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Y_2Zr_2O_7:Tm^(3+)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珅磊 游维雄 +3 位作者 肖宗梁 王春香 赖凤琴 刘小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1-xTmx)2Zr2O7(x=0.005,0.01,0.03,0.05)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检测了Y2Zr2O7∶Tm3+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以及样品的荧光光谱.XRD图谱表明,...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1-xTmx)2Zr2O7(x=0.005,0.01,0.03,0.05)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检测了Y2Zr2O7∶Tm3+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以及样品的荧光光谱.XRD图谱表明,所得到的产物Y2Zr2O7∶Tm3+为单一相的萤石结构,而且Tm3+的掺杂并没有改变其晶体结构.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在359 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1000℃下烧结的(Y1-xTmx)2Zr2O7(x=0.01)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发射峰对应于Tm3+的1D2→3F4跃迁和1G4→3H6跃迁,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样品在454nm处的发光强度随T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即出现了浓度猝灭的现象,当Tm3+掺杂浓度摩尔百分比为1%时,样品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Tm^3+ 溶胶-凝胶法 发光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Zr_2O_7:Eu^(3+)纳米微粒的合成与变温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殿元 王庆凯 +2 位作者 常章用 郭艳艳 吴杏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Eu3+纳米晶 燃烧合成 变温发光特性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Ti_2O_7∶Tm^(3+)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游维雄 孙珅磊 +3 位作者 肖宗梁 赖凤琴 蒋鸿辉 王春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和Tm3+掺杂浓度的Y2Ti2O7∶x Tm(x=0.005,0.01,0.03,0.05)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和Tm3+掺杂浓度的Y2Ti2O7∶x Tm(x=0.005,0.01,0.03,0.05)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样品为单一立方相烧绿石结构。样品在361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光,其峰值波长为456 nm,对应于Tm3+的1D2→3F4跃迁。1 000℃烧结的Y2Ti2O7∶0.01Tm3+样品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样品在456 nm处的相对发光强度随Tm3+掺杂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Tm3+摩尔分数为1%时达到最大,即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Ti2o7∶Tm^3+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2Ti2O7/ZrO2(3Y)陶瓷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佳男 马伟民 +3 位作者 马雷 纪连永 吴影 王花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7-1083,共7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Gd2Ti2O7纳米粉体,经真空烧结制备不同ZrO2(3Y)含量的Gd2Ti2O7/ZrO2(3Y)陶瓷。用XRD、SEM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d2Ti2O7/ZrO2(3Y)陶瓷的力学性能随ZrO2(3Y)含量增加显著提... 用共沉淀法合成Gd2Ti2O7纳米粉体,经真空烧结制备不同ZrO2(3Y)含量的Gd2Ti2O7/ZrO2(3Y)陶瓷。用XRD、SEM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d2Ti2O7/ZrO2(3Y)陶瓷的力学性能随ZrO2(3Y)含量增加显著提高,ZrO2(3Y)含量为90vol%时,样品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最大值分别达到20.95GPa、199.21MPa和8.17MPa·m1/2。其原因是ZrO2(3Y)固溶导致晶粒尺寸减小,过饱和析出ZrO2(3Y)的颗粒弥散增韧,以及ZrO2(3Y)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Gd2Ti2o7/zro2(3y)陶瓷 真空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Eu_2Zr_2O_7/ZrO_2(3Y)粉体活化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利芳 马伟民 +3 位作者 魏明伟 周瑶 马雷 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8-2153,2159,共7页
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Eu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用XRD、DTA-TG、SEM表征物相变化及粒子形貌;分析了不同pH值下制备粉体的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相体积比V(Eu_2Zr_2O_7)∶V(ZrO_2(3Y))=15∶85,初始溶液浓度0.1 mol/L,体系温度0℃,... 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Eu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用XRD、DTA-TG、SEM表征物相变化及粒子形貌;分析了不同pH值下制备粉体的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相体积比V(Eu_2Zr_2O_7)∶V(ZrO_2(3Y))=15∶85,初始溶液浓度0.1 mol/L,体系温度0℃,滴定速率2 mL/min,pH值=11,经1 100℃煅烧2.5h时,获得的Eu_2Zr_2O_7/ZrO_2(3Y)粒子形貌近似球形、粒径约35nm。由Doyle-Ozawa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的pH值=11和12的样品物相变化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59.66,100,310.53kJ/mol和73.99,126.91,356.74kJ/mol;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18.96和23.90kJ/mol,前者比后者小了4.94kJ/mol,可见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共沉淀法 Eu2zr2o7/zro2(3y)粉体 pH值 合成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YSZ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峰 雷新更 +2 位作者 宋希文 崔向中 张永和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2期84-87,91,共5页
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 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3/Zr O_2/Ce O_2的成分偏差;双陶瓷涂层在1050℃下氧化增重动力学为M=0.1219t1/3,相比抛物线型YSZ涂层的氧化增重曲线,较大减缓了氧化速度;沉积态双陶瓷涂层表面结构(即3.5Y-LZ7C3涂层结构)为烧绿石结构,经过热循环后逐渐分解,出现了萤石结构以及La_2O_3的衍射峰;在1050℃双陶瓷层热循环氧化寿命达76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双陶瓷层 y2o3掺杂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原位合成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宋晗 马伟民 +2 位作者 马雷 刘佳男 纪连永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35-2041,共7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Gd2Zr2O7/ZrO2(3Y)复相粒子。用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物相组成、产物结构和粉体形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浓度0.05 mol·L-1,体系温度0℃,滴定速率2 mL/min,pH=10,添加1wt%的十二烷基苯磺...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Gd2Zr2O7/ZrO2(3Y)复相粒子。用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物相组成、产物结构和粉体形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浓度0.05 mol·L-1,体系温度0℃,滴定速率2 mL/min,pH=10,添加1w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分散剂,经1000℃煅烧2 h,获得样品的结晶度完整,颗粒较均匀,形貌近球形,粒径约50 nm,经衍射斑点分析Gd2Zr2O7为面心立方晶系,ZrO2(3Y)体心四方晶系,其中前者晶格d111面的间距为0.304 nm。背散射电子像的明和暗相区分别显示出存在单相的Gd2Zr2O7和ZrO2(3Y)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zr2o7/zro2(3y)复相粒子 原位合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导电体Y_(1-x)La_xBa_2Cu_3O_(7-δ)透氧膜的透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红章 杨德林 +2 位作者 胡婕 郝好山 胡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9-203,共5页
用稳态法研究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的Y1-xLaxBa2Cu3O7-δ(x=0.1、0.3、0.5、 0.8和1.0)致密透氧膜在750—1000℃之间的透氧量.实验发现,透氧速率随着La替代Y的比例x的增加而增加;在大约875℃,氧空位的有序-无序转变导致透氧率有一... 用稳态法研究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的Y1-xLaxBa2Cu3O7-δ(x=0.1、0.3、0.5、 0.8和1.0)致密透氧膜在750—1000℃之间的透氧量.实验发现,透氧速率随着La替代Y的比例x的增加而增加;在大约875℃,氧空位的有序-无序转变导致透氧率有一个突然增加.透氧膜的两侧分别为He气氛和空气,当La完全替代Y时,厚1.0mm的LaBa2Cu3O7-δ膜的透氧量达到1.22μmol/s·cm2(1.64 mL/mi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钙钛矿 透氧膜 y1-xLaxBa2Cu3o7 透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离子对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_2O_2S:Tb^3+,Eu^3+,M^2+(M=Mg,Ca,Sr,Ba),Zr^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平 杨帆 +2 位作者 崔彩娥 王磊 雷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余辉时间及陷阱深度有较大的影响。在26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469 nm和626 nm的发射分别对应于Eu3+的5D2→7F0、5D0→7F2跃迁,544 nm的发射对应于Tb3+的5D4→7F5跃迁,主要通过它们的混合产生白光。掺杂不同二价离子样品的余辉性能按Mg2+、Sr2+、Ca2+、Ba2+的顺序递减,其中掺杂Mg2+的样品,色度坐标为(0.29,0.32),陷阱深度为1.17 eV,余辉时间长达320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长余辉 y2o2S Tb3+ Eu3+ M2+ zr4+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柳红东 胡忠利 阮海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1-75,共5页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中Garnet型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界面电阻,优良的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未来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中Garnet型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界面电阻,优良的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未来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从Li_7La_3Zr_2O_(12)的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和掺杂改性等方面详细阐述无机固态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体电解质 Li7La3zr2o12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添加量对Al_2O_3/ZrO_2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凤 郭会师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1-1984,1990,共5页
研究了Y_2O_3添加量对Al_2O_3/ZrO_2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和热机械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些性能与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Y_2O_3在Al_2O_3/ZrO_2复合材料中起稳定ZrO_2晶型、改善烧结致密化、提高... 研究了Y_2O_3添加量对Al_2O_3/ZrO_2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和热机械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些性能与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Y_2O_3在Al_2O_3/ZrO_2复合材料中起稳定ZrO_2晶型、改善烧结致密化、提高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的作用。当Y_2O_3添加量为1%时,试样的烧结性能和高温抗折强度较佳,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线收缩率分别为3.27 g/cm3、21.95%和7.43%,高温抗折强度达29 MPa;抗热震性则在Y_2O_3添加量为0.5%时较佳,其残余强度保持率为71%。Y_2O_3对Al_2O_3/ZrO_2复合材料烧结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与Y_2O_3/ZrO_2固溶体的形成、Al_2O_3和ZrO_2晶体间的结合程度及试样中微裂纹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zr o2复合材料 y2o3 烧结性能 高温抗折强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1Ba_2Cu_3O_(7-x)半导体薄膜的红外热辐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然 刘桂霞 +1 位作者 李冰冰 孙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后退火法制备了Y1Ba2Cu3O7-x/Si和Y1Ba2Cu3O7-x/ZrO2/SiO2两种半导体薄膜,对该薄膜进行了红外热辐射响应特性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电阻温度系数法、喇曼散射表征手段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有过渡...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后退火法制备了Y1Ba2Cu3O7-x/Si和Y1Ba2Cu3O7-x/ZrO2/SiO2两种半导体薄膜,对该薄膜进行了红外热辐射响应特性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电阻温度系数法、喇曼散射表征手段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有过渡层的Y1Ba2Cu3O7-x半导体薄膜均匀性好,信噪比高,在红外波段和亚毫米波段甚至毫米波段都有良好的热辐射响应,适于制做非制冷探测器的敏感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Ba2Cu3o7-x 半导体薄膜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掺杂的Y_(1-x)Ca_xBa_2Cu_3O_(7-δ)超导体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爱霞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4,共4页
应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a掺杂的Y1-xCaxBa2Cu3O7-δ(x=0、0.1、0.2、0.3)超导粉体及超导块体。主要研究了Ca掺杂对Y1-xCaxBa2Cu3O7-δ超导体显微结构及捕获磁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掺Ca量为x=0.2的Y1-xCaxBa2Cu3O7-δ超导体,晶粒进一... 应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a掺杂的Y1-xCaxBa2Cu3O7-δ(x=0、0.1、0.2、0.3)超导粉体及超导块体。主要研究了Ca掺杂对Y1-xCaxBa2Cu3O7-δ超导体显微结构及捕获磁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掺Ca量为x=0.2的Y1-xCaxBa2Cu3O7-δ超导体,晶粒进一步长大呈棒状,晶粒尺寸在15 um左右,各晶粒间紧密结合,晶界尤为明显;其捕获磁场的峰值随外加磁场的增大而变化的幅度最小,这表明合适的摻Ca量为x=0.2。本实验对制备高临界电流密度Jc的YBa2Cu3O7-δ超导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掺杂的y1-xCaxBa2Cu3o7-δ超导体 固态反应法 正交单一相 显微结构 捕获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土元素掺杂对YBa_2Cu_3O_(7-δ)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比较
15
作者 赵宇 程全 张献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21,共5页
为验证稀土元素掺杂对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气敏材料性能的影响,在A l2O3衬底上制备了3种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YBa2Cu3O7-δ厚膜,然后对3种厚膜在不同气氛变换时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其电学特性进行比较,发现3种厚膜的各组样品仍然... 为验证稀土元素掺杂对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气敏材料性能的影响,在A l2O3衬底上制备了3种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YBa2Cu3O7-δ厚膜,然后对3种厚膜在不同气氛变换时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其电学特性进行比较,发现3种厚膜的各组样品仍然表现出YBCO的基本性质,其中Y0.95La0.05Ba2Cu3O7-δ样品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短的恢复时间,是替代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新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传感器 y1-xLaxBa2Cu3o7 恢复时间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查文平 李君阳 +2 位作者 阳敦杰 沈强 陈斐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00-707,共8页
目前,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发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提高电池储能密度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方法。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核心,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迄今被研究过的... 目前,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发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提高电池储能密度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方法。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核心,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迄今被研究过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有很多,包括NASICON型、LISICON型、钙钛矿型和石榴石型等晶态固体电解质,和氧化物及硫化物等玻璃态固体电解质,其中石榴石型结构的Li_7La_3Zr_2O_(12)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使其更具实际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10^(-4)~10^(-3)S·cm^(-1)),能与负极金属锂及大部分正极材料稳定接触,电化学窗口高达6 V。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该类材料上的研究现状,主要从Li7La3Zr2O12的晶体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阐述了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材料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7La3zr2o12 石榴石结构 无机固态电解质 掺杂改性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质子导体BaCe_(0.9)Y_(0.1)O_(3-δ)/La_(1.95)Ca_(0.05)Ce_2O_(7-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超 王岭 +3 位作者 戴磊 李跃华 周会珠 张立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348-2353,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双相质子导体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7∶3、6∶4、5∶5、4∶6、3∶7)。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CO2和沸水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应...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双相质子导体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7∶3、6∶4、5∶5、4∶6、3∶7)。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CO2和沸水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其在空气、氩气、湿润的4%H2/Ar 3种气氛从450~850℃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复合的样品经1500℃烧结后均形成了明显的双相结构且获得了致密的烧结体。随着样品中La1.95Ca0.05Ce2O7-δ比例的增加,其对CO2和沸水的化学稳定性增加。在所研究的各种比例的复合材料中,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3∶7)具有最高的电导率,850℃时在湿润的4%H2/Ar气氛下的电导率为2.49×10-2S/cm,电导活化能为1.1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质子导体 化学稳定性 电导率 BACE0 9y0 1o3 LA1 95Ca0 05Ce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峰峰 李世友 +2 位作者 李春雷 王鹏 耿彤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8,共4页
固态电解质主要包括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固态电解质。简单介绍了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分类,着重阐述了无机固体电解质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的合成方法、掺杂和表面修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关键词 石榴石型 固体电解质 Li7La3zr2o12 掺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W掺杂Li7La3Zr2O12陶瓷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雪妍 罗亚历 +1 位作者 陈涵 郭露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W掺杂Li7La3Zr2O12(Li7-2xLa3Zr2-xWxO12)陶瓷电解质,探究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样品烧结特性、晶体结构、显微形貌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W掺杂可以稳定立方相Li7-2xLa3Zr2-xWxO12,当x=0.3时,1200℃烧结20h制备...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W掺杂Li7La3Zr2O12(Li7-2xLa3Zr2-xWxO12)陶瓷电解质,探究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样品烧结特性、晶体结构、显微形貌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W掺杂可以稳定立方相Li7-2xLa3Zr2-xWxO12,当x=0.3时,1200℃烧结20h制备的样品30℃下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值5.77×10-4S/cm,相较于未掺杂样品提高一个数量级;以x=0.3为固定掺杂量、改变不同烧结温度,1180℃烧结20h获得的样品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为7.05×10-4S/cm。当x=0.1~0.3时,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在10~20μm左右;当x=0.4时,产生晶粒熔合现象且有晶体析出,这种特殊的显微形貌导致样品电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电解质 Li7La3zr2o12 离子电导率 W掺杂 固相反应法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添加对Yb_2Si_2O_7无压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艳霞 王树彬 卢艳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3-517,共5页
以Y2O3粉末和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活性SiO2凝胶为原料,在1550℃保温4h合成了具有单斜结构的单相Yb2Si2O7粉体。采用无压烧结方法获得了Yb2Si2O7陶瓷。通过添加Y2O3烧结助剂,获得了气孔率为3.2%的致密Yb2Si2O7陶瓷。采用XRD、SEM方法... 以Y2O3粉末和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活性SiO2凝胶为原料,在1550℃保温4h合成了具有单斜结构的单相Yb2Si2O7粉体。采用无压烧结方法获得了Yb2Si2O7陶瓷。通过添加Y2O3烧结助剂,获得了气孔率为3.2%的致密Yb2Si2O7陶瓷。采用XRD、SEM方法对烧结体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烧结体均为单相的Yb2Si2O7,不含其它杂质相。Y2O3的添加大大降低了烧结体的气孔率,促进了烧结的致密化。所得致密Yb2Y2O3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μm,大部分晶粒为颗粒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2Si2o7 无压烧结 y2o3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