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α-β Sialon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和蠕变行为
1
作者 林明通 蒋丹宇 +2 位作者 汪霖 阮美玲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研究了一种以YAG为晶界相和理论初始α/β比率为65/35的Y-α-β复相sialon在温度1250~1350℃和应力110~290MPa的四点弯曲蠕变行为,得出在1250、1300、1350℃下的应力指数分别为1.... 研究了一种以YAG为晶界相和理论初始α/β比率为65/35的Y-α-β复相sialon在温度1250~1350℃和应力110~290MPa的四点弯曲蠕变行为,得出在1250、1300、1350℃下的应力指数分别为1.31、1.49、1.62,蠕变激活能为677kJ.mol-1,显微结构观察表明几乎所有的空洞都位于多晶界,从而推断伴随着多晶界空洞形成的扩散-滑移耦联机制是蠕变的速率控制机制.Monkman-Grant关系式得出的蠕变速率指数p值为1.6,蠕变断裂是由多三晶界空洞的成核、生长、聚结和连接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显微结构 氧化 蠕变断裂 y-α-βsialon复相陶瓷 蠕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Nd_(2)Zr_(2)O_(7)复相陶瓷惰性燃料基质的制备及表征
2
作者 杨焰萍 王研 +2 位作者 蒋兴星 李旭昇 王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为了获得致密性高、晶粒尺寸小、两相分布均匀的Mg O-Nd_(2)Zr_(2)O_(7)复相陶瓷惰性燃料基质,首先以Nd(NO3)3·6H_(2)O、C_(12)H_(28)O_(4)Zr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了有序P型Nd_(2)Zr_(2)O_(7)烧绿石,再和Mg O复合制备了Mg O-Nd... 为了获得致密性高、晶粒尺寸小、两相分布均匀的Mg O-Nd_(2)Zr_(2)O_(7)复相陶瓷惰性燃料基质,首先以Nd(NO3)3·6H_(2)O、C_(12)H_(28)O_(4)Zr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了有序P型Nd_(2)Zr_(2)O_(7)烧绿石,再和Mg O复合制备了Mg O-Nd_(2)Zr_(2)O_(7)复相陶瓷。利用XRD、SEM-EDS等方法研究了化学组成、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晶粒大小以及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ol-gel法在1200℃煅烧10 h能够成功合成出结晶良好的Nd_(2)Zr_(2)O_(7)烧绿石。此外,在1500℃烧结24 h,可以制备出致密性高、晶粒分布均匀的Mg O-Nd_(2)Zr_(2)O_(7)复相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Nd_(2)Zr_(2)O_(7)陶瓷 惰性基质 溶胶-凝胶法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0.5)Zr_(2)(PO_(4))_(3)-(Ce,Sm)PO_(4)复相陶瓷核废物固化体的制备及化学稳定性
3
作者 刘缘 范林杰 +4 位作者 刘昆奇 刘蝶 宋江 刘吉 王军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共9页
为同时固化高放废物中的模拟放射性核素Sr、Ce和Sm,采用一步微波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Sr_(0.5)Zr_(2)(PO_(4))_(3)-(Ce,Sm)PO_(4)复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采用XRD、Raman、SEM-EDS和密度表征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致密性,并利用PC... 为同时固化高放废物中的模拟放射性核素Sr、Ce和Sm,采用一步微波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Sr_(0.5)Zr_(2)(PO_(4))_(3)-(Ce,Sm)PO_(4)复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采用XRD、Raman、SEM-EDS和密度表征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致密性,并利用PCT法评估了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Sr_(0.5)Zr_(2)(PO_(4))_(3)相和(Ce,Sm)PO_(4)独居石相兼容性好,两相间不发生相互反应;所制备的复相陶瓷固化体晶粒尺寸小,相对密度高于96%,改变Sm/Ce比对固化体的微观结构和致密性无明显影响;PCT测试结果表明Sr、Ce和Sm的元素归一化元素浸出率都较低,与单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相比,复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具有较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0.5)Zr_(2)(PO_(4))_(3)-(Ce Sm)PO_(4)陶瓷固化体 微波烧结 致密性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复相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良金 黄莉萍 +2 位作者 陈菊芳 孙兴伟 符锡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本文在相关系研究与组份设计的基础上,研制成β-Si3N4/α-Sialon与α'-β'-Sialon两种复相陶瓷,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力学与热学等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关系研究.并以国产原料与德国StarchLC—... 本文在相关系研究与组份设计的基础上,研制成β-Si3N4/α-Sialon与α'-β'-Sialon两种复相陶瓷,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力学与热学等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关系研究.并以国产原料与德国StarchLC—12原料,采用GPS与HP烧成工艺制成刀片,作了金属切削加工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原料与进口原料差异无几.HP制成刀片耐磨性略优于GPS,但批量生产成本高于G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陶瓷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刀具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相功能玻璃陶瓷及其溶胶-凝胶法制备 被引量:8
5
作者 赵鹏 张良莹 姚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阐述了复相功能玻璃陶瓷的各种类型和制备方法 ,通过对溶胶 -凝胶工艺的深入分析 ,指出溶胶 -凝胶工艺是制备复相功能玻璃陶瓷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容易获得不易团聚、含量较高且热力学稳定的功能晶相 ,也可实现晶体尺寸大小的控制且不易... 阐述了复相功能玻璃陶瓷的各种类型和制备方法 ,通过对溶胶 -凝胶工艺的深入分析 ,指出溶胶 -凝胶工艺是制备复相功能玻璃陶瓷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容易获得不易团聚、含量较高且热力学稳定的功能晶相 ,也可实现晶体尺寸大小的控制且不易产生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功能材料 溶胶-凝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相Sialon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杨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30-32,11,共4页
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是一种比单相 Sialon 性能更优良的高技术新材料。较详尽地阐述了目前已制备出的各种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别报道了目前研究较少的 O′-Sialon-TiN 复相陶瓷材料的部分性能,并展望了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 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是一种比单相 Sialon 性能更优良的高技术新材料。较详尽地阐述了目前已制备出的各种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别报道了目前研究较少的 O′-Sialon-TiN 复相陶瓷材料的部分性能,并展望了复相 Sialon 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陶瓷材料 性能 应用 高温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棒晶增强Ti-B-X复相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世波 温广武 张宝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43-1249,共7页
B4C与Ti在1800°C×35MPa×1h的烧结条件下反应生成了TiB2 棒晶,棒晶长度在10~30μm,其长径比在2~8范围.原位生成的棒晶赋予了材料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 68... B4C与Ti在1800°C×35MPa×1h的烧结条件下反应生成了TiB2 棒晶,棒晶长度在10~30μm,其长径比在2~8范围.原位生成的棒晶赋予了材料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 680MPa和 12MPa·m1/2.通过 X射线衍射检测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最后讨论了温度及金属Ti含量对棒晶TiB2的生成及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TiB2棒晶 显微结构 棒晶发育 硼化钛棒晶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莫来石复相储热陶瓷与PCM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建锋 何德芝 +3 位作者 徐晓虹 张银凤 周炀 刘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568-576,共9页
以煅烧铝矾土、滑石及石英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制备堇青石-莫来石复相蜂窝陶瓷,用这种显热储热陶瓷(简称基体)封装PCM制备潜热/显热复合储热材料。设计F系列封装剂配方组成,选择PCM为Al Si20、Na2SO4,制得PCM/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热... 以煅烧铝矾土、滑石及石英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制备堇青石-莫来石复相蜂窝陶瓷,用这种显热储热陶瓷(简称基体)封装PCM制备潜热/显热复合储热材料。设计F系列封装剂配方组成,选择PCM为Al Si20、Na2SO4,制得PCM/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热震循环(200~900℃)30次,每次循环在900℃保温12 h。利用XRD、SEM、TG-DSC等分析相组成、微观结构、封装剂与基体结合性、基体与PCM相容性、复合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及相变焓。结果表明,经1440℃烧成的蜂窝陶瓷,Wa、Pa、D及a轴抗压强度分别为2.38%、6.32%、2.65 g/cm^3,25.77 MPa;XRD显示相组成为堇青石、莫来石及少量镁铝尖晶石;30次热震后,Wa、Pa略有升高,D及σa略有降低。封装剂剪切强度测定结果表明,封装剂F2与基体结合强度最大,达2.53 MPa,SEM显示F2与基体结合良好。热震循环30次后,基体断面SEM图表明,PCM无渗漏。TG-DSC结果表明,经30次热循环后,Al Si20/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的相变范围为571.7~583.5℃,峰值为578.3℃,峰值温度偏移不超过0.7%。复合储热材料具有优良的储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莫来石 蜂窝陶瓷 封装剂 变材料 容性 潜热/显热合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抗热震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晓虹 陈林林 +3 位作者 吴建锋 田江洲 米凯峰 周士翔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30wt%)对样品物理性能、高温塑性变形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含3%mol Y_2O_3的PSZ,Y_2O_3在高温下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致使样品的烧成温度显著降低;同时随着PSZ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抗折强度增加。经最佳烧成温度烧成的各样品的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47.4 MPa、161.3 MPa、205.9 MPa、234.4 MPa、294.0 MPa、385.0 MPa。当PSZ的最佳添加量为10wt%时,样品具有较低的高温塑性变形及良好的抗热震性;当PSZ添加量继续增加,样品在高温易产生液相,抗蠕变及抗热震性降低。SEM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氧化锆添加量增加,样品结构越致密,增强效果越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热震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不变,均为莫来石、刚玉、m-Zr O_2和t-Zr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刚玉-莫来石陶瓷 塑性变形 抗热震性 P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相α/β-Sialon的合成及其烧结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长泉 金从进 +3 位作者 李泽亚 吕敬德 周会珠 王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2,共4页
通过-αSialon原料中加入Si,Al,Al2O3,在流动N2气氛中烧结,生成复相α/-βSialon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烧结温度试样的晶型、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主要探讨了不同的烧结温度对试样的耐压强度和体积密度的影响.... 通过-αSialon原料中加入Si,Al,Al2O3,在流动N2气氛中烧结,生成复相α/-βSialon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烧结温度试样的晶型、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主要探讨了不同的烧结温度对试样的耐压强度和体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500℃材料烧结时,能制备出致密、耐压强度高的复相α/-βSialon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βsialon 烧结 耐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合成AlON-VN复相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赛音巴特尔 张作泰 李文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在对V Al O N体系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热压合成了阿隆 氮化钒 (AlON VN)复相陶瓷 ,通过XRD分析证实合成了AlON VN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分析的结果是AlON V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都高于纯AlON陶瓷 ,并且随烧结温度的增加 ,AlON VN... 在对V Al O N体系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热压合成了阿隆 氮化钒 (AlON VN)复相陶瓷 ,通过XRD分析证实合成了AlON VN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分析的结果是AlON V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都高于纯AlON陶瓷 ,并且随烧结温度的增加 ,AlON V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加后减小 ,试样断口SEM分析结果证实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陶瓷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合成 AlON-VN 阿隆-氮化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引入烧结助剂制备SiC-Y_3Al_5O_(12)复相陶瓷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武 杨辉 +2 位作者 郭兴忠 高黎华 李祥云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以碳化硅、六水硝酸钇、九水硝酸铝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Al2O3和Y2O3复合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制备得到SiC-Y3Al5O12(Y3Al5O12简称YAG)复相陶瓷。采用DTA、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引入复合烧结... 以碳化硅、六水硝酸钇、九水硝酸铝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Al2O3和Y2O3复合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制备得到SiC-Y3Al5O12(Y3Al5O12简称YAG)复相陶瓷。采用DTA、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引入复合烧结助剂过程及复合烧结助剂对SiC-YAG陶瓷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在92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最终获得的YAG粒径小,并均匀分散在SiC表面的SiC-YAG复合粉体;复合粉体先干压、再等静压成型后,在1860℃下烧结45min,所制得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了96.5%,抗弯强度达到486MPa,断裂韧性达到5.7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陶瓷 Y3Al5O12 SiC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溶胶一凝胶法 六次甲基四胺 分析测试技术 合粉体 Al2O3 等静压成型 YAC Y2O3 烧结 烧结性能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组成 均匀分散 对密度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ρ-Al_(2)O_(3)复合铝酸钙水泥烧结助剂对多孔碳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进文 姜洪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0,386,共6页
为了提高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性能,以绿碳化硅为主原料,石墨为造孔剂,用铝酸钙水泥(CAC)和水合氧化铝(ρ-Al_(2)O_(3))配制成复合烧结助剂(ρ-Al_(2)O_(3)-CAC),经1450℃保温3 h,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研究了ρ-Al_(2)O_(3)-CAC加入量(加入... 为了提高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性能,以绿碳化硅为主原料,石墨为造孔剂,用铝酸钙水泥(CAC)和水合氧化铝(ρ-Al_(2)O_(3))配制成复合烧结助剂(ρ-Al_(2)O_(3)-CAC),经1450℃保温3 h,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研究了ρ-Al_(2)O_(3)-CAC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为2.5%~20%)对多孔碳化硅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ρ-Al_(2)O_(3)-CAC能促进碳化硅的氧化,并与碳化硅氧化生成的SiO_(2)发生原位反应,形成玻璃-莫来石复相结合,同时还在结合相中引入气泡,气泡会随ρ-Al_(2)O_(3)-CAC加入量的增加而长大;2)当ρ-Al_(2)O_(3)-CAC的加入量为12.5%(w)时,制得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其显气孔率为39.1%,室温弯曲强度为39.3 MPa,透气度为26.74 m^(3)·h^(-1)·kPa^(-1)·m^(-2),抗热震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陶瓷 ρ-Al_(2)O_(3)-CAC 玻璃-莫来石结合 抗热震性 透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复相Sialon陶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影响
14
作者 黄莉萍 孙兴伟 +1 位作者 陈源 陈菊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355,共3页
在(Y.Sm)-Si-Al-O-N系统的α-Sialon与β-Sialon共存相区内,选择α/β-Sialon比为3:7组成为对象,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复相Sialon陶瓷材料,研究工艺因素对材料最终相组成和显微结... 在(Y.Sm)-Si-Al-O-N系统的α-Sialon与β-Sialon共存相区内,选择α/β-Sialon比为3:7组成为对象,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复相Sialon陶瓷材料,研究工艺因素对材料最终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影响,指出制备工艺控制是获得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因素 显微结构 sialon陶瓷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石墨复相陶瓷的反应连接法焊接特性
15
作者 杨万利 代丽娜 +1 位作者 谢小娟 史忠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研究料浆涂覆工艺及反应连接法焊接Si C-石墨复相陶瓷的焊接特性,以w(Si C)=95%、w(石墨)=0的SG0和w(Si C)=65%、w(石墨)=30%的SG30两种陶瓷材料为母材,以硅粉和活性炭粉按n(Si)n(C)=1 1.2配制的65%固相体积分数的混合料浆(分散介质... 为研究料浆涂覆工艺及反应连接法焊接Si C-石墨复相陶瓷的焊接特性,以w(Si C)=95%、w(石墨)=0的SG0和w(Si C)=65%、w(石墨)=30%的SG30两种陶瓷材料为母材,以硅粉和活性炭粉按n(Si)n(C)=1 1.2配制的65%固相体积分数的混合料浆(分散介质为酚醛树脂和酒精)为焊料,采用涂覆法及反应烧结工艺进行Si C-石墨复相陶瓷的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抗弯强度、焊缝的显微形貌以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焊缝具有与母材类似的微观结构及物相组成,焊缝与基体结合紧密;对比SG0-SG30和SG30-SG30两种焊接试块的抗弯强度,其中具有同质母材的焊接试块SG30-SG30的接头抗弯强度较高,达到了81.9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石墨陶瓷 焊接特性 反应连接 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64vol%SiC复相陶瓷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会毅 朱德贵 +1 位作者 刘博 孙红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1-826,共6页
采用热等静压原位合成了高致密的Ti3SiC2-64vol%SiC复相陶瓷.通过热重实验研究其在1100~1450℃中空气气氛的高温氧化行为和机理.研究显示,复相陶瓷的等温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型氧化或抛物线型-直线型氧化规律.SiC(64vol%)的引入显著... 采用热等静压原位合成了高致密的Ti3SiC2-64vol%SiC复相陶瓷.通过热重实验研究其在1100~1450℃中空气气氛的高温氧化行为和机理.研究显示,复相陶瓷的等温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型氧化或抛物线型-直线型氧化规律.SiC(64vol%)的引入显著提高了Ti3SiC2-SiC材料的抗氧化能力.XRD及SEM-EDS分析显示,氧化膜由外层金红石型TiO2和非晶态SiO2组成,过渡层为TiO2与SiO2混合物.高温下(1400℃),非晶态SiO2的形成改变了TiO2膜的生长形态,形成致密TiO2膜,有效阻碍了氧的扩散.长时间氧化其抛物线速率常数比在1200℃下氧化低一个数量级.材料在1400℃下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在1200℃下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64vol%SiC陶瓷 氧化机制 扩散机理 热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配比对钙长石-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苗正 李楠 鄢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9-263,共5页
为提高钙长石材料的高温性能,需引入莫来石相,因此,以煤矸石、氢氧化铝和轻质碳酸钙为原料,PVA溶液为结合剂,以莫来石理论生成量(w)分别为20%、40%、50%、60%和80%来改变原料配比,制备了具有不同莫来石含量的多孔钙长石-... 为提高钙长石材料的高温性能,需引入莫来石相,因此,以煤矸石、氢氧化铝和轻质碳酸钙为原料,PVA溶液为结合剂,以莫来石理论生成量(w)分别为20%、40%、50%、60%和80%来改变原料配比,制备了具有不同莫来石含量的多孔钙长石-莫来石陶瓷,并研究了原料配比对其物柏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氢氧化铝加入量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变化不大,但孔径尺寸不断减小;2)各试样的相组成为钙长石、莫来石和少量刚玉,随着氢氧化铝加入量的增加,莫来石含量增加,钙长石含量减小;3)原料配比对二次莫来石化影响很大,影响着氢氧化铝假象间结合颈部中莫来石、钙长石和玻璃相的含量,进而影响试样的常温强度、高温强度;4)得到了显气孔率为44%~50%,常温抗折强度在5.2~10.9MPa,高温抗折强度在4.3~6.5MPa,具有不同莫来石含量的多孔钙长石-莫来石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多孔钙长石-莫来石陶瓷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结合Al_2O_3-ZrO_2复相陶瓷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慧梅 薛群虎 +1 位作者 田晓利 黄敬敬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研究了凝胶结合剂对Al2O3-ZrO2二元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以ZrOCl2.8H2O和AlCl3.6H2O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分别制得Zr(OH)4和Al(OH)3溶胶,将两种溶胶强制搅拌混合、静置水洗得到凝胶,凝胶经醇水交换、干燥、研磨和煅烧制得Al2O3-ZrO... 研究了凝胶结合剂对Al2O3-ZrO2二元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以ZrOCl2.8H2O和AlCl3.6H2O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分别制得Zr(OH)4和Al(OH)3溶胶,将两种溶胶强制搅拌混合、静置水洗得到凝胶,凝胶经醇水交换、干燥、研磨和煅烧制得Al2O3-ZrO2复合粉。将凝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Al2O3-ZrO2复合粉中混合后半干压成型,分别在1630℃、1650℃、1780℃、1800℃下保温3小时烧成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当凝胶结合剂的添加量为15%时,烧成温度大幅度降低至1650℃,此时试样有最佳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试样的显气孔率为3.7%,体积密度为4.53g/cm3,耐压强度达到488Mpa,抗热震次数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2O3-ZrO2陶瓷 凝胶结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和柠檬酸的配比对Y_(2)O_(3)-MgO纳米粉体及其纳米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冠宇 吴南 +3 位作者 杨康 王元帅 孙旭东 李晓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8-1796,共9页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m/c)对纳米粉体团聚程度及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和柠檬酸摩尔比为0.75时,粉体团聚程度最低,该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的Y_(2)O_(3)-MgO陶瓷具有均匀的相域,晶粒尺寸约为140 nm,3~6μm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0.90 GPa、2.21 MPa·m^(-1/2),抗弯强度为2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透明陶瓷 纳米陶瓷 Y_(2)O_(3)-MgO 团聚程度 溶胶-凝胶 热压烧结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SiC耐磨陶瓷的制备及液固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宝林 高德利 +2 位作者 杨景周 房明浩 吴小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 为解决钻探设备关键零部件磨损失效和寿命短的难题,制备新型高耐磨低成本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Si,Si3N4,Al2O3,AlN和SiC等为原料,通过氮化反应烧结制备Sialon-SiC复相耐磨陶瓷材料,其主要物相为β-Sialon和α-SiC,其中β-Sialon晶粒呈长柱状。加入30%细颗粒SiC可显著提高Sialon-SiC复相陶瓷液固冲蚀磨损性能。SiC细颗粒的"阴影效应"能够保护背向冲蚀面的基体相免受冲蚀破坏。Sialon-SiC复相陶瓷的液固冲蚀磨损主要表现为材料内的气孔边缘、缺陷区域和基体的凿削和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 泥浆泵缸套 sialon—SiC 陶瓷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