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诗”之制与“兴诗” |
孙立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2
|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 |
陈伯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
3
|
试论唐诗中的“比兴体”——兼论诗歌多义性的可解与不可确解 |
刘明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4
|
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 |
惠嘉
户晓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5
|
岭南与长江中下游:跨区域贸易背景下的徽商活动与皖南古村落 |
王振忠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儒家美学思想研究在21世纪的新进展 |
周维山
谭好哲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