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矫形器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焦鲁 张秋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9-763,共5页
目的:研究弹性踝关节矫形器和半刚性踝关节矫形器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参与研究。测试受试者健侧肢和患侧肢在3种支撑条件下(不佩戴矫形器、佩戴弹性矫形器和佩戴半刚性矫形... 目的:研究弹性踝关节矫形器和半刚性踝关节矫形器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参与研究。测试受试者健侧肢和患侧肢在3种支撑条件下(不佩戴矫形器、佩戴弹性矫形器和佩戴半刚性矫形器)在Y型平衡测试中各个方向的可达距离。可达距离标准化后,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不同侧别不同矫形器动态平衡能力的比较。结果:健侧肢从无矫形器到佩戴弹性矫形器再到佩戴半刚性矫形器的标准可达距离逐渐减小(P<0.05),患侧肢佩戴弹性矫形器后在后外方向的可达距离大于无矫形器状态(P<0.05),患侧肢佩戴半刚性矫形器后在3个方向的可达距离与无矫形器状态相比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佩戴弹性踝关节矫形器提高了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患侧肢在Y型平衡测试后外方向的可达距离,增强了患侧的动态平衡能力。佩戴半刚性矫形器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患侧的动态平衡能力无影响。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健侧肢佩戴矫形器会降低其动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矫形器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动态平衡能力 y型平衡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康复训练前后核心稳定性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敏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测试,比较康复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来观察其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改变,为慢性腰痛患者的核心稳定性功能分析及其康复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招募筛选慢性腰痛(CNLBP)患者31例作...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测试,比较康复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来观察其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改变,为慢性腰痛患者的核心稳定性功能分析及其康复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招募筛选慢性腰痛(CNLBP)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CLBP组),其中男性16人,女性15人。同时以29名无腰痛的健康者为对照组(Non组)。两组受试者完成Y型平衡测试。CNLBP组参与为期6周的康复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Y型平衡测试。Y型平衡测试双侧共10个指标——A/Limb、PM/Limb、PL/Limb、SUM,COMPOSITE,分析比较CLBP组和Non组间差异,组内双侧差异,以及CLBP组康复训练前后的差异。结果:(1)CLBP组与Non组相比,YBT测试后方的两个方向PM/Limb、PL/Limb均出现显著差异,CLBP组在YBT测试结果多个指标均显著低于Non组的测试值(P<0.05);(2)对比两组各自组内双侧差异时,发现Non组仅在左侧PM/Limb的测量值上出现双侧显著性差异(P<0.05),差值为1%;CLBP组在PM/Limb、PL/Limb、COMPOSITE这3个指标上面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值更大,都大于3%。说明CLBP患者双侧失衡明显;(3)经过6周的康复训练,CLBP患者各个方向的测试值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4)6周训练后,CLBP组训练前双侧PM/Limb及COMPOSITE的显著性差异消失(P>0.05),训练后双侧PL/Limb之间虽然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差值从3.52%下降到1.36%。康复训练改善了双侧失衡的情况。结论:(1)CLBP患者的核心动态稳定功能显著下降,尤其是后方稳定性,且双侧功能出现明显的失衡。(2)6周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CLBP患者各个方向的动态核心稳定性,以及改善双侧失衡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核心稳定性 y型平衡测试 普拉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