利用增译法和按语倡导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维新派提倡者,将美术视为强国手段,期望以此“开民智”;作为桐城派提倡者,采用归化法强调“义”与“理”的辨析,提炼出“托意写诚”的美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通诠》 严复 文化身份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演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7
作者 孙晓雪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72-275,共4页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鸦片战争强势打开我国国门,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复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真理,救亡图存。《天演论》的公开出版为处于风雨飘摇中的...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鸦片战争强势打开我国国门,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复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真理,救亡图存。《天演论》的公开出版为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物竞天择”“与天争胜”的进化论思想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给正处于困惑中的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寄托,也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天演论》 晚清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在中国西学传播史上的贡献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刚 王锡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从戊戌变法前传教士和中国学人与其后的赴日学者传播西学的比较看,梁启超的西学传播在中国的西学传播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然而,提及西学传播的重要贡献者,大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严复。当然,仅从西学传播的"第一时刻&... 从戊戌变法前传教士和中国学人与其后的赴日学者传播西学的比较看,梁启超的西学传播在中国的西学传播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然而,提及西学传播的重要贡献者,大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严复。当然,仅从西学传播的"第一时刻",严复当之无愧为"第一"。但若从西学传播(特别是哲学)的时限、数量和影响度上比较,梁启超却不逊于严复。因此,梁启超与严复同样拥有"启蒙大师"的盛誉,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西学传播 严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忠廉 杨荣广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3期51-55,72,共6页
"改"是严译《天演论》最常用的变译策略之一。改的单位有词、短语、句子、句群、段等,以句和句群为多;改的方式有改概念、换例、改风格、近似替代等;改的功用有便于说理、便于谋篇、追求同等效果、便于达旨、超胜原作等。
关键词 严复 变译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领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的翻译实践印证了他的翻译思想,其精髓确有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有颇多契合之处,且往往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 “达” “雅” 新史料 包容性 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94-96,共3页
严复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这部译本对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天演论》的中西译名进行了统计分类,并解析了《译例言》中严复的译名观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严复的... 严复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这部译本对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天演论》的中西译名进行了统计分类,并解析了《译例言》中严复的译名观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严复的译名思想,客观评价严复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天演论》 译名 《译例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严复对自由概念的界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7-60,共4页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 ,但直到近代 ,西语“自由”的概念才被严复首先引入中国并具有了“中国式”的内涵。但总的来说 ,他比较准确地传递了西语“自由”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 严复 自由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老子评点》与西方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韶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14-719,共6页
严复在全面译介西方学术思想的同时 ,又从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中寻找与之相通的思想元素 ,由此他的《老子评点》提出了老子解释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说 ,认为《老子》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思想相通。同时又据西方... 严复在全面译介西方学术思想的同时 ,又从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中寻找与之相通的思想元素 ,由此他的《老子评点》提出了老子解释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说 ,认为《老子》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思想相通。同时又据西方社会的现实指出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也会走向其反面 ,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祸难 ,故他的思想中又出现从尊崇西方思想转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种融通中西的思路 ,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老子 西方思想 《老子评点》 民主思想 科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翻译与先秦汉语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江洪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严复译文遣词造句师法先秦汉语,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挪用与模仿并用到专事模仿的过程;严复的模仿主要表现在单音节词频用、词性活用、语气词、句子词组化等几个方面,是扬弃而非全盘吸收。
关键词 严复 翻译 模仿 先秦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革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8,共7页
严复的科学观内涵丰富,包括了狭义科学、广义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等 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严复对近代民主思想理论同样作过诸多的介绍和阐发,涉及到天赋 人权论、民权说、平等自由说、法制建设学说、社会进化论等方面... 严复的科学观内涵丰富,包括了狭义科学、广义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等 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严复对近代民主思想理论同样作过诸多的介绍和阐发,涉及到天赋 人权论、民权说、平等自由说、法制建设学说、社会进化论等方面,其理论视野之开阔非当时人所 能望其项背。更可贵的是,严复用自己的语言较早提出并阐述了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想,成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的先驱。严复关于科学、民主以及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 想,表现了他在近代新学方面的高深造诣,标志着国人对科学、民主认识的新高度,为中国近代新 文化的形成奠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科学 民主 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阐发与严复造天演论:中国现代思想生成的一个面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梁剑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5期53-65,197,共14页
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在英文世界中也许只是一篇讲究学理的普通公众演讲稿,但严复修辞达旨,造出一部转变时代风气、产生意识形态效应的文献,即《天演论》。考察中国现代思想及现代化进程,不能不注意到从“Evolution and Eth... 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在英文世界中也许只是一篇讲究学理的普通公众演讲稿,但严复修辞达旨,造出一部转变时代风气、产生意识形态效应的文献,即《天演论》。考察中国现代思想及现代化进程,不能不注意到从“Evolution and Ethics”到《天演论》的“翻译-阐发”现象。从“Evolution andEthics”到“天演论”,不是漏译了“伦理学”,而是改变了“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关系,从而引出了一种不同于赫氏伦理学的严氏伦理学。“天演”将演化提升到了天道的地位,而演化又是在进化的意义上得到理解。然而,赫胥黎所理解的演化,除了上升进化之外,尚有退化、盛衰消息循环,以及类似于章太炎所标举的苦乐善恶俱分进化论等复杂的面向。对于这些面向,严复或者略而不译,或者改易原意,或者在案语中引斯宾塞加以反驳。严复的当务之急,乃是要缔造一种信仰,为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业提供精神动力。学问不妨矛盾复杂,但行动指南必须简单明了。演化的纯粹单义性,天道的超越神圣性,这两个因素都有力地缔造了一种天演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赫胥黎 《天演论》 进化 翻译-阐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翻译实践考——严复变译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忠廉 刘丹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9,共6页
严复翻译实践由全译和变译构成。严复留英期间或做过全译和变译,变译《天演论》时夹有全译;之后尝试全译《圣经》,未果。后来译其他七部著作,也是变译中含全译。终其一生,以变译为主,全译为辅,全译高妙,却不愿多做;变译是有意为之,因而... 严复翻译实践由全译和变译构成。严复留英期间或做过全译和变译,变译《天演论》时夹有全译;之后尝试全译《圣经》,未果。后来译其他七部著作,也是变译中含全译。终其一生,以变译为主,全译为辅,全译高妙,却不愿多做;变译是有意为之,因而成就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全译 变译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与严复的相互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义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9,共12页
在戊戌启蒙四大家中,梁启超与严复的关系最为复杂。就相互评价来说,梁启超始终推崇严复,至少尊敬有加,而严复对梁启超的态度却在戊戌政变前后反差极大。与梁启超对严复始终如一的推崇相比,严复在戊戌政变后对梁启超的攻击显得格外令人... 在戊戌启蒙四大家中,梁启超与严复的关系最为复杂。就相互评价来说,梁启超始终推崇严复,至少尊敬有加,而严复对梁启超的态度却在戊戌政变前后反差极大。与梁启超对严复始终如一的推崇相比,严复在戊戌政变后对梁启超的攻击显得格外令人瞩目。探究梁启超与严复的相互评价,不仅可以直观两人的思想异同,而且可以深切感受戊戌启蒙思想的内部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严复 相互评价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及其衍生词汉译述评 被引量:3
19
作者 裘禾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从历时的维度探讨了“乌托邦”汉译的由来及其一系列衍生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诞生、演进与汉译,着重考察乌托邦进入完全异质的汉语文化语境里如何接受“过滤”、“嫁接”与“阐释”,演绎出一系列与乌托邦相关的衍生词译名,以期厘... 本文从历时的维度探讨了“乌托邦”汉译的由来及其一系列衍生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诞生、演进与汉译,着重考察乌托邦进入完全异质的汉语文化语境里如何接受“过滤”、“嫁接”与“阐释”,演绎出一系列与乌托邦相关的衍生词译名,以期厘清由严复首创的乌托邦译名对中国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衍生词 严复 托马斯·莫尔 汉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复翻译会通思想的特征及贡献——以《社会通诠》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景华 熊辛格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清末西学东渐运动推动了翻译活动的广泛开展,由于国运危难,当时的译者希望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因而翻译具有很强的文化功利性。严复所译的《社会通诠》体现了他运用中西批判、求实创新和集思广益的翻译会... 清末西学东渐运动推动了翻译活动的广泛开展,由于国运危难,当时的译者希望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因而翻译具有很强的文化功利性。严复所译的《社会通诠》体现了他运用中西批判、求实创新和集思广益的翻译会通思想,其翻译不但介绍了西方社会制度,而且提出了其对晚清社会制度改革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翻译会通 《社会通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