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YF_3与GdF_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5
1
作者 于锋 黄周霞 +2 位作者 马蓦 徐昌富 林建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5-810,共6页
当使用液固溶法(LSS法)制备分散性纳米晶时,将传统油酸,油酸钠/酒精反应体系中的NaOH用氨水取代时,氨水将会与油酸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铵,这样就可以合成各种超细分散性的REF,纳米(RE代表稀土元素)。在这种新的反应体系中... 当使用液固溶法(LSS法)制备分散性纳米晶时,将传统油酸,油酸钠/酒精反应体系中的NaOH用氨水取代时,氨水将会与油酸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铵,这样就可以合成各种超细分散性的REF,纳米(RE代表稀土元素)。在这种新的反应体系中,合成了平均直径小于10nm的YR和GdF,超细颗粒,X射线与透射电镜测试表明YR是正交相,而GdR是面心立方结构,空间群为Fm3m,晶格常数为0.5829nm。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可检测到YF3:Yb/Er在515~570nm处有较强的绿色发光峰、645~675nm处有较强的红色发光峰,呈橙色发光。YF3:Yb/Tm和GdF3:Yb/Tm样品在460-490nm处有较强的蓝色发光峰.而在800nm附近有更强的近红外发光峰。由于其超细的尺寸及红外上转换发光特性,合成的样品在生物成像、生物标签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3/gdf3超细纳米晶 LSS法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_3∶Eu^(3+)/NaGdF_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艳红 张永明 +2 位作者 马晶 陆海燕 马铭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1-1104,共4页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Eu3+和NaGdF4∶Eu3+混合晶,六方结构NaGdF4∶Eu3+棒状微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pH=3和pH=5时制备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49和28 nm。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2、5D1、5D0到7FJ跃迁。在主晶相为GdF3样品中,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晶相为NaGdF4样品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相对强度比值显示:Eu3+在NaGdF4晶体中的格位对称性下降。激发光谱显示出Gd3+和Eu3+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gdf3 NAgdf4 纳米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_3∶Yb,Er纳米晶的固相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钟诚 秦丹 +4 位作者 周婷 李涛 赖欣 毕剑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固相法制备了YF3∶Yb,Er纳米晶,重点探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纳米晶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F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达到400℃,烧结时间达到1h,即可获得正交相的YF3∶Yb,Er纳米... 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固相法制备了YF3∶Yb,Er纳米晶,重点探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纳米晶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F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达到400℃,烧结时间达到1h,即可获得正交相的YF3∶Yb,Er纳米晶;SEM分析表明:制备的YF3∶Yb,Er纳米晶呈现光滑的类球形,粒径随烧结温度升高及烧结时间增加而变大;FA结果显示:在980nm红外激光激发下,样品的可见光发射峰分别位于波长409、524、547和657nm处,其强度与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3∶Yb Er纳米 固相反应 稀土氟化物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_3∶Eu^(3+)纳米晶的VUV荧光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华瑞年 牛晶华 +3 位作者 李文连 李明涛 俞天智 初蓓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4-686,共3页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出GdF3∶Eu3+纳米晶及纳米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及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真空紫外(VUV)光谱及荧光光谱表明GdF3∶Eu3+纳米晶中的Gd3+离子吸收一个光子,...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出GdF3∶Eu3+纳米晶及纳米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及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真空紫外(VUV)光谱及荧光光谱表明GdF3∶Eu3+纳米晶中的Gd3+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并将能量分两步传递给Eu3+,发生了双光子发射。从各跃迁的积分强度和量子效率表达式可以得到材料在1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量子效率约为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Eu^3+ 纳米 量子剪裁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辅助水热合成GdF3:Eu3+纳米晶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星傲 李艳红 +1 位作者 葛春华 臧国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88-2292,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dF3∶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GdF3纳米晶。PVP的使用有利于减小晶粒...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dF3∶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GdF3纳米晶。PVP的使用有利于减小晶粒尺寸和提高颗粒的均匀性。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位于594 nm处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5D0→7F1与5D0→7F2跃迁发射强度比值表明:以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样品中Eu3+的局域对称性相对下降。激发光谱研究结果表明:Gd3+与Eu3+之间有较好的能量传递。纳米晶表面的PVP可能与稀土离子之间形成配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 Eu3+纳米 水热法 发光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_3∶Ce^(3+),Dy^(3+)@GdF_3∶Eu^(3+)核壳结构荧光粉溶剂热法制备及其多色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桂卫军 刘三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2-1188,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GdF_3∶Ce^(3+),Dy^(3+)@GdF_3∶Eu^(3+)。XRD衍射图样显示所制备纳米晶为正交相;在Ce^(3+)的8S7/2→6IJ激发峰激发下,该核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多色发光性能,而在相应的非核壳结构中却由于Ce^(3+)共...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GdF_3∶Ce^(3+),Dy^(3+)@GdF_3∶Eu^(3+)。XRD衍射图样显示所制备纳米晶为正交相;在Ce^(3+)的8S7/2→6IJ激发峰激发下,该核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多色发光性能,而在相应的非核壳结构中却由于Ce^(3+)共掺导致Eu^(3+)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基于CIE坐标,可以看出该体系的核壳结构具有比非核壳结构优越的发光性能,这主要是因为Gd^(3+)起到媒介离子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壳厚度对发光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核壳的量比为1∶3时,荧光粉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纳米 核壳结构 多色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