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
1
作者 张熔轩 张万顺 +4 位作者 刘馨 彭虹 陈勇 陈刚 李翱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193,共8页
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是提升水污染防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提出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平台技术体系,建立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具备自动化收集多源异构的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等底座数据并融... 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是提升水污染防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提出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平台技术体系,建立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具备自动化收集多源异构的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等底座数据并融合处理的功能,可为流域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过程条件提供支撑,进一步对降雨过程、水文变化、总磷浓度和水环境风险提供预测和评价结果,并对2016年和2020年进行磷风险预报预警应用,为香溪河提升流域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推进磷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磷风险管控 预报预警平台 业务化应用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滑坡类型及发育规律
2
作者 范大波 《科技通报》 2024年第4期15-19,25,共6页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处在秭归向斜和黄陵背斜之间,地质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给香溪河流域村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沿线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依据现场勘查,将滑坡分为两类,其中河流西侧的层状反向结构岸坡主要发育“弯曲-...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处在秭归向斜和黄陵背斜之间,地质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给香溪河流域村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沿线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依据现场勘查,将滑坡分为两类,其中河流西侧的层状反向结构岸坡主要发育“弯曲-滑移”型滑坡,东侧的层状同向结构岸坡则发育“滑移-拉裂”型滑坡。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状况、发育特征及数量作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地貌是控制滑坡发育的因素之一,凸形坡、20°~40°的岸坡以及处于三面临空的凸岸山体均易发育滑坡;岩性与滑坡发育也有对应关系,泥砂岩互层的滑坡发育密度总体高于灰岩地层;滑坡发育尚与岸坡地质结构相关密切,泥砂岩互层同向结构岸坡的滑坡发育密度最高,泥砂岩互层反向结构岸坡孕育的滑坡规模最大;水库蓄水及公路建设是诱发滑坡的两大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 香溪河流域 滑坡 类型 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re plants along riparian zone in Shennongjia Area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明喜 邓红兵 蔡庆华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27,83,共3页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riparian zone in maintaining and protect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increasingly more ecologists paid their attentions to riparian zone and had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riparian z...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riparian zone in maintaining and protect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increasingly more ecologists paid their attentions to riparian zone and had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riparian zone in basic study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42 sampling belts (10 m?00 m) parallel to the bank of Xiangxi River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Shennongjia Area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rare plants. 14 species of rare plants were found distributing in riparian zone, accounting for 42.4% of the total rare plant species in Shennongjia Area. The main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14 rare plant species was the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mixed broadleaved forest at elevation of 1200-1800 m, where, species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y was the maximum at the moderate elevation. The analysis of TWINSPAN divided the 14 rare species into 3 groups against the elevation, namely low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moderate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and high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The analysis of DCA ordination showed similar results to that of TWINSPAN. In the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reasons form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re plant spec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riparian zone on rare plant species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gxi river Rare plant Riparian zone Distribution pattern BIO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山县香溪河流域农业源氮磷排放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崔超 刘申 +5 位作者 翟丽梅 刘宏斌 雷秋良 张富林 华玲玲 李文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7-946,共10页
基于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兴山县香溪河流域2007—2013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TP年均排放... 基于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兴山县香溪河流域2007—2013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TP年均排放量分别为1 145.2、56.5 t·a-1,排放强度分别为44.5、2.14 kg·hm-2·a-1。农业源TN和TP的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3年较2007年增幅分别为38.0%和85.1%,TN∶TP为21∶1,TN排放占主导,为香溪河流域兴山县段重点防控指标。从各类污染源贡献来看,畜禽养殖业源是TN的主要贡献源,占农业源污染总量的77.9%;种植业源是TP的主要贡献源,占55.4%。从不同源氮磷排放量空间格局来看,各乡镇中水月寺镇、黄粮镇和峡口镇的TN、TP排放量均最高。从氮磷排放强度空间格局来看,峡口镇、高桥乡和黄粮镇对TN排放强度最高;峡口镇、昭君镇和黄粮镇对TP排放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农业源 排污系数法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崔超 刘申 +6 位作者 翟丽梅 周继文 张富林 刘宏斌 雷秋良 武淑霞 华玲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3150 km^2),根据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在Arc GIS支持下,应用景观特征分析和氮磷输出系数模型方法,在分析流域景观格局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 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3150 km^2),根据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在Arc GIS支持下,应用景观特征分析和氮磷输出系数模型方法,在分析流域景观格局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为缓和,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变化面积占到总面积的4.3%,为前10年变化量占比的3倍之多。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变量最为明显的均为林地转旱地和旱地转林地;从单位时间土地利用变化率来看,1990—2000年旱地变化最为剧烈,2000—2010年居民地变化最为剧烈;从土地利用相对动态度来看,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旱地均最高。1990—200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对非点源总氮(TN)和总磷(TP)输出影响较小,TN增加1.57 t·a^(-1),TP减少0.073 t·a^(-1);2000—201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显著降低了TN、TP的输出量,净值分别为78.5、6.1 t·a^(-1)。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TN、TP的负荷影响不同,旱地转变为林地时TN负荷表现为消减,林地转变为旱地时TN负荷增加;水田转变为林地时TP负荷减少,旱地转变为水田时TP负荷增加。在输出系数与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关系的建立中,使用土地利用状态量变化面积不能真实计算出其对非点源氮磷负荷输出量的影响,通过土地利用过程量面积的变增才能真实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非点源氮磷负荷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非点源 输出系数 状态量和过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近60年来降雨量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惠英 任洪玉 +2 位作者 张平仓 鲁向晖 张昕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2-286,共5页
为研究香溪河流域多年降雨特征,以流域1952—2011年10个雨量站日降雨资料为基础,得到流域面雨量序列。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M-K突变检验、Sen′s斜率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流域60a来降水量的年、季变... 为研究香溪河流域多年降雨特征,以流域1952—2011年10个雨量站日降雨资料为基础,得到流域面雨量序列。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M-K突变检验、Sen′s斜率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流域60a来降水量的年、季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年降水量以0.66mm/a速率减少;春、秋季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33,0.81mm/a,冬季降水量轻微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速率为0.5mm/a;年均和四季变化均未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时段内,年降水量发生了三次突变,分别在1954年,1989年,2006年。夏季降雨突变发生时间与年突变发生时间一致;春、秋、冬三季降雨在60a内发生突变的时间分散、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降雨量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林泉 罗玉红 +3 位作者 戴泽龙 胥焘 李晓玲 黄应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0-1617,共8页
于2016年6月,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设置5个样点,采集30个样品,通过五步连续提取法对Pb、Cd、Cu、和Cr重金属总量及形态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法探讨香溪河流域沉积物各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利用基于形态学研究的次生相和原生相比值法对香... 于2016年6月,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设置5个样点,采集30个样品,通过五步连续提取法对Pb、Cd、Cu、和Cr重金属总量及形态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法探讨香溪河流域沉积物各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利用基于形态学研究的次生相和原生相比值法对香溪河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大小为Pb>Cd>Cu>Cr,聚类分析将样点分为三类,其中贾家店(XX04)为一类,三岔沟(XX01)、水库干流与香溪河交汇处(XXCJ)为一类,峡口(XX06)、平邑口(XX08)为一类;形态分析表明,Cu主要以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可交换态与残渣态存在,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样点XX04与XX06上Cd的污染最为严重,大部分都在中度污染以上。综合评价得出,Cd是香溪河沉积物污染较为严重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生态风险评价 沉积物 香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ft3D的三峡水库不同工况下香溪河水动力水质模拟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庆超 石巍方 +3 位作者 刘广龙 王雨春 周怀东 朱端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33-39,共7页
三峡大坝高水位运行对库区支流水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以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上游河段为例,基于Delft3D模型,进行水动力水质模拟研究。首先,采用模型中的Flow模块对研究水域构建了水动力模型,对研究河段2013年汛期和蓄水期... 三峡大坝高水位运行对库区支流水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以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上游河段为例,基于Delft3D模型,进行水动力水质模拟研究。首先,采用模型中的Flow模块对研究水域构建了水动力模型,对研究河段2013年汛期和蓄水期的水动力时空特征进行模拟;然后利用Waq模块构建了水质模型,模拟了NH+4在大量排放之后的流动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香溪河在汛期呈现"河相",流速较大;在蓄水期香溪河的"湖相"化趋势明显,流速低,形成涡旋;在蓄水期,由于三峡库区水位抬升,造成香溪河流速缓慢,其水动力特征对污染物分布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污染物表现出明显的回水污染特征,威胁香溪河水质安全。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的区域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拟 水质模拟 Delft3D 三峡水库 香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湾香溪河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艺 许文年 +3 位作者 方艳芬 张丽萍 郑贵宇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0-24,共5页
香溪河流域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库区最大的支流,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了库区首段回水顶托的缓流库湾,因而改变了水动力学参数,使该支流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综述了三峡库湾香溪河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水体及库岸生态环境的变化,引用... 香溪河流域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库区最大的支流,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了库区首段回水顶托的缓流库湾,因而改变了水动力学参数,使该支流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综述了三峡库湾香溪河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水体及库岸生态环境的变化,引用参考文献2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生态环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沉积物氮含量和氨氮释放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苏青青 宋林旭 +5 位作者 刘德富 纪道斌 李欣 刘心愿 方海涛 张庆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分析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氮素分布特征,并结合室内动力学实验,对香溪河库湾沉积物氮素的组成差异和氨氮释放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沉积物氨氮释放潜能。结果表明,香溪河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含量为683.7... 通过分析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氮素分布特征,并结合室内动力学实验,对香溪河库湾沉积物氮素的组成差异和氨氮释放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沉积物氨氮释放潜能。结果表明,香溪河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含量为683.71~843.19 mg/kg,氨氮(NH^+_4-N)含量为122.77~237.85 mg/kg,硝氮(NO^-_3-N)含量为35.78~102.44 mg/kg。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氨氮释放动力学,氨氮的最大释放量为67.06~74.43 mg/kg,是长江中下游湖泊平均值的1.5倍,存在一定的释放风险;表层沉积物在起始0~5 min内快速释放,达到最大释放量的97.90%~98.41%,150 min后基本达到释放平衡。香溪河氨氮的平均释放量在水土质量比为5 000时达到最大,随后趋于平衡。相关性分析发现,最大释放量与释放潜能均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粒度分布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与香溪河的水环境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沉积物 氮形态 氨氮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调控三峡库区支流水华方案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辛小康 尹炜 叶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17,共4页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支流库湾春季水华频现问题,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香溪河一三峡库区整体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春季不同水文条件下香溪河口回水区的流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单独调控时,小于香溪河库湾...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支流库湾春季水华频现问题,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香溪河一三峡库区整体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春季不同水文条件下香溪河口回水区的流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单独调控时,小于香溪河库湾水华的临界流速0.05m/s.而支流水库单独调控时,在丰水年香溪河口流速可大于0.05m/s,仅利用三峡水库小幅度水位变动(0.6~1.0m/d)对支流库湾流速的改善效果十分有限,而利用干支流水库对香溪河库湾流速的联合调控效果明显,可适度控制三峡库区支流库湾水华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调控 水华 数值方法 香溪河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库湾春季藻华生长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孔松 刘德富 +2 位作者 纪道斌 李媛 杨正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2007年2~5月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及其支流布置了17个断面,对藻类生长指标叶绿素a、相关环境因子及水动力因子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分析水华期间叶绿素a浓度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在监测时段内属于重富营养水平,... 2007年2~5月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及其支流布置了17个断面,对藻类生长指标叶绿素a、相关环境因子及水动力因子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分析水华期间叶绿素a浓度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在监测时段内属于重富营养水平,库湾内叶绿素a、环境因子及流速分布具有较显著的空间差异,香溪河的藻类生长可能主要受NO3-N和SiO3-Si的影响,各分区对藻类生长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各不相同.香溪河库湾流速较小,藻类在香溪河的生长体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而这种空间异质性与流速的空间的差异性有着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 环境因子 流速 相关分析 香溪河库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对香溪河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媛莉 张倩倩 +2 位作者 刘新华 章晋勇 毕永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了研究三峡大坝修建后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探究大坝修建对库区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3年夏季在香溪河回水区(河口、中游)与河流区(上游)依次选取6个采样点,通过构建16S r D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 为了研究三峡大坝修建后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探究大坝修建对库区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3年夏季在香溪河回水区(河口、中游)与河流区(上游)依次选取6个采样点,通过构建16S r D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香溪河调查水域共检出细菌类群15门、87属。在门水平上,回水区和河流区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回水区和河流区的优势菌属存在显著差异(P<0.05),很可能是由于受长江回水和支流高岚河影响所致。芽孢杆菌属所占的比例,从回水区的河口处至中游处逐渐减少至河流区消失,结合芽孢杆菌属易生活在底泥深处的特性,很可能由于大坝的修建,香溪河的上游(即河流区)底泥冲刷至下游(即回水区)河段,被三峡大坝拦截而沉积下来,导致越靠近大坝处,芽孢杆菌属的含量越高。在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中,Simpson、Shannon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规律;3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采样点均出现在回水区,且回水区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河流区,很可能是因其还与旧州河、卜庄河以及周溪河这些支流的交汇,导致河流区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不稳定。三峡大坝对香溪河底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大坝修建导致库区回水区水深增加、流速降低、底层水温变化、泥沙沉积增加等因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 底栖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香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1965—2010年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惠英 丁文峰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加强香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以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Theil-Sen’s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对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多... 为加强香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以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Theil-Sen’s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对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为11.59亿m3/a;年均、春、秋3个系列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下降趋势不显著,冬季上升趋势不显著。从径流的突变情况来看,年径流发生在1989年;春季发生在1978年;夏季径流发生了7次突变,情况复杂;秋季发生在1989年;冬季发生在1988年。在整个研究时段内,1990年前径流与降水变化基本一致,但此后径流量随降雨的缓慢升高而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活动对流域干预作用增强,对径流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径流量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诸葛亦斯 欧阳丽 +1 位作者 纪道斌 刘德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成为富营养化敏感水域,水华大范围暴发,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WASP生态动力学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合库湾2007年春季的监测资料,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成为富营养化敏感水域,水华大范围暴发,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WASP生态动力学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合库湾2007年春季的监测资料,分析其水华生消机理,为水华防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较实测有一定滞后,且带有一定误差,一方面由于库湾水动力条件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硅营养的影响。从模拟结果来看,香溪河库湾发生大面积水华两次,第一次是3月下旬,第二次是4月上旬至中旬;若考虑库湾支流水华,则还有3月18日在高岚河GL、5月6-7日在XX00-XX01库段以及支流平邑口PY、高岚河GL和屈原河QY的两次小范围水华,总共暴发4次。实测结果是库湾曾发生4次较明显的水华,第一次是2月25日在平邑口PY,第二次是3月25日-4月9日库湾大面积暴发,第三次是5月6-7日至当月中旬小范围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生态动力学模型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水华生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欧阳丽 诸葛亦斯 刘德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14,36,共4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香溪河库湾受回水顶托,营养物质大量富集,致使该库湾的许多污染指标超标,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欲有效地改善香溪河库湾水环境质量,必须研究库湾的水环境容量,并以...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香溪河库湾受回水顶托,营养物质大量富集,致使该库湾的许多污染指标超标,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欲有效地改善香溪河库湾水环境质量,必须研究库湾的水环境容量,并以此作为污染防治的依据,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对香溪河库湾水质野外监测和数据分析,表明主要污染物为PO4、NH4。应用WASP水质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进行水质模拟。根据水质模拟结果,采用解析法、功能区段首控制法定量计算出了香溪河库湾各功能控制区段的水环境容量,各控制区污染物应削减量或可新增加量,并初步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7 水环境容量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特征及简易算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革 刘德富 +1 位作者 宋林旭 朱晓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2,共6页
降雨侵蚀力表示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对土壤侵蚀定量预报及评价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气象站1990—2009年20a的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降雨侵蚀力,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年... 降雨侵蚀力表示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对土壤侵蚀定量预报及评价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气象站1990—2009年20a的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降雨侵蚀力,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年际演变特征,并以此为基准值建立了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模型。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年内降雨侵蚀力R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71%,峰值与侵蚀性降雨峰值一致,均出现在7月;R值年际变化较大,变异系数达到0.36,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4 361.55(MJ·mm)/(hm2·h),R值与年降雨量和年侵蚀性降雨量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少数异常年份,多年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趋势系数为0.106,呈增加趋势;简易算法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相对误差较小,均能满足要求,可应用于研究流域,但降雨侵蚀力精确值未知,模型参数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雨量 降雨侵蚀力 演变特征 简易算法模型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消落带人工构建与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的差异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韶华 陈芳清 +3 位作者 张淼 王娅儆 吴阳 刘坤慧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3,共7页
三峡工程修建后所形成的大幅度、反季节水位消涨节律使得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积极开展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生态恢复有利于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以香溪河消落带为例,通过对人工恢复地和自然恢复地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 三峡工程修建后所形成的大幅度、反季节水位消涨节律使得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积极开展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生态恢复有利于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以香溪河消落带为例,通过对人工恢复地和自然恢复地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研究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生物量特征,以客观评价不同模式对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工与自然恢复模式下的消落带均形成了以1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的植物群落,其中人工恢复样地中共有草本48种、灌木6种,自然恢复样地中有草本42种,无灌乔木分布;(2)人工恢复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自然恢复地,自然恢复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人工恢复地因在消落带上引入了灌木物种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植物群落组成在不同海拔梯度也呈相应的变化;(3)2种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均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但人工恢复地草本植物群落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其中总平均生物量高出27.5%,海拔145 m及165 m处的生物量分别高出62.7%和69.4%。实验表明,人工恢复通过引入灌木物种和增播草本植物,在一定程度加快了消落带的恢复进程,增强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消落带 人工恢复 自然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_2O通量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亮 王雨春 +3 位作者 段玉杰 肖尚斌 刘德富 陈文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采用气象色谱-密闭式暗箱法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2O通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2O通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秋末、冬季N2O释放通量高于其他季节,且呈明显的波动状态;夏季和秋季N2O排放水平较低... 采用气象色谱-密闭式暗箱法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2O通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2O通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秋末、冬季N2O释放通量高于其他季节,且呈明显的波动状态;夏季和秋季N2O排放水平较低,通量变化范围较小.总体上,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N2O全年呈释放状态,但释放通量较小,与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水库N2O释放通量相当.下游A点的释放通量明显高于中游B点,其年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0.226mg.m-2.d-1和0.164mg.m-2.d-1.通过对N2O释放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香溪河下游A点的N2O释放通量受气温、水温、pH值等影响显著;而B点的N2O释放通量除与气温相关性较显著外,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界面 N2O通量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Copula方法的香溪河流域降雨-径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阳艾利 黄国和 +1 位作者 孔祥铭 郝振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基于1991年-2008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资料,将最大熵-Copula(MEC)方法应用于流域降雨-径流相关性分析中。结果表明:MEC方法生成的边缘分布能够有效拟合降雨量和径流量的观测值,且在边缘分布确定的过程中无需对线型进行假设,以均... 基于1991年-2008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资料,将最大熵-Copula(MEC)方法应用于流域降雨-径流相关性分析中。结果表明:MEC方法生成的边缘分布能够有效拟合降雨量和径流量的观测值,且在边缘分布确定的过程中无需对线型进行假设,以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作为约束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变量的统计特征;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对于降雨量和径流量联合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香溪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存在上尾相关性,这对防洪排涝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流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 COPULA函数 香溪河流域 降雨 径流 相关性 联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