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和Tb^(3+)掺杂的Y_2SiO_5体系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凤英 周建国 +2 位作者 赵宝林 李振泉 高世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7-61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Eu3+和Tb3+掺杂的Y2SiO5基发光材料。通过测量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特性,探讨了材料中Tb3+和Eu3+两种发光中心间的能量传递关系。结果表明,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E...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Eu3+和Tb3+掺杂的Y2SiO5基发光材料。通过测量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特性,探讨了材料中Tb3+和Eu3+两种发光中心间的能量传递关系。结果表明,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Eu3+处于非反演对称中心格位;Tb3+在其中的发射为5D4→7FJ(J=4~6)跃迁发射。当Eu3+和Tb3+共存于Y2SiO5基质中时,Eu3+的发射增强,Tb3+的发射减弱,存在Tb3+→Eu3+能量传递,Tb3+对Eu3+具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sio5 发光特性 稀土正硅酸盐 铕离子掺杂 硅酸钇 铽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致电子转移效应
2
作者 孙建平 马琳璞 林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3+)(PMOCOPV/Y_2 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Y_2O_3:Eu^(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3+)(PMOCOPV/Y_2 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Y_2O_3:Eu^(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寿命得到增强,Y_2O_3:Eu^(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根据E_g与入射光子能量hv的关系,拟合了PMOCOPV/Y_2O_3:Eu^(3+)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E_g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x^((3)),结果发现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进一步说明PMOCOPV与Y_2O_3:Eu^(3+)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 y_2O_3:Eu^3+ 纳米复合材料 光致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发光 被引量:46
3
作者 张慰萍 尹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4-319,共6页
概述了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纳米Y2 SiO5∶Eu及燃烧法合成的纳米Ln2 O3∶Eu(Ln =Y ,Gd)的发光性质 ,包括它们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 ,以及这些性质随颗粒尺寸的变化。着重介绍了稀土掺杂的纳米发光粉中浓度猝灭受到抑制的现象 ... 概述了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纳米Y2 SiO5∶Eu及燃烧法合成的纳米Ln2 O3∶Eu(Ln =Y ,Gd)的发光性质 ,包括它们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 ,以及这些性质随颗粒尺寸的变化。着重介绍了稀土掺杂的纳米发光粉中浓度猝灭受到抑制的现象 ,认为这一特性为纳米发光材料的实际开发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文中还对X1型Y2 SiO5∶Eu纳米粉中的不同发光中心的发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稀土发光 y_(2)sio_(5):Eu y_(2)O_(3):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