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通胶囊(三七总皂苷)对皮肤冻伤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成 孔祥一 +4 位作者 廖晨希 李润丽 王芳 杨雪松 叶建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0-437,共8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三七总皂苷)对皮肤冻伤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 mg/kg)和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036、0.072、0.144 g/kg),每组8只,采用干冰冷冻陶瓷(铁氧体)磁铁造模法...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三七总皂苷)对皮肤冻伤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 mg/kg)和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036、0.072、0.144 g/kg),每组8只,采用干冰冷冻陶瓷(铁氧体)磁铁造模法建立皮肤冻伤小鼠模型。造模第2天,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素(TX)B2、6-醛前列环素(6-K-PGF)1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生化检测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醇(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Toll样受体(TLR)4、磷酸化核转录因子(p-NF)-κB p65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皮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 19 mRNA表达。结果末次给药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创面痂皮部分脱落,创面愈合,伤口面积较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层与皮下组织剥脱游离,附属器部分缺失,皮下软组织疏松、水肿,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hs-CRP、TXB2、ET水平升高(P<0.05,P<0.01),6-K-PGF1α、NO水平降低(P<0.05,P<0.01);皮肤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皮肤组织TNF-α、IL-1β、IL-6、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皮肤组织LncRNA H 19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血塞通胶囊干预可缩小创面面积(P<0.01);降低血清hs-CRP、TXB2、ET水平(P<0.05,P<0.01),升高6-K-PGF1a、NO水平(P<0.05,P<0.01);升高皮肤组织SOD活性(P<0.05,P<0.01),降低MDA水平(P<0.05,P<0.01);降低皮肤组织TNF-α、IL-1β、IL-6、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皮肤组织LncRNA H 19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血塞通胶囊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恢复血管内皮功能等减少小鼠皮肤冻伤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通过下调LncRNA H 19的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胶囊 三七总皂苷 冻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LncRNA H 19 TLR4/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佳 武建英 +1 位作者 朱吉海 马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究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 目的探究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肽钠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N及NT-proBN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APN及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N及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LVEF、LVESD、LVEDD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TC、TG、HDL-C及LDL-C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及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提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晕,1例呕吐,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心功能改善,恢复好,生活质量提升,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心衰 血塞通胶囊 硝普钠静脉滴注 疗效 不良反应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血塞通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肌痉挛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孟海超 王正田 +5 位作者 王腾 陈云璇 王晓娜 常永霞 左小宏 马秋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血塞通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的120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个人意愿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肌松药治疗,实验组在...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血塞通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的120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个人意愿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肌松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血塞通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掌长肌、指浅/深屈肌、趾/拇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伸肌的IEMG、RMS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程中、治疗后实验组各肌肉的IEMG、RMS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MAS、FMA、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高出治疗前,且实验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更高出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踝关节背屈、外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PA、FL、M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疗程中、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程中、治疗后的距离明显长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疗程中、治疗后的距离更长于治疗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血塞通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肌痉挛中效果更为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改善运动能力,促进步行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功能 超声 脑卒中 肌力 血塞通 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兰兰 吴成云 +4 位作者 王淑君 黎关龙 姚海霞 王园园 王万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2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塞通治疗组,随机抽取11例无肺疾患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及吸入...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2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塞通治疗组,随机抽取11例无肺疾患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及吸入糖皮质激素,血塞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针,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2周后比较3组肺功能、肺动脉压及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浆磷酸化Erk1/2、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评价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与MAPKs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1)常规组和血塞通组治疗后肺动脉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血塞通组优于常规组(均P<0.05);(2)ELISA结果:血塞通组综合治疗后血浆p-ERK、p-P38表达降低(均P<0.01),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ERK1/2通路,有效地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低氧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COPD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一懿 郭洪祝 +1 位作者 陈有根 傅欣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方法这些药物20%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方法这些药物20%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2 mL/min。结果共鉴定出46种皂苷类成分,并首次检测到以人参二醇脱氢产物为苷元母核的新型皂苷。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血塞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Rb_1、Rd 被引量:26
6
作者 徐鹏 冯素香 +3 位作者 赵迪 李娟 高聪聪 周悌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1-524,共4页
目的采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血塞通注射液(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雾化管温度36℃,漂移管温度70... 目的采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血塞通注射液(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雾化管温度36℃,漂移管温度70℃,载气压力25 psi(1 psi=6.895 kPa)。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分别在2.78~27.8μg/mL,9.24~92.4μg/mL,0.384~3.84μg/mL,5.55~55.5μg/mL,1.904~19.04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血塞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60%、100.71%、98.14%、100.94%、99.6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干扰,可用于血塞通注射液的质量评价及三七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LSD 血塞通注射液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勤 杨晓菁 +1 位作者 胡锐 葛明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86-2490,共5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Pub 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2001—2012年发表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关文献...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Pub 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2001—2012年发表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关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3篇文献共计967例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作为效应指标,采用Jadad质量计分法评价,Rev Man5.0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项研究经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OR=4.62,95%CI(3.19,6.67),Z=8.15,P<0.000 01;OR=3.18,95%CI(2.26,4.47),Z=6.68,P<0.000 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安全性较高,且不良反应轻微。但仍需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嵇扬 沈娟 +2 位作者 聂渝琼 王文俊 高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405-1406,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血塞通注射液加入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其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血塞通注射液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剂量依...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血塞通注射液加入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其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血塞通注射液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新杰 武玮 +3 位作者 郭新红 李含君 周玉森 王长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09-411,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与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血塞通软胶嚢治疗组(A组,n=30)、缬沙坦治疗组(B组,n=30)和血塞通软胶...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与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血塞通软胶嚢治疗组(A组,n=30)、缬沙坦治疗组(B组,n=30)和血塞通软胶嚢联合缬沙坦治疗组(C组,n=30),另选取同期无DN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及控制血糖,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软胶嚢治疗,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软胶嚢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A组、B组、C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素氮(BUN)、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UAE),以及A组、B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A组、B组、C组治疗前后FBG、HbA_(1c)、BUN、Scr,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前后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LDL-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UAE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期间,A组、B组、C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血塞通软胶嚢联合缬沙坦可通过降低hS-CRP、IL-6,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达到对早期DN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塞通软胶囊 缬沙坦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软胶囊干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调控网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艳 陈恒文 +3 位作者 刘咏梅 朱爽 冯岚岚 王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6-3852,共7页
目的研究血塞通软胶囊(XST)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调控作用,以揭示其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塞通软胶囊(XST)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调控作用,以揭示其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XST,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XST模拟剂,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标和安全指标,并利用qRT-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中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XST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硝酸甘油使用量和血瘀证积分,将患者的平均减分率从6.63%提高到34.44%,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同时,XST还能改善胸痛、胸闷和唇龈暗红的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01、P=0.002、P=0.018)。②XST治疗后比治疗前的血糖(P=0.019)、LDL(P=0.014)、AST(P=0.006)和ALT(P=0.005)含量降低;血常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③与对照组相比,XST能上调lncR CTB-114C7.4(P=0.046)和BCL2A1(P=0.049)表达,并下调miR-3656表达(P <0.001)。结论 XST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血瘀证有效、安全,并能进一步上调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lnc RCTB-114C7.4和BCL2A1表达,并下调miR-3656表达水平,从而发挥调节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冠心病 血瘀证 lncRNA miRNA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滤技术的血塞通注射液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尹楠 郑云枫 彭国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以HPLC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检测血塞通注射液超滤前后有效成分及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研究了10kDa及5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血塞通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及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均可有效的去除药液... 以HPLC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检测血塞通注射液超滤前后有效成分及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研究了10kDa及5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血塞通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及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均可有效的去除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但10kDa超滤膜对三七总皂苷有效成分有明显损失,50kDa超滤膜对成分保留率均在95%以上。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kDa的超滤膜即可保留有效成分,又可有效去除细菌内毒素,适用于血塞通注射液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技术 有效成分 细菌内毒素 血塞通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NgR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希艳 魏小琴 +1 位作者 李倩 朱陵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在不同时点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Nogo-A受体(NgR)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受损神经元的重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方法制备MCAO模型,SD大鼠35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在不同时点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Nogo-A受体(NgR)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受损神经元的重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方法制备MCAO模型,SD大鼠35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通小剂量组、血塞通大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7天、14天、28天麻醉断头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模型组NgR蛋白及mRNA表达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到28天时达到高峰,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P<0.05);各用药组均比模型组低,术后14天及28天,血塞通大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NgR参与了脑梗死后突触的再生抑制,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抑制NgR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O 脑梗死 NGR RT-PCR 血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等效剂量血塞通和金纳多注射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小雨 李钊飞 +2 位作者 王钢 陈琼芳 杨秀芬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比较临床等效剂量血塞通、金纳多注射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血塞通组,金纳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脑缺血2 h... 目的比较临床等效剂量血塞通、金纳多注射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血塞通组,金纳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脑缺血2 h,再灌注术后立即给药,血塞通组每天1次尾静脉给予血塞通注射剂20 mg·kg^(-1)、金纳多组每天1次尾静脉给予金纳多注射剂7.5 mg·kg^(-1),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氯化钠溶液,连续给药7 d,观察2种药物对于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死亡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评价。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塞通和金纳多可有效改善96 h(P<0.05)、120 h(P<0.01)、144 h(P<0.01)、168 h(P<0.01)行为学评分、168 h脑梗死体积及降低血清NO(P<0.05)含量,但对血清NOS、SOD、MDA、XOD无明显影响。结论治疗性给予血塞通、金纳多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两种药物在等效剂量内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剂 金纳多注射剂 损伤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软胶囊对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美华 翁秋燕 +1 位作者 查芹 牛艳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钙黏蛋白S100B、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就诊的86例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钙黏蛋白S100B、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就诊的86例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粒/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MRS评分变化、血清中S100B、sRAGE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试验组CSS评分、NIHSS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血清中S100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RA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对急性腔隙性梗死合并脑微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血塞通软胶囊 腔隙性脑梗死 钙黏蛋白S100B 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玲 宋秋艳 +1 位作者 甄月巧 董瑞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687-690,695,共5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FBG、2 h PG、Hb A1C、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BG、2 h PG、Hb A1C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FBG、2 h PG、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TG、LDL-C、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TC、TG、LDL-C、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观察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 28%)明显高于对照组(72.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DPN具有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硫辛酸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脂水平 血液流变学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疗效及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娟 程永红 +2 位作者 刘昳知 胡孝勤 李芳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4%,与对照组79.25%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SS-QOL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SS-QOL评分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与对照组7.5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能有效降低NIHSS评分,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塞通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妮 曾江 +2 位作者 何元凯 周家明 崔秀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建立血塞通颗粒(三七总皂苷)的HPLC质量标准。方法:采用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测定血塞通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该法测定三七皂苷R1... 目的:建立血塞通颗粒(三七总皂苷)的HPLC质量标准。方法:采用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测定血塞通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该法测定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00%,n=6);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47%,n=6);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79%,n=6);本品按标示量计算,含三七皂苷R1(C47H80O18)不得少于5.0%,人参皂苷Rg1(C42H72O14)不得少于20.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3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血塞通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颗粒 皂苷 质量标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梯度法测定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及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梅 范亚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81-683,共3页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检测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3种皂苷含量的方法 ,为制定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提供了依据。方法 :用大连SpherisorbC18分析柱 ,乙腈 水线性梯度洗脱 ,0~ 15m...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检测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3种皂苷含量的方法 ,为制定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提供了依据。方法 :用大连SpherisorbC18分析柱 ,乙腈 水线性梯度洗脱 ,0~ 15min(2 0∶80 - 4 0∶6 0 )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0 3nm。结果 :R1,Rf1和Rb1线性范围分别为 1.0 2~ 9.18μg ,4 .8~ 4 3.4 μg和 4 .6~ 4 1.6 μg。该方法回收率R1为 10 1.0 % (RSD =3.18% ) ,Rb1为 10 0 .0 % (RSD =1.19% ) ,Rg1为 99.5 % (RSD =3.0 2 % )。结论 :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 ,提高了时效 ,减少了误差 ,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梯度洗脱酸法 三七皂甙R1 人参皂甙RB1 人参皂甙RG1 血塞通滴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邓明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究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机制,为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 目的:探究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机制,为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与血塞通的联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以及CRP)、神经细胞因子(NSE、NGF以及NTF)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Fg、BVH、BVL以及PV)水平。结果:两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神经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经相关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CRP)、神经细胞因子NSE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Fg、BVH、BVL以及PV)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0与神经细胞因子(GF以及NTF)显著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CRP)、神经细胞因子NSE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Fg、BVH、BVL以及PV)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炎症因子IL-10与神经细胞因子(GF以及NTF)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抑制了脑血栓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了患者的血液流动情况和促进了脑血栓患者的康复,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Β-七叶皂甙钠 血塞通 炎症因子 神经细胞因子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抗凝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金明 石玲 +2 位作者 商威 李伟 李绍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06,共1页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血浆抗凝法。结果:血塞通注射液4.5mg/kg、9.0mg/kg、18.0mg/kg明显延长血浆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论:该药具有抗凝血作用。
关键词 血塞通 血浆 血小板聚集 纤雏蛋白原 凝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