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rSiO_(4)∶Sm^(3+),Eu^(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研究
1
作者 刘月 范浩爽 +4 位作者 孟宪国 许英朝 洪俊煌 林振鹏 李浩来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CaSrSiO_(4)∶Sm^(3+),Eu^(3+)的物相组成、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存在的能量传递现象。物相分析表明,Sm^(3+)与Eu^(3+)单掺和共掺均没有改变基质晶体结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CaSrSiO_(4)∶Sm^(3+),Eu^(3+)的物相组成、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存在的能量传递现象。物相分析表明,Sm^(3+)与Eu^(3+)单掺和共掺均没有改变基质晶体结构,形成了单一纯相。CaSrSiO_(4)∶Sm^(3+)单掺荧光粉在405 nm激发下的最强发射峰位于597 nm处,来源于^(4)G_(5/2)→^(6)H_(7/2)跃迁。双掺荧光粉CaSrSiO_(4)∶Sm^(3+),Eu^(3+)的荧光光谱表明,Sm^(3+)与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通过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实现,传递效率为40.6%。CIE色度坐标由橙红光区域向纯红光区域偏移。此外,CaSrSiO_(4)∶Sm^(3+),Eu^(3+)在423 K下的发光强度为室温下的94.85%,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将样品与395 nm紫外LED芯片进行封装,封装的器件可发出较高显色指数和较低色温的白光。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红色荧光粉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rSiO_(4)∶Sm^(3+) Eu^(3+) 红色荧光粉 物相结构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能级跃迁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YVO_(4)基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为了获得能被近紫外芯片(350~410nm)有效激发的YVO_(4)基红色荧光粉,以有强近紫外光吸收能力的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配体为Eu^(3+)的敏化剂,通过溶剂热和离子交换二步实验法,成功地合成了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验表明,在TTA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的激发峰被明显的宽化,使得35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被有效地吸收。在37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现了明亮的红光发射。YVO_(4)∶Eu^(3+)∶Eu^(3+)-TTA荧光粉具有良好的近紫外激发性能和红光发射性能,是一种有望应用于近紫外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近紫外光 yvo_(4)∶Eu^(3+) 红色荧光粉 TTA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掺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_(4)∶Eu^(3+)荧光粉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在手印显现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1-27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YVO_(4)∶Eu^(3+)荧光粉,在高温下对YVO_(4)∶Eu^(3+)荧光粉进行退火处理以改善其发光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YVO_(4)∶Eu^(3+)荧光粉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YVO_(4)∶Eu^(3+)荧光粉,在高温下对YVO_(4)∶Eu^(3+)荧光粉进行退火处理以改善其发光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YVO_(4)∶Eu^(3+)荧光粉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退火后的YVO_(4)∶Eu^(3+)荧光粉具有明亮的红光发射,将高性能的YVO_(4)∶Eu^(3+)荧光粉应用于手印显现技术中,可实现潜在手印的显现,且清晰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_(4)∶Eu^(3+)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手印显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3+)敏化的红色荧光粉Na_(5)Y(MoO_(4))_(4)∶Eu^(3+)发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郭益升 胡正开 +1 位作者 白鑫 熊飞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5-251,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红色荧光粉,并对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红色荧光粉,并对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的物相结构、发光性能、热稳定性、荧光寿命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掺Eu^(3+)的条件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荧光粉在39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峰值波长在615nm的强红光,其掺杂浓度为x=0.1,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进一步探究Sm^(3+)对Eu^(3+)在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中的敏化增强作用。通过研究该样品不同Sm^(3+)掺杂浓度下的荧光发射谱,发现Sm^(3+)敏化增强的最佳掺杂浓度为y=0.04;相较于单掺Eu^(3+)的样品,Sm^(3+)敏化后的样品其发光强度为原来的113.8%。Sm^(3+)敏化后的样品存在能量传递现象,能量传递机制为Eu^(3+)与Sm^(3+)之间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温度相关荧光发射谱实验结果表明Na_(5)Y_(0.86)(MoO_(4))_(4)∶0.1Eu^(3+),0.04Sm^(3+)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437K时荧光发射强度约为室温时的70%左右,而Na_(5)Y_(0.9)(MoO_(4))_(4)∶0.1Eu^(3+)在437K时的荧光发射强度约为室温时的68%左右。因此,Sm^(3+)敏化的Eu^(3+)掺杂Na_(5)Y(MoO_(4))_(4)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Na_(5)Y(MoO_(4))_(4)∶Eu^(3+) Sm^(3+) 荧光粉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3+)掺杂对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洪岩 孙江亭 +2 位作者 刘威 孟庆裕 吕树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6-46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使Eu^(3+)在近紫外405nm处的激发增强,进而使Eu^(3+)在613nm的红光发射增强,且Sm^(3+)的摩尔分数为5%时,发光强度最强。计算得到CaMoO_4:0.1Eu^(3+)和CaMoO_4:0.1Eu^(3+),0.05Sm^(3+)红光发射的色度坐标分别为(0.661,0.329)和(0.667,0.328)可见,Sm^(3+)的引入可有效提高CaMoO_4:0.1Eu^(3+)发光的色纯度,使之更好地接近国际标准值(0.67,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Sm^3+离子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掺杂对GdTaO_4:Eu^(3+)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肖莉红 顾牡 +3 位作者 刘小林 张睿 刘冰洁 徐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4-1057,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浓度Zn2+的GdTaO4:Eu0·1荧光粉,研究了Zn2+掺杂对Gd-TaO4:Eu3+的结晶性能,晶粒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发-发射谱、衰减时间谱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浓度Zn2+的GdTaO4:Eu0·1荧光粉,研究了Zn2+掺杂对Gd-TaO4:Eu3+的结晶性能,晶粒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发-发射谱、衰减时间谱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2+掺杂可显著提高GdTaO4:Eu3+的光致发光强度,当掺杂浓度x=0·01时,光强被提高至2·7倍,可归因于的Zn2+进入了GdTaO4:Eu3+基质晶格,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氧空位以达到电荷平衡,并导致发光中心Eu3+的晶格场发生畸变;当x=0·13时,光强提高至3·2倍,且其衰减时间被缩短至40%,可归因于Zn2+的助熔剂效果;但当x>0·13时,ZnO和GdTa7O19杂相的出现将导致发光强度减弱和衰减时间延长。另外,初步探索表明,Li2CO3和KCl的共掺杂能进一步提高GdTaO4:Eu0·1,Zn0·13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TaO4:Eu^3+ 荧光粉 固相反应 Zn^2+掺杂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BaWO_4∶Eu^(3+)荧光粉的制备与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海辉 赵明月 +1 位作者 曲连军 孔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前驱体WO_(3!)·0.34H2O,以此前驱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Ba WO_4∶Eu^(3+)荧光粉,并对此荧光粉的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粉Ba WO_4∶Eu^(3+)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具有相... 采用水热法合成前驱体WO_(3!)·0.34H2O,以此前驱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Ba WO_4∶Eu^(3+)荧光粉,并对此荧光粉的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粉Ba WO_4∶Eu^(3+)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具有相同的光谱性质;荧光粉Ba WO_4∶Eu^(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都是Eu^(3+)的f→f的特征峰,激发光谱的峰位分别为416 nm、464 nm、535 nm,且464 nm吸收最强;发射光谱的峰位分别为578 nm、592 nm、612 nm、703 nm,且612 nm的发射最强;由浓度实验得知其猝灭浓度为20at%。此荧光粉可与蓝光LED相匹配的红色荧光粉,可掺杂在传统白光LED(蓝光LED+黄色荧光粉YAG:Ce)中增加红光发射,弥补其显色性低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红色荧光粉 BaWO4∶Eu^3+ 水热法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Li(MoO_4)_2:Eu^(3+)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晔 王海波 +1 位作者 张瑞西 林海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80,共3页
以H3BO3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Mo2O8∶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RD、SEM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助熔剂为3 wt%时样品具有好的结晶和优良的光谱性质;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在近紫外、蓝光激发下,能发射出6... 以H3BO3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Mo2O8∶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RD、SEM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助熔剂为3 wt%时样品具有好的结晶和优良的光谱性质;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在近紫外、蓝光激发下,能发射出615nm的红光,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因此,可作为目前已商品化的白光LED的红色补偿荧光粉,也可作为近紫外LED和三基色荧光粉组合型白光器件的红色荧光粉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oO4)2 EU^3+ 白光LED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PEG-400辅助下的Bi^(3+)敏化NaLa(WO_4)_2∶Eu^(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益 张波 +3 位作者 张奇才 任启芳 陈少华 童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4-789,821,共7页
本文通过PEG-400辅助水热合成了NaLa(WO_4)_2∶Eu^(3+)-Bi^(3+)红色荧光粉,并且运用XRD、SEM、EDS、PL等测试手段对荧光粉体的结构、形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pH=7.0~10.0范围内,可以制备出纯相的NaLa(WO_4)_2∶Eu^(3+... 本文通过PEG-400辅助水热合成了NaLa(WO_4)_2∶Eu^(3+)-Bi^(3+)红色荧光粉,并且运用XRD、SEM、EDS、PL等测试手段对荧光粉体的结构、形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pH=7.0~10.0范围内,可以制备出纯相的NaLa(WO_4)_2∶Eu^(3+)-Bi^(3+)。当Eu^(3+)的掺量达到5mol%,产品呈现为分散性较好的四方状微晶,粒径为5~6μm。增加Bi^(3+)的掺量,产物形貌向圆球状转变。在λ_(ex)=396 nm的波长激发下,粉体发出强烈红光,此时的Eu^(3+)位于NaLa(WO_4)_2晶体中非反演对称中心位置。当Bi^(3+)的掺杂量为0.8mol%时,Eu^(3+)的荧光强度提升了近4.2倍,持续增加Bi^(3+)掺量,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不仅如此,关于铋离子桥:WO_4^(2-)→Bi^(3+)→Eu^(3+)的级联能量传递机理也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La(WO4)2∶Eu^3+-Bi^3+荧光粉 水热法 发光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和掺杂浓度对Y_4Zr_3O_(12)∶Eu^(3+)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凤琴 李嘉鹏 +6 位作者 吴有福生 胡美兰 肖青辉 姚庆林 夏李斌 叶信宇 游维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6-1442,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_4Zr_3O_(12)∶Eu^(3+)纳米荧光粉,分别采用XRD、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烧结温度和Eu^(3+)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可以被394 nm和467 nm的激发光...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_4Zr_3O_(12)∶Eu^(3+)纳米荧光粉,分别采用XRD、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烧结温度和Eu^(3+)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可以被394 nm和467 nm的激发光有效激发。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和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1 400℃和18%。浓度猝灭主要归因于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4Zr3O12∶Eu^3+荧光粉 SOL-GEL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Gd^(3+),Tb^(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涌前 王婷 +2 位作者 汪英杰 张科 陈小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10期21-25,40,共6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利用XRD、SEM、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分析研究了所制备荧光...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利用XRD、SEM、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分析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XRD分析表明,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样品属单斜晶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Sr_2SiO_4:Gd^(3+),Tb^(3+),Eu^(3+)的激发光谱包括200~300nm的宽带吸收峰和Tb^(3+)、Eu^(3+)的系列吸收峰。在243nm、35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6Tb^(3+)的发射光谱由Tb^(3+)的~5D_4→~7F6(490nm,蓝绿光)、~5D_4→~7F_5(548nm,绿光)和~5D_4→~7F4(588nm,黄光)跃迁发射峰组成。在243nm、36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6Eu^(3+)的发射光谱由Eu^(3+)的~5D_0→~7F_1(591nm,橙光)、~5D_0→~7F2(614nm,红光)、~5D_0→~7F_3(652nm,红光)跃迁发射峰组成。在243nm、252nm、36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的发射光谱由Tb^(3+)的~5D_4→~7F_6(490nm,蓝绿光)、~5D_4→~7F_5 (548nm,绿光)、~5D_4→~7F_4(588nm,黄光)和Eu^(3+)的~5D_0→~7F_1(591nm,橙光)、~5D_0→~7F_2(614nm,红光)、~5D_0→~7F_3(652nm,红光)跃迁发射峰组成。色坐标分析表明,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的三色发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SiO4:Gd^3+ Tb^3+ Eu^3+ 发光材料 荧光粉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CaMoO_4:Eu^(3+)荧光粉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娟刚 曾青云 +2 位作者 肖婷 李青 王宗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a_(1-x)Mo O_4:Eu^(3+)_x(0.05≤x≤0.09)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荧光光谱仪、SEM、XRD测试和表征了该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当Eu^(3+)掺杂量为0.07,烧结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3 h时,可获... 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a_(1-x)Mo O_4:Eu^(3+)_x(0.05≤x≤0.09)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荧光光谱仪、SEM、XRD测试和表征了该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当Eu^(3+)掺杂量为0.07,烧结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3 h时,可获得性能最佳的荧光粉,在395 nm和465 nm波长激发下,在616 nm处出现了很强的发射峰,对应于Eu^(3+)的~5D_0→~7F_2的跃迁.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粉发光强度高于高温固相法所制备的荧光粉,适合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微波 CaMoO4: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帅龙 刘小明 +2 位作者 唐星华 冯景春 谢伟杰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6-1194,共9页
为了探究在Dy^(3+)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中共掺Eu^(3+)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Dy^(3+)、Eu^(3+)单掺杂和共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进... 为了探究在Dy^(3+)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中共掺Eu^(3+)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Dy^(3+)、Eu^(3+)单掺杂和共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呈闪铋矿立方相。在近紫外光激发下,Ba_3Y(PO_4)_3∶Dy^(3+)发射光谱在487和578 nm处有两个窄带发射峰,呈冷白光发射;Ba_3Y(PO_4)_3∶Eu^(3+)发射光谱的窄带发射位于594和616 nm处,呈发橙红光。在Ba_3Y(PO_4)_3∶Dy^(3+),Eu^(3+)中,由于Eu^(3+)离子补偿Dy^(3+)冷白光发射所缺的红色组分,从而实现了色纯度高、色温适中的暖白光发射。进一步探索了Ba_3Y(PO_4)_3∶Dy^(3+),Eu^(3+)荧光粉发光机理。所制备的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在白光近紫外激发白光二极管(UVWLED)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Y(PO4)3∶Dy^3+ Eu^3+ 白光荧光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对氟铝酸锶红色荧光粉Sr_3AlO_4F∶Eu^(3+)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强盛 谈建立 +3 位作者 彭海龙 蒙丽丽 张丽霞 梁利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利用氮气保护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氟铝酸锶红色荧光粉Sr3-xEuxAl1-yByO4-yNyF,利用氮化硼BN取代基质中的部分Al2O3,改变基质组成和内部结构,使基质晶格发生畸变,进而影响Eu3+离子的发光性能。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光电子能谱、扫描电... 利用氮气保护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氟铝酸锶红色荧光粉Sr3-xEuxAl1-yByO4-yNyF,利用氮化硼BN取代基质中的部分Al2O3,改变基质组成和内部结构,使基质晶格发生畸变,进而影响Eu3+离子的发光性能。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组成、形貌以及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BN的掺杂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一定量的BN进入基质能起到增强Eu3+发光的作用。初步对BN氮化对红光增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AlO4F Eu^3+发光性能 红色荧光粉 氮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应面优化模型获取Y_(4)GeO_(8)∶Bi^(3+),Eu^(3+)红色荧光粉掺杂浓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淑君 陈静 +3 位作者 陈礼元 ASHRAF Ghulam-Abbas 李慧军 郭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3-641,共9页
使用更直接的方法(效应面优化模型)预测了Y_(4)GeO_(8)∶Bi^(3+),Eu^(3+)样品的最强红光发射。预测最佳样品掺杂的Bi^(3+)离子和Eu^(3+)离子浓度分别为31.03%和67.36%(摩尔分数)。制备最佳样品后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荧光... 使用更直接的方法(效应面优化模型)预测了Y_(4)GeO_(8)∶Bi^(3+),Eu^(3+)样品的最强红光发射。预测最佳样品掺杂的Bi^(3+)离子和Eu^(3+)离子浓度分别为31.03%和67.36%(摩尔分数)。制备最佳样品后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荧光粉Y_(4)GeO_(8)∶31.03%Bi^(3+),67.36%Eu^(3+)具有最强的红光发射,并且强度的实验值和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很小。优化样品的色坐标为(0.6457,0.3490),计算出的色纯度为98%,内量子效率高达72.5%。本文提供了一种直接寻找发光最强的荧光粉最佳掺杂浓度的方法,可用于探索各种类型的共掺杂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4)GeO_(8)∶Bi^(3+) Eu^(3+)荧光粉 效应面优化模型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d_2(MoO_4)_4∶Eu^(3+),Bi^(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蒲勇 赵聪 +3 位作者 敬小龙 于泓 韩涛 朱达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Gd_(2-x-y)(MoO_4)_4∶xEu^(3+),yBi^(3+)(x=0.01~2,y=0~0.04)系列红色荧光粉。分别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荧光粉具有体心四方白钨矿结构,属于I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Gd_(2-x-y)(MoO_4)_4∶xEu^(3+),yBi^(3+)(x=0.01~2,y=0~0.04)系列红色荧光粉。分别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荧光粉具有体心四方白钨矿结构,属于I4_1/a(88)空间群,15%Eu^(3+)和1%Bi^(3+)(摩尔分数)的相继掺杂对样品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样品粉末颗粒呈类八面体状,粒度比较均一,分散性良好,粒径在3~5μm之间。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位于200~350 nm的激发宽带和位于350~550 nm的系列激发峰构成,最强激发峰位于396 nm。发射主峰位于617 nm,对应于Eu^(3+)的~5D_0→~7F_2特征跃迁发射。研究未发现Eu^(3+)的浓度猝灭现象。Bi^(3+)的掺杂能对Eu^(3+)起敏化作用,显著提高样品的红光发射和色纯度,其作用类型为交换交互型,最佳掺杂量y=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白光LED 近紫外 CaGd2(MoO4)4∶Eu^3+ Bi^3+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oO_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 周恩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19-2623,共5页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SrMoO_4∶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SEM)、荧光光谱(PL)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晶体结构、表观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SrMoO_4∶Eu^(3+)为类球形的纯相结构,激发峰为290 nm,396 nm及4...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SrMoO_4∶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SEM)、荧光光谱(PL)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晶体结构、表观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SrMoO_4∶Eu^(3+)为类球形的纯相结构,激发峰为290 nm,396 nm及464 nm,发射峰为617 nm呈现良好的红光发射,可与蓝光LED芯片匹配。SrMoO_4∶Eu^(3+)红色荧光粉可以被蓝光LED有效激发产生红光,是一种优异的YAG∶Ce^(3+)黄色荧光粉的红光补偿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oO4∶Eu^3+ 微波法 荧光粉 白光LED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YVO_(4)∶Tm^(3+)蓝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兆 王亚楠 +4 位作者 徐祎朴 曹静 王永锋 吴坤尧 邓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3-628,共6页
白光LED是指稀土掺杂的荧光粉被蓝光芯片或紫外芯片激发后获得各种室温发白光的器件。该种光致发光的实现方式是一种新型全固态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及绿色照明等优点,被誉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对于现代设施农业,480~500nm之间的蓝光... 白光LED是指稀土掺杂的荧光粉被蓝光芯片或紫外芯片激发后获得各种室温发白光的器件。该种光致发光的实现方式是一种新型全固态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及绿色照明等优点,被誉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对于现代设施农业,480~500nm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植物节律的作用,对植物生长是有益的。蓝光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形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光敏素来捕获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适合植物生长的LED灯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但传统的光源由于光质问题难以调节光波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太阳光谱成分中380 nm以下的紫外光转换成蓝光,可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所以,高光效、高热稳定性蓝色荧光粉已成为全光谱照明、光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材料。蓝色荧光材料在近紫外(NUV)芯片激发的白光用发光二极管(W-LED)的制造中起重要作用。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YVO_(4)∶Tm^(3+)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表观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高温固相法1100℃下煅烧2 h可以制备出YVO_(4)∶Tm^(3+)蓝色荧光粉,粉体呈2μm左右的球形,激发峰位于319 nm紫外区域,发射峰位于479 nm蓝光区域,样品色坐标位于(0.1044,0.1224),是一种有望应用于白光LED的蓝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_(4)∶Tm^(3+) 蓝色荧光粉 白光LED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VO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兆 王永锋 +2 位作者 曹静 吴坤尧 王亚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77-3080,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cVO 4∶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cVO 4∶Eu^3+红色荧光粉为四方锆石型结构。激发光谱中,位...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cVO 4∶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cVO 4∶Eu^3+红色荧光粉为四方锆石型结构。激发光谱中,位于382,395和466 nm的激发峰分别归属于7 F 0→5 L 7,7 F 0→5 L 6及7 F 0→5 D 2跃迁。发射光谱中,位于598,622和710 nm的发射峰对应Eu^3+的5 D 0→7 F 1,5 D 0→7 F 2及5 D 0→7 F 4跃迁。当Eu^3+掺杂量为7%,1200℃煅烧3 h时,ScVO 4∶Eu^3+红色荧光粉CIE色坐标为(0.6716,0.3273),荧光寿命为0.521 ms,是一种有望用于白光LED的高效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ScVO4∶Eu^3+ 荧光粉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