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处理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薇 刘远晓 +2 位作者 李萌萌 关二旗 卞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62,372,共10页
湿热处理是常见的淀粉物理改性方法,适当的湿热处理可以有效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分子结构等,从而影响其溶胀、糊化、老化等理化特性,进而改善食品品质。该文首先介绍了湿热处理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湿热处理对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 湿热处理是常见的淀粉物理改性方法,适当的湿热处理可以有效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分子结构等,从而影响其溶胀、糊化、老化等理化特性,进而改善食品品质。该文首先介绍了湿热处理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湿热处理对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湿热处理在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旨在加深对湿热处理的认识,并为促进湿热处理在改性淀粉和提高淀粉基食品安全和品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植物淀粉 结构 理化性质 淀粉基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何卫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对金属材料加热或冷却处理,改变金属性能的方法。为了解影响机理,本文主要从组织结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力学性能这几方面,介绍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金属材料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对金属材料加热或冷却处理,改变金属性能的方法。为了解影响机理,本文主要从组织结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力学性能这几方面,介绍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金属材料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稳定性等特性,确保金属材料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性能 组织结构 抗疲劳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热处理调控AlCoCrFeNi_(2.1)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
3
作者 王鹏辉 张晓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高熵合金因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共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的优点,使得铸造大尺寸构件成为可能.通过冷轧及退火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XRD、SEM、EDS及... 高熵合金因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共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的优点,使得铸造大尺寸构件成为可能.通过冷轧及退火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XRD、SEM、EDS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晶高熵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冷轧30%后,抗拉强度得到异常提升,但延伸率骤降.冷轧30%后在800、900、1 000℃退火,组织由部分再结晶逐渐转变为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略微长大.800℃退火后存在变形的大晶粒和再结晶的小晶粒,多种强化机制协调作用,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272 MPa、1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高熵合金 形变热处理 异质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荞麦麸皮蛋白结构与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静 王立博 +7 位作者 任艳娟 闫铭欢 张杰 张彬 刘文超 王昊然 吴伟菁 罗登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6,共8页
通过测定热处理前后荞麦麸皮蛋白的分子质量、二级结构、内源荧光光谱、游离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微观结构、热特性及流变学特性,分析热处理对荞麦麸皮蛋白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促使荞麦麸皮蛋白中部分亚基被降解为小分... 通过测定热处理前后荞麦麸皮蛋白的分子质量、二级结构、内源荧光光谱、游离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微观结构、热特性及流变学特性,分析热处理对荞麦麸皮蛋白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促使荞麦麸皮蛋白中部分亚基被降解为小分子质量的多肽或寡肽。α-螺旋结构转变为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且游离巯基与二硫键含量显著增加。荞麦麸皮蛋白的峰值温度、变性焓值、表观黏度、储能模量以及损耗模量均显著低于大豆分离蛋白;热处理后形成的荞麦麸皮蛋白热凝胶表面更加粗糙,凝胶壁出现明显裂纹,表明荞麦麸皮蛋白热稳定性低于大豆分离蛋白。综上所述,热处理能够改变荞麦麸皮蛋白的结构,并对其理化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麸皮蛋白 热处理 蛋白质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木材多尺度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王旭洁 雒翠梅 +1 位作者 母军 漆楚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7-284,共8页
热处理是一种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同时会引起木材多尺度结构变化,进而影响热处理材的微宏观力学性能。本文从纳米、微米、毫米三个尺度总结了热处理对木材结构单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尺度,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半纤维素大... 热处理是一种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同时会引起木材多尺度结构变化,进而影响热处理材的微宏观力学性能。本文从纳米、微米、毫米三个尺度总结了热处理对木材结构单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尺度,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半纤维素大量降解导致其作为界面偶联剂的基质特性被破坏;纤维素的羟基与半纤维素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其分子间氢键以及与半纤维素连接的氢键大量断裂,引起分子链断裂,削弱了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强度;多糖解聚引起木质素相对含量变化,木质素自缩聚反应以及与多糖降解产物发生的交联反应是热处理后细胞壁基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微米尺度,热处理木材细胞壁胞间层出现裂缝,各细胞间产生分离,微纤丝的定向排列规律性下降、倾角增大,沿微纤丝长度方向断裂,进而引起细胞壁力学强度明显下降。在毫米尺度,早晚材的横切面上由方形、圆形变成椭圆形,其中早材开裂较多;径切面上管胞和导管的胞壁变形开裂,随着热处理程度增加,胞壁出现垂直轴向断裂、纹孔破坏、木射线开裂等现象,射线薄壁细胞被大量破坏,进而引起木材的载荷承载能力下降。本文可以为深入研究热处理对木材各尺度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热处理 多尺度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对脱脂驼乳乳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王涛 王丹琳 +1 位作者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5-2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驼乳蛋白粒径变大,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浊度升高。热处理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显著影响,使驼乳蛋白的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减少,β-折叠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多。与未加热驼乳蛋白相比,T3热处理对驼乳蛋白的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影响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脱脂乳可溶性乳清蛋白条带越来越浅。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热处理使蛋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聚集,T3和T4热处理使驼乳蛋白产生了较大的聚合物。T1和T2热处理条件下的驼乳蛋白主要通过二硫键形成聚合物,但是随着加热温度升高,T3和T4热处理条件下驼乳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形成游离巯基,驼乳蛋白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综上,不同热处理使驼乳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对驼乳稳定性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液态驼乳的工艺参数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驼乳蛋白 理化性质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制备的点阵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聂云飞 唐倩 +6 位作者 李坤 王浩宇 吴海斌 王彬生 秦昌亮 杨震 石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因其独特的成形原理成为制备复杂点阵结构的理想工艺。以钛合金骨架和片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断裂机制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因其独特的成形原理成为制备复杂点阵结构的理想工艺。以钛合金骨架和片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断裂机制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时效热处理后钛合金中α+β相均匀分布,固溶温度的增加会使片状α'相马氏体逐渐减少而β相增多;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片状结构压缩强度为骨架结构的1.81~2.17倍,平台应力为后者的3.1倍,但两者弹性模量相当,同时热处理工艺对骨架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对片状结构影响较大;两类结构都表现出了45°结对角剪切断裂和断裂带传递的现象;骨架结构能量吸收效率远大于片状结构,但累积能量吸收量较低,热处理工艺没有提高被测结构的吸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SLM) 点阵结构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吸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网印刷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蚕丝织物的导电与电热性能
8
作者 陈锟 许晶莹 +2 位作者 郑怡倩 李加林 洪兴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探究组织结构与丝网印刷次数对蚕丝织物导电性、耐水洗性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设计缎纹组织、斜纹组织、重纬组织3种结构,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GO)改性蚕丝织物,经过原位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改性导电蚕丝织物。借... 为探究组织结构与丝网印刷次数对蚕丝织物导电性、耐水洗性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设计缎纹组织、斜纹组织、重纬组织3种结构,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GO)改性蚕丝织物,经过原位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改性导电蚕丝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RGO改性蚕丝织物进行表观形态观察与晶体结构表征,分析了RGO改性蚕丝织物的导电性、耐水洗性和电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丝网印刷次数的增加,织物的电阻率逐渐减小;相同丝网印刷次数下电阻率最小的为RGO改性重纬蚕丝织物,经9次水洗后,丝网印刷5次所得RGO改性缎纹、斜纹、重纬蚕丝织物的电阻率分别增大了0.710、0.472、0.308 kΩ·cm;相比RGO改性斜纹和重纬蚕丝织物,RGO改性缎纹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电热性能,在0.025 A的恒定电流下以10℃/s的升温速率达到96℃的饱和温度。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RGO改性蚕丝织物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领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丝网印刷 组织结构 还原氧化石墨烯 导电性能 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藜麦淀粉流变和体外消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吴晓江 肖婧楠 +7 位作者 李麟芳 柴建新 曹雅婧 董美琪 贾馨 郭星妤 李若楠 徐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4-151,共8页
湿热处理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含水量的湿热处理(分别为20%、25%和30%,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10 h)对藜麦淀粉进行改性并对其流变性质、体外消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湿热处理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含水量的湿热处理(分别为20%、25%和30%,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10 h)对藜麦淀粉进行改性并对其流变性质、体外消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剪切变稀型非牛顿流体,湿热处理后藜麦淀粉的表观粘度均显著降低,且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频率扫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藜麦淀粉的储能模量G'呈不断降低趋势,而损耗模量G''和损耗因子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触变实验表明,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样品的触变环面积不断降低。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藜麦淀粉中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P<0.05),且藜麦淀粉中的慢性消化淀粉含量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30%含水量下,湿热处理后淀粉所含慢性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24.93%,相较原淀粉提高了31.42%。X-衍射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藜麦淀粉的晶型未发生变化,均为A型结晶,但处理后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降低(P<0.05)。傅里叶红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会降低淀粉的整体有序性,但会增加藜麦淀粉中双螺旋结构含量。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相较于原淀粉,改性后的藜麦淀粉出现粘结团聚,部分颗粒表面会出现部分塌陷的现象。本研究结果表明,湿热处理能够显著改变藜麦淀粉的流变学性质,提高藜麦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淀粉的含水量是影响湿热处理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相关结果将为藜麦淀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藜麦淀粉 流变性质 体外消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埋弧增材厚壁构件微观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虎 武少杰 +1 位作者 董翼纶 程方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18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埋弧增材工艺,利用不同热输入制备了大壁厚试验件,分析了热输入对埋弧增材厚壁构件微观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为核电、海洋平台等领域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大型构件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低热输入下所有沉积金属都经过了... 本研究采用埋弧增材工艺,利用不同热输入制备了大壁厚试验件,分析了热输入对埋弧增材厚壁构件微观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为核电、海洋平台等领域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大型构件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低热输入下所有沉积金属都经过了完全的内生性热处理,组织上呈现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形态,-60℃夏比冲击吸收功均值约为280 J,最低值也在200 J以上,低温冲击韧性优异;高热输入下沉积金属没有经过完全的内生性热处理,组织中出现了未完全重结晶带,残留了少量原始沉积态的粗大柱状组织,-60℃夏比冲击吸收功均值约为100 J,最低值只有9 J,分散度很大,冲击韧性不稳定。冲击吸收功的大小与试样缺口附近的微观组织形态有关:当缺口恰好开在完全重结晶区时,冲击功很高,形成典型的韧性断口;当缺口开在未完全重结晶带上时,冲击功很低,表现为脆性断口。要保证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埋弧增材需要合适的热输入,因为过高的热输入会导致层间出现未完全重结晶组织,这是恶化其低温韧性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增材 内生性热处理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断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盐处理对柞蚕丝与桑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姗 蒲丛丛 +2 位作者 何建新 高亚英 王善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4-679,共6页
钙盐处理是蚕丝纤维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了桑蚕丝与柞蚕丝经氯化钙溶液处理后的溶失行为、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变化.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柞蚕丝的溶失率比桑蚕丝小;两种蚕丝断裂强度的下降幅度一致;但柞蚕丝的断裂伸长增加... 钙盐处理是蚕丝纤维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了桑蚕丝与柞蚕丝经氯化钙溶液处理后的溶失行为、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变化.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柞蚕丝的溶失率比桑蚕丝小;两种蚕丝断裂强度的下降幅度一致;但柞蚕丝的断裂伸长增加,而桑蚕丝降低.经过钙盐处理,两种丝素的构象都会由β折叠向α螺旋或无规卷曲转变,但这种转变对桑蚕丝更为明显.钙盐处理30min后,柞蚕丝的结晶度上升,而桑蚕丝的结晶度下降.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两种蚕丝均发生了分纤行为,但柞蚕丝变化不如桑蚕丝明显,内部孔洞也没有桑蚕丝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 桑蚕丝 钙盐处理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H13钢组织性能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晏广华 黄新民 +4 位作者 褚作明 金康 王艳青 秦兴国 杨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4-837,共4页
文章通过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变化研究了H13钢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H13钢经过1 050℃淬火、600℃2次回火后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伸长率达到7.55%左右,抗拉强度达到1340 MPa;淬火温度高于1 080℃后,奥氏体晶粒明显长... 文章通过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变化研究了H13钢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H13钢经过1 050℃淬火、600℃2次回火后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伸长率达到7.55%左右,抗拉强度达到1340 MPa;淬火温度高于1 080℃后,奥氏体晶粒明显长大,淬火冷却后晶粒不均匀;回火次数2次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热处理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热处理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光 蔡英文 +1 位作者 李建国 傅恒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8-14,共7页
明确提出了熔体热处理的概念,总结了有关熔体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与应用概况。指出与固体热处理相类似,从温度对熔体结构的影响出发,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制度,控制熔体的预结晶状态和冷却速度,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组织、性能及质量。熔... 明确提出了熔体热处理的概念,总结了有关熔体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与应用概况。指出与固体热处理相类似,从温度对熔体结构的影响出发,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制度,控制熔体的预结晶状态和冷却速度,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组织、性能及质量。熔体热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将为挖掘材料的性能潜力开辟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金属 熔体结构 热处理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PTT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殷瑛 郑今欢 +1 位作者 张玲玲 陈维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5,47,共5页
通过SEM观察及对拉伸曲线和弹性回复率等性能的测定,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拉伸张力对PTT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140℃相对较低的温度进行拉伸处理时,PTT纤维结构容易受到损伤,并导致其抗变形能力和回弹性能下降;而在16... 通过SEM观察及对拉伸曲线和弹性回复率等性能的测定,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拉伸张力对PTT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140℃相对较低的温度进行拉伸处理时,PTT纤维结构容易受到损伤,并导致其抗变形能力和回弹性能下降;而在160℃左右进行适当的拉伸热处理,则有利于形成更完善的内部结构,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强力及回弹性能;在160℃左右对PTT纤维织物进行热定型加工,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并优化PTT纤维的高回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纤维 热处理 拉伸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于鸡蛋全蛋液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乔立文 杨新宇 杨严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热处理条件(处理温度61、64、67℃,处理时间2.5、3.5、4.5min)对于鸡蛋全蛋液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和表面巯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全蛋液蛋白质溶解度与...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热处理条件(处理温度61、64、67℃,处理时间2.5、3.5、4.5min)对于鸡蛋全蛋液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和表面巯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全蛋液蛋白质溶解度与泡沫稳定性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表面疏水性、表面游离巯基含量、乳化稳定性则不同程度的提高。当温度高于61℃时,全蛋液起泡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时,研究还发现热处理对于全蛋液乳化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蛋液 热处理 功能性质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La_(0.7)Mg_(0.3)(Ni_(0.85)Co_(0.15))_(3.4)贮氢电极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4 位作者 黄长庚 崔舜 张永健 李学军 黄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73-1379,共7页
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铸态La0.7Mg0.3(Ni0.85Co0.15)3.4贮氢电极合金,并分别在1 073 K、1 173 K和1 273 K温度下热处理8 h得到热处理态合金,研究了合金的Mg含量、相结构、电化学性能、显微硬度及相应电极的表面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铸态La0.7Mg0.3(Ni0.85Co0.15)3.4贮氢电极合金,并分别在1 073 K、1 173 K和1 273 K温度下热处理8 h得到热处理态合金,研究了合金的Mg含量、相结构、电化学性能、显微硬度及相应电极的表面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Mg的质量分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从2.38%降低到2.03%;铸态及1 173 K热处理态合金的主相均为Ce2Ni7型六方相,还包括CaCu5型六方相、PuNi3型菱方相、MgCu2型立方相及BCr型正交相,热处理还使各组成相的晶胞体积均有所增加;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放氢平台的平台压力先降低到0.004 3MPa,然后升高到0.012 1 MPa,再降低到0.007 1 MPa;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先增加到406.8mA.h/g,然后减小到361.8 mA.h/g;循环稳定性从铸态时的59.6%不断增加到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贮氢电极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TW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书晗 刘振宇 +1 位作者 王国栋 梁高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3-1286,共4页
对3种不同成分的TWIP钢(Fe-25Mn-4Si-2Al,Fe-30Mn-4Si-2Al,Fe-30Mn-3Si-3Al)进行热轧后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可提高TWIP钢的延伸率,而强度的变化并不明显.从晶界的角度分析了性能变化的原因:增加固溶处理的保... 对3种不同成分的TWIP钢(Fe-25Mn-4Si-2Al,Fe-30Mn-4Si-2Al,Fe-30Mn-3Si-3Al)进行热轧后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可提高TWIP钢的延伸率,而强度的变化并不明显.从晶界的角度分析了性能变化的原因:增加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有利于生成退火孪晶,不但增加退火孪晶界的面积,也有利于增加其他特殊晶界(CSL晶界)的数量.CSL晶界对材料的抗晶间腐蚀、断裂和蠕变强度的提高均有有益的作用,因此,通过控制TWIP钢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原始组织中特殊晶界的含量,可以提高TWIP钢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热处理工艺 孪晶 CSL晶界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铁基中熵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燕春 李暑 +4 位作者 李春玲 赵鹏彪 李文生 寇生中 阎峰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以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铜模负压吸铸法制备了Fe_(77.3-x)Mn_(x)Si_(9.1)Cr_(9.8)C_(3.8)(x=14,23)中熵合金,研究了不同时间高温热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及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_(77.3-x)Mn_(x)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 以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铜模负压吸铸法制备了Fe_(77.3-x)Mn_(x)Si_(9.1)Cr_(9.8)C_(3.8)(x=14,23)中熵合金,研究了不同时间高温热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及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_(77.3-x)Mn_(x)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均为低层错能合金;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在热处理前后均为单一的FCC结构;Fe_(54.3)Mn_(23)Si_(9.1)Cr_(9.8)C_(3.8)铸态合金为FCC+HCP双相组织,在1100℃淬火处理中HCP转变为FCC结构。Fe_(77.3-x)Mn_(x)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在保温时间为20 min时达到最佳;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热处理后断裂强度和塑性分别可达3250 MPa和24.5%,其断口形貌中河流花样密集,断口中心区域韧窝密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热处理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铜基化学镀镍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敏 刘锦云 +2 位作者 李文鹏 王坤 郭阳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紫铜表面制备化学镀镍层,结合OLYMPUS、XRD、HVS-1000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与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00℃热处理后,镀层出现明...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紫铜表面制备化学镀镍层,结合OLYMPUS、XRD、HVS-1000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与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00℃热处理后,镀层出现明显晶界,形成了大量与Ni相共格的高硬质相Ni3P,镀层硬度和耐磨性均达到最佳,此时镀层显微硬度为1 284 HV,磨损量为2.6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化学镀镍层 紫铜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蚕丝纤维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聚华 李顺 +1 位作者 李秀艳 傅吉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0-26,共7页
利用红外光谱(FTIR-AT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湿热处理条件下蚕丝织物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度为90%的湿热作用下,纤维的结构变化首先发生在无定形区域.伴随β-折叠结构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也逐渐增大,4 d左右... 利用红外光谱(FTIR-AT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湿热处理条件下蚕丝织物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度为90%的湿热作用下,纤维的结构变化首先发生在无定形区域.伴随β-折叠结构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也逐渐增大,4 d左右达到最大值;而无定形结构的含量呈现先降低而后增大的趋势.氨基酸含量测定表明丝氨酸的流失是造成纤维黄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湿热处理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