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CQ复合降压增注技术在B1233井的应用
1
作者 陈俊国 李辉 +1 位作者 杨战鹏 姬建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5-86,90,共3页
为解除B1233注水井油层深部污染堵塞,实现有效增注,应用了YCQ复合降压增注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管柱组成、解堵配方研究和应用效果。现场试验表明,B1233井注水压力明显降低,弱吸水层吸水能力增强,对应连通油井增油效果明显,注水井吸水... 为解除B1233注水井油层深部污染堵塞,实现有效增注,应用了YCQ复合降压增注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管柱组成、解堵配方研究和应用效果。现场试验表明,B1233井注水压力明显降低,弱吸水层吸水能力增强,对应连通油井增油效果明显,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 B1233水井 ycq复合降压增注技术 酸化 解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多元复合酸降压增注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国壮 梁承春 +1 位作者 孙招锋 徐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1,共6页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近年来通过注水开发减缓了产量递减,但还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分析认为,长6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喉半径小,其次是...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近年来通过注水开发减缓了产量递减,但还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分析认为,长6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喉半径小,其次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结垢,加之注水过程中黏土膨胀运移等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为此,提出利用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来解决该油藏的注水井欠注问题。酸液配伍性、腐蚀速率及岩心的溶蚀速率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与该油藏的注入水、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具有腐蚀率小、黏土膨胀率低、岩心溶蚀慢的特点。8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能够解除注水井近井地带的污染,恢复、提高地层渗透率,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气藏 水井 多元复合 降压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酸降压增注工艺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汪勇章 闵玉 +1 位作者 张宗晓 张广胜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4期37-39,共3页
多元复合酸体系主要由有机酸和无机酸、强酸和弱酸、多元酸和一元酸与适量的添加剂组成。其作用原理是 ,依靠体系中HCl、磷酸及有机酸溶蚀铁质、灰质组分 ;依靠体系的SYD砂岩处理剂溶蚀硅质、泥质类的堵塞物 ;依靠体系中添加剂实现渗透... 多元复合酸体系主要由有机酸和无机酸、强酸和弱酸、多元酸和一元酸与适量的添加剂组成。其作用原理是 ,依靠体系中HCl、磷酸及有机酸溶蚀铁质、灰质组分 ;依靠体系的SYD砂岩处理剂溶蚀硅质、泥质类的堵塞物 ;依靠体系中添加剂实现渗透、增溶、防乳、清除残余油及有机沉淀物。现场实施降压增注 30井次 ,累计增注水量 92 42 7m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 降压 组成 配方 添加剂 文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膨剂HDS-01及其缩膨降压增注技术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学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5,167,共5页
研制了一种不仅能防止粘土水化膨胀 ,还能使已水化膨胀粘土颗粒体积收缩的阳离子聚合物即缩膨剂HDS 0 1,用于中原卫城、马寨油田水敏储层注水井的减压增注处理。介绍了该剂的缩膨机理。以现用防膨剂SSN 13(一种聚季铵盐 )为对比剂 ,考察... 研制了一种不仅能防止粘土水化膨胀 ,还能使已水化膨胀粘土颗粒体积收缩的阳离子聚合物即缩膨剂HDS 0 1,用于中原卫城、马寨油田水敏储层注水井的减压增注处理。介绍了该剂的缩膨机理。以现用防膨剂SSN 13(一种聚季铵盐 )为对比剂 ,考察了HDS 0 1的应用性能 :HDS 0 1和SSN 13的缩膨率分别为 81.5 %~ 86 .2 %和 17.2 %~ 18.5 % ;防膨率分别为 84 .5 %~ 86 .2 %和 81.5 %~ 83.2 % ;储层水敏岩心在HDS 0 1和SSN 13溶液中的失重率分别为 <7%和 >6 0 % ;充填砂柱经HDS 0 1和SSN 13溶液处理后 ,冲刷出的微粒量分别为空白实验值的 1.2 5 %~ 2 .6 0 %和 96 .4 %~ 12 1.9% ,最终渗透率分别为初始值的 98.6 %~ 118%和 12 %~ 5 2 % ;常规酸化后岩心注水压力迅速回升到原值 ,缩膨处理后则稳定下降 ,长时间内回升趋势很小。现场使用的HDS 0 1溶液浓度 5 %~ 15 % ,处理半径 1.5~ 2 .0m。介绍了在 38口注水井进行HDS 0 1缩膨处理的结果 :注水压力下降 ,注水量上升 ,有效期超过 132天 ,许多对应油井增产。图 4表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膨剂 HDS-01 缩膨降压技术 阳离子聚合物 粘土稳定剂 水井 水敏性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杂双子降压增注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被引量:5
5
作者 石钻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3,共1页
为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增加注入量,胜利油田应用了以杂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核心的杂双子降压增注技术。杂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活性高、吸附能力强、耐温、抗盐等优良性能,通过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增强岩石吸水能力,抑... 为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增加注入量,胜利油田应用了以杂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核心的杂双子降压增注技术。杂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活性高、吸附能力强、耐温、抗盐等优良性能,通过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增强岩石吸水能力,抑制黏土膨胀,解除地层油相堵塞,从而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技术 油田应用 胜利油田 降压 岩石表面 水压力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克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72-74,共3页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能在近井带形成以大幅度增加渗流面积为主要特征的高导流孔缝网络 ,经大型地面水泥靶的系列检测 ,径向裂缝长达 2 5 0 0 mm以上。通过 12 0 0多口井的规模性现场应用试验 ,证实该技术不但安全可靠 ,而且增产、增注效果...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能在近井带形成以大幅度增加渗流面积为主要特征的高导流孔缝网络 ,经大型地面水泥靶的系列检测 ,径向裂缝长达 2 5 0 0 mm以上。通过 12 0 0多口井的规模性现场应用试验 ,证实该技术不但安全可靠 ,而且增产、增注效果显著。该技术方法正将射孔器材研究及生产技术、地面检测技术、现场作业工艺、现代井下测试技术与大型优化设计分析软件五个方面组成一综合技术体系 ,从而必将引起石油射孔的巨大进步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 应用前景 压裂 低渗透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渤海油田某水平井的EPMSC调剖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彭齐国 黄波 +2 位作者 杨万有 陈维余 孟科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0-455,共6页
为了优选适用于渤海油田某水平井的调剖技术,利用自制水平井调剖流动规律模型,考察了粉末聚丙烯酰胺凝胶与乳液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降压增注体系和颗粒类体系的注入性、耐温耐盐性和长期稳定性,并研究了几种调剖体系组合注入的适应性,... 为了优选适用于渤海油田某水平井的调剖技术,利用自制水平井调剖流动规律模型,考察了粉末聚丙烯酰胺凝胶与乳液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降压增注体系和颗粒类体系的注入性、耐温耐盐性和长期稳定性,并研究了几种调剖体系组合注入的适应性,确定了适合水平注水井乳液聚合物凝胶和自适应颗粒多段塞组合深部调剖技术(以下简称EPMSC调剖技术),并进行了矿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量粉末凝胶体系的注入压力快速上升,高渗层的分流量高,而中低渗层的分流量极低,注入效果极差。乳液聚合物凝胶类、降压增注类及颗粒类体系的入井液黏度在3~50 m Pa·s之间,注入性良好。这3类体系耐盐为5×10^4~10×10^4mg/L,耐温为50~100℃,热稳定性为10~12个月。不同组合体系调驱后采收率为36.7%~43.6%,采收率增幅为13.6%~20.5%,降压增注体系可降低注入压力,但采收率增幅有限。EPMSC调剖技术具有良好的降压增注能力,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幅度为20.3%。采用EPMSC调剖技术在渤海油田某水平井H井进行矿场试验,措施后注水压力稳中有升,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为36.5%;由霍尔曲线计算的视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4.30和3.42,表明水流优势通道得到有效封堵,对应井组累计增油8414.5 m^3。EPMSC调剖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整个渤海油田水平井注水开发油藏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塞组合 调剖技术 降压 霍尔曲线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