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_2O_3纳米晶体中Ln^(3+)(Ln=Tb,Tm,Eu)发光浓度猝灭及能量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4 位作者 许武 赵晓霞 杨艳民 狄卫华 王晓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晶体粉末中发光中心的浓度猝灭现象和不同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行为。研究发现,在Y2O3纳米晶体粉末中,Tb3:5D4→7F5和Eu3+:5D0→7F2发光的浓度猝灭与体材料中相似,而Tb3+:5D3→7F5和Tm3+:1D2→3H4发光的猝灭浓度明显高于体材料。这是因为纳米微晶的界面会阻止能量传递的进行,产生较强的尺寸限制效应,抑制发光材料中发光中心之间能量传递的进行,但不同类型的能量传递对粒径尺寸变化的依赖关系不同。尺寸限制效应对长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的抑制作用明显,对短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交换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Tb Tm eu)纳米晶体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尺寸限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Y_2O_3:Eu纳米晶 被引量:7
2
作者 翟永清 姚子华 +3 位作者 丁士文 仇满德 张毅超 安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9-444,共6页
以金属硝酸盐和EDTA为原料,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2O3:Eu纳米晶,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TG-DTA、FTIR、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机理,Y2O3:Eu的形成过程以及纳米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 以金属硝酸盐和EDTA为原料,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Y2O3:Eu纳米晶,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TG-DTA、FTIR、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机理,Y2O3:Eu的形成过程以及纳米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可以加速EDTA凝胶的热分解,仅在600℃焙烧即可得到颗粒细小、组分均匀,纯立方相的’Y2O3:Eu纳米晶,颗粒基本呈球形,粒径随温度升高逐渐长大,600℃时,约为20nm,1000℃时,约为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络合物 溶胶-凝胶 y2o3:eu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或Tb^3+掺杂Y2O3纳米材料紫外激发光谱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2 位作者 赵晓霞 王晓君 许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的电荷迁移带还向长波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展宽。实验中还观察到Y2O3∶Tb纳米晶激发谱中4f5d(4f8→4f75d1)跃迁吸收对应激发峰(带)的谱线形状随样品粒径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Tb3+存在于近表面的低结晶度和颗粒内部的高结晶度两种不同环境中,Tb3+的4f5d跃迁在两种环境中对应的吸收峰位置不同,当样品粒径发生变化时Tb3+处于两种环境中的比例随之变化,造成相应吸收跃迁对应的激发峰(带)强度发生变化,并改变了激发谱的谱线形状。实验中还发现,随着Tb3+(或Eu3+)浓度的减小,Y2O3基质激子跃迁吸收的激发峰对比4f5d跃迁(或电荷迁移带)激发峰的相对强度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eu或Tb)纳米材料 紫外激发 表面 激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_2O_3:Eu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谢平波 段昌奎 +3 位作者 张慰萍 尹民 楼立人 夏上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报道了用燃烧法制备的系列粒径的纳米Y2O3∶Eu材料,对其进行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Y2O3∶Eu粒径的变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猝灭浓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报道了用燃烧法制备的系列粒径的纳米Y2O3∶Eu材料,对其进行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Y2O3∶Eu粒径的变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猝灭浓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分析,初步揭示了纳米Y2O3∶Eu的光致发光光谱随粒径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y2o3:eu 光致发光光谱 荧光寿命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荧光粉SrO·Y_2O_3:Eu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翟永清 杨国忠 +1 位作者 刘宇 刘红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2-526,共5页
以甘氨酸快速燃烧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荧光粉SrO·Y2O3:Eu,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粒度、光谱性质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含有SrY2O4和Y2O... 以甘氨酸快速燃烧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荧光粉SrO·Y2O3:Eu,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粒度、光谱性质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含有SrY2O4和Y2O3两相,分别属于正交晶系和立方晶系。所合成样品颗粒为球形,一次颗粒粒径为100~200nm。样品的激发主峰在280nm处,为O2-的2p轨道到Eu3+的4f轨道的电荷迁移跃迁所致,主发射峰位于592nm,属于Eu3+的5D0→7F1跃迁,614nm处还有一较强的发射峰,归属于Eu3+的5D0→7F2跃迁。此外,研究发现甘氨酸与硝酸根配比、焙烧温度、Eu3+浓度等条件均对SrO·Y2O3:Eu的亮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红色荧光粉 Sro·y2o3: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Y_2O_3∶Eu^(3+)的合成及其热分析动力学 被引量:5
6
作者 司伟 高宏 +2 位作者 王晶 姜妲 翟玉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3-1449,共7页
以Y(NO3)3、Eu2O3、CO(NH2)2为原料,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晶荧光粉Y2O3∶Eu3+。利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纳米晶Y2O3∶Eu3+的合成动力学及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纳米晶Y2O3∶Eu3+的前驱体分解过程... 以Y(NO3)3、Eu2O3、CO(NH2)2为原料,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晶荧光粉Y2O3∶Eu3+。利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纳米晶Y2O3∶Eu3+的合成动力学及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纳米晶Y2O3∶Eu3+的前驱体分解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利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了各个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用Kissinger法确定每个反应阶段的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并给出了各个阶段的动力学方程。根据晶粒生长动力学理论计算纳米荧光粉Y2O3∶Eu3+晶粒生长活化能为17.80kJ·mol-1,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纳米晶粒的长大为扩散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 均匀沉淀法 纳米粉体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Eu^(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邵鑫 刘凤珍 +2 位作者 孙巧珍 孟宪华 刘雪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8期47-51,共5页
以NaOH,Y(NO3)3.6H2O和Eu(NO3)3.6H2O为前驱体,通过添加络合剂PEG-2000,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探讨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的生长机制,同时研究了... 以NaOH,Y(NO3)3.6H2O和Eu(NO3)3.6H2O为前驱体,通过添加络合剂PEG-2000,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探讨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的生长机制,同时研究了Y2O3:Eu3+纳米晶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反应时间、NaOH的添加量和PEG-2000对产物形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制备的材料具有Eu3+的特征红光发射,并在Eu3+的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时样品发光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y2o3:eu3+ PEG-2000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材料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王华栋 尹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6-750,共5页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球形、粒径均匀、约为15~20 nm、分散性好的(Y,Gd)2O3∶Eu3+纳米粒子。随着掺入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升高;当掺入5 mol%的Eu3+时,峰强最大;当Eu3+的含量高于5 mol%时出现了浓度猝灭,峰强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Eu纳米晶的硝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固相热解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改玲 房喻 +1 位作者 王明珍 胡道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9-403,共5页
以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二硝基苯甲酸等为配体制备了Y3+、Eu3+二元配合物,配合物中Y3+与Eu3+的摩尔比为9:1.利用这些配合物的爆炸式热分解特性通过固相热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Y2O3:Eu纳米晶.透射电镜观... 以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二硝基苯甲酸等为配体制备了Y3+、Eu3+二元配合物,配合物中Y3+与Eu3+的摩尔比为9:1.利用这些配合物的爆炸式热分解特性通过固相热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Y2O3:Eu纳米晶.透射电镜观察,可以看出所得纳米晶呈球形,粒度介于40~60nm,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实验所得纳米晶属立方晶系,粒径与电镜观察所得结果基本一致;Eu3+的引入并不影响Y2O3的晶相组成;配体类型对纳米晶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相对于硝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苯甲酸配合物热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团聚严重;退火温度显著影响纳米晶粒度,退火温度高,纳米晶粒度大,反之亦然.荧光光谱测定表明所有Y2O3∶Eu纳米晶具有相似的发光行为,其中以苯甲酸配合物分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发光性能最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取代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y2o3:eu纳米晶 荧光 固相热分解 氧化钇 掺杂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沉淀法制备(Y,Gd)_2O_3:Eu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积阳 施鹰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0-1266,共7页
报道了一种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来制备(Y,Gd)2O3:Eu发光粉体的新工艺.采用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通... 报道了一种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来制备(Y,Gd)2O3:Eu发光粉体的新工艺.采用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研究了Eu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Y,Gd)2O3:Eu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沉淀法制备工艺,经过850℃煅烧2h,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50nm左右,且基本无团聚的(Y,Gd)2O3:Eu粉体,比表面积为23m2/g,其X射线激发的发光强度较草酸盐沉淀法所得到的相同组分的粉体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沉淀法 (y Gd)2o2:eu 发光性能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Zr_2O_7:Eu^(3+)纳米微粒的合成与变温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殿元 王庆凯 +2 位作者 常章用 郭艳艳 吴杏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eu3+纳米晶 燃烧合成 变温发光特性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Y_2O_3∶Eu荧光粉的制备及其阴极射线发光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军建 成建波 +1 位作者 刘诗逸 赵纯经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介绍了尿素 溶胶法制备粒径为 10 0~ 2 0 0nm的超细Y2 O3 ∶Eu荧光粉的实验。对荧光粉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SEM分析 ,测量和分析了荧光粉的XRD谱图以及微观晶体结构 ,测量了 8kV电压下荧光粉的阴极射线发光的光谱和亮度 ,并与商品微米Y2... 介绍了尿素 溶胶法制备粒径为 10 0~ 2 0 0nm的超细Y2 O3 ∶Eu荧光粉的实验。对荧光粉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SEM分析 ,测量和分析了荧光粉的XRD谱图以及微观晶体结构 ,测量了 8kV电压下荧光粉的阴极射线发光的光谱和亮度 ,并与商品微米Y2 O3 ∶Eu荧光粉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阴极射线发光 尿素-溶胶法 超细荧光粉 y2o3:eu 纳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弃稀土荧光粉中再生Y_2O_3:Eu^(3+)红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东 梅光军 +1 位作者 于明明 朱晓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浙江某照明公司回收的废弃稀土荧光粉中Y与Eu的含量分别为36.47%和6.22%。采用盐酸浸出、组合试剂除杂、稀土草酸沉淀及焙烧、水热法合成工艺从该废弃荧光粉中回收再生出Y_2O_3:Eu^(3+)红粉,并对所得Y_2O_3:Eu^(3+)样品的晶体结构、表... 浙江某照明公司回收的废弃稀土荧光粉中Y与Eu的含量分别为36.47%和6.22%。采用盐酸浸出、组合试剂除杂、稀土草酸沉淀及焙烧、水热法合成工艺从该废弃荧光粉中回收再生出Y_2O_3:Eu^(3+)红粉,并对所得Y_2O_3:Eu^(3+)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双氧水加入量为0.2 m L/g、盐酸浓度为4mol/L、浸出温度为60℃,浸出时间为4 h时,废弃荧光粉中Y、Eu的浸出率分别达99.56%、92.39%。2浸出液加氨水将p H终点调至4.5时,Al^(3+)、Fe^(3+)、Pb^(2+)、Zn^(2+)可除尽。3草酸沉淀试验中,在草酸浓度为100 g/L,沉淀时间为0.5 h,温度为60℃时,稀土纯度可达99.60%。4水热反应温度为180℃时制备的Y_2O_3:Eu^(3+)发光强度最高,其最大发射峰位于614 nm,对应着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SEM测试表明,Y_2O_3:Eu^(3+)荧光粉的形貌逐渐由球状转变为针管状,结晶度良好,长度分布均匀,微管长度平均为30μm,有轻微烧结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稀土荧光粉 浸出 除杂 草酸沉淀 水热法 y2o3∶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包覆对纳米Y_2O_3:Eu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晓燕 牛淑云 +1 位作者 张洪武 辛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436,440,共4页
采用熔融包覆法制备出表面包有硬脂酸的纳米级 Y2O3 ∶Eu发光粉体。运用粒度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FP)、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表面包覆改性后的 Y2O3 ∶Eu 发光强度明显提高,这... 采用熔融包覆法制备出表面包有硬脂酸的纳米级 Y2O3 ∶Eu发光粉体。运用粒度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FP)、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表面包覆改性后的 Y2O3 ∶Eu 发光强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硬脂酸包覆后减少了纳米Y2O3∶Eu表面的羟基以及不饱和键的数目,从而提高了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包覆 y2o3:eu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离子对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_2O_2S:Tb^3+,Eu^3+,M^2+(M=Mg,Ca,Sr,Ba),Zr^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平 杨帆 +2 位作者 崔彩娥 王磊 雷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余辉时间及陷阱深度有较大的影响。在26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469 nm和626 nm的发射分别对应于Eu3+的5D2→7F0、5D0→7F2跃迁,544 nm的发射对应于Tb3+的5D4→7F5跃迁,主要通过它们的混合产生白光。掺杂不同二价离子样品的余辉性能按Mg2+、Sr2+、Ca2+、Ba2+的顺序递减,其中掺杂Mg2+的样品,色度坐标为(0.29,0.32),陷阱深度为1.17 eV,余辉时间长达320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长余辉 y2o2S Tb3+ eu3+ M2+ Zr4+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棒的微乳液-微波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起 覃利琴 +2 位作者 韩健鹏 石建新 龚孟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 用简单的微乳液-微波法合成大小和形貌可控的Y2O3∶Eu3+纳米棒晶体。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Y2O3∶Eu3+纯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TEM结果表明,随着水乳比ω0从5变化到35时,粒子发光粉的形状由纳米颗粒状变为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50 nm,纳米棒长约为200~300 n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最大的激发带是位于254 nm的Eu3+-O2-电荷迁移带。最大发射峰位于611 nm,属于Eu3+的特征发射。Y2O3∶Eu3+纳米发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ω0的增加而增强。发光寿命分析表明Y2O3∶Eu3+纳米棒中Eu3+的发光寿命为2.03 ms。在阴极射线发光真空装置中测得的I-V曲线表明Y2O3∶Eu3+纳米棒薄膜的启动电压仅1 300 V。同时,在2 000 V外加电压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2O3∶Eu3+纳米棒的阴极射线发光为Eu3+离子的特征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纳米棒 微乳液-微波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粒子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世妃 马伟民 +2 位作者 闻雷 郭易芬 刘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粉体。通过XRD、TG/DSC、SEM、TEM、PL等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晶化过程、晶粒尺寸、粉体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着晶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样品在800℃晶化完全。当乳液浓度为0.3...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粉体。通过XRD、TG/DSC、SEM、TEM、PL等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晶化过程、晶粒尺寸、粉体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着晶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样品在800℃晶化完全。当乳液浓度为0.37mol/L时所得粉体颗粒呈近似球形,一次粒径尺寸约20nm。样品在612nm监控光下得到的激发光谱是宽带谱,对应着Eu3+-O2-的电荷迁移带跃迁。发射光谱的特征峰位于612nm处,是由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造成的。当Eu的原子分数大于10%时发生浓度猝灭,导致特征峰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发光性能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彩娥 雷星 +2 位作者 黄平 王磊 杨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当温度在1 050~1 100℃时,样品为纯相的Y2O2S;当温度升高到1 150℃时,再次出现Y2O3的相。硫化温度在950~1 100℃时,产物的粒径为50~300 nm。用波长为330 nm的紫外光激发样品时,626 nm处的发射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硫化温度为1 100℃时,样品的余辉时间最佳,为95 min(≥1 mcd/m2)。相比于以乙酰丙酮为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光性能具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y2o2S 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法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Y_2O_3:Eu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金生 徐鹏 邱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30-33,共4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立方相Y2O3:Eu红色荧光粉.在不同掺杂浓度、不同溶液pH值的系列样品中,均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发射.荧光强度与Eu3+离子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掺杂浓度中,Eu3+离子掺杂浓度为9%时其相对发射强度最强.在不同溶液pH... 利用水热法制备立方相Y2O3:Eu红色荧光粉.在不同掺杂浓度、不同溶液pH值的系列样品中,均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发射.荧光强度与Eu3+离子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掺杂浓度中,Eu3+离子掺杂浓度为9%时其相对发射强度最强.在不同溶液pH值所获得的样品中,以溶液pH等于6制备的样品发光效果最好.此外通过与商用Y2O3:Eu红色荧光粉比较,发现其荧光强度相当.因此,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水热法合成Y2O3:Eu红色荧光粉是简单易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 水热法 光致发光 稀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