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能够提升转入城市经济韧性吗?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8,共16页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了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能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了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能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创新水平、促进企业集聚和优化要素结构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强化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表现出一定的“益贫”特质,其对非资源型、胡焕庸线西侧和低市场化水平的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验证了示范区政策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强韧性背后的制度优势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经济韧性 要素结构 资源禀赋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口规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时空耦合研究——以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鑫 张丹 +1 位作者 闫一博 张广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基于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108个县(市、区)人口数据,结合产业转移政策期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分析示范区内人口与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基础设施同人口变化的协调性,旨在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 基于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108个县(市、区)人口数据,结合产业转移政策期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分析示范区内人口与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基础设施同人口变化的协调性,旨在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人口整体趋向收缩,县域人口外流加剧,但市辖区和部分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域出现人口涌入,中心化现象加剧。(2)基础设施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速,具有明显的阶段分异。(3)在县域尺度上,仅以邵东、江华为代表的4个县域呈现优质协调,县域整体呈现协调性分化。在市域尺度上,赣州市的耦合协调程度最佳,邵阳市耦合协调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口规模 基础设施 时空耦合 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了能源效率吗? 被引量:29
3
作者 熊广勤 石大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36,共10页
现有研究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污染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鲜有文献涉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4—2017年中... 现有研究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污染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鲜有文献涉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够提高约12%的能源效率,而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稳健。②机制分析表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模式,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能源效率。③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城市特征异质性表明,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外商投资水平越高,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④基于承接转移示范区本身发展特征异质分析表明,承接转移示范区规模越大、支持力度越强、发展状况越好,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文章对于国家进一步调整实施产业转移政策,平衡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直接政策含义表明,加大实施力度和激励力度,减小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水平发展。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发完善智能检测系统。加强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搭建信息化平台,完善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严格筛选甄别进入企业和外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能源效率 创新驱动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CRITIC-TOPSIS和PSM-DID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傅为忠 边之灵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本文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CRITIC-TOPSIS方法对示范区城市进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同时利用PSM-DID方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净效益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本文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CRITIC-TOPSIS方法对示范区城市进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同时利用PSM-DID方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净效益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并拉大了皖江城市带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投资、科技教育、产业结构、配套设施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改进的CRITIC-TOPSIS PSM-DID 政策效应 皖江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丽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66,共5页
郑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还存... 郑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机制创新,加快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示范区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项锦雯 陈利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34-8336,共3页
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皖江示范区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系数为0.92,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利用集约产生较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在未来发展中,皖... 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皖江示范区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系数为0.92,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利用集约产生较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在未来发展中,皖江示范区应重视区域产业转移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 土地集约利用 皖江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基于宣城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先行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伍万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3,共5页
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宣城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 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宣城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梁转琴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2,58,共7页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跨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吗?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小腾 张春鹏 葛鹏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77,共19页
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设立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并未有效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估计的识别条件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设立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并未有效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估计的识别条件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不利影响是承接效应和激活效应合力的结果。承接效应导致制造业存在“低端结构锁定”,不利于制造业升级;激活效应激发制造业的内生活力,有效地促进制造业升级。针对示范区激活效应的机制探讨表明,集聚效应与创新升级效应是示范区产生激活效应的中介机制,即示范区设立能够提升集聚程度以及促进创新升级,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激活效应的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区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效应在西部地区、初始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素禀赋较高的地区及政府能力较强的地区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制造业升级 双重差分 承接效应 激活效应 地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能促进绿色发展吗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虹 胡金 +1 位作者 胡明骏 柳晓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5-75,共11页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政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分位数回归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该政策效应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更加显著,而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中较弱。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够正向调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效应。结论有助于丰富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厘清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有利于以产业转移为抓手释放城市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绿色发展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助于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2
11
作者 熊凯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36,共14页
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我国2004—2019年271个地级市层面数据,利用双层差分法检验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显著提高受到政策冲击地... 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我国2004—2019年271个地级市层面数据,利用双层差分法检验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显著提高受到政策冲击地区的农村、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且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具有更高的促进效应。此外,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能显著降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进行更换样本、变量以及政策实施年份后,所得结果依然稳健;(2)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会显著降低中国东部地区、非省会地区和低第二产业比例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3)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地区金融信贷与固定资产投资在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示范区 双重差分法 收入差距 金融信贷 固定资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